溫克將軍通常是一個非常能夠剋制自己的人,但這一次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對希特勒說道:“我完全不瞭解那個地區,但我清楚現在的形勢。
溫克將軍的參謀長賴希黑爾姆注意到,此時的戈林已經在一把椅子上睡着了,他的臉上蓋着一張地圖。他懷疑他是不是剛剛吸過毒。而海軍上將鄧尼茨卻是沉默着半句話都不說。就在賴希黑爾姆胡思亂想的時候,希特勒最後對賴希黑爾姆道:“你應該先去多伯裡茨軍營一趟,因爲他可以在那裡爲第十二集團軍帶去200輛大衆“桶車”越野吉普車。”
溫克將軍和賴希黑爾姆帶着一種逃離精神病院的放鬆感覺離開了希特勒的地下避彈所。可笑的是,賴希黑爾姆在多伯裡茨軍營,他只得到了12輛汽車。
雖然臨時搭建的司令部裡幾乎沒有無線電設備,但他們發現當地的電話網仍然可以使用。與其他部隊相比,他們的集團軍得到了更好的供給,這是由於位於阿爾滕格拉博的軍火庫和哈弗爾湖的一些被困的船隻。溫克沒有執行希特勒的“尼祿命令”,沒有破壞德紹東南部的戈爾帕電廠,這是爲柏林供電的幾個主要電廠之一。溫克命令“胡騰”步兵師對它進行保護,以防止狂熱分子炸燬這座電廠。
第十二集團軍的主要任務是抵抗美軍第九集團軍沿漢諾威至馬格德堡的高速公路發起的進攻。美軍希望在易北河東岸建立一座橋頭堡然後向柏林進軍。第一波進攻比預期時間早了很多。“4月12日,第一份報告中說美國人試圖從舍訥貝克和巴爾比附近穿過。”
第二天,第十二集團軍的“沙恩霍斯特”步兵師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和幾門野戰炮進行反攻。德**隊在這一天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不過,他們發現敵人尤其是美國空軍的實力太強大了,在全天的作戰中,艱難防守的德軍幾乎是被美**隊摁住頭皮的打。
溫克將軍意識到,如果美軍強行渡河的話。他們“除了投降別無選擇”。第十二集團軍只能連續作戰一天或兩天。
事實上,美國人和他的想法基本一致。美軍採取了多點渡河的方式。駐歐盟軍最高司令部的記錄上寫着:“到4月14日,美軍已經佔領了距馬格德堡僅一百公里的維滕貝格。第83步兵師的三個營從馬格德堡東南部的卡默裡茨渡過了易北河。”與此同時第五裝甲師也到達了易北河,並在唐格明德附近築起了長達25公里的前線。
4月15日,溫克將軍的第十二集團軍在澤布斯特附近對美國第83步兵師發起了猛烈的反攻,但最終被擊退。
對於艾森豪威爾將軍來說,易北河的橋頭堡所帶來的問題要比機會多。他問集團軍羣司令布萊德利將軍對繼續進攻柏林有什麼看法。
布萊德利直截了當告訴他美國第九集團軍將會停駐在易北河,不會再向柏林前進一步。
“你究竟是從哪兒得到這一消息的?”辛普森問道。
“埃克說的。”布萊德利答道。
聽到這一消息後,感到沮喪和困惑的辛普森將軍飛回了他的司令部,一路考慮着如何向他的指揮官和部下告知這一消息。
停駐在易北河的命令和此前羅斯福總統意外逝世的消息給美軍的士氣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羅斯福總統在4月12日逝世。不過消息卻是在第二天發佈的。
“逝世了?”約翰呆呆的捧着手裡的全軍通告,顯然不相信這樣的事實。
我肯定的告訴約翰道:“是的,約翰!羅斯福總統在4月12日病逝。”
其實我也沒有想到,羅斯福的病逝,對於我的軍隊士氣打擊是如此的之重,所有的人都陷入一種悲痛中,甚至有的士兵,還偷偷的爲羅斯福哭泣。
不過,作爲約翰倒不是因爲羅斯福的突然病逝感到萬分的難過。他是擔心新繼任的總統究竟會對美軍以及整個歐洲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約翰沉痛的問道:“我們目前的局勢不會帶來什麼變化吧?網不少字”
我想了想道:“沒有關係,該進攻的還將會進攻!是否先一步蘇聯拿下柏林也不是我們說了算!”
德國。
剛從屈斯特倫前線附近視察回來的戈培爾得知羅斯福病逝的這一消息後大喜若狂,他立即給正在帝國元首地下避彈所的希特勒打電話報告了這一消息。
“元首,祝賀您!”他說。“羅斯福死了。美國《星條旗報》報道稱4月份的下半月將會是我們的轉折點。這個星期五,4月13日,我們的轉折點到了!”
恰好的是,就在幾天前。爲使希特勒擺脫沮喪的情緒,戈培爾還向希特勒大聲朗讀了卡萊爾所著的《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史》的某些章節。他讀到的那一章講述了正當面臨七年戰爭災難的腓特烈大帝考慮服毒自殺時,突然傳來了伊麗莎白女王逝世的消息。
“勃蘭登堡聖殿的奇蹟出現了!”希特勒聽到戈培爾的報告時。眼睛充滿了淚水。戈培爾本來不相信命運與天意這類東西,不過當他聽到羅斯福病逝的消息,在聯想到前些日子對希特勒讀到的內容,也不由的產生了希望。
接下來的4月14日,希特勒在向軍隊下命令時,低迷的情緒一掃而光。
希特勒精神煥發的道:“在這個時刻,當命運將歷史上最大的戰犯從塵世間清除出去時,戰爭的轉折事件發生了,它將產生決定性的意義。”
然而,羅斯福總統的死,並沒有太多的影響美國和盟軍太長時間,繼任的杜魯門總統很快讓美軍上下重新恢復了活力,其實杜魯門也並沒有做什麼,他完全按照羅斯福活着的時候制定下來的決策執行的,這讓希特勒大失所望。
在東線,儘管蘇軍作戰指揮官絲毫不懷疑能夠突破德軍防線,不過仍極其擔心美軍和英軍可能會首先到達柏林。我想,如果出現這個結果,那麼蘇軍將視其爲最大的侮辱。無論是從受難者還是從征服者的權力角度,柏林都屬於蘇聯。實際上,蘇聯的每個集團軍指揮官的情緒如此,克里姆林宮內翹首以盼的最高統帥斯大林無疑也是如此。
不過,他們並不完全清楚的是,斯大林此時的思緒卻更加複雜。西方媒體此前曾做了一些並不是很精確的報道,稱美國的先頭部隊已於4月13日晚抵達柏林,不過由於莫斯科的抗議,這些先頭部隊後來又從柏林地區撤出了。究竟是否如此,沒有人會知道。
蘇軍整個柏林作戰行動的戰略是先包圍柏林,同時警告美軍和英軍不要再插手柏林攻佔行動,這讓知道內情的約翰和林伯納大感不滿。
“這羣該死的蘇聯鬼子!”
我道:“蘇聯人既然那麼想要獨自拿下柏林,我們就當看熱鬧好了!”
林伯納詛咒蘇聯軍隊道:“萬能的上帝,但願德國佬能狠狠的教訓一下蘇聯鬼子!然後讓我們拿下德國人!”
吉米則道:“爲什麼艾森豪威爾將軍不下命令拿下柏林呢?”
盟軍的最初計劃是空投部隊到柏林,然後配合地面部隊強行佔領,這在西方的政治家從政治的角度認爲攻佔柏林可以提高美國和英國在二戰後的國際地位,主張盟軍進攻柏林,這與蘇聯的斯大林的想法使完全一致的。
但最後取消計劃是因爲艾森豪威爾從一個軍事家軍人的角度,認爲盟軍不需要爲一個戰後會落在蘇聯手中的城市而犧牲大量的士兵,而且執行計劃需要大量兵員和補給,不切實際;而且據艾森豪威爾估計,若參與攻佔柏林,美軍至少付出要陣亡10萬人的代價,美國公衆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傷亡數字。從這一點上我顯然更認爲在這樣的將軍手中,更能保住性命。
艾森豪威爾認爲況且德軍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戰爭的性質從單純的消滅德國法西斯已變成東西方陣營的較量。油料不足,戰機和坦克的生產正顯著減少,即使生產出來的質量也比以前差很多。然而,德軍仍然維持其驍勇善戰的特質。盟軍堅持德國無條件投降,以換取時間讓難民在蘇聯軍隊到達前逃向西方。德軍從另一方面無形中也配合盟軍的做法,在東線上盡最大的努力阻擊蘇軍。
斯大林也夠狠,爲了對付柏林的武裝力量,他調動了近二百五十萬人的蘇聯軍隊;六千輛坦克;將近八架飛機;四萬輛各型火炮和迫擊炮;三千輛裝有喀秋沙火箭發射器的綽號“斯大林風琴”的火箭發射車和近十萬輛機械化車輛,當然很多都是由美國製造。
當我和約翰等人看到蘇聯人投入的力量時,都不由的撇撇嘴,約翰以爲美軍的火力驕傲時,殊不知蘇聯人的火力,也不遜色於盟軍。約翰道:“這樣的火力對付一個小小的柏林,難道還有什麼問題?”
林伯納接道:“哈,相信只要蘇聯鬼子對着柏林用火炮和飛機砸上幾天,到時步兵就會輕鬆的佔領嘛!”
“或許不一定,你們可不要忘記德國人的抵抗決心!”多少了解真實歷史的我,決不會同意他們的看法,攻佔柏林,蘇聯人可是死了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