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各相算計 聚白馬谷

水夢沒食言,終於在12點前碼完了第四更,敬請兄弟姐妹們品閱。《定三國》也有了第一名執事:莘縣。璦擎,感謝大家對水夢的支持,謝謝。

“主公,公孫瓚大軍爲我軍軍威所迫,無奈退去,然其糧草所剩無多,自然不能持久。正如主公所言,即便是其想退回北平,糧草也不能爲繼也!戰又不能戰,退又無糧維持,然其又無戰心,只能做思退之舉,欲退,必須先要尋糧草,縱兵搶糧估計那公孫瓚還做不出來,其必然會尋我冀州囤糧所在,主公當早做安排纔是。”

雖然公孫大軍退去,然全體的將士熱情絲毫不減,退回到軍營內,三個一幫,五個一羣,學唱着黃逍剛教下的《精忠報國》,一時間,大營內到處洋溢着歌聲。

黃逍的大帳內,除卻粗神經的張飛、典韋混在軍兵中學唱着那首《精忠報國》不在之外,其餘數人齊聚一起,商議着軍情。沮授想了想,對黃逍說道。

“安排我早已做下,前者已派張頜張將軍前往內黃做了佈置。附近的囤糧之所在最近者就是內黃,逍料其必會往此處奪糧也!時間,也應該就在這一二日內。”黃逍言語中甚是篤定。

“主公之策,授已知曉。不過,與內黃距離差不多的的囤糧之地卻還有一處,乃是西北方向的毛城。毛城所在,距離此處與內黃相差不多,又有公孫瓚大軍不曉冀州之地,必使軍兵四下打探,若其先打聽到毛城,那……”沮授說到此處,不再言語,然話中之意,大傢俱是明白。

“什麼?竟然還有一處!非公與所言,逍尤不自知也!”黃逍大驚,若是公孫瓚往了毛城,那自己在內黃的一切佈置……一半的糧草啊,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此非主公之過也,主公並不是冀州人,不知冀州詳細也是常理所在,即便是授,也是方纔想去,身爲軍師,未能即早提醒主公,乃授之過也,有負主公厚望。”沮授深深一禮,滿臉的內疚。哎!自己枉爲冀州人啊!沮授哪還不知爲什麼主公帶他來界橋,無疑是看他是冀州人,深知冀州地貌也。

“智者千慮,還有一失,公與無須自責。想此時亦不晚矣!公與可有良策?”黃逍笑看着沮授,寬慰道。

“主公可使一人,着公孫軍兵之裝,混進其大營內,散佈我冀州囤糧所在爲內黃之消息,則主公之計必成矣!其還有二便,可着令其在公孫大軍中刺探其軍情,也好令我大軍早做安排,如此,一舉兩得也!”

“散佈消息?妙!好個一石二鳥之策!”黃逍讚道。

“主公謬讚。主公心中怕是已早有韜略,授只不過道出主公之策爾,何敢得主公如此稱讚。”

“公與何來如此客氣?此事由你全權處理,一有情況,馬上報與我知!哦,對了,多派幾個人,這樣令人信服的面更大一些。”

“是,主公!”

“伯珪兄,大喜也!”劉備興沖沖的衝進公孫瓚的帥帳內,邊跑邊喊道。

“玄德何以這般模樣?如今時局,爲兄實在想不出還能有何喜。”公孫瓚頹廢的倚在桌案旁,無精打采的看着跑進來的劉備,見其一臉的歡喜模樣,疑惑的問道。

“伯珪兄,此實爲大喜也!”劉備深吸了兩口氣,平復下心中的喜悅之情,待喘勻了氣,這才說道:“備方纔在大營中巡視,聽軍兵皆在傳東北處有一內黃之地乃是冀州一囤糧所在,其地,有一糧倉,所儲之糧足以應付我大軍所需啊!”

“什麼!?”公孫瓚猛然自桌案旁跳起,雙手抓住劉備,急聲問道:“玄德你方纔說的什麼?知道囤糧所在了?”

“是的,伯珪兄!備經過仔細探聽,得知內黃處有一地名爲白馬谷(水夢虛構之地),谷中有一冀州軍寨,乃是冀州一囤積糧草之所在。備怕有誤,問得百姓,百姓亦是如此說法。伯珪兄,我等大軍有救矣!”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這一天了!劉備心道:這般形勢,不用一天,大軍必受飢餓所迫,到時難免產生兵變,此消息,端是如同及時雨一般!

“守軍寨之軍兵力如何?”公孫瓚大喜,終於盼到這個消息了,不容易啊!出得冀州,某終此一生,也不要再與這黃逍爲敵,他不是人!神、妖之流亦不過如此!

“平時守備者五千餘人,聞我軍討伐冀州,被調走四千,現只有一千兵丁把守!”劉備早已探的分明,見公孫瓚詢問,忙回答道。

“真天不絕我公孫瓚也!玄德,消息可是準確?”公孫瓚仰天長嘆,終於可以回北平了!

“備多方探得,千真萬確!”劉備篤定的回道。

“好!傳令大軍,晚飯過後,連夜趕往內黃白馬谷所在。玄德,爲恐黃逍有所察覺,還要勞煩玄德率領五千軍兵,把守營寨,以惑黃逍大軍眼線,如何?”

“備安有不從之理?定叫那黃逍看不出分毫破綻!”劉備深知疑兵之重要,也不推辭,直言應道。

“有勞玄德了!”

“報!報主公,公孫瓚大軍將於今日晚飯過後,由其親自率領連夜趕往內黃囤糧所在,其在大營內留守五千人馬,以疑我軍,領兵之人劉備、甘寧!”被沮授派出潛入公孫大營的一名兵丁在得到公孫瓚大軍的行動計劃後,趁人不注意,溜回黃逍處稟道。

“哦?哈哈,公與,你的計策效率真是挺快的,公孫瓚這麼快就有所行動了。如此,若依公與之意,我軍當如何處之?”黃逍不想此策見效的如此快,對着沮授笑問道。

“主公已做下全盤的計劃,如今,我等只需坐收戰果即可,難道主公還有其他的安排不成?”聽到黃逍問自己,沮授思考了一下,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遺漏,疑惑的問道。

“公孫瓚死已經是必然,然其帶到內黃的二萬五千的軍兵,卻是死不得。”

“主公的意思是…”沮授疑惑的道。

“公與已是猜到,又何有此一問呢?哎!”黃逍長嘆一聲,“爲兵者,爲命是從爾!公孫瓚大軍犯我冀州境內,首惡乃是公孫瓚也,然爲兵者,又何罪之有?多是無辜者也!逍實不想他們全部葬身火海,逍亦不想雙手染滿無辜人的鮮血。若能招降他們,還是招降的好!”

“雲替幽州的將士謝過主公大恩!”趙雲雙膝跪倒,叩首道。怎麼說趙雲也是曾待在幽州一段時日,也有了感情,當過兵,抗過槍,以前也是同澤,見公孫瓚大軍落魄至斯,趙雲難免會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子龍,不必如此,當兵者也不容易,誰家中又沒有老小妻兒?哪一個士兵又不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縱我黃逍再是鐵石心腸,也不忍心將他們全部殺掉,葬身火海之中。我想,任何一名有德之士,也會選擇和逍同樣的做法的。”黃逍攙扶起趙雲,軟聲勸慰道。

自己沒跟過主公啊!趙雲心中甚慰,轉而疑惑的問道:“主公所言葬身火海又是何意?”

“呵呵,子龍你投我軍稍晚,自然是不知,容逍詳細告之。”黃逍說着,就將先前所做的部署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趙雲。

啊?!趙雲頓時只感自己渾身都冒出了冷汗,如此之計……“若不是主公開恩,這大軍將盡被大火吞沒矣!雲再次謝過主公之恩!”

“哎,能救下多少,吾實不知也,非戰況所累,逍實不想用此計也,有傷天和。但願公孫瓚手下,不會是頑固不化之輩纔好。哎,盡人事而聽天命吧!”黃逍長嘆一聲,轉而命令道:“麴義、羌渠聽令!”

“末將在!”二人來到黃逍面前齊聲道。

“麴將軍,令你率領本部‘先登死士’八百人,老將軍率領騎兵一千,晚飯過後,隨某前往內黃!”

“喏!”

“典韋!”

“在!”

“集結‘虎神衛’,晚飯過後隨某出發!”

“喏!”

“你三人下去準備吧!”黃逍打發走三人,轉頭對沮授、張飛言道:“公與、二哥,你二人把手營寨,待看到內黃方向火起,即引大軍襲公孫瓚營寨,其留守五千餘人,能殺多少便殺多少,投降者不殺,最好能抓住那個劉備!”

劉備此人不可留啊!

“喏!”

“子龍,某知汝不想參與到與公孫瓚的戰爭中,故而將這把守營寨的任務交於你,如何?”黃逍看着趙雲,微笑的說道。

“雲多謝主公!定保我軍大營無恙!”趙雲感激的回道。

“有子龍在,大營無虞矣!走吧,和公孫瓚也算是有過數面之緣,他即將歸天,作爲對手,我要去送他一送。”

“報,報主公,白馬谷冀州軍的營寨門口已被我軍攻破,守寨將領引數百殘兵向山中敗去。”

內黃,白馬谷,戰事剛平息,公孫瓚手下的將官回報道。

“白馬谷口如何?”公孫瓚打量着白馬谷四周,向這員將官問道。

“哨騎探過了,谷口的守兵已經紛紛棄寨而逃了,谷口現在只是一座空營。主公,事不宜遲,趕快進谷奪糧吧!”

“你是說守寨將領引數百殘兵敗走?谷口的守兵也是紛紛棄寨而逃?那某來問你,我大軍傷亡如何?白馬谷守軍傷亡又如何?”公孫瓚聽着這員將官所報,皺了皺眉頭,喝聲問道。

“我軍傷亡千餘人,多爲箭支所射殺,而白馬谷守軍…守軍……”

“吞吞吐吐的成何體統!快說!”

“回主公,白馬谷守軍之傷亡幾十人。”那員將官一哆嗦,忙答道。

“什麼?我軍傷亡千餘人,白馬谷守軍僅傷亡幾十人?這仗你怎麼打的!”公孫瓚怒聲喝道。

“主公恕罪!”那員將官慌忙跪倒,口中稱道:“主公,非末將指揮不當啊,實在…實在是我軍的士氣太過低糜,末將也無能爲力啊!主公恕罪!”

是啊,我怎麼就忘了這士氣了,哎!公孫瓚想到這,緩聲說道:“起來吧,某恕你無罪。”

“謝主公不罪之恩!”那員將官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去,傳我命令,先扼守住谷口,待得界橋消息到了,再做決定!”公孫瓚被黃逍打怕了,若是自己就這麼進了山谷,萬一那個逍再蹦出來,那自己可真的就退無可退了!有糧草了又能怎麼樣,還不是被人家來了個甕中捉鱉!呸…我這什麼嘴,什麼鱉不鱉的!

“主公,這裡是山中腹地,我們要麼進谷,要麼退軍,不可久留啊!”那名將官看了四周,對公孫瓚言道。

“急什麼,我看過了,谷口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耐心點吧,等界橋消息到了,我再定進退!”沒把握的仗,我可再也不打了,吃虧一次兩次也就罷了!

“報!報主公,界橋方向,黃逍大軍無絲毫動靜!”這時,界橋方向的哨探飛馬來到公孫瓚的近前報道。

“如此看來,黃逍定是還在界橋,即使他再快的速度,也不可能在天明之前趕到此處!全軍聽令,殺入谷中,奪取糧草!隨我衝!”

第341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十)第469章 臥龍鳳雛 諸葛龐統第357章 旁門左道 左慈元放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451 南征南蠻 蠻王孟獲第124章 呂布之怒深謀陳宮第54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263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三)第287章 將士歸來 郭嘉主政第37章 戟挑滑車 匈奴歸心第97章 黃逍收徒 趙雲打劫第568章 攻克蕪湖 意指建業第151章 白頭之吟 一生之情第391章 華佗出手 孫策危矣第394章 何處佯攻 何處主攻第415章 麾下百態 袁軍動態第83章 袁紹之圖 界橋之戰第229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九)第52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三)第403章 小小恩惠 另類賞賜第291章 身處火海 救命玉片第471章 關羽之威 力克鮮卑第549章 不鏽之鋼 太原郭淮第466章 火上澆油 出使鮮卑第220章 張濟賈詡 戰前後路第134章 虎牢陷陣 對戰臧霸第63章 抱得美女 感恩錦侯第36章 二釋單于 力戰四猛第78章 紛紛而至 殺回鄴城第139章 悍勇典韋 戰呂布(二)第359章 譙國譙縣 許楮蹤跡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71章 晨意情濃 語駁楊彪第505章 趙雲施仁 單于歸心第147章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第536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五)第308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四)第454章 快馬輕刀 力敵三將第52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七)第478章 司馬懿亡 劉備自焚第473章 落荒而逃 圍追堵截第2章 穿越三國 易子相食第430章 對戰周倉 三個黑鬼第546章 欲求荀彧 牢獄之災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193章 虎嘯蒼穹 殺意酣然第172章 鬼才之智 郭嘉猜測第43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第124章 呂布之怒深謀陳宮第521章 生命永恆 決戰到來第59章 路遇許劭 怒斥諸侯第370章 張機搬家 再赴長社第239章 黃逍決斷 倭人奴隸第130章 天降祥瑞爲父姿態第463章 冀州戰場 戰烏丸(一)第257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六)第194章 血衣重染 修羅再現第132章 嵩山激戰飛戟無敵第549章 不鏽之鋼 太原郭淮第72章 委任司馬 沮授到來第60章 來尋貂禪 喝罵王允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第480章 新的一年 新的氣象第13章 官賊之戰 一虎四戟第62章 揚長而去 貶斥楊彪第520章 一世兄弟 情動天地第148章 巧奪中牟 戰事終平第288章 水淹韓軍 豪氣第一第144章 瘋狂典韋 陷陣陷陣第416章 倭人下書 謝天之宴第217章 馬武之後 欲戰黃逍第453章 囂張蠻王 槍挑金環第343章 春思萌動 蹭飯來了第522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一)第232章 潼關散將 兵進洛陽第236章 老羅瞎掰 潼關水軍第385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一)第141章 巨石轟隆 唯衝鋒爾第145章 呂布敗逃 黃逍截殺第570章 鬥將城下 士氣之爭第116章 四顆牙齒 擊殺董承第54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52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七)第289章 糾結萬分 身陷絕境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341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十)第91章 戰前閒話 請君入甕第51章 語戲袁術 遷都長安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290章 脣槍舌劍 滅國之策第307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三)第353章 魯肅到來 可有子女第268章 茂陵城中 馬超之妹第106章 來見劉協 誓殺黃逍第241章 算計袁紹 訓練大綱第327章 黃逍用計 欲破鐵車(一)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第303章 另類戰爭 經濟封鎖第108章 有請董承 典韋立威第316章 徐晃揚威 生擒越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