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吳國應對 周瑜知情

水戰,有的時候,比只陸地作戰,還要兇險幾分,弄不好,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這也是歷史上吳國佔據長江天險,就可保一地無恙的一根本原因江東水軍,甲天下

雖然是歷史上的。

一股股濃煙,從這八十艘吳軍戰船之上升騰而起。這些船隻,平常浸在水中,木料早已經吃透了水,若是不用火油,幾乎難以點燃。此刻即便點燃,火勢也不算大,以濃煙爲主。

最開始,這些戰船之上的吳軍士卒乃是被火油燒死,而現在,則是被濃煙生生悶死,火油燃燒,躲在船艙底層倒也還能倖免,而濃煙無孔不入,凡是還在戰船之上的吳軍士卒,幾乎都要被這濃煙嗆到

喀嚓

一些戰船主體框架被燒斷,搖搖欲散

“衝擊”

而就是這個時候,看着這些戰船之上的火油已經基本燒盡,周泰猛的一揮手中短刃,爆喝一聲,十艘戰船如利箭一般,向着那八十艘被燒的殘缺不整的吳軍戰船衝去。

十艘戰船之上的士卒,全部用溼布捂住了口鼻,抵擋濃煙。

轟轟轟轟……

那些主體結構被燒燬的吳軍戰船,根本經受不住周泰十艘戰船的衝擊,立刻散架,船上那些還倖存的士卒紛紛慘叫着掉落水中,被滔滔長江水捲走。周泰這十艘戰船也從這八十艘吳軍戰船的下游,突破到了上游位置。

“今日之後,吳國水軍的神話,將自此破滅”回望長江中央那些殘敗無比,依舊燃着大火的吳軍戰船,周泰心中,升起一股滔天豪氣

以一千水軍,大破吳軍,斬殺一萬餘人,這樣的成果,足以讓天國水軍自傲了。在整個中原,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吳軍逃出火海的不到二十條戰船上,黃祖愣愣的看着長江中間燃燒的戰船,心中一片冰涼。完了,徹底完了這次即便是沒有被火燒死,回去也難免不會被孫權摘了腦袋六十餘條戰船,那可是戰船,不是走舸之類的船隻,還有一萬多水軍,這……黃祖的腦袋,頓時大了,問題,嚴重了

“追給我追上這些賊子,我要殺了他們”黃祖連連咆哮着。

“父親,追不上了。看他們的意圖,是想進入襄江,敵軍的船隻遠小於我軍,靈活度強,所受水的阻力也要小的很多,追之不及啊”黃射慘白着一張臉,垂頭喪氣的說道。黃祖所能想到的,他自然也是想到了,但是,又有書名辦法?敗局已定,自此,吳國西路水軍,徹底陷於了癱瘓

“不不”

……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就在黃逍率大軍攻克了廬江的第二天夜裡,一葉扁舟避開了天國軍的耳目,駛離了長江北岸,不日,到達了建業,將廬江失陷一事,稟告給了孫權。

來人,正是周瑜的堂兄周暉。

聽得周暉將他所知曉的一切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廳中衆人盡皆現出驚疑交加的神色。

“伯陽誤我大事伯陽誤我大事……”孫權面色鐵青地恨恨罵道:“朕特意命人傳書與他,勒令他嚴守城池,不得出城與敵交鋒,他竟違逆朕的命令此次大敗,實是他咎由自取”

“陛下,失卻廬江之責恐也不盡在伯陽將軍”魯肅沉思片刻後,出聲對孫權說道:“肅有些懷疑——主公的書信或許根本就未曾到得了伯陽將軍手中”

“恩?”張昭訝異的問道:“子敬,你爲何作此猜想?”

“列位可曾注意到,公友(周暉的字)適才提及,他在來建業的途中,長江北岸天國軍防守嚴密之事?”雖然魯肅因孫策的遺言知道了些不該知道的事,但是,現在畢竟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和聲提醒孫權、張昭等人說道:“以此情形看來,黃逍定然是派遣下的水軍,將通往廬江的水路給封鎖了起來。若是如此,則陛下派往廬江的信使極有可能在半路即被截下。故而,肅以爲伯陽將軍並非刻意違逆陛下命令,而是根本就沒有收到陛下的命令。”

“恩……”孫權仔細思索了一番,認可了魯肅的解釋,面色稍緩,隨即又沉聲說道:“即管如此,伯陽也有用兵不慎之責,竟然這般輕易地出城與敵接戰,致使廬江防守空虛,爲那黃逍所乘”

“陛下,伯陽將軍畢竟年輕氣盛,征戰經驗閱歷不足,遭逢黃逍這等戰場宿敵,難保不被設計。根據目前所知情報,便可推知此次黃逍軍爲了攻我廬江,可謂煞費苦心、籌謀縝密。其先是連續幾日偷割我廬江境內新糧,以此來激怒伯陽將軍;又命其下水軍截攔水道、阻斷廬江的信息往來,其後再以明搶糧食這一招來誘使伯陽將軍出城接戰。可以想見,伯陽將軍出城追擊之後,當是中了埋伏而致大敗,而天國軍必是在換上我軍衣甲後,乘夜色詐城、進而襲下了廬江如此連環詭計,確是極難防備”魯肅和聲勸解孫權道。

“子敬所言極是在理況且伯陽如今也是生死未知,陛下就勿需再怪罪他了”孫靜亦出聲說道。

“哎……”孫權深嘆一口氣,緩緩點了點頭,“如今廬江失陷,伯陽、君理皆生死不明,我與黃逍老賊(黃逍時三十六歲,或許,在孫權的眼中很老吧)又添新恨,是否要出兵復奪廬江,一血前恥?”

“陛下,此時萬萬不宜出兵廬江”一個洪亮清悅的聲音從外面傳入議事廳中。話音剛落,吳國兵馬大都督、大將軍周瑜風塵僕僕地大步邁入廳中。緊走幾步來到孫權座前約五步處,周瑜一撩戰袍、單膝跪地低頭拱手行禮後,朗聲說道:“臣周瑜自會稽歸來,拜見陛下”

“公謹?呃…快快請起”孫權愕然中又帶着幾分欣喜地看着跪拜在座前的周瑜,隨即起身離座來到周瑜跟前,親自將其扶起,“公謹是何時趕回建業的?會稽戰事如何了?關羽匹夫可是授首?”

“回陛下,目前戰事尚於膠着之況,關羽軍中,就幾日交戰來看,必有能人想助,戰法頗深,欲退關羽之兵,卻非是一日之功。只是,糧草不濟,臣留下董襲嚴守城池後,特回來督辦糧草一事。”周瑜回道。

實難想像,督辦糧草一事,竟然需要主帥親回,當然,這也是沒辦法之事,吳國糧草本就短缺,如今更是六線用兵,多處用糧之地,糧草調度上,更是一門學問。生怕其他人誤事,想到最後,周瑜不得不親回一趟。

“哎,有勞公謹了”雖然周瑜沒說明回來的原因,但是,孫權也是知曉本國的情況,長嘆了一聲,道:“先兄卻是做了一件錯事啊,如果不是他使人連番騷擾天國邊境,黃逍的報復又怎麼會來的這麼快而且,累兵累民,未能得到實際的好處不說,卻是弄得國庫空虛。若是這些年來能夠休養生息,我吳國焉有如今的局面?糧草不足,難怪伯陽他捨不得那區區的糧草”

一番話,聽得吳國舊臣大是皺眉不已。孫策屍骨未寒,這就開始數落孫策的不是?只是,心中縱有太多的不滿,卻也不能表現在面上,如今的吳國處境,更是需要上下一心。

“公謹,黃逍奪了廬江之後,其必然會對吳郡生出窺視之心,可以說,吳郡是我建業的屏障,干係重大啊公謹,你認爲,當使何人掌管吳郡政務爲好?”似是也知道嘮叨的多了會事起反作用,孫權話音一轉,說道。

“啓稟陛下,現有朱桓掌吳郡郡務,休穆文武兼資,當可掌控住吳郡之局。不過,休穆畢竟位輕且威望不足,還需陛下另派德才兼備的重臣前往吳郡主持大局”周瑜懇切地說道。

“恩”孫權面現讚許之色,笑着點頭問道:“公謹以爲何人可當此重任?”

“幼臺大人文韜武略俱佳、且在江東六郡乃至我吳國上下都是威望極著,乃是吳郡太守之不二人選。”周瑜朗聲推薦孫靜道。

“陛下,我與周督所思相同。若得幼臺大人爲吳郡守,非但是吳郡,而且對安撫穩固會稽、丹陽等周邊郡縣也是極爲有利的”魯肅出聲附和道。

“恩,既如此……”孫權沉吟片刻後,舉步來到孫靜身前,和聲說道:“叔父,吳郡就交託於你了還請叔父善守。”

“陛下放心我定然會爲你守牧好吳郡之地”孫靜點了點頭,沉穩地說道。

“周大將軍適才進廳時說我軍現今不宜出兵廬江、復奪城池、一血前恥,這是何道理?”一旁的孫翊表情不善,冷冷地問道。

周瑜亦知孫翊對己素懷不滿之心,但絲毫不以爲意,俊朗無匹的臉龐上現出溫和卻又自信的淡笑,高聲說道:“陛下,瑜雖尚不知曉具體情形,但據適才進廳時所聽到的主公之語,推測廬江已被那黃逍襲下,可是如此?”

“不錯這已經是四日前的事了,不過朕這裡也是初得回報”孫權點頭說道:“公友,你可將廬江失陷事宜告之公謹”

不多時,周暉便將所知一切簡潔的與周瑜說了一遍,隨即又說了自己的一些猜測。

“恩,有勞兄長了”周瑜聽罷,眉頭微微蹙起,神色也逐漸冷肅起來。認真思索了一番後,周瑜沉聲對孫權說道:“陛下,知曉廬江失陷的大致經過原由之後,瑜更加認爲此時不宜出兵復奪廬江”

“這又是爲何?還請公謹說明原由”孫權疑聲問道。

“陛下,當前我吳國同時遭黃逍六路大軍四下夾擊,形勢頗危。以我吳國之軍力,實是無力同擊超過六路以上的敵軍,若強行如此,必造成兵力太過分散,反而得不償失。顯然,黃逍所統的乃是第七路兵馬,然我軍若是再分出一軍對付黃逍這一路的話,必然會使其他六路應付不暇,甚至,被其中一路甚至幾路長驅直入,其危害,更是大也依臣之見,不若以長江爲防線,使黃逍再不得進上一步,帶收拾了其他六路敵軍後,再行破之也不爲遲也。”周瑜仔細爲孫權分析道。

“可是,萬一被黃逍他渡江成功,則我建業危矣”孫權皺着眉頭,憂慮道。

“陛下,此事但放寬心。黃逍麾下雖有水軍,但我料其必非我江東水軍敵手。一旦援應被絕,以其孤身深入之軍,在我江東腹地又能支撐多久?黃逍縱然再是大膽妄爲,我料他也不敢行此不智之舉。”頓了一頓,周瑜又繼續說道:“而且,先前六路,其水軍大將周泰、蔣欽、張允便是其中一路,其勢不小,以北方之態,黃逍手中即便再有水軍,也不是很多,更沒有水軍將領統帥,可以說,黃逍今時雖無力繼續南寇,而我軍若是要收復廬江失地也非易事。黃逍其人,乃是世之人傑,其麾下趙雲、典韋、許楮諸將皆是萬人之敵,軍力雖不衆但也不可輕忽。而且從此次襲廬江所用計策看來,乃是仗着奇謀軍略。我軍要反攻廬江,兵力若是過少,非但無法收效,甚至有可能再爲其所敗;而兵力若是過多,一時三刻之內恐也奈何不得了他。一旦我大軍被糾纏於廬江,其他六路必會乘機猛攻,則屆時我吳國危矣”

“陛下,周督所言甚是,眼前我軍當務之急還是儘快擊退其他六路,穩固住我吳國之地”魯肅隨即出聲附和道。

“陛下明斷”周瑜、魯肅齊聲說道。

“但就如此放任黃逍不管,不加防備?萬一他果真不顧一切渡江,又待如何?” 孫翊出聲置疑道。

“此事不必擔憂只需一面調遣水軍加緊巡江力度,謹防黃逍軍偷渡過江,另一面命沿江各郡縣嚴加防備,勿有所懈怠,我料那黃逍也無機可乘”周瑜從容說道。

……

“子敬,今日朝上,陛下怎麼在朝堂之上數落起先帝的不是來了?”大將軍府,周瑜不解的向魯肅問道。

“哎……”魯肅長嘆了一聲,眉頭皺起,道:“公謹,你問這些做什麼?無論陛下怎麼說,這畢竟是陛下兄弟間的事,豈是我們做臣子的所能操心的?”

“不對,子敬,我總感覺,這其中似是隱藏着我不知道的事。子敬,你是不是有什麼隱瞞於我?”周瑜乃是精明之人,寥寥的幾句話中,他已察覺出一絲不尋常。頓了頓,周瑜追問道:“子敬,先帝家小,如今卻在何處?”

“哪有什麼事瞞你。”魯肅苦笑了一聲,這周公謹未免也太過精明瞭吧接着回道:“至於先帝家小,已回老家富春。”

“什麼?回富春了?”周瑜豁然站起,雙眼直逼着魯肅,沉聲問道:“陛下好不糊塗,怎麼使他們回了富春?如今國內謠言遍佈,陛下如此做,豈不是落人口實?”

“公謹,這是孫氏的家事,我們還是不要管的好。”魯肅想了想,終是勸道。

“子敬,你是不是有書名事情瞞着我?對了,先帝彌留之際,都說了些什麼?”周瑜感覺到了一點不尋常的意味,問道。

“這個……先帝說……”魯肅一陣的爲難,吞吞吐吐的道。

“說些什麼了?莫要猶豫,快說”果然有問題

“先帝說今將皇位傳付於弟,望太夫人朝夕訓之。父兄舊人,慎勿輕怠。至於朝中大小事務,外事不察,可問公謹你,內事不明,即問張昭。死因及前後經過,千萬不要傳出,以免造成國內上下不必要的動盪。還說當年與公謹同往天都,黃逍就曾斷言先帝有‘吳許之憂,狩獵之危,鋤草留根,方得後患’,先帝說,那吳當是指吳郡,而許則是指那許貢,狩獵之危,可不正應當日?當日那刺殺三人自稱是許貢門下,在先帝看來,此事有朝中人爲謀,不過,卻是也同那許貢脫不得干係。”見周瑜追問得緊,魯肅萬不得已下,只好將孫策死時的話說了出來。最後說道:“陛下最後的一言,是說‘恨公謹不在此地,不得當面囑之也’,想來,先帝是有書名話要囑咐於公謹吧。”

“伯符兄”周瑜聽罷多時,淚流滿面,滿眼的悲色,良久,良久……忽的止住了悲聲,問向魯肅道:“子敬,先帝說有朝中人爲謀,你的意思呢?”

“這……”魯肅爲難的看了看周瑜,卻不知該說什麼好。畢竟,有的話,說得,有的話,卻是說不得,禍從口出啊

“子敬,難道信不過瑜乎?”周瑜沉聲說道。

“這個……公謹,哎……”魯肅苦笑着搖了搖頭,也不再說,只是擡手向上指了兩指。

“你是說……”周瑜雖然已有八分料到,但是,卻始終不願相信,半晌,結口說道:“那……那可是親兄弟啊怎麼......”V!~!

第94章 和平時期 文治武功第78章 紛紛而至 殺回鄴城第483章 天降石碑 黃逍稱帝第98章 分你一半 欲回幷州第38章 指點羌渠 固北邊境第24章 改革軍制 關羽省親第227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七)第516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五)第247章 血色夜幕 意外身份第222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二)第122章 枕邊細語 毒辣徐庶第569章 人心惶惶 致敵窮途第56章 滎陽大戰 虎威威武第175章 語論孫仁 生死謁語第22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110章 徐庶之計 長板之威第167章 黑山來人 張燕杜長第556章 甘寧興霸 終投黃逍第80章 勇不可當 比賽殺人第371章 黃逍的仁 百姓的心第412章 揚帆破浪 奮起神威第27章 見龍在田 虎牢困將第474章 窮途末路 一個不留第359章 譙國譙縣 許楮蹤跡第346章 袁術之死 後輩培養第113章 郭汜中箭李傕身亡第299章 重裝步兵 大漢第一第164章 舌綻脣花 敲山震虎第89章 全軍訓話 不戰屈兵第244章 災難降臨 神州浩劫第103章 少年郝昭 天子書信第381章 意投天都 突圍之戰(一)第407章 如此交易 實爲搶劫第471章 關羽之威 力克鮮卑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485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一)第514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第399章 高覽歸降 熟女楊氏第264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第460章 生擒祝融 木鹿大王第43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第326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四)第54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十)第196章 張繡迎戰 狼狽敗退第200章 賈詡後招 再度劫營第465章 內部矛盾 河間攻守第54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十)第304章 麻雀戰術 杳無音訓第49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二)第187章 擒胡車兒 聯軍潰敗第190章 夜黑風高 張繡劫營第137章 陳宮急智 四面楚歌第155章 大閱兵(二)第91章 戰前閒話 請君入甕第53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三)第310章 悍勇張遼 威震西羌(一)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347章 難得清閒 麻煩來了第443章 生擒嚴顏 翼德勸降第96章 少年馬超 來拜師的第451 南征南蠻 蠻王孟獲第283章 十步殺人 母子並肩第154章 軍旗招展 大閱兵(一)第54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257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六)第210章 力戰三將 張繡命危第390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六)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504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第510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三)第23章 面相之說 文武歸心第257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六)第365章 義陽見聞 是黃忠?第513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六)第415章 麾下百態 袁軍動態第467章 放棄徐州 投靠黃逍第168章 家鄉真定 出乎意料第244章 災難降臨 神州浩劫第462章 孟獲稱服 平定南蠻第331章 曲終分曉 兩將歸西第53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三)第335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四)第516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五)第431章 好戰張飛 再對黃忠第267章 未雨綢繆 依依話別第3章 豬口脫生 我爲虎子第119章 移駕天都 陛下先行第161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五)第97章 黃逍收徒 趙雲打劫第342章 宴會百態 夫妻夜話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570章 鬥將城下 士氣之爭第260章 朱儁論政 子虛烏有第219章 張繡心盛 戰馬成(二)第296章 變廢爲寶 女人的心第294章 袁紹暴怒 商議水軍第11章 氣跑劉備 收得關張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374章 左慈音訓 孫策病重第274章 爾等鼠輩 羞共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