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重歸於好 丹陽精兵

“哈哈,子魚,怎麼到了本王的天都,也不直接來見本王,卻是跑到了幼安的府上,此卻是爲何?難道,以爲本王會不見你不成?”

讓管寧將華歆找來後,黃逍上下打量了幾眼華歆,隨之大笑着說道。

“豈敢,華歆不過是想先見一下好友,天王大人卻是會錯意矣”華歆連忙說道。

“哼”

卻不防管寧在一旁冷哼了一聲,華歆臉色頓時一變,有些尷尬的看了眼黃逍隨即向管寧說道:“幼安,當年……”

“哈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然愛財下又有何妨?愛財而不妄取,意志終能戰勝約束這纔是根本。修身之道難道不正是這種掙扎的過程?沒有人能夠一下子得道成仙。這個過程很真實,最人性,走過了,勝利了,成功了,人的精神也就得到了奇妙的昇華,這種昇華的根基非常牢靠,是屬於現實人生,血肉人生的。它離我們最近,最值得禮讚”黃逍哪還不明白華歆與管寧之間的那點小矛盾,當即大笑着說道。

雖然別人不一定明白黃逍說的是什麼,但是,當事人華歆與管寧卻是知道黃逍所指的是什麼,當下,兩個人的臉,都紅了。只聽管寧神色不大好的說道:“天王大人,事情非你想的那般,卻是……”

“幼安,難道你還放不下這等心結嗎?逍曾聽聞子魚他一次離開,賓客朋友一千多人來送子魚,贈送了不少禮物和數百兩黃金,子魚照單全收,但秘密在所有禮品上做了記號。臨別之際,子魚把所有禮品堆放一處,對賓友們說:‘本無意拒絕諸君之心,但實在所受太多。我單車遠行,攜帶如此貴重物品恐‘懷璧其罪’,願諸君爲我考慮。’賓友們只得各自收回禮物。如此重禮華歆既毫不動心,又何惜寸金?如此又巧妙地照顧到了情面,其品行,難道幼安你還想不明白嗎?”黃逍淡淡的說道。

“寧與他志向不同,道不同者,不相爲謀”管寧頑固的說道。

黃逍擺了擺手,止住了剛想要說些什麼的華歆,微微一笑,說道:“幼安,不知道你可是聽說這樣的一句話,‘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寧自然聽過”這樣的話,管寧又怎麼會沒聽過呢

“呵呵,既然聽過,那麼看來,子魚的境界,卻是要高於幼安嘍”黃逍笑着說道。

“哼,只怕他本意不是如此吧”管寧冷冷的看了華歆,不屑的說道。

到了現在,衆人已經或多或少的猜出,這管寧與華歆之間,怕是有着不小的矛盾,而恰恰,黃逍似乎知道這二人的矛盾,只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黃逍應該是沒有見過華歆吧?和管寧的交集似乎也不深,卻怎麼像是什麼都知道一般?

“不錯,華歆與大多數文人一樣,是有功利心,入世觀念的,學成帝王術,貨與帝王家,這難道有錯?功利心也有其積極的一面,關鍵是要建立在何種基礎上,要知其有所爲有所不爲。華歆最初在高唐爲一官府小吏,他潔身自好,一到假日就離開官府閉門不出,此間議論平穩,從不以言論攻擊他人。華歆有一個同鄉叫陶丘洪,也是一個知名人士,自以爲見識超過華歆,當時冀州刺史王芬與南陽人許攸、沛國人周旌等聯絡豪傑之士,密謀廢除漢靈帝,另立合肥侯,暗地裡派人請華歆、陶丘洪過去共商大計,陶丘洪很高興,立刻想去,華歆卻制止了他。華歆當時以‘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王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你決不可往’勸之。其後王芬果然事敗自殺,陶丘洪自此方佩服華歆。”

停頓了一會,黃逍看了看面色有些和緩的管寧,笑了一笑,接着說道:“王芬等當初也曾密邀曹操,也爲曹孟德所拒絕,曹孟德拒絕的理由,正與華歆相同,他說:‘夫廢立大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衡成敗、計慮輕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懷至忠之誠,據宰相之勢,處百官之上,故進退廢置,計從事立。及至霍光受輔佐之任,籍宗臣之位,內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羣卿同欲之勢,昌邑王劉賀即位不久,未有貴寵,朝乏直臣,謀劃都出自親近可靠之人,故計行如轉圜,事成如摧朽。而今諸君只看到前人的容易,卻沒看到當今的難處。諸君自付,結衆連黨,何能比得上七國?地位之尊崇,誰能似吳、楚?然而卻想成非常之事,期望必克,不亦危乎’華子魚見識如此,雖有功利之心,卻不冒進,是爲智

華歆後來被推舉爲孝廉,授郎中,因病去職,不久靈帝死,何進執政,徵召爲尚書郎。董卓時,華歆請求外調爲上?縣令,因病沒有到任,轉而步行去南陽。當時袁術在穰縣(今河南鄧縣),袁術欲挽留華歆,華歆乘機勸袁術討伐董卓,袁術未從。華歆因此準備暗中離開,正遇太傅馬日?奉旨安撫召集關東百姓,遂爲馬日?招用。其不肯趨炎附勢,明珠暗投,並積極策劃討伐奸賊,是爲明

其爲豫章太守時,爲政清靜不煩,因而得到豫章官民的愛戴感激,從這裡又可看出他的賢能。其在道德方面有很多故事可察,他的事蹟多在這些方面,他其實的確應算一個大隱。雖然對地位的有所追求,但他儘自己的能力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他的功利心也應該算得上合理。”

“呼……”管寧長長出了一口氣,再看向華歆的目光,也有所和緩了下來,當下問道:“子魚,天王大人所說可是當真?”

“雖然我不知道天王大人是從何得知的,但是,幼安若是不信,當可去查證一番”華歆心中,此刻對黃逍竟然生出一種恐懼之感,似乎,自己的一切,黃逍都知道一般,自己的一切一切,在黃逍面前都無法遁形,他現在有一種被看透的感覺難道,莫非這天王黃逍真能坐屋便知天下事不成?

“說到這裡,幼安,本王卻是不能不批評你兩句了”黃逍淡然的說道。

“哦?天王大人,不知寧有何錯之有?”管寧聞言,不由心生奇怪,問道。

“呵呵,本王先來問你,你之最大報復是什麼?”黃逍不理會管寧奇怪的目光,哂笑道。

“寧之最大願望乃是教化萬民”一提到自己的報復,管寧立時鏗鏘的說道。

“那你爲什麼要來本王的麾下呢?”黃逍淺笑了一聲,接着問道。

“這……”是啊,自己來到黃逍的麾下,卻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自己的報復嗎?轉而,管寧明白了黃逍問這話的用意所在,這不是自己與華歆無二麼?當時,管寧面色就變了,怒視着黃逍,沉聲說道:“黃天王,請不要侮辱寧之爲人”

“呵呵,稍安勿躁”黃逍似乎沒有看到管寧發怒一般,微笑着說道:“本王絕對無有此意。本王自然知道,幼安你能投到本王的帳下,卻是爲了更好的教化萬民,實現你的報復。本王想說的是,以你以前同現在相比,哪一個實現報復的程度更爲輕鬆一些呢?”

“自然是在天王你的……呃”管寧說着,頓時愣住了。他此刻,完全明白了黃逍的意思。

“是啊,在本王的麾下更容易一些,而這是因爲,本王有足夠的權力,給予你方便而子魚他求做官,依其平日裡的行徑來看,其也不是一貪財之人,乃是爲民之好官追求更大的權力,才能更好的爲民請命,如果他甘心爲一百姓,想要爲民請命,他又能造福幾人?雖然你二人志向不同,但所做者,卻皆是爲民之事,道路疏途,但最後卻歸於一途,幼安,難道你還想不明白嗎?”黃逍語重心長的說道。

“天王大人一語驚醒夢中人,卻是管寧糊塗,管寧受教了”管寧乃是聰明人,一點即透,當下自座位上起身,來到黃逍面前,深深的一禮道。

“子魚他雖然因前事,同幼安你絕交,但是,他對你可是推薦倍至,若不然,其來到天都,緣何又會跑到你的府上?可見,其並不曾忘你,這又是何等的胸襟?本王知道,子魚他來天都,另一方面,當是來見本王,卻又爲何偏偏選你爲推薦之人?幼安,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樣好的朋友,你當真捨得?”黃逍看了看面前的管寧,見其面現悔色,當下又說道:“子魚之才,可不遜色於你,本王可是見獵心喜嘍”

“這……”管寧當然明白,華歆此來,乃是爲的投靠黃逍,而其才,管寧也自然知道。如今黃逍這麼其必然會留下,到時,同在天王麾下,低頭不見擡頭見,這……更何況……難道,自己真錯了?回頭看了看華歆,卻是見他雙眼含淚,正呆呆的看着自己,管寧心頭莫名的一顫,最後的那一點堅持,終於被擊碎,當下說道:“子魚,還不拜見主公”

“你,你……”華歆有些不大相信的看着管寧,有些結口的說道,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完全。

“哈哈,子魚,難道你還不明白嗎?幼安已經忘記以前的事了只是他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罷了”黃逍大笑着說道,毫不留情的戳穿了管寧僞裝的麪皮。

“主公,你……”管寧面色一紅,尷尬的看着衆人,不過卻發現,衆人此刻看向他的目光,已經不再是以前那樣拒人與千里之外的模樣,似乎多了些什麼……

“你喚本王什麼?”黃逍有些呆愣的看着管寧,不敢相信的問道。這管寧到自己手下,也有日子了吧?可是,平日裡他總是稱呼自己“黃天王”這時卻……莫非……

“主公管寧拜見主公子魚,你還等什麼呢?”管寧一臉的誠色,拜倒黃逍面前,稱道。見自己的那好友還是呆在一旁,忍不住身手拽了一把。

“呃……啊,華歆拜見主公”華歆大喜,忙挨着管寧的身邊拜倒,稱道。黃逍先前爲他辯護,可以說,已經征服了他的心。此刻,與好友重歸於好,卻是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且,他本意就是來投黃逍,此刻,再沒有了一絲的矯情,對黃逍是心悅誠服。

“好好好”黃逍連說了三個好字,親自站了起來,將二人扶起,笑道:“日後,本王還需二位多多輔助纔是”

“敢不從命?”二人忙說道。

“酒宴正歡,來人,爲子魚添一桌案今天,不罪不歸諸位,來,滿飲此杯,哈哈哈……”黃逍很是高興,也不由得他不高興管寧、華歆之才,雖然體現的不是軍事方面,但是,其二人卻是善治,尤其是華歆,其後來在曹丕的麾下相繼擔任司徒、太尉,堪比荀?一般的存在他的麾下,現在最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至於後世人印象中華歆的那些污點,黃逍知道,那不過是羅貫中強安給華歆的,歷史上,其並不是如此

“主公,你如何看這大漢江山呢?”此刻的華歆,情緒已然穩定了下來,向黃逍問道。

“雖無聖人出,亦能殺戎狄。身爲大漢兒郎,誰願意朝廷漸漸陷入衰敗?”黃逍反問道。這個世上,有幾人,不希望自己國家強盛?雖然現在華歆是自己麾下之人了,但是,黃逍卻也不會完全的和盤托出,畢竟,其現在還不是自己的心腹,不能達到暢所欲言的地步啊

華歆臉上露出淡淡微笑:“爲國捐軀易,興盛國家難。天生萬民,士農工商,各有用處。凡夫俗子一怒,最多手持利刃,殺一二敵寇;將軍一怒,最多引軍攻伐,破敵三四城池;儒生一怒,最多言不避刑難,引刀訴志;雄才一怒;最多不過;佔據一地,護佑一方民衆;君子一怒;最多不過發奮圖強,勵志鼓舞人心。同言中興,同爲中興獻身。有人身可爲泰山,震懾天下,輕輕一拂,能救萬民;有人只能或文或武,爲中興大業,添磚砌瓦,操勞至吐血,也不過能救三五人。主公之志,欲比何人哉?”

黃逍臉色趨於淡定,笑了笑,說道:“本望我就好比蒼頭武夫,市井無賴。雖胸不藏大志,然甘願獻身鼎新江山社稷”

黃逍自然明白華歆的意思,其適才言語,卻是拐彎抹角,言辭模糊的,詢問自己以後志向。如今天下人心雖然開始浮動,但是凡敢言反叛者,類如張純、張舉,立刻遭到大漢朝廷誅殺。雖然自己有那個實力,但是,黃逍仍然認爲,時機還不成熟,對華歆的相問,黃逍自然是隨口應付,不言本質。

“主公欲獻身誰之**?”華歆又一步問道。

“自然是天下萬民有道是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本王所作所爲,卻是爲的這天下無數的黎民百姓”黃逍這次卻是坦言說道。

“好這一次,我華歆卻是沒有走錯主公真乃當世之明主也主公,此次歆來,並不是獨身……”華歆揚聲說道。

“啊,子魚,莫非根矩也來了不成?”管寧失聲問道。

華歆搖了搖頭,嘆道:“當年一別,根矩就往了遼東,後來再無音訓,歆卻也不知他現在的境況如何,也不知道何年,我三人才能再次相聚。”

“哎……”管寧同樣嘆息一聲,轉而問道:“子魚,你方纔說不是獨身而來,那是……”

“呵呵,歆這次來,卻是帶出了自豫章帶出的五千士兵,來投主公”華歆有些得意的說道。

“我還當什麼寶貝,原來不過是五千的軍隊而已。你不知道主公手下軍隊的情況,但是,寧卻是知曉一二,除非你這支軍隊是如同西涼鐵騎般的存在,若不然,對於主公大軍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得一提”管寧毫不客氣的說道。他可是見過黃逍的大軍,只是尋常部隊,就有着其他諸侯精銳的實力,試問,尋常的軍隊,黃逍又怎麼會看得上眼?難道,子魚他真把主公他當成了尋常的諸侯不成?

“確實不是騎兵……”華歆笑了笑,也不奇怪管寧的態度,他早就打聽清楚了,自然知道黃逍根本不差兩萬的普通士兵,但是……華歆神秘的一笑,說道:“不過,歆帶來的,卻是堪稱精銳的步兵”

“步兵?有‘陷陣營’厲害嗎?有‘惡來衛’厲害嗎?還精銳呢,你倒是怎麼一個精銳法?”管寧似乎同華歆不是好友而似冤家一般,處處爲難道。其實,他也是爲華歆好,如果是尋常軍隊,華歆再擺什麼高姿態的話,勢必會討人嫌,是所以……

“呵呵,主公的兩大精銳,歆自然比之不上,不過……”華歆頓了一頓,接着說道:“不過,歆這五千人,卻是歆自丹陽好不容易徵集來的五百士兵,然後以其爲骨幹,按照‘丹陽兵’的訓練方法訓練而成,呵呵,雖然比不得真正的‘丹陽兵’,但是,幼安,不可小覷哦”

“噝……”

第147章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第380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三)第257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六)第21章 主政雁門 陰館之治第271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二)第303章 另類戰爭 經濟封鎖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443章 生擒嚴顏 翼德勸降第159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三)第101章 汝南月旦 再不復存第28章 謀定後動 兵發虎牢第226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六)第207章 張橫拼命 麴義立斬第53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三)第263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三)第494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四)第250章 回到天都 算計曹操第53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七)第283章 十步殺人 母子並肩第79章 界橋攔截 連夜偷襲第448章 黃忠神技 百步穿楊第463章 冀州戰場 戰烏丸(一)第455章 酒中定計 蠻軍佈置第499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二)第472章 只是一個 殺字了得第50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三)第562章 連環圍殺 三軍顯威第497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第31章 驚豔一矛 血染草原第428章 兵至曲阿 以逸待勞第152章 孫策周瑜 忽悠許劭第167章 黑山來人 張燕杜長第355章 溫柔餘韻 倭島變故第503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六)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75章 計得冀州 公孫來犯第568章 攻克蕪湖 意指建業第225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五)第404章 黃逍轉變 倭人海盜第478章 司馬懿亡 劉備自焚第301章 毒辣計策 燒糧行動第355章 溫柔餘韻 倭島變故第183章 師門激戰 誰槍王(三)第507章 溫柔一刻 前往安喜第412章 揚帆破浪 奮起神威第429章 大敗祖郎 孫權登場第468章 預留退路 陶謙論勢第409章 玩弄鼓掌 零敲碎打第127章 東平火起 諸般猜疑第387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三)第481章 賈詡投靠 閻柔猜測第209章 張翼德勇 酣戰張繡第267章 未雨綢繆 依依話別第52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三)第17章 穎川訪賢 驅虎典韋第422章 諸人脫困 東征尾聲第470章 一世爲人 兄弟情深第507章 溫柔一刻 前往安喜第338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七)第435章 重歸於好 丹陽精兵第244章 災難降臨 神州浩劫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39章 荒淫靈帝 封爵錦侯第173章 孫策借兵 八字不和第378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一)第248章 斬盡殺絕 集體思春第95章 雨中城外 長安已亂第360章 戲忠推測 縣衙遞貼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475章 東平舒內 縱酒高歌第281章 馬成攔截 續戰潼關第261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一)第424章 張允大敗 江東意向第163章 戰後柔情 戲耍獻帝第487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三)第333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二)第550章 感天動地 衆說紛詞第53章 只取一半 欲往滎陽第101章 汝南月旦 再不復存第76章 兵行險着 計唬公孫第70章 袁紹之圖 沮授之策第281章 馬成攔截 續戰潼關第81章 挫銳折膽 攔路伏兵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448章 黃忠神技 百步穿楊第463章 冀州戰場 戰烏丸(一)第481章 賈詡投靠 閻柔猜測第425章 毒辣算計 倒黴二人第481章 賈詡投靠 閻柔猜測第352章 風情萬種 意想不到第22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389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五)第168章 家鄉真定 出乎意料第86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三)第230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十)第128章 袞州焰火 萬全之策第445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一)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110章 徐庶之計 長板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