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黃逍遐想

天王軍狙擊組迅速的行動了起來,兩名射手半跪着,藉着樹叢、灌木的掩護,他們穩穩的托起手中的弩機,瞄準了目標。身後三名觀察手這時候也目不轉睛的注視着目標,他們要爲射手隨時通報敵人的方位並觀察被射中的敵人是否死亡。而他們手中的連弩也已經上好弦,搭上了箭,做好了隨時戰鬥的準備。

狙擊組的頭領身爲主射手,射出第一箭就是他的職責,所以現在的他正端着弩機,瞄準目標,口中喃喃自語的計算着距離、風向等影響因素,隨時準備扣動扳機。

“距離大約四百步,只有一次機會,決不能失手。”那名頭領神色一緊,口中喃喃的說道。

他手中的弩機也隨着目標的移動在緩緩的移動着,突然間,弩機一頓,一隻弩箭“咻”的一聲被髮射了出去。轉眼間,那個正在指手畫腳的相當於中原校尉的倭人將領手捂着心口倒在地上。

射罷一箭,那名頭領連看都不看,將弩機向後一遞,低聲說道:“觀察手確認戰果。剩下的人幫我上弦。”

“正中心口,目標必死無疑”觀察手低聲說道,但話語中有難以壓抑的欣喜。

“好該我了”那名副射這時候也將目標轉向了兩名似是軍候的倭人將領。

那等同於校尉的將領身死,頓時驚動了正在伐木的倭人士兵,但人多嘴雜,一時間根本就弄不清楚什麼事,那兩個軍候一般的將領距離也遠,除了探頭張望,什麼動作都沒做,這倒是方便了天王軍的狙擊手的下一步動作。

“咻”

“咻”

又是兩聲輕響,兩個軍候一般的將領也倒下了。這時候,徹底失去了指揮官的倭人士兵甚至連派兵搜索這種常識都沒人決定了。

看着更加混亂的倭軍,那名頭領微笑着說道:“今日戰果不錯,撤”

樹葉微微晃動中,五名天王軍士兵悄然的消失在叢林之中,留下的只有一片微微壓倒的草葉。

而陷入混亂中的倭人士兵,則同沒頭的蒼蠅一般,除了亂,還是亂,更不要說去發現天王軍士兵撤退的影子

天王軍的狙擊手在袁軍後方大肆活動,用射程高達六百多步的特製大黃參連弩不斷的射殺着他們所認爲有價值的目標,而他們熟練的敵後滲透和叢林作戰的經驗讓倭人大軍時時刻刻生活在惶恐之中。不過三天,倭人大軍就損失了兩名校尉,五名司馬,十名軍候和三十一名都伯一般的以下的軍官,士兵損失到較小,只有六十三人。但只是這樣,邪馬臺國的士兵也有近萬人沒有了指揮官,這些軍官的損失讓卑彌呼頭疼不已,就連伐木的進度都已經幾乎停頓。

“女王,不能再讓天朝軍如此囂張下去了,我們應該派出大量的騎兵清剿天朝軍的弓弩手”一個倭軍將領慷慨激昂的向卑彌呼陳述着他的意見。

不過他似乎一點都沒有注意到,天朝軍的行爲極其的詭異嘛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要知道,在黃逍低調做人,只要戰績不要風光、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是陰謀詭計不光彩的手段的指導思想下,所有的天王軍如今統統都喜歡上了再背後陰人的感覺,沒有人會在得到戰績後還囂張的在敵軍面前炫耀的。而且這人的腦子也有點問題,發生的一切事情無一例外的都說明了天王軍的弓弩手隱藏在樹林中,而在這種環境下是絕對不適合騎兵進行清剿的,如果騎兵膽敢進入叢林,天王軍的弓弩手不介意自己的戰績上再增加些倭軍的騎兵。

順手捎帶點戰利品,沒有一個人不願意去做,更何況,只是舉手之勞

“你給我閉嘴如果你還在那裡亂出主意,我不介意讓你帶着你的衛隊去從林中清剿天朝軍”盛怒下的卑彌呼,不想再讓這傢伙在她的面前丟人現眼,一通怒罵將那人趕出屋中。

漢桓靈年間,倭國大亂,男主不能服衆,而卑彌呼以鬼道平定內亂登上了王位,時年一十七歲。卑彌呼幾乎不參與政事,有男弟佐治國。她常常居住深宮,僅由一男子出入供奉飲食,有侍婢千人常在其左右。如果不是出現過大的事情,幾乎無人能得見這倭國女王的容顏這次,天王黃逍率軍來討,干係重大,卑彌呼才第二次出現在衆將領的面前

第一次,就是周泰兵敗的那一次

而且,黃逍還知道,彌生時代日本列島大小諸侯國30多個,卑彌呼女王爲了鞏固邪馬臺政權花費巨大代價交接曹魏,曹魏封女王爲“親魏倭王”,授其金印。

黃逍還知道,據說這卑彌呼活了九十多歲,一生未嫁

“女王切勿動怒,如今我等還需就此事拿出對策纔是”神武雖然也滿腦子漿糊,但還是能夠保持着冷靜的態度。

“對策?唉”卑彌呼長嘆了一聲,雖然,有面紗遮去了她的表情,但是,衆人都能猜想的到,他們的這位女王,面色一定不咋地只聽卑彌呼說道:“將軍,本王是沒想到天朝竟會有如此卑劣的動作。我軍尚不曾與其交鋒,他就派出神射手專射殺我軍落單的士兵和軍官,這三天雖然損失人手不過百人,卻讓整個軍中人心惶惶。尤其是天朝軍專門針對指揮伐木的軍官,讓我軍伐木製盾的進程陷於停頓。真毒辣啊最要命的是,這樣一來,待得同天朝軍交鋒之時,士氣,皆無啊”

“難道女王你對此毫無辦法?”神武沒想到在他們印象中似乎無所不能的卑彌呼竟然會如此說。

“也不是毫無辦法,天朝軍此舉明顯是針對我軍軍官。而他們所用的箭矢,據觀察,其射程大約在四五百步的距離,只要我們在距離四五百步之外就安排警戒士兵,或許士兵還會有所損失,但軍官卻可以確保安全無虞。”卑彌呼顯然早就想過了對策,聽神武發問,遂說道。

“可是,女王部下,這樣一來,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啊”一身着半身輕鎧的女子皺眉說道。

此女,正是卑彌呼麾下女將中的一員,月讀。話說,在其他國,乃至中原,都鮮少見到女將的身影,但是,自從倭國自卑彌呼掌權後,女子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升,甚至,因爲卑彌呼的關係,女子的地位,甚至超過了男人這也促使了邪馬臺國女將的涌現。卑彌呼麾下女將五人,分別是月讀、玉依姬、市寸島姬、多紀理姬、多岐都姬,其中,以月讀爲首,其更是總理着邪馬臺的兵馬大權

如果,黃逍知道這些女將的存在,一定會大罵:他孃的,怎麼這麼多ji

“要不還能怎麼辦?如今看來,也只好就如此辦了”多紀理姬想了想說道:“天朝軍此舉應是阻止我軍制作盾牌,只要我軍能將盾牌早一日製備完畢,憑藉我軍士兵數量遠超過天朝軍的優勢自然不懼天朝軍,此時即使損失些士兵也是無妨的。或是,月讀將軍,你有什麼更好的計策麼?”

“這個……”月讀沉吟了半晌,終是無奈的說道:“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看來,也只好如此了”

卑彌呼這個辦法明顯是想以本傷人,而且她也確實沒有將這些士兵的生死看的如何的重,即使是月讀等一衆的將領也沒有對此表示反對。畢竟倭軍的士兵來源和天王軍截然不同。士兵的成本實在是太便宜了。卑彌呼知道大漢有一名飛將軍——李廣,但是,她縱使知道帶兵手段中有李廣風格,但他卻沒有學習李廣,他更欣賞程不識的帶兵之法。

李廣是有名的飛將軍;程不識,可能除了專門研究秦漢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聽說過他。其實在漢朝前期,特別是漢武帝時代,兩個人是齊名的。他們一個是現在河北省的太守,一個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當時的太守大多是邊境上的守將。李廣是名聲很大的人物。李廣訓練部隊以恩義相結,不重紀律,因此每位將領都與他交情好。作戰時,他的行軍佈陣採用自由的作風,不拘一格,他所帶領的騎兵非常精良,以機動性代替當時中國傳統的行軍佈陣,所以李廣的部隊常常獲勝,有時即使士兵比較少,也能以少制衆,反敗爲勝。李廣時常帶領少量精銳突擊隊突襲匈奴,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其實,李廣的做法不是帶領大兵團作戰的方式。打匈奴時,大軍五道出擊,武帝不讓他領導正面的軍隊,只讓他率領輔助部隊,未嘗沒有道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的悲劇,造成他的英雄事蹟的傳誦。

程不識和李廣相比,有鮮明的特點。他是非常嚴謹的將領,將部隊按照最嚴格的紀律訓練,分成部伍,有職責明確的層級指揮系統。部隊出戰時,總是處在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的戒備狀態。他的軍隊以步兵爲主,行軍很慢,但很堅實。凡是他率軍作戰,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護,一隊一隊互相呼應,互相照管,安營紮寨很有章法。行動起來,全軍一起行動;紮下營來,敵人衝不動。他從未讓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沒有取得過重大的勝利。程不識應當算是極爲穩重的將領。在西漢,人們都知道程不識是名將,因爲他戰不敗。而李廣呢,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就好比在賭場賭錢,不是大贏,就是大輸。程不識則能夠不斷地積累勝利。

李廣、程不識代表了兩種指揮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這兩個人之間難作必然的好壞評斷。就親和力與團結力來說,李廣軍隊的五千人可以頂五萬人來用,而程不識的一萬人則永遠是一萬人,但也是不至於輕易被打垮的。程不識指揮軍隊的風格在漢朝延續了很長的時期,所以漢朝時“軍中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換句話說,指揮的命令只能下達到第二級,無法下達到第三極以下。這樣的部隊非常堅實,但擴張性與活動性都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這兩類例證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具體說來,居上風的時候,李廣的軍隊較容易成功。平常的時候,程不識的作風可以維持不敗。最好的方法是適當地調和這兩種風格,但如何調和則是另一門大學問。從一般情況來看,如果我們不知道眼下的局勢如何,還是選擇程不識那種類型的人才或者採取程不識那樣行事的作風比較穩妥一些。所以說,真打仗,寧可學程不時,不可學李廣。

而黃逍的軍隊,則是兼容並納,雖然,他不知道程不識的帶兵方法,但是,他那來自後世的帶兵經驗,卻是經過了數千年的沉澱下來的精華,蘊涵着這兩者的精華所在,也是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根本所在

至於卑彌呼,悲劇的說一點,她雖然知曉李廣、程不識,但是,對這二人,她又瞭解多少呢?或許,比其他的倭人多一點吧但是,真就得其真隋了嗎?

套用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一句話說,那就是“效程不識不得,猶爲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李廣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如今也只有這個辦法,月讀將軍,你與本王傳下令去,這就多佈置哨兵,讓其餘士兵加快伐木速度,只要盾牌能全數製備完畢。即使損失千人以上,我軍地兵力一樣佔據絕對優勢”卑彌呼咬着牙恨恨的說道。

卑彌呼的算計不可謂不精。憑藉他此時一國的兵力,再加上還有其他附屬小國爲後援,即使是損失萬人,在一萬天朝軍面前也是佔據着兵力數量的絕對優勢。在卑彌呼的算計中。天朝軍地戰鬥力即使在強大,一萬人也最多能應付五六萬人,只要她到時候將兵力優勢使用到極限,她就不信不能將天朝軍趕下河去。

更何況,她還有着鬼道的殺器所在,可以說,他對勝利,根本不抱他想精銳又如何?中原不是有句古話,叫做“好虎架不住羣狼”嘛實在不行,先前那幾千怎麼退的,現在,再怎麼行一次,就可以了

而在天朝軍那裡,黃逍也不會認爲卑彌呼會對於他的狙擊戰術毫無辦法。畢竟這還是冷兵器時代,沒有射程上千米的狙擊槍,更沒有導彈,僅僅是射程六百米的弩機,應付起來並不是太麻煩。而射程能達到千米地以上的不是投石機就是牀弩,這兩件武器雖然現在以他軍中的技術,都能實現隨軍移動,但要作爲狙擊武器是絕對不行的。

於是黃逍決定繼續讓狙擊小組在野外活動,反正他們也都接受過野外生存的訓練,只要箭矢沒有消耗到臨界點就不要回營。至於戰績黃逍就不作要求了,反正時不時的死幾個人雖然對倭軍損傷並不大,但卻能有效地打擊倭軍士兵的軍心士氣,這種隱形的威懾黃逍是不會放棄的。

有的時候,黃逍也常在暗自抱怨,爲什麼他手裡就沒有幾顆原子彈、氫彈之類的東西,要不,一個島上扔上一顆,不就什麼事都解決了?哪怕有幾挺的機關槍也好啊現在的黃逍,倒是有些懷念那些熱武器了,畢竟,常年的打仗,總有厭煩的那一天

黃逍現在好恨,他恨自己竟然沒有將火藥以及炸藥的製作方法給記住,如果,能有火藥在的話,黃逍有足夠的自信,憑藉着他對後世槍炮的瞭解,絕對能複製出至少是火炮的存在,那樣一來,誰還用這牢什子的牀弩、投石車

好象,火藥首先是煉丹的人鼓搗出來的吧?老天爺,這羣皇帝真是壽星老上吊,嫌命長啊竟然吃類似火藥的東西,還美其名曰“仙丹”看來,這次仗打完,應該回去找找那羣煉丹家商量商量了,能製出火藥更好,製作不出火藥,也省得這羣傢伙吃飽了沒事幹,拿“仙丹”、“長生不老”去招搖撞騙

而此時黃逍決定在這次的戰爭中將投石機放出來了,反正天王軍中擁有投石機已經是衆所周知地事情了(倭人應該還不知道),也沒必要藏着掖着,而且石頭或者是泥土可要比箭矢的成本低。黃逍可不會使用打磨成圓球地石彈,那玩意雖然落地後還有滾動傷人的作用,但成本比製作箭矢還要高倒不如用普通地石頭,利用數十臺投石機形成覆蓋攻擊,以低廉的成本,用數量把握取勝這可是黃逍打仗時慣用的伎倆,但往往效果很好。要知道後世的德國坦克結實耐用,但卻被製造簡便,處於數量優勢的蘇制和美製坦克擊敗,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雖然,他一貫行精銳之策,但是,有的地方,該靈活則靈活,百變多樣,更是黃逍的追求

天馬行空,讓敵人無跡可尋

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447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三)第226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六)第483章 天降石碑 黃逍稱帝第10章 千里幽州 會劉關張第563章 黃裳初戰 廬江城陷第33章 言語匈奴 一釋單于第484章 袁紹窘迫 大戰在即第543章 收拾殘局 江南紊亂第381章 意投天都 突圍之戰(一)第185章 憤怒典韋 張繡困境第259章 爲人師表 袁軍動態第324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二)第473章 落荒而逃 圍追堵截第30章 兵定匈奴 張飛揚威第14章 戟砸張樑 皇甫朱儁第454章 快馬輕刀 力敵三將第512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五)第118章 殺人無罪 封建迷信第26章 飛龍在天 威震河東第382章 意投天都 突圍之戰(二)第308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四)第557章 戰事臨近 興兵伐吳第253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二)第454章 快馬輕刀 力敵三將第166章 脣槍舌劍 科舉制度第376章 增援江東 擇日東征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163章 戰後柔情 戲耍獻帝第460章 生擒祝融 木鹿大王第178章 五路司州 兵進潼關第421章 左慈到來 佈陣破陣第71章 晨意情濃 語駁楊彪第28章 謀定後動 兵發虎牢第116章 四顆牙齒 擊殺董承第118章 殺人無罪 封建迷信第24章 改革軍制 關羽省親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457章 錢糧放賑 天下紙貴第514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第88章 高歌一曲 軍魂所在第40章 董卓霸京 染指幷州第498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一)第408章 狡詐算計 割地議和第500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三)第152章 孫策周瑜 忽悠許劭第187章 擒胡車兒 聯軍潰敗第354章 陰晴不定 找好位置第497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第46章 拜祭將士 寶劍湛瀘第10章 千里幽州 會劉關張第556章 甘寧興霸 終投黃逍第418章 粉色殺機 撕破面皮第237章 捕獲鯨魚 水軍戰備第545章 火藥出現 第五發明第9章 白虎歸去 黃巾起義第112章 所向披靡追殺亂賊第160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四)第312章 兩軍交鋒 弩箭發威第301章 毒辣計策 燒糧行動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第549章 不鏽之鋼 太原郭淮第298章 離開前夕 最後準備第60章 來尋貂禪 喝罵王允第162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第231章 黃逍神勇 震跑馬成第474章 窮途末路 一個不留第352章 風情萬種 意想不到第247章 血色夜幕 意外身份第132章 嵩山激戰飛戟無敵第285章 各自底牌 千獸齊奔第151章 白頭之吟 一生之情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435章 重歸於好 丹陽精兵第461章 祝融傾心 最後一戰第446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二)第69章 洞房花燭 一刻千金第330章 蠢極燒戈 羌王落魄第41章 田豐定計 兵佔太原第287章 將士歸來 郭嘉主政第313章 鐵甲戰車 黃逍吃虧第261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一)第446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二)第59章 路遇許劭 怒斥諸侯第455章 酒中定計 蠻軍佈置第38章 指點羌渠 固北邊境第307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三)第36章 二釋單于 力戰四猛第376章 增援江東 擇日東征第333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二)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366章 果然是他 最後一虎第507章 溫柔一刻 前往安喜第481章 賈詡投靠 閻柔猜測第102章 長安難民 我叫蔡琰第568章 攻克蕪湖 意指建業第333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二)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177章 法正孟達 周泰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