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

“江東使者,見過黃天王”

黃逍前腳剛到潼關,第三天,就人有報說江東孫策的使者求見。黃逍聞說,不由大吃一驚,隱約間,料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大妙,畢竟,按時間的推算,現在的孫策,當還在華佗的治療中,這時候來找自己,能有什麼事?

當下,黃逍便放下了手頭的事宜,讓下人將來人帶到了客廳,而他自己,也隨後趕了過來。

“免禮,不知江東近況如何,你家主公派你來此,又所爲何事?”黃逍看了看面前站立的人,問道。

“迴天王大人,小的並不是受我家主公的差遣”那人忙拱手回道。

“哦?不是受你家主公的差遣,那卻是受了何人的差遣?”黃逍奇道。

“小的是受我家太夫人以及魯參軍之命,來見天王”

“莫非,孫策他還沒情醒不成?”黃逍似乎察覺到了一些什麼,皺眉問道。

“迴天王,我家主公他在華神醫的妙手下已經甦醒過來,而且,看上去,同正常人無異,只是……”

“只是什麼?”黃逍見這使者有些遲疑,忙追問道。

“只是,據華神醫所說,我家主公他只有三月可活,所以,才令小的來見天王大人,求你恩准,令天都的令一位神醫出手,以救回我家主公天王,這是華神醫同我家太夫人與天王的書信,還請黃天王過目”那人自懷內取出兩封書信,平舉過頭頂,遞到了黃逍的近前。

三月可活?黃逍在使者的話中,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意味伸手接過使者遞來的書信,黃逍當先打開了華佗的那封,待得仔細看過,黃逍終於明白了孫策的身體狀況說起來,這倒是有點像黃逍所知道的透支人的身體機能,在一段時間內將病人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不過,這樣的代價,可能是將這人所能存活的生命大大的縮短

而華佗出手,顯然其中也包含了這樣的韻味,估計,毒發之時,也就是孫策歸天之日

雖然說堵不如疏,壓不如解,但是,在面對自己無解的毒素,華佗如此做,卻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江東形式岌岌可危,孫策能正常三月,所起到的精神作用,那可不是以道理計的

再看過孫夫人的信件,發現其內,無不是寫懇求的話語,顯然,這孫夫人,對於孫策的病危,很是焦急吧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吶黃逍心中感嘆了一聲,對江東使者說道:“你暫且放寬心吧,在本王這潼關好好的將歇一晚,明日,本王派人同你乘船趕往天都,向那位老先生求藥。對了,那腐肉,一定要妥善保管,莫要丟失了,如果不慎,將神仙難救”

“謝天王大恩謝天王大義”那使者大喜,撲通一聲跪倒,連連磕頭道。

這人,忠心倒是不錯黃逍點點頭,笑道:“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去吧”

“是,遵天王大人之意”那使者這才寬了心,在兵丁的帶領下,休息去了。

孫策,還不能死啊,至少,暫時還不能死望着那使者的背影,黃逍心中喃喃的說道。

送走了江東的使者,黃逍卻又接見了一個他萬萬不曾想見到的人

“張魯,張太守,真想不到你居然敢孤身來見本王,難道,你就不怕本王心繫潼關一戰,問罪於你嗎?”

看着坐在下手的張魯,黃逍輕笑一聲,淡淡的說道。他還真沒想到,張魯竟然會就這麼一個人來到他的面前要知道,潼關一戰之後,兩軍之間,多少都有着那麼一些的仇視情愫,這張魯卻是好大的膽子,竟然一個人跑來了

“呵呵,怕死,我張魯就不來了”只見張魯平靜的一笑,說道:“而且,我也知道,黃天王絕對不會殺我”

“哦?本王實在想不出,究竟是什麼,能令本王放棄對你的殺心?要知道,自潼關一戰後,你我雙方本就是敵對的關係,如果,本王將你留下,相信,漢中羣龍無首,也易奪爾,又何樂而不爲?”黃逍反問道。

“呵呵,因爲,不殺張魯,漢中更易得”張魯面色不變,淡淡的說道。

“呵呵,這本王就要仔細的猜想一番了,莫不是張太守你要投誠於本王不成?”黃逍心中一動,看向張魯的目光不又爲之一變。

“道法有云:順其自然爾,我張魯雖然是一方太守,但根本,卻還是道家之人,處世的思想,自然不同於其他諸侯。而且,雖然張魯不才,卻也頗解一些天象之說,自然知道大運在何方,又豈會做不智之舉?天王大人,你猜對了”張魯突然站了起來,走到黃逍的近前,大禮道:“張魯率漢中子民願投靠天王大人,還望天王大人不吝收留張魯拜見主公”

“呵呵……”黃逍苦笑了一聲,他還真沒想到,這張魯是來投靠他的一時間,不由得有些呆住了。半晌,看了看眼前的張魯,黃逍無奈的說道:“看來,本王還真就沒有理由殺你了起來吧,既然你願意投靠本王,本王自然不會虧待於你,漢中,還由你統領吧”

“謝主公,張魯定不復主公厚望”張魯說罷,起身,坐回了原處。

“公祺(張魯的字),怪不得你這麼鎮定,原來……”黃逍苦笑着說道。沒想到,自己竟然被張魯擺了一道,不過,既然漢中歸附,黃逍也就不去計較了。

“倒是令主公見笑了主公,聽說主公你要遠征海外倭島,卻不知可有此事?”張魯突然問道。

“不錯,本王正有意東征,這次,來到潼關,所爲正是此行”黃逍一點不奇怪張魯怎麼會知道,畢竟,這事,現在已經不再是秘密了,他知道,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主公,魯有一不情之請,還請主公恩准”張魯沉聲說道。

“公祺你有話,但將無妨,都是自家人了,還這麼客氣做什麼?”黃逍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道。

“主公,魯想請求隨軍出征”張魯一臉慎重的說道:“主公也是精通天象之人,想必也是看得出,那倭島所在,陰氣極爲的濃重,怕是對大軍有諸多的不利,張魯雖不才,但多少懂一點旁門之術,願爲主公分憂”

陰氣濃重?這張魯也不簡單啊黃逍這才仔細的看了看張魯,也不相瞞,說道:“公祺,倭島陰氣濃重,這本王自然是知曉,是以,已派人去請了左慈幫助,不過,有公祺你助威,本王求之不得,安有不允之意”

那個左慈,還不一定什麼時候能到呢,有個隨軍的,豈不是更好五斗米教的教主,應該差不到哪去吧先前,若不是因爲兩軍敵對,估計黃逍也會派人去請張魯瞭如今,不請自來,黃逍焉能不喜?

“烏角先生?”張魯聞說,神情一震,見黃逍點頭,接着說道:“原來,主公早有準備,有了烏角先生在,諒那些夷人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倒是魯多慮了主公,不知這烏角先生住在哪裡,魯想向其討教一番,還請主公允許”

“呵呵,公祺,非是本王不願意讓他見你,只是,左慈他現在不在軍中啊”黃逍嘆道。

“不在軍中?主公,莫非烏角先生不願意來助不成?”張魯一臉的失望,嘆道。

“非也”黃逍當下,就將請左慈的事情經過,一一的同張魯說起。

“主公,還請寬心,既然烏角先生能如此說,那麼,危難之時,其必然會出手相助,烏角先生的爲人品行,魯還是知曉一些的”張魯聽黃逍說完,自然也聽出黃逍語中的擔憂之念,忙說道。

“但願吧”黃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看着張魯一笑,道:“何況,現在有公祺你在,或許,也就沒有了左慈先生出手的必要。”

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事情上,顯然,不是黃逍的性格,比之起來,他更是重現實、實際多一些。

“魯的微末道行,又怎麼比得上烏角先生”張魯謙遜的說道。不過,他與黃逍心中都知道,他這兩下子,還真比不上左慈頓了一頓,張魯接着說道:“主公,魯還有一言,不吐不快,還請沒主公不要怪罪”

“說來聽聽”黃逍點頭示意道。這張魯,怎麼倒像個問題寶寶?

“主公,”張魯略整理了下思路,說道:“你這些年在幷州等五州施政,魯是一直有所關注,可是主公,如此一來,你只能算是一位狹義上的仁者了。”

“怎麼講?”黃逍不由得奇怪的問道。這是這麼多年來,他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來評說於他

“仁者,心懷天下,胸有百姓。這些主公你在中原做的不錯。可是主公你的政策卻太偏向漢人自己了,外夷都被主公你征伐,打成奴隸,沒收了全部財物,這可是隱患啊。”張魯沉聲說道。顯然,這張魯已經不是第一天如此思考了。

“呵呵,好象外夷被本王征伐是不假,但打成奴隸,沒收了全部財物這事,恐怕是公祺言中有誤吧?莫非,有人有意扭曲本王的形象不成?匈奴、胡人、氐人,現在哪一個不是過着幾乎如同漢人的生活?”黃逍對張魯的話有些不解,似乎,自己好象沒他說的那麼殘忍吧?現在的匈奴,可是一個個都對自己歌功頌德,明顯的被漢化了,至於胡人、羌人、氐人,想必也在不久後的將來,將是第二、第三、第四個匈奴吧,如此一來,怎麼會有張魯口中所說的情況發生?

“主公,魯所指的,不是匈奴這些部落民族,而是倭島上的人”張魯搖了搖頭,說道。

倭島?黃逍聞言一楞,確實,自己對倭島的舉措,像極了日本侵華,奴役中國的舉措,但,那又怎麼了?在黃逍的意念中,將之滅族,也不爲過不過,黃逍也知道,張魯之所以這樣想,必然是將倭人看成了同匈奴、胡人等一般的存在,對自己這種窘異的做法,有些不解罷了當下,黃逍笑着問道:“呵呵,那依公祺你的意思呢?”

“主公,你是一位仁主,同時你也是一個暴主。對於中原漢人以及一些邊邦的百姓,你是仁主,你降低稅賦徭役,讓百姓休養生息,不斷的鼓勵民間工商業發展,興建學宮,開啓民智,培養百姓地尚武精神。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你是心中放着百姓的仁主,堪稱歷史第一人”

“第一人?這倒有些過了,那又怎麼是一暴主呢?”黃逍一點沒有生氣,笑着問道。

“魯並沒有誇大之處,主公敢做古來無人敢做之事,並且成功,這第一人,當之無愧魯也並無半點阿諛之心至於這暴主……”張魯遲疑了下,終是說道:“那是對於倭人,現在多少邊邦也投降了主公,可倭人呢?卻是奴隸,從事各類的高強度體力工作,累死的人有多少,主公你算的過來麼?主公搶佔了他們的家園,沒收了他們的財產,甚至連撫養孩子的權力都剝奪了,主公,你這還不是暴主嗎?如此一來,他日其他邊邦再有歸順之意,又是不是會因此而有所遲疑呢?”

“那你看本王該如何做?”黃逍平靜的問道。

“倭島之民,當於百姓一般,主公你該一體愛之。若不然,久後國內必然奴隸造反,甚至威脅主公你的統治。主公你這般的仁義,只是狹義的仁者,是不全面地。”張魯說完,“撲通”一聲跪倒,口中稱道:“魯犯上之罪,還請主公懲罰”

“呵呵,那你後悔嗎?”黃逍沉沒了半晌突然問道。

“呃……”張魯並沒有等到意料中的怒火,聞言不由一呆,待醒轉過來,果決的說道:“爲天下人,爲主公大業,魯不後悔”

“既然不後悔,那還跪着噶們,起來吧”黃逍輕輕一笑,說道。

“啊?”這下,張魯徹底的呆住了。

“還愣着幹什麼?莫非,真想要本王懲罰你不成?”黃逍笑着說道。

“可是,主公,這……”張魯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來了,這年代,上位者的尊嚴,是不容挑釁的,像張魯說出這番話,更是有着大逆不道之嫌,問斬都不爲過,怎麼眼前的黃逍……

“你也是爲本王的大爺着想,方纔說出這番話。要知道,有多少人心中是這麼想的,卻是不敢同本王提起,你倒是做了他們不敢做的事”黃逍意味深長的說道:“本王又豈是一坐上高位,就聽不進忠言之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你張魯何罪之有?起來吧”

“謝主公”張魯心中一片的感慨,此刻,他終於意識到了,這黃逍的不同之處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公祺,你就是本王的一面鏡子啊,日後,還當勤勉纔是”黃逍看了看站起身,坐回原處,不知在想些什麼的張魯,笑道。

“魯惶恐,萬萬不敢”張魯忙說道。

“沒什麼不敢的,本王准許你如此做不只是你,其他文武也是如此”黃逍沉聲說道:“畢竟,本王也是一個人,是人,就有做錯的時候,有了你們的提醒,本王也能少走些錯路不是?”

“主公英明”張魯再一禮,稱道。

黃逍搖了搖頭,嘆道:“或許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本王卻做不到。本王也不會那麼做。你的胸懷很寬廣,可是你的目光卻不夠遠。我們炎黃子孫深受災難,他們是本王實實在在的支持者,可外夷呢?他們做了什麼?殺掠子民,強搶財物,本王可以征服他們,甚至,可以將他們同中原子民一般,將其等漢化,次事功在千秋,本王焉能不知?但倭人呢?本王耗費無數心血征服他們,爲的是什麼?僅僅爲那麼幾塊小島嗎?不,本王就是要絕了那後患公祺,你也知曉天象,難道,就看不出千餘年後的中原血光之災,正源於你爲之求情的這些倭人身上嗎?他們就是一羣狼,一羣養不起的白眼狼爲了一絕後患,本王就是背上一些罵名,那又如何?”

“竟有如此之事?”張魯聞言大驚,不止是對黃逍所說感到震驚,更是對黃逍能預知千餘年後的事情而震驚,天,這也太可怕了點吧若不是知曉黃逍精擅天象,張魯怕是根本就不會相信不過,聯想到黃逍的爲人,其能如此做,想來便是真的了這麼一說,滅之無有不可

“當然”黃逍擡頭看了看屋外的蒼穹,說道:“公祺,你也是知曉天理之人,今日,本王就送你一句話本王這些年,最得意的事情,不是橫掃天下,無人可敵;不是開疆拓土,揚我威風;不是征伐域外,武功蓋世;本王最得意地是,我成功地恢復了我炎黃子孫的魂魄,凝聚了我炎黃子孫地精神但有所命,上下一心,團結在一起的炎黃子孫是永遠不敗的”

第113章 郭汜中箭李傕身亡第184章 戰胡車兒 前世仇怨第344章 敲定對策 袁術末日第311章 悍勇張遼 威震西羌(二)第566章 文官勸降 孫權主戰第272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三)第259章 爲人師表 袁軍動態第243章 歷史提前 袁術稱帝第32章 定計帷幄 陷陣威武第44章 義釋王昶 李儒之思第333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二)第330章 蠢極燒戈 羌王落魄第342章 宴會百態 夫妻夜話第213章 狀若乞兒 脫得一命第20章 情感戲忠 義動郭嘉第218章 張繡心盛 戰馬成(一)第53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第487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三)第250章 回到天都 算計曹操第553章 荀氏叔侄 龐統歸順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74章 出兵冀州 直取鄴城第437章 無能劉璋 張鬆出使第55章 算計函谷 火燒郭汜第433章 益州內幕 馬相之亂第354章 陰晴不定 找好位置第350章 無中生有 學院學說第170章 張燕投逍 安排黑山第122章 枕邊細語 毒辣徐庶第242章 水路運輸 修路大計第460章 生擒祝融 木鹿大王第552章 商議推廣 還是不降第317章 黃逍撤兵 越吉怕死第499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二)第517章 馬超威風 戰三韓(二)第150章 春天來了 萬物情生第335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四)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259章 爲人師表 袁軍動態第422章 諸人脫困 東征尾聲第125章 虎神行蹤陳宮之第465章 內部矛盾 河間攻守第559章 孫策遇刺 孫權立(上)第46章 拜祭將士 寶劍湛瀘第273章 蒼天可鑑 一跪傾情第277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一)第124章 呂布之怒深謀陳宮第292章 傷勢嚴重 我回來了第523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第258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第29章 虎威天神 血衣修羅第494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四)第178章 五路司州 兵進潼關第476章 荊州諸葛 太史子義第565章 吳國應對 周瑜知情第96章 少年馬超 來拜師的第169章 說客趙雲 兄弟情深第460章 生擒祝融 木鹿大王第54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212章 路上笑聲 撞見韓遂第466章 火上澆油 出使鮮卑第221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一)第219章 張繡心盛 戰馬成(二)第260章 朱儁論政 子虛烏有第438章 孔融舉薦 狂士彌衡第239章 黃逍決斷 倭人奴隸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144章 瘋狂典韋 陷陣陷陣第102章 長安難民 我叫蔡琰第272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三)第142章 殺意凜然 虎神之殤第304章 麻雀戰術 杳無音訓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157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一)第5章 西涼董卓 百獸齊奔第256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五)第180章 孟起威風 張繡出戰第59章 路遇許劭 怒斥諸侯第346章 袁術之死 後輩培養第208章 吊橋不在 韓遂逃遁第78章 紛紛而至 殺回鄴城第251章 王越向宛 天都公學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71章 晨意情濃 語駁楊彪第467章 放棄徐州 投靠黃逍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第211章 忠義子龍 戰局已定第287章 將士歸來 郭嘉主政第404章 黃逍轉變 倭人海盜第320章 將計就計 出奇制勝第196章 張繡迎戰 狼狽敗退第398章 雙方算計 大戰終結第53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七)第375章 江東危難 再提聯姻第298章 離開前夕 最後準備第132章 嵩山激戰飛戟無敵第228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八)第447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三)第378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