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左慈音訓 孫策病重

“怎麼樣,左慈他們可有什麼消息?”

一行人自長社回到了天都,已經是十二月份中旬,此刻的徐庶、田豐、沮授三人早已回來了多時,反倒是黃逍歸來的最晚,這也是在長沙爲黃敘治病花去了大多的時間。這一來一往間,竟花去了黃逍近六個月的時間,簡直比他打一場戰爭的時間都要長上許多。回到天都,黃逍就迫不及待的向徐庶三人問道。

“回主公,于吉已找不到了。”田豐有些沮喪的說道。

“哦?找不到了?怎麼個原因?緣何找之不到?”黃逍很是詫異,好象,歷史上于吉並沒有死這麼早吧?黃逍看了看田豐,結口問道:“你該不是說于吉是被孫策殺了吧?”

“正是”田豐一點也不奇怪黃逍爲什麼會知道于吉的死因,就好象黃逍不知道他纔會感到奇怪一樣田豐接着說道:“據江東人傳說,數月前,于吉先寓居東方,往來江東之地,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江東人多事之。後被孫策所妒,暗殺之。”

“原來如此”黃逍信口答道,信中卻是瞭然,這幾乎和歷史上沒什麼太大的出入,只是好象年份上差了點算了,死就死了吧,還有左慈二人呢黃逍看了看沮授,見其也不甚開心,笑着問道:“莫非公與也是白走一遭?”

“回主公,那廝稱自己是什麼方外之人,不理俗事,是以……”很顯然,沮授也是空跑一趟

“那左慈呢?”黃逍看向了徐庶,該不是三個人,一個都不曾請到吧?

“呵呵,主公,庶至左慈的修煉洞府時,早已人去洞空,只得一封書信在此,似乎,左慈知道了主公雨尋他一般,這信上,正寫着主公親啓的字樣。屬下不敢私拆,還請主公過目”說着,徐庶自懷中取出一卷帛書來,雙手呈到了黃逍的面前。

“書信?”他孃的,這左慈難道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黃逍接過帛卷,展開一看,但見上面只有幾個大字,這樣寫道:“天王勿憂,不必尋慈。需吾出手,烏角必至。”

“呼……”黃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心中暗道:這左慈還真是厲害,既然沒有任何風聲,就能算到我要派人去找他也罷,既然他有這麼一說,我也就放心了

“主公,先生的意思是?”徐庶問道。

“左慈他同意了,該到他出手之時,其必現身你們拿去看看吧”說着,黃逍將帛書交到了徐庶的手上,令他們自行觀看。

“主公,江東傳來情報。”

黃逍每日都要查看彙總到他這裡的各地的情報,往日這些活計,都是落在了郭嘉的頭上,可如今,黃逍歸來,這活,還是要他來做按說他如今正在指揮一個方面的戰役,對於無關戰役的其他方面的情報應該無須如此關心。可是一來黃逍的身份所至,有了足夠的權限,那無論是有空沒空,這些情報都會按時送來,這也是官場文化的一個特點,而且還會繼續存在下去。二來黃逍從來都是隻管大事,不管小事,所以即使如今戰雲密佈,他老人家也閒的可以,有的是時間翻閱各地的情報,順便還能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以便他和記憶中地歷史相對照。所以,每天定時翻閱情報就成爲了黃逍不變的慣例。當然了,這也成爲了將來人們頌揚黃逍時的一條優點——時刻關注各地情況,絕不放過細微的變化。

“什麼?孫策重傷?”

黃逍纔看了沒幾行字就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口中驚訝的失聲呼道。

歷史上孫策究竟死於哪一年哪一天黃逍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黃逍能肯定,孫策絕對是死於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期間,也就是公元200年左右。這是因爲在曹操下決心和袁紹開戰前郭嘉對孫策地那番評價實在是太著名了。以至於一直到一千多年後還有人將孫策之死的原因歸結到曹操身上。不過據《三國志》和《江表傳》地記載:孫策是被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用毒箭射傷,而後因爲氣憤而箭瘡崩裂而死。而後江東就進入了孫權統治地時代。

可是現在的吳郡卻在劉備手中,而許貢還在擔任着吳郡太守,雖然權勢已不如以往。但以劉備的爲人,許貢至少沒有性命之憂。這也算是黃逍的到來提前挽救罷了他的生命,至少,還能多活個幾年。

而如今孫策重傷卻和歷史完全不同。

袁術反叛,黃逍號召天下共討之,黃、孫、劉三家圍攻,孫策因爲地域相鄰。直接就將九江、廬江兩郡收入囊中,而劉備也沒有異議。只是將大量的九江百姓裹挾到了吳郡,以填補他治下地人口。這兩人一人取實地,一人取實利,也算是分贓均衡。

可是當袁術覆滅後,徐喚、張遼率兵離開揚州,而緊接着袁紹和曹操的殘部就開始了軍事摩擦。這時候,沒有了外界壓力的江東就不安分了,孫劉兩家先是在丹陽郡狠狠的幹了一架,兩家的實力有算是旗鼓相當,也算是互有勝負,平局收場。

接下去兩家地選擇就不同了。

劉備接受了田豫和身邊謀士的建議,開始重點關注吳郡和會稽郡的民生,將精力從軍事擴張轉移到了鞏固民生上。

而孫策就不同了,他先大軍轉向西面,打着報父仇的名號進攻荊州。可是他偏偏不願意集中兵力攻擊一點,將進攻的重點放在殺父仇人——江夏太守黃祖的身上。而是自持兵力衆多,偏要兵分兩路,攻擊江夏和武陵兩地。即使周瑜不斷勸說,但在一干將領,尤其是幾名老將的支持下,孫策第一次沒有聽從周瑜的建議。

孫策此時正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之時。他個人雖然是憑藉着父親的舊部和一千老兵起家,可數年下來,他也打下了揚州四郡之地,麾下擁有十萬士卒。(當然,他是絕不會知道若是劉備不到江東,原本他能夠佔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之地。可這事唯一的知情者黃逍是不會說地,他纔不願讓孫策這個常常會熱血上頭的傢伙記掛着他呢。)而身邊的諸侯,劉備勢弱,劉表老邁,袁紹又被黃逍牽住,孫策就感到此時正是他用武之時。再加上父仇和擴充實力地需求,孫策下定了決心進攻荊州。

然而沒想到的是兩路大軍都沒有什麼進展,江夏一路頓兵於西陵城下,長沙一路直接被守將在城外攔住。幾次交鋒,不但毫無進展,潘璋、韓當還接連傷在箭雨之下。偏偏此時荊州北方的壓力不大,劉表能夠從容的調集更多的兵力增援江夏、武陵,又在蒯氏兄弟的建議下,劉表派人聯絡了劉備,劉備在得到荊州的盟約後做出了出兵的舉動,孫策這才悻悻的收兵離開。

可是這一次的情況並沒有引起孫策的重視,他雖然沒有打下江夏、長沙兩郡,但還是繳獲了大量的錢糧、人口,並佔領了江夏郡的幾座城池,嚴格起來也不算失敗。收兵後的孫策就又將目光對準了他治下的山越部落。

山越這個民族歷史悠久,完全可以上溯數千年。但大漢立國後就不斷向南北拓展生存空間,向南的一面就不可避免的和當地的越人發生交集。幾百年來,戰爭、殺戮、融合,就是南方各郡漢民和越人的主題。民族矛盾、民族仇恨,讓孫策和劉備這兩個割據江東的諸侯也不得不面對山越的威脅。若不能解決這些身後的麻煩,他們也根本無力繼續擴張。

但劉備和孫策選擇的卻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劉備對於自己領地內的山越族採用了軟硬兼施的辦法,打擊一批,拉攏一批,再加上吳郡四大世家的相助,沒有用惹出太大的麻煩。

可孫策向來強硬,對於山越宗帥也是強行命令其遷出山林,服從官員管轄,這樣一來,就徹底激化了原本就緊張的矛盾。豫章郡南部的山越部落率先開始叛亂,進攻縣城,搶劫財物,擄殺漢民,並將風波蔓延到丹陽郡。孫策大怒,於天和六年八月,率兵反擊。然山越部民皆是天生的山地獵手,孫策的大軍在山中卻猶如無根的飄萍,不但無功,還屢屢被山越偷襲,損失雖然不大,但卻很傷害軍心士氣。

孫策此戰因爲周瑜之前又是力勸,他乾脆沒有將周瑜帶上,反而以周瑜新婚爲由將其留下。失去了周瑜勸諫的孫策在怒火中燒下不顧一切的帶兵進攻,一月內破寨數十餘。然山越之民深諳遊擊精髓,孫策的實際戰果基本沒有,而此時他的軍隊也因爲山中作戰久無戰果而銳氣大喪。

就在這時,山越部民瞅準時機發動了反擊,獵人們設下的陷阱和山林中弓箭的狙殺讓孫策的士兵們狼狽不堪。無奈下,孫策也只能選擇退兵。但就在孫策即將退出山林時,山越部民的最後一次伏擊讓孫策中箭負傷,幸得身邊士兵拼命救援,纔沒有更大的損傷。

中箭之處在孫策的左肩胛骨下方,山越獵人的弓箭彈力不足,箭矢並沒有大的殺傷力,可是山越人卻在箭矢上塗抹了毒藥以增強威力,孫策也不幸中招,剛出山林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孫策軍將領情急之下大肆蒐羅民間醫工,或許是孫策運氣好,在山林附近的醫工因爲和山越部民略有交往,對這類箭毒還算有些心得,孫策的傷勢得以好轉。但戰事進行到此,孫策也只能默認失敗,向南昌退兵。

這時,北方袁紹和曹操的戰爭已經展開,孫策在丹陽郡治所宛陵城修養了一月後得到北方的消息。閒不住的孫策又想借此機會進攻豫州,畢竟,現在的豫州完全可以說是無主之城,趁火打劫,藉機撈些好處,以彌補征討山越的損失。

但這個想法周瑜依舊反對,甚至程普、黃蓋等老將此時也不支持他。孫策氣急之下險些箭瘡復發,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可是他這個閒不住的毛病又讓他在街上閒逛時遇到了道士于吉,於是後面的情況又符合了歷史的記載。孫策斬殺于吉,卻因爲平日裡操勞過度,此時急怒攻心,箭瘡再度復發。養病期間,孫策於夢中爲于吉驚嚇,神情恍惚,也就有了黃逍手中這份孫策病重的報告

這孫策真快趕上《三國演義》裡的周瑜了,被氣的箭瘡連連發作看着手中的戰報,黃逍腦中不禁浮現出了《三國演義》中的片段,笑了笑,說道:“這孫策還真是年輕氣盛,可惜啊,再這樣下去,這中原羣英當要少一人矣”

“主公,莫非孫策將死乎?孫策一死,可是對大局大大的不利啊”郭嘉聽了黃逍口中的話,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只見他皺着眉頭思索了片刻,說道。

“確實是大大的不利,孫策一死,孫氏的基業難免會毀於一旦”黃逍猛然想起當年送孫策的幾句話,心中卻是大大的煩躁。這孫策還真不能死他若一死,那豈不是說本王當年所說的話全成了空話不成?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名聲,難道就這麼附之東流?不行,孫策不能死黃逍想到這,向郭嘉吩咐道:“奉孝,傳本王令,令張遼、徐晃二位將軍自滎陽出兵兩萬,向南方逼近,無需攻打什麼城池,只需給南方的劉備、劉表造成一個假像,使他們不敢造次即可”

“喏嘉這就去準備”郭嘉應了一聲,轉身走了出去。

“孫策一死,江東局勢必然會大亂,將不在我們掌控之內,但願這孫伯符能挺過這一關吧”黃逍自言自語說道。雖然,他知道,孫策即便是死了,江東也不會就這麼垮掉,但是,黃逍希望日後面對的是孫策,卻不是那個孫權

“主公,那這東征之事……”徐庶遲疑的問道。

“時已冬季,除卻水軍以外,我大軍將士難耐水面上的溼冷,到時,怕是會對身體多有不適。這樣吧,元直,你傳令下去,令挑選出來的將士在休整幾個月,多熟悉熟悉戰船,本王可不希望,還沒到倭島,就一個個因爲不習慣乘船而病倒出徵時日,就定在春暖之後吧,讓將士們過一個好年眼下,我等還是先看看江東的局面吧,要不,本王也不放心東征”

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257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六)第163章 戰後柔情 戲耍獻帝第49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二)第424章 張允大敗 江東意向第212章 路上笑聲 撞見韓遂第302章 韓遂無奈 求救羌王第95章 雨中城外 長安已亂第291章 身處火海 救命玉片第536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五)第232章 潼關散將 兵進洛陽第97章 黃逍收徒 趙雲打劫第506章 博陵定計 高順獻策第341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十)第355章 溫柔餘韻 倭島變故第568章 攻克蕪湖 意指建業第132章 嵩山激戰飛戟無敵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424章 張允大敗 江東意向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418章 粉色殺機 撕破面皮第506章 博陵定計 高順獻策第11章 氣跑劉備 收得關張第409章 玩弄鼓掌 零敲碎打第435章 重歸於好 丹陽精兵第262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二)第355章 溫柔餘韻 倭島變故第507章 溫柔一刻 前往安喜第275章 殺心瀰漫 如日中天第180章 孟起威風 張繡出戰第204章 步戰張頜 援軍來到第167章 黑山來人 張燕杜長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282章 馬成之死 悲乎哀哉第485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一)第115章 黃逍之怒 國舅照打第387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三)第494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四)第305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一)第546章 欲求荀彧 牢獄之災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287章 將士歸來 郭嘉主政第223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三)第52章 廟堂之上 敲詐董卓第40章 董卓霸京 染指幷州第145章 呂布敗逃 黃逍截殺第228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八)第482章 袁紹稱帝 偉大發明第418章 粉色殺機 撕破面皮第100章 爲子起名 說起蔡琰第339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八)第519章 死志死鬥 再逢絕路第12章 桃園結義 兵發穎川第403章 小小恩惠 另類賞賜第70章 袁紹之圖 沮授之策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244章 災難降臨 神州浩劫第165章 勾心鬥角 此乃刺客第68章 往來相賀 賦詩一首第12章 桃園結義 兵發穎川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黃逍遐想第55章 算計函谷 火燒郭汜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132章 嵩山激戰飛戟無敵第108章 有請董承 典韋立威第226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六)第508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一)第219章 張繡心盛 戰馬成(二)第414章 大勝倭軍 驚人猜測第563章 黃裳初戰 廬江城陷第244章 災難降臨 神州浩劫第231章 黃逍神勇 震跑馬成第540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九)第313章 鐵甲戰車 黃逍吃虧第566章 文官勸降 孫權主戰第146章 霸道三戟 飛抓鎖敵第309章 斷敵後路 百騎劫營第347章 難得清閒 麻煩來了第106章 來見劉協 誓殺黃逍第303章 另類戰爭 經濟封鎖第114章 人心不足 張濟逃了第68章 往來相賀 賦詩一首第126章 曹操所恃星星之火第334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三)第467章 放棄徐州 投靠黃逍第556章 甘寧興霸 終投黃逍第414章 大勝倭軍 驚人猜測第83章 袁紹之圖 界橋之戰第510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三)第168章 家鄉真定 出乎意料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58章 水淹徐榮 兵返洛陽第242章 水路運輸 修路大計第225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五)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293章 水軍暴露 回到潼關第84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一)第551章 姜冏姜維 賑災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