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水軍暴露 回到潼關

青州,樂安國。

袁紹的府中官員聚集,今日正是袁紹寵愛的劉夫人生日,袁紹手下的個級官員紛紛藉此機會登門道賀。

劉夫人如今是袁紹最寵愛的夫人,也是袁紹三子袁尚的親生母親,因爲袁紹的長子和次子的生母都已經去世,這位生了三公子又深得袁紹寵愛的夫人就成了袁家實際上的女主人。她的生日,那些有心“上進”的官員自然是不會放過。

但此時在袁府中袁紹的書房卻氣氛截然不同,書房外面是戒備森嚴的士兵,書房內則是袁紹和他的幾位心腹謀士。幾個人正在傳看着一張寫着字的紙,但他們那嚴肅的表情讓人清楚地知道,他們絕對不是在欣賞什麼辭藻絕妙的詩賦。

“諸位對這份從冀州傳回的消息有何見解?”袁紹眉頭微皺,用手指輕撫額頭說道。

“無非就是些軍隊的調動而已,看情報,似乎這些調動的大軍都在趕往西方,或許是黃逍欲對涼州用兵吧。”?陳琳覺得這種事情很正常,反正這年頭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的,幾年前,韓遂助張濟守潼關,黃逍不報復纔怪!想必是眼下時機已然成熟了吧。

“孔璋兄,主公說的可是不是這些東西,要知道,黃逍這次調派的大軍,足足有二十萬之衆,如果單單是對付涼州的韓遂,想必是用不着這麼小題大做吧!而且,郭嘉、徐庶帶領騎兵,自天都趕往潼關,這事情更是令人費解,孔璋兄所說,是不是太過膚淺了一些?”郭圖嘲諷地說道。

“這也算不了什麼。”許攸滿不在乎的將手中的紙交給身邊地逢紀,說道:“郭嘉的舉動,無非是想向我軍示威罷了,一動就是二十萬的大軍,呵呵,好大的手筆!黃逍這是在暗示我們,不要輕舉妄動。”

“許子遠言之有理,黃逍用兵,一向是以穩操勝券爲前提,是所以,動用二十萬大軍,也是在情理之間。而郭嘉等人帶騎兵到潼關,大張旗鼓,一是向我軍示威,還有可能是欲掩蓋什麼。”逢紀看罷紙上的內容,點點頭,說道。

“諸位以爲如何?”袁紹表面上問向衆人,實則,卻是在問審配,這名自己身邊的首席謀士。

不過,還不待審配開口,一旁的許攸卻等不及插嘴說道:“主公,我軍與曹操之戰,如今已然快要接近尾聲,雖我軍如今後方有馬賊爲亂。但此時這些馬賊已被顏良和高幹二位將軍打回了巢穴,無一段時間是斷然不會出戰的。而曹軍自曹操死在宛城之後,大將夏侯敦、曹仁、曹純先後斃命,再加上連番失利,兵力糧草不能以爲繼,主公若是能派人聯絡袁公路和江南孫、劉,與他們皆稱同盟,如此則我軍可趁機南下,於他們一同進攻曹操的殘餘勢力,到那時……”

“那時主公就將身敗名裂,永世都將背上逆賊的罵名!”一貫看不慣許攸的郭圖尋機打斷了許攸的話說道。

“主公,袁術自稱天子,已招致天下罵名。黃逍奉天子之令,號令天下諸侯共討之。如今袁術被坐困孤城,若非幾家諸侯各有心病,加之災害嚴重,早滅之多時矣。然叛逆畢竟是叛逆,主公若此時要聯合袁術,甚至出兵攻曹,則必將招致天下人的反對,孫、劉二人也絕不會與主公結盟。此外袁術此時已是苟延殘喘,即使主公與其結盟亦等不到幫助。孫、劉爲撇清干係,反而會加緊進攻。許子遠此計是要陷主公於不忠不義之地。請主公給予責罰!”郭圖又接着用一通義正嚴詞的話語想將許攸逼到絕路。

但是袁紹顯然不是笨蛋,他雖然現在有些優柔寡斷,但畢竟還是一方雄主,該有的心機一點都不會少。放任自己的手下分派系內鬥不過是爲了讓他們互相牽制,從而能使自己更好地控制,這不過是任何一個上位者自然的選擇。

更何況,袁公路畢竟是他的直系血親,斷了骨頭,還連着筋。

“公則有些言過了!”袁紹不等許攸反駁,就用平淡的口吻緩緩的說道:“子遠也是好心,不過思慮不周罷了。諸位皆是紹之心腹,紹能有今日成就,皆賴諸位相助。如今亦是關鍵時刻,還望諸位不吝才智,相助與紹。”

“我等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衆人齊聲說道。

袁紹的舉動很是及時,連消帶打的將郭圖和許攸的對立消弭一空。又讓這些謀士們將精力再度集中到算計曹操殘餘的勢力上面來。

“主公,以攸之見,攻曹當有四途。”許攸起身說道。

“哦?三途!快快說來!”袁紹喜色於形,說道。

“一是由東郡向西,佔據許昌、陳留,可西拒黃逍,南攻豫州。二是出兵東平,自泗水、汶水過河,直接攻擊魯國、任城。三,仍然是從東郡出兵,進攻樑郡、武平。”許攸似乎忘記了方纔的一切,淡淡的說道。

但這番話卻讓剛纔還欣喜的袁紹頓時臉色大變,其他人也紛紛皺眉,甚至,面先怒色。倒不是許攸說錯了什麼,而是因爲這三條路是如此的明顯,根本就是明擺着的事情。

但是袁紹此人地氣度還是有點的,他雖然有些生氣,但還是想到了許攸應該有別的用意,故而並沒有發火,只是靜靜的等着許攸的下文。

許攸笑笑,接着說道:“如今袁術未滅,主公必然不能隨意出兵南下,但但卻可以上書天子,以出兵九江討逆爲名,奏明天子,出兵豫州……”

“妙啊!”審配聞言頓時失聲喝彩道:“好!此計不但可以名正言順的過河,進駐豫州,還能將壓力拋給黃逍。更重要地是無形的牽制了黃逍的兵力,讓其不能儘快的平定涼州,使得他的身後也始終存在着隱患,還讓天下之人說不出話來,確實妙計!”

“若是天子不允,又當如何?”袁紹卻沒有高興,反問了一句。他知道,現在說的算的不是那名義上的天子,而是那騎在天子頭上的天王!以黃逍的精明,又豈察覺不出這些問題!

“天子之令不出皇城,天子不允即是黃逍不允。之前我方無證據指責黃逍,若他不允,豈非將證據送到主公之手?”許攸笑道。

“這樣也不過是傳聞爾,對黃逍又有何阻礙?”郭圖反駁說道。他最看不慣的,就是許攸的得意,就好象爭執中自己落了下風一般。

許攸瞥了郭圖一眼,微笑着說道:“郭公則豈不聞三人成虎,天下悠悠衆口,黃逍他又如何能反駁?”

“這不過是讓黃逍損些名聲罷了,與黃逍本身實力卻無大礙。”衆人都知道逢紀與郭圖是一夥的,二人幾乎一個鼻子孔出氣,能夠打擊許攸,他自然不會放過。

“這是自然,如此不過是要牽制黃逍的兵力而已,讓其不能儘早安穩後方,好讓我軍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至於損及黃逍的名聲,那不過是順帶而已。用百姓地話說,那是摟草打兔子,捎帶上了!”許攸成竹在胸,不急不忙的反駁道。

“最終還是要出兵……進軍路線諸位可有意見?”袁紹緩緩說道。

“有!”許攸說道:“主公可派兵進屯許昌,漸營武平,益作舟艦,繕修器械,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而我取其逸!”

“不妥!”此時審配卻反對許攸地意見,只聽他說道:“我軍當集中兵力直取武平,一戰而下豫州。那時自可扶助天子,號令天下共同攻打黃逍。”

“哼,許子遠爲何不言直接攻打潼關!”郭圖言語擠兌着許攸,說道。

“潼關哪有那般容易攻取?先不說黃逍的勇悍,其大軍的實力如何,單就潼關扼守險要,三五千守軍就足以讓潼關固若金湯。你們也別打水面上的主意,”許攸晃動着腦袋說:“關中如今出現了大量的身材矮小的奴隸,聽傳聞是從海外倭島捕獲的。如此可見,潼關必有強大的水軍。黃逍此人又不是不通兵法,他以水軍扼守黃河,我軍如何過河?”

見二人無言以對,許攸冷笑道:“至於現在就和黃逍交惡,明顯不是什麼明智的舉動。僅僅表面上的兵力,黃逍和主公的兵力都在五十多萬,但是,黃逍部隊的精悍,正南兄去過天都,也參加了黃逍的什麼所謂的閱兵儀式,其最有發言權不過,二位想知道的話,問正南兄便是!”

“水軍?”袁紹一愣,顯然,許猶所說,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其他人也紛紛看着許攸,想讓他說的明白一些。什麼時候潼關又有水軍了?

許攸見狀,嘴角微微翹起,很是得意的說道:“這是攸的司州友人送來的消息。早幾年就聽聞黃逍欲建水軍,但是卻始終不見動靜,卻沒想到是在潼關暗中行事。倭島處於海外,曾有人言是徐福向始皇帝說過的仙山之地,但實際上光武年間那裡就有一國曾受過我大漢的敕封。然黃逍的大軍既能從如此遙遠之地捕獲奴隸,那必有能遠航之大船,而幽州動亂,黃逍大軍的潼關水軍嫌疑最大。若是我軍與黃逍激戰,黃逍卻用大船送精兵與我後方,我軍當如何應對?”

許攸的話讓袁紹和審配、郭圖、逢紀諸人如遭雷擊,一個個涅呆呆的愣在那裡。若是黃逍知道此事,必然會感嘆古人的智慧,不過他卻不認爲袁紹他們能有什麼好辦法。畢竟北方的海岸線可不短,袁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是沿着海岸線佈置足夠防備的大軍,那以袁紹五十萬的兵力,也不用再幹別的了。

許攸似乎還覺得不夠,又接着說道:“而且,我軍一直沒有水軍的存在,對於黃逍大軍水面上的作戰能力,我軍卻是束手無策,如此一來,黃河將成爲黃逍水軍的坦途!”

“這……”袁紹瞠目結舌,連連張了幾次口,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水軍……沒想到水軍還能……”審配等人也有些不知所措,就連和許攸一直作對的逢紀、郭圖,此刻也完全偃旗息鼓。

“子遠,可有良策否?”袁紹見許攸還在那裡悠閒的坐着,不禁期待的問道。

“欲要對付水軍,我軍也當又水軍纔是,否則根本不用考慮別的。”許攸說道。雖然他現在很是平靜,但是,對於這個,他還真就拿不出什麼太好的主意。

“建水軍耗時太久,那時天知道黃逍會擴張到哪一步。何況這只是子遠你的猜測,說不定黃逍水軍只不過有些許船隻。我軍只需選對時機,過河並非難事。”審配猶豫着說道。

“正是……”郭圖等人也紛紛出言反駁着許攸。

袁紹眉頭緊鎖,根本就不管屋內衆人的爭執,一時間,袁紹的書房猶如集市般熱鬧起來。

袁紹見此情景,除了拍着額頭也別無他法。哎,煩惱啊!

朝陽升起,潼關上守城的將士正一個個打着哈欠,百無聊賴的等着同僚來接崗。潼關的朝陽,很是絢爛,而每天這個時候,儼然也成爲這些辛苦了一夜的士兵欣賞美景的時刻。

正當這些軍兵看着朝陽彼此交談之時,自地平線上出現了兩道影子,就好象是憑空出現的一般。

“咦?那是什麼?”最先發現異常的士兵高聲喊了起來,頓時,將所有士兵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眼睛一瞬不舜的盯着那漸漸靠近的身影,雙手,不自覺的抓緊了兵器。

當那兩道身影完全出現在潼關守軍的視線內時,隨着身影的越來越近,所有將士的雙眼,慢慢爭大,呼吸,越發見得急促,突然,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句,隨後,整個關隘的城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主公回來了……”

會認錯別的,但是,黃逍麾下的將士,永遠不會忘記那道騎着白虎的白色身影,那道在他們心中,如同神明一般的身影!

是的,朝陽下,正是辭別了白虎後,趕往潼關的黃逍母子,一虎一馬,速度飛快,不多時間,就來到了潼關的不遠處。

聽着關上爆發而出的震天歡呼聲,黃逍笑了,終於回來了!這一次,還真是險死還生啊!

“快!快去通知郭大人、趙將軍他們,就說主公回來了!”

第190章 夜黑風高 張繡劫營第451 南征南蠻 蠻王孟獲第265章 不戰之由 鑄造錢幣第345章 總攻壽春 城頭激戰第323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一)第490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第465章 內部矛盾 河間攻守第456章 火燒蠻營 追擊南昌第354章 陰晴不定 找好位置第452章 蠻族衆將 大戰在即第343章 春思萌動 蹭飯來了第447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三)第334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三)第16章 官封都騎 引兵雁門第461章 祝融傾心 最後一戰第285章 各自底牌 千獸齊奔第334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三)第254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三)第437章 無能劉璋 張鬆出使第246章 夫妻煽情 殺戮之始第413章 玩大發了 不死小強第195章 殺出重圍 陷陣喪敵第165章 勾心鬥角 此乃刺客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233章 分派各路 戰事平息第337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六)第502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五)第214章 心細高順 追拿韓遂第3章 豬口脫生 我爲虎子第321章 順手牽羊 兩軍互詐第14章 戟砸張樑 皇甫朱儁第470章 一世爲人 兄弟情深第251章 王越向宛 天都公學第373章 決定同往 神醫容貌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53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七)第280章 沸盈反天 勢如破竹第82章 先登麴義 公孫氣極第44章 義釋王昶 李儒之思第39章 荒淫靈帝 封爵錦侯第234章 江東二喬 小別新婚第261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一)第105章 徐庶來投 洛陽局勢第217章 馬武之後 欲戰黃逍第554章 穩定國情 調整經濟第148章 巧奪中牟 戰事終平第344章 敲定對策 袁術末日第170章 張燕投逍 安排黑山第439章 一頓漫罵 折服彌衡第504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第54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十)第135章 中箭身亡 擊殺曹性第544章 孫策之憂 臥龍之算第38章 指點羌渠 固北邊境第213章 狀若乞兒 脫得一命第291章 身處火海 救命玉片第38章 指點羌渠 固北邊境第334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三)第213章 狀若乞兒 脫得一命第15章 精選降兵 定計中郎第478章 司馬懿亡 劉備自焚第109章 誅殺三賊 收編白波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175章 語論孫仁 生死謁語第52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七)第499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二)第106章 來見劉協 誓殺黃逍第456章 火燒蠻營 追擊南昌第165章 勾心鬥角 此乃刺客第384章 甄家母女 五個女兒第75章 計得冀州 公孫來犯第106章 來見劉協 誓殺黃逍第221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一)第433章 益州內幕 馬相之亂第563章 黃裳初戰 廬江城陷第496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六)第12章 桃園結義 兵發穎川第370章 張機搬家 再赴長社第479章 宛城密議 再逼袁紹第504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第90章 各相算計 聚白馬谷第560章 孫策遇刺 孫權立(下)第433章 益州內幕 馬相之亂第127章 東平火起 諸般猜疑第304章 麻雀戰術 杳無音訓第386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二)第34章 破陣無敵 二擒單于第442章 張飛用智 酣鬥嚴顏第569章 人心惶惶 致敵窮途第556章 甘寧興霸 終投黃逍第553章 荀氏叔侄 龐統歸順第1章 靖國神社 風起雲涌第515章 袁紹逃逸 韓瓊獻策第544章 孫策之憂 臥龍之算第469章 臥龍鳳雛 諸葛龐統第324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二)第519章 死志死鬥 再逢絕路第391章 華佗出手 孫策危矣第36章 二釋單于 力戰四猛第475章 東平舒內 縱酒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