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爲人師表 袁軍動態

“師傅,不是說要讓我軍在幽州待上八到九個月嗎?爲何現在就傳令讓他們回來?”馬超待郭嘉走後不解的問道。

“你自己想想,若是真

的想不出來,我再告訴你。”黃逍現在很有一種爲人師表的感覺,以前他也曾想在典韋和關平身上體會一下,可是關平是關羽的兒子,關羽不發話,自己也不能經常帶在身邊,而典韋卻是屬於朽木不可雕的那種。而郝昭的思想早已經成型,他也只能做做補充教育,馬超、馬岱的適時出現彌補了黃逍好爲人師的遺憾。不過他也同時體會到了師傅訓徒弟時的感覺。

馬超撓撓頭,想了一會說道:“師傅,是否要同時削弱袁紹和曹操兩家的實力?”

“有這方面的原因,不過還不完全。你再想想!”

“嗯……嗯……”馬超嗯了半天,擡起頭看着黃逍,說道:“師傅,徒兒我實在想不出來了。”

看來,這馬超的智商確實不是很高啊!也難怪,歷史上的馬超也是有勇無謀的典型,現在能主動思考問題已經不錯了,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點呢?

“呵呵,好,讓本王告訴你。”黃逍調整了一下他的坐姿,笑道:“這是因爲顏良的中軍全都是袁軍真正的精銳‘大戟士’的士兵,總人數不超過兩萬的‘大戟士’,在巨馬水一下就損失了一千人,你覺得袁紹會不會心疼?而且我軍不過是要藉此牽制袁紹的力量,如今傷口我們已經切開,鮮血也已經流出,那我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至於如何讓這個傷口始終保持流血,那就是曹操應該考慮的問題了,畢竟,現在的袁紹,還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何況此次我軍不但完成了預定的任務,關平還順帶着給咱們拉到了外援,算是超額完成任務啦!而且,袁紹的麾下畢竟還擁有五十餘萬軍隊,隨時都能抽調出數萬士卒而不至於影響他的防禦。所以,爲了避免因袁紹發怒而使我軍出現大的損失前,本王必須命令我軍的將士們回家。”

“‘大戟士’?師傅,這又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是袁紹手中的精銳嗎?”馬超沒有對黃逍的回答做出多大的反應。反而對黃逍所說的大戟士極爲感興趣。

黃逍沒有責怪馬超,在他看來,一個出身將門的子弟對這些敵軍精銳的資料感興趣並不是壞事,他從來不強迫別人學習,多以引導爲主。

不過,黃逍想罵孃的是,一直以來,他都是以爲“大戟士”的組建者是張頜,可是,在現在看來,組建這支精銳的人似乎是另有其人,跟張頜卻是一點不搭邊!前些時日,戰報送來之時,黃逍對“大戟士”的出現,小小的鬱悶了一把,本來,他還指望着張頜再爲他訓練出一支精銳呢!

也他孃的不知道誰胡亂編排的歷史!

不過,歷史上其實袁軍中真正的精銳是已到了自己麾下的鞠義率領的“先登死士”,“大戟士”縱然精銳,也最多和“白馬義從”打個平手。歷史上界橋一戰,沮授曾言道:公孫瓚有“白馬義從”,而袁紹則笑曰:彼有“白馬義從”,某有“大戟士”。安懼哉?又呼張頜曰:雋義,盍爲吾破之!而張頜卻自張望不言。大戰起時,若非鞠義率八百“先登死士”力戰,袁紹安有勇氣回身死戰。只不過現在鞠義先投了自己的麾下,這八百先登軍也隨之跟來,袁軍的精銳如今也只能以“大戟士”爲尊了。

“算是袁紹大軍的精銳吧,這支軍隊,渾身上下重盔重甲,刀槍不入,再配以重盾、大戟,確實是一道厲害的防線。”黃逍輕嘆一聲,說道。

自己搶了本該屬於袁紹的精銳,不知道袁紹在知道後會不會暴跳如雷呢?不過,還是搶來的好,要不麴義該被袁紹給喀嚓了!不知道曹操的“虎豹騎”組建起來了沒有,看來,得讓袞州的探子好好探察一番……不過,好象不用了,有王越出手,曹操還有得活嗎?

“那我們地‘虎神衛’、‘陷陣營’、‘破陣營’、‘先登死士’與這‘大戟士’相比又如何?”馬超接着問道。

“哈哈哈!”

聽到馬超的問題,黃逍笑了。在他看來,戰鬥力能和呀親手組建“虎神衛”以及“破陣營”相抗衡的軍隊不是沒有,但絕對不多。歷史上有高順的“陷陣營”,麴義的“先登死士”都在單兵和配合作戰上不遜於“虎神衛”。但是這兩支軍隊的規模在歷史都始終侷限於七、八百人之間,也就是說,無論是高順還是麴義,都無法擴大他們地精銳軍隊的規模。不過,現在嘛,這兩支精銳連兵帶將,都姓了黃!因猛虎的限制,“虎神衛”連同其他兩支精銳的數量,遠沒有大戟士兩萬人那麼多,除了“破陣營”!可相比“大戟士”面對“白馬義從”時的表現,“破陣營”完全可以在正面擊潰“大戟士”。相形下,黃逍更知道“大戟士”的弱點在哪,想要破其也不過是翻手之間。只不過這是黃逍軍中的絕對機密,除了黃逍和他麾下的核心將領外,無人知曉這些情況。故而袁紹也不過以爲黃逍的“破陣營”最多是和他的“大戟士”一個水準的軍隊,至於那三支精銳,上不了規模,再厲害又如何?黃逍自然是什麼都知道,但是對於馬超,他還必須保密。

“‘破陣營’的實力應當和‘大戟士’不相上下。而‘虎神衛’的實力應當強於大戟士,這些傢伙可都是軍中百人將的水準。”黃逍故意含糊其辭的說道。

“哦!我明白了。”馬超恍然大悟道:“我軍的精銳士兵數量少於袁軍,但其他士兵卻又比袁軍士卒戰鬥力強,故而人數隨少卻依然不懼袁紹。而師傅讓二師傅在幽州挑起戰事,一來爲用實戰檢驗水軍,而來也是讓袁紹不得安寧,並藉此逼迫曹操與袁紹翻臉得更徹底而使得袁紹始終必須用大量地兵力去和曹操對峙,從而減弱雙方的實力!”

馬超地理解已經非常的詳細了,黃逍似乎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可以教他的了,於是黃逍笑道:“超兒,很不錯,你能如此準確的描述本王的意圖,看來你可以出師了。等你二師傅他們回來,你去他那裡,好好的瞭解一下他們的經歷,然後我會將你送到你典韋叔叔那裡,你將在‘虎神衛’中開始你地軍旅生涯。”

“真……真的……”馬超有些不敢相信。雖然他現在也是一名將軍的身份,但是,他更向往成爲一名“虎神衛”的士兵!他知道,自己雖然名爲將軍,但是,還是缺乏資歷,這是黃逍親口告訴他的。

“騙你作甚!”黃逍輕叱道。黃逍是希望夏侯尚能成爲一名騎兵的將領,歷史上,馬超絕對是騎兵將領首選的一員!但現在,沒有真正經歷過戰爭的軍人,黃逍還是不敢委以他重任的,所以“虎神衛”就是他們最好的。說起來,“虎神衛”的戰事最多,幾乎每戰都有他們的身影,這樣,更能令一個人加速的成長起來,只要能挺過這一關,等待他們就將是光明的未來。

顏良的“悽慘”遭遇不但被黃逍軍中的探子送了回去,也同時送到了袁紹的面前。此時正因爲青州戰場的順風順水而高興的袁紹無疑是遭到了當頭一擊,臉色難看異常。

下首的屬下們也明白各種緣由,一個個都當起了縮頭烏龜,就連善於拍馬的郭圖此時也不願出頭。

可是袁紹畢竟是袁紹,家底足夠大的他,這一點小的損失,還不足以令他心疼到死。他強自忍住了胸中的怒火,冷冷的說道:“顏良的戰報諸位都知道了吧?都說說,該怎麼辦好?”

袁紹的話音落下,但卻沒有人立刻回答,這種冷場的情況在袁紹這裡還是第一次發生。

片刻後,看到袁紹的表情似乎即將要發作,審配只能硬着頭皮站了出來,說:“主公,顏良將軍此行確有疏忽大意之錯,然敵人俱是騎兵,且據顏將軍確認,襲擊他們的馬賊使用的戰術正是白馬騎兵的戰術,此應當是劉備想我軍進攻的先兆。畢竟,公孫瓚死後,公孫兄弟以及剩餘的‘白馬義從’都歸了劉備的麾下,除此之外,卑職卻是想不出,誰還能用出白馬騎兵的戰術。”

“顏良的確認?你們怎麼看!”袁紹面無表情的問道。袁紹很看重顏良的忠誠善戰,雖然氣憤他此次出師不利,但卻也知道,這種伏擊無論他手下誰去都會中招,所以袁紹還是想爲顏良開解罪責。

“戰術相同,雖衣着混亂,馬匹顏色也亂,可此當是掩飾之舉。顏良將軍身經百戰,當不會出錯。評以爲確是公孫騎兵無疑。”辛評出列說道。他對顏良的報告有些疑問,但此是不是挑刺的時候。顏良的軍隊損失五千人並不算多,但其中有一千多大戟士的傷亡就比較夠嗆了,而且還被焚燒了五百輛糧車的糧草,這如何不讓袁紹生氣。可辛評卻不願看到文官藉此彈劾顏良而引起文武爭執。

辛評的話剛說完,許攸、審配等人紛紛附和,而武將中的高覽等人也藉此力保顏良。

辛評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至少郭圖就有這種心思,只不過審配和辛評一個接一個的出來力挺顏良,他也不好與這些實力派唱反調。而辛評之後的許攸等人更是將此次議事的基調給定了下來,最少袁紹得到了臺階,不會爲如何處罰自己的愛將而煩惱了。

“既然能確定那些馬賊就是公孫騎兵,想來他們確有動作,不知諸位可有何良策應對?”袁紹見屬下如此通情達理,自然是暗中欣慰,可是表情還是那樣的冷漠,似乎,沒有因顏良是問題而煩惱似的。

“主公,我軍當立刻從樂安、東朝陽、渤海三郡國抽調兵力進入幽州,在曹操尚未準備好與我軍開戰前,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將公孫騎兵一舉掃平。”許攸很是強硬的說道。

袁紹的部下沒人將公孫騎兵看的太重,就算是這次顏良被伏擊他們也認爲不過是顏良過於大意。而且過河時被人放水也是非戰之罪,故而在許攸發言後極力附和。

“諸位都是此意?”袁紹有些奇怪的問道。似乎,自己的部下,很少,幾乎沒有這麼達成一致的時候啊!如今,難得的一次沒有爭吵,卻是讓袁紹大跌眼鏡。

當然,如果他有眼鏡的話。

“正是!”衆人紛紛點頭應道。

“那好。此次就以叔簡(高覽字叔簡,水夢編的,呵呵)爲主將,自樂安、東朝陽、渤海調兵十萬,增援幽州。另外,我欲讓顯思出鎮幽州,顯奕隨我在青州。仲簡此行就將顯思一併帶去吧。”

“主公……”審配等謀士沒料到袁紹會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鎮二州,當即就想出言進諫。

可是袁紹沒有給他們機會,“我意已決,汝等不必多言!散了吧!”袁紹說完轉身就走,留下一羣謀士大眼瞪小眼。

“公偉,這戰報你看如何?”黃逍向坐在郭嘉對面正看着戰報的朱儁問道。

這是朱儁第一次在私下裡被黃逍召見,雖然黃巾起義時,二人便有所交集,但是,畢竟關係不深。此時,聰明的朱儁此時也明白了,他已被黃逍徹底的接納,成爲了黃逍能夠信任的人。朱儁已經很清楚的看到,如今的天下,唯有黃逍和袁紹幾人有機會統一天下,而他則更加看好黃逍。朱儁實有名將之資,如今能夠被黃逍接納爲心腹,自然是皆大歡喜。

看着手中的戰報,朱儁很是吃驚,黃逍竟然能夠從潼關運送包括三千騎兵在內的六千士卒到幽州,而且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幽州大肆襲擊袁軍,如今更是連袁紹的大將顏良和袁軍的精銳大戟士都吃了大虧,這讓習慣了傳統戰爭模式的朱儁對黃逍這種敵後登陸作戰的行爲很有些不解。

“主公,僅此一戰,這位趙將軍就足以證明其有名將之資!”

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69章 洞房花燭 一刻千金第217章 馬武之後 欲戰黃逍第53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七)第287章 將士歸來 郭嘉主政第216章 賈詡掌權 馬成佔山第86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三)第36章 二釋單于 力戰四猛第474章 窮途末路 一個不留第186章 力量比拼 典韋取巧第54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58章 水淹徐榮 兵返洛陽第475章 東平舒內 縱酒高歌第438章 孔融舉薦 狂士彌衡第537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六)第540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九)第543章 收拾殘局 江南紊亂第37章 戟挑滑車 匈奴歸心第347章 難得清閒 麻煩來了第389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五)第197章 旋轉圓陣 虎神殺回第450章 守戶之犬 益州歸黃第181章 師門激戰 誰槍王(一)第152章 孫策周瑜 忽悠許劭第51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四)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77章 大罵劉備 空城退敵第419章 寶劍鋒芒 合力突圍第220章 張濟賈詡 戰前後路第259章 爲人師表 袁軍動態第143章 陳宮之死高順到來第511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四)第468章 預留退路 陶謙論勢第370章 張機搬家 再赴長社第443章 生擒嚴顏 翼德勸降第282章 馬成之死 悲乎哀哉第368章 安南將軍 攔路搶劫第379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二)第112章 所向披靡追殺亂賊第39章 荒淫靈帝 封爵錦侯第396章 請君入甕 背水一戰第145章 呂布敗逃 黃逍截殺第247章 血色夜幕 意外身份第480章 新的一年 新的氣象第154章 軍旗招展 大閱兵(一)第107章 何爲兄弟 大罵百官第8章 精金之氣 虎息神決第570章 鬥將城下 士氣之爭第422章 諸人脫困 東征尾聲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422章 諸人脫困 東征尾聲第181章 師門激戰 誰槍王(一)第133章 殺戮時刻 猛虎食人第449章 疲兵之策 雒城城破第153章 搞笑張典 名士到來第131章 諸方動態大戰將至第254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三)第49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二)第482章 袁紹稱帝 偉大發明第567章 夜襲牛渚 四千偷營第396章 請君入甕 背水一戰第515章 袁紹逃逸 韓瓊獻策第322章 借刀殺人 挑撥離間第307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三)第304章 麻雀戰術 杳無音訓第50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三)第26章 飛龍在天 威震河東第22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365章 義陽見聞 是黃忠?第284章 衝出重圍 韓遂追殺第509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二)第459章 周倉敗北 親自出馬第467章 放棄徐州 投靠黃逍第131章 諸方動態大戰將至第137章 陳宮急智 四面楚歌第339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八)第269章 再回隴山 思得妙計第519章 死志死鬥 再逢絕路第417章 宴會之上 處處設伏第550章 感天動地 衆說紛詞第52章 廟堂之上 敲詐董卓第339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八)第143章 陳宮之死高順到來第238章 無所不知 發現倭島第54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十)第3章 豬口脫生 我爲虎子第313章 鐵甲戰車 黃逍吃虧第377章 問及鄭玄 經學之爭第545章 火藥出現 第五發明第564章 戰三江口 火燒黃祖第29章 虎威天神 血衣修羅第461章 祝融傾心 最後一戰第251章 王越向宛 天都公學第481章 賈詡投靠 閻柔猜測第360章 戲忠推測 縣衙遞貼第95章 雨中城外 長安已亂第307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三)第41章 田豐定計 兵佔太原第569章 人心惶惶 致敵窮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