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歷史提前 袁術稱帝

天和三年八月初,一騎快馬向着天都城南門急速馳來。城門的守軍士兵正準備上前攔住奔馬,卻被循聲而來的城門官叫住了。

“都不長眼睛嗎?那是主公來派往各地的哨探,想必是有急報要稟給主公,行色如此匆忙,必是有大事發生,誰攔誰就得倒黴,打死你都不用償命。趕緊,將城門處的百姓疏散,再疏散從城門到天王府的道路。快快快!”那個城門官一眼看到那匹快馬上面的人高擎着一塊金牌,頓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見手下的士兵還有些拖沓,厲聲喝道。

長官一發火,小兵自然會行動起來。守軍士兵立刻分出人手,一部疏散城門,一部前往天王府的路上確保道路通暢。

那快速疾馳的戰馬,帶着馬上的士兵趕到城門口時,道路已是一片暢通,雖然他很感謝爲他疏通道路的士兵,可現在卻不是他停下來的時候,他也只是在馬上匆匆一瞥,記住了正在指揮士兵的軍官,就向着自己的目標而去。

那個城門官果然沒有估計錯誤,這名士兵的目標真的就是天王府。當他進入天王府後不一會,就看見天王府的大門也大開,從裡面衝出數名快馬以及天王府的家丁,高聲呼喝着“閃開”,投向天都城內各個方向,如果注意的話,一定會發現,這些快馬和家丁所奔的方向,都是天都的各個要處。

而此時的天王府書房中,黃逍正拿着一份急報在來回的晃悠,臉上,也說不清楚是什麼表情。如果此時有人接近黃逍,就能聽到他在嘀咕些什麼。

“就知道袁術這小子要鬧事,不過歷史上應該是在197年纔是,現在才194年啊,莫非,因爲我的出現弄得這老小子也出了提前量?還好老子現在實力雄厚,不過,老子也不願因爲袁術這廝浪費自家的精銳啊。他祖母的,這才計劃着要對付袁老大,還沒等有所動作,這袁老2就蹦達起來了!不過這袁老2好歹跟黃河對面的袁老大是兄弟,老子要不要藉此機會將袁老大一起給拔掉呢?古代可是有個什麼誅九族的說法,若是成立,這個口實可就落定了……”

就在黃逍在府中胡思亂想的時候,他派出去的人也將天都所有地官員通知到位。並陸續向他的天王府趕來。

如今他的屬官各有各的事務,甚至閻忠爲了監督道路的修建,更是日日都泡在城外的工地上。再加上趙雲這個幾乎天天待在軍營裡的木頭和時不時地到軍營裡晃一圈的典韋,處理各項事務的衆人,要想在短時間裡將所有的人都找齊還真不容易。幸好這時候不是轎子橫行的年代,孔子的“六藝”還是文人必學的東西,趙雲等人自不必說,就連郭嘉等人也舞得一手好劍,就是縱馬疾馳也不是難事。

“主公!”

“見過主公!”

“雲參見主公!”

天都城雖然在此時算是罕見大城,卻也遠遠不如後世地城市龐大。而且道路經過黃逍的整頓,非橫即豎,也並不複雜,等趙雲、閻忠這兩個身處城外的人趕到時,所有的人也就都到齊了。

“好,大家都到了。本王這裡有一封荊州剛剛發出的急報,事情,好象有些出乎我們的預料,各位可以先看上一看。”黃逍說着就將手中的信件遞交給了他身邊的郭嘉,任由他們各自傳閱。

能被召集到這裡的,自然都是黃逍的心腹,當然不需要藏着掖着的。

“什麼?”

“大膽!”

“袁公路當真是喪心病狂!莫非他想……”

“主公,屬下懇請主公起大軍討伐之!”

看過信件,無人不色變,一時間,衆說紛紜。

黃逍沒有開口,他心中巴不得袁老2此舉能進一步打擊劉姓皇族在天下百姓中威望,到那時,自己再動起什麼手腳來,無疑能放開得多。

衆人也沒有開口,雖然他們不是皇族,但他們卻清楚地明白,劉家的統治地位已然沒有了根基,換句話說就是劉家的大漢皇朝氣數已盡。至於以後如何,他們已經不再介意了,他們自打追隨黃逍的時候,就已然知曉,黃逍心中並沒有大漢皇朝,即使黃逍登上皇位,他們也不會因此而有什麼不滿和憤怒。

衆人都是沉穩的之人,他們看完信報後的第一反應就是看黃逍。他們要看看這位天都如今真正的第一把手是如何的態度。

“諸位!”看着所有的人都安靜下來後,黃逍開口說道:“諸位,此次袁術妄稱天子,自是人神共憤。本王的意思是,以朝廷的名義,下達討伐令,傳檄天下。不過這卻用不着咱們天都出兵,但也不能就此輕鬆。諸位,黃河對面那位也是姓袁地。兩人可是嫡親地兄弟。”

聽到黃逍這麼一說。除了有數的幾個人以外,其餘的人等都有點轉不過彎來。這說着袁術,怎麼就轉到人家袁紹頭上去了呢?

“主公,袁紹和袁術歷來不和,這可是衆所周知地事情啊!莫非,他袁紹還能助長袁術的囂張氣焰不成?”趙雲起身問道。

“子龍,坐下,坐下!這裡都是自己人,沒必要來這麼多的禮節,”黃逍擡起手對着趙雲做了一個下壓的手勢,說道:“袁紹、袁術不和這本王也知道,可兩人畢竟是兄弟,兄弟兄弟,打斷骨頭,不還連着筋嘛。縱然袁紹明着不支持袁術,咱們也要防着他暗中搞破壞,以牽制朝廷平叛的力量。”

黃逍這番話說的大義凜然,讓其他人紛紛點頭。可郭嘉等人卻是知道,黃逍這依然是在暗示袁紹和袁術的關係,只不過說的隱晦而已。

“人活着,都是爲了一張臉面,連年戰火的洗禮,在百姓羣衆之中,都頗有微詞。如今,正是爲他們賺取大義的機會,有衆諸侯在,平定叛亂是不會用到我們這裡的大軍的,雖然,理論的大義上,本王也該出兵一戰,但是,我軍剛經過戰火不久,當休養生息,是以,本王不打算出兵。而至於今日召集諸位來此,就是要藉此機會研究研究北面的袁紹。”黃逍接着說道:“戶曹那裡要統計四州之地所有的存糧,並派出專人進行清點,務必要保證每一粒糧食都在倉中。”

“喏!”閻忠二話不說,起身應道。

“法曹要和地方官府配合起來,安撫民間百姓,若力有不怠,需要出動軍隊的,可行文地方守軍給予配合。這一點兵曹隨後要通知下去。”黃逍說完就看向崔璨。

“諾!!!”崔璨應道。

“功曹也不是沒事情,正好藉此機會考覈各地方的官吏,平時看不出賢愚,這時候可就會一目瞭然了。奉孝,這些就交由你主管,志才、元直、元皓、公與,你們幾人輔佐奉孝。”

“喏!”

“子龍那裡擔子也不輕,傳令各州郡,要讓各地駐軍緊張起來,對要緊的隘口、渡口要加強戒備,將警戒等級提高一級吧。”黃逍對趙雲說道。

“喏!主公放心!”趙雲站起來沉聲應道。

“老師,至於書院這裡也不是沒事情,要在現有的學生中宣揚袁術的悖逆之舉,只要這些士子們不亂,幷州就絕對亂不起來。”黃逍起身對鄭玄深深的一禮,恭敬的說道。

鄭玄本來原意是來天都養老,但是,這老頭顯然是一閒不住的人,找到黃逍,縱是黃逍怎麼當也當不住,老頭又開始了教書言教的工作。

“中興放心便是,此事儘管交給爲師就是。”鄭玄撫着長鬚,點點頭,和聲應道。

“至於北方的袁紹,就以朝廷的名義給他下一道聖旨,相信有袁術的反叛之舉,有株連之嫌,其短時間內也不敢再有更大的動作。另外,在聖旨內令其出兵征討袁術,以此,來試一試袁紹的態度。若其不出兵,那他再也脫不開株連,到那時候,咱們再想對付袁紹,也有了更理想的理由,諸位你們看看如何?”黃逍說着問向衆人。

“主公如此辦,正在情理之間,一舉兩得,我等贊同!”衆人紛紛說道。

“既如此,各位就各忙各的吧。師兄你留下。”黃逍見事情都說完了,也就下了“逐客令”。

“屬下(末將)告退……”

當其他人都離開後,黃逍對崔璨說道:“師兄,正好趁此機會剪除那些心存不軌者。你這裡可有把握。”

崔璨正色說道:“主公放心便是,四州的各級官員以及各士族,都已被我監控,只是若動靜太大,恐怕會造成四州之內的動盪。”

“不要緊。只要師兄你能保證情報的準確,在動手後拿出確實的證據,有老師的名望在,世家和士林就不會產生動盪。”黃逍想了想後說。

“可是……”

“可是他們還是會心存疑慮,對嘛?”黃逍微笑着打斷了崔璨的話。

“正是如此。”

“只要他們不再背後搞什麼小動作,那就隨他們去。等到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落實到位,有幷州、冀州爲榜樣,他們自然就會轉變態度的,呵呵,師兄莫要忘了,人,皆爲利,世家更是如此。”

“明白了,主公放心,愚兄這就去佈置。”崔璨打個輯手,告了聲退。

“嗯!有勞師兄多費心了。”黃逍點點頭,說道。

袁術的行爲確實引起了天下的震動,雖然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手中有得自孫策手中的當年的傳國玉璽,也都知道他心中的企圖,卻沒人想到袁術竟然愚蠢到身處強敵包圍之中的時候竟然敢於做出如此不智之舉。或許他真的腦子不清醒了,以爲憑藉這樣的舉動就能讓周圍的諸侯臣服於他。以至於他不顧屬下的勸諫而一意孤行。

或許,袁術高估了自己,總以爲自己是帝舜之後,稱帝是順民心之事,可是,他卻估計錯了形勢,先不說現在來看,民心還是向漢(黃逍的治下除外,黃逍的四州,幾乎人人只知黃逍而不知劉協!),單單就是各路諸侯就不是他一個袁老2能應付過來的!

一字錯,全盤輸,袁術過於剛愎自用了!

在黃逍以朝廷的名義向各地諸侯發出討伐檄文後,黃逍只是命令在司州的將領派出適當的兵力應應景就可以了。

但是黃逍的消極態度卻不能影響其他諸侯。同在荊州,被袁術、孫策聯手打壓的幾乎擡不起頭的劉表第一個積極的響應討伐令,親率所有將領,派出所有能派出的大軍向袁術發起全面的反攻。孫策也沒有猶豫,他也率領周瑜、潘璋、徐盛、韓當、黃蓋等衆將及五萬大軍進攻廬江。而那個時刻不忘自己是漢室宗親的劉大耳兒也對袁術如此不敬漢室的舉動而怒火滔天,在明確了袁紹、曹操、陶謙不會阻擋他的軍隊後,他率領甘寧等將領,也帶着三萬大軍向九江進攻。曹操雖然在青州戰場上失意,但是,在近期袁紹的動作有所緩和後,也派出了以曹仁、夏侯敦爲首的五萬大軍,急攻袁術所在的荊州城池……

當黃逍通過個路哨探得到這些消息之後,他分外的吃驚,因爲他記得歷史上的袁術似乎是在稱天子之後兩後才被徹底平定。而如今看曹操、孫策他們的架勢,似乎袁術根本就撐不了多少時間。雖然袁術有三十餘萬軍隊,但不過只有幾郡之地,缺乏戰略縱深,又缺少兵源補給和糧草,再加上四面都被諸侯包圍,似乎除了益州,根本就無路可退。就算是黃逍命令自己的大軍故意放水,袁術也絕對不是殺氣騰騰的各諸侯的對手。

難道袁術竟然這麼快就要完蛋?黃逍心中暗自嘟囔着。如此這般,那輪到我黃逍稱帝的那一天,又會受到多少人的圍攻?他孃的,看來,這個皇帝還不是那麼好當的!

可是不久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情才讓黃逍明白了爲什麼袁術能在四面被圍之下還苟延殘喘了兩年之久。

第472章 只是一個 殺字了得第383章 黃巾杜遠 落難女子第330章 蠢極燒戈 羌王落魄第455章 酒中定計 蠻軍佈置第495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五)第65章 預定婚期 謀士五境第94章 和平時期 文治武功第371章 黃逍的仁 百姓的心第557章 戰事臨近 興兵伐吳第253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二)第48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一)第53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四)第555章 傳授戟法 有人求見第2章 穿越三國 易子相食第476章 荊州諸葛 太史子義第346章 袁術之死 後輩培養第216章 賈詡掌權 馬成佔山第125章 虎神行蹤陳宮之第75章 計得冀州 公孫來犯第51章 語戲袁術 遷都長安第230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十)第51章 語戲袁術 遷都長安第217章 馬武之後 欲戰黃逍第496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六)第516章 馬超威風 戰三韓(一)第189章 毒士之實 聯軍謀定第170章 張燕投逍 安排黑山第302章 韓遂無奈 求救羌王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343章 春思萌動 蹭飯來了第58章 水淹徐榮 兵返洛陽第394章 何處佯攻 何處主攻第95章 雨中城外 長安已亂第459章 周倉敗北 親自出馬第349章 不屑之事 願爲之事第117章 收編降軍 當兵的人第31章 驚豔一矛 血染草原第476章 荊州諸葛 太史子義第351章 迎娶二喬 煩瑣禮俗第147章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第167章 黑山來人 張燕杜長第119章 移駕天都 陛下先行第101章 汝南月旦 再不復存第234章 江東二喬 小別新婚第224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四)第333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二)第366章 果然是他 最後一虎第499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二)第465章 內部矛盾 河間攻守第235章 涼州牧至 馬騰討官第408章 狡詐算計 割地議和第529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八)第158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二)第48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一)第557章 戰事臨近 興兵伐吳第247章 血色夜幕 意外身份第470章 一世爲人 兄弟情深第348章 訓練小輩 上點眼藥第161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五)第224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四)第204章 步戰張頜 援軍來到第309章 斷敵後路 百騎劫營第176章 重陽開科 爲官十類第554章 穩定國情 調整經濟第273章 蒼天可鑑 一跪傾情第561章 焦頭爛額 算計廬江第384章 甄家母女 五個女兒第211章 忠義子龍 戰局已定第240章 信與法正 天倫之樂第496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六)第128章 袞州焰火 萬全之策第53章 只取一半 欲往滎陽第247章 血色夜幕 意外身份第564章 戰三江口 火燒黃祖第135章 中箭身亡 擊殺曹性第82章 先登麴義 公孫氣極第152章 孫策周瑜 忽悠許劭第62章 揚長而去 貶斥楊彪第79章 界橋攔截 連夜偷襲第76章 兵行險着 計唬公孫第438章 孔融舉薦 狂士彌衡第138章 悍勇典韋 戰呂布(一)第437章 無能劉璋 張鬆出使第70章 袁紹之圖 沮授之策第54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468章 預留退路 陶謙論勢第274章 爾等鼠輩 羞共神州第354章 陰晴不定 找好位置第327章 黃逍用計 欲破鐵車(一)第261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一)第142章 殺意凜然 虎神之殤第390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六)第291章 身處火海 救命玉片第417章 宴會之上 處處設伏第278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二)第529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八)第109章 誅殺三賊 收編白波第385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一)第555章 傳授戟法 有人求見第562章 連環圍殺 三軍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