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主政雁門 陰館之治

令黃逍自己也覺的奇妙的是,他竟然將雁門郡諸大事小事,玩轉了……

當然,這其中少不得戲志才與郭嘉的從旁相助,數日下來,衆人還不曾見到他們二人神鬼莫測的計謀百出,但是親眼看到他們將雁門上下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條,即使是粗莽如張飛、典韋者也不禁佩服萬分,見面皆以先生尊稱之。關羽也是慶幸黃逍當初的選擇,這些事拿來與他做,卻是爲難與他,雖然他在三國中獨掌荊州重地,然此時的他也不過是一武夫而已,於治理一事,毫無頭緒,經驗,是要積累的。

有戲志才、郭嘉的相助,黃逍感覺到了輕鬆。

有地痞流氓鬧事?罪魁禍首杖責,情節嚴重者,或充軍,或斬首。士族鬧事?直接兵力鎮壓!黃逍雖然待人友善,但是可絕對不迂腐。對於這些擾亂治安的可從來不會手軟。一隊精壯之兵派下,頓時陰館無人再敢造次。

黃逍用他的行動告訴這些心懷不軌之人,是虎給他臥着,是龍給他盤着,莫要以爲他黃逍新來此處,壓不得你們這些地頭蛇!在他的鐵血之下,大小十多個帶頭鬧事的士族,不聲不響間,主犯者,皆不曾見到第二天的太陽,其族人,或充軍,或收押,家產給予沒收,以充軍庫。非我心狠手辣,若不殺雞儆猴,他們只會越來越無法無天。最主要的是,經郭嘉調查,這些鬧事之人,多是與匈奴有所勾結之人,在抄其家時,搜出不少與匈奴通往的信件,遂以勾結外寇之罪冠之,以安民心。

最讓黃逍氣憤的事,經調查,雁門之地會是如此苦寒,竟多於這些士族有關!這些人,私結匈奴,從中謀暴利,甚至前多任郡守,多是死在他們與匈奴勾結之下!聞的真相,黃逍沖沖大怒,還真不曾想到,這些人原來還是漢奸啊,三國版的!從此再也不曾客氣,一旦證實,有了足夠的證據,立即派兵圍而殲之,端是雷厲風行!再事實面前,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主公,你這畫的是什麼?”郭嘉看着黃逍正忙着畫一圖,仔細看了看卻又不曾看懂,猶豫着問道。

“這是我最近考慮的城市規劃藍圖,日後,咱們這裡就按這圖建設!對了,奉孝啊,咱們軍庫現在可是充實?”這方面正是郭嘉所管,而且,抄家之事也是被他攬了去。而建設,自然離不開錢財之事。

“回主公,嘉不曾想那些士族家資竟如此殷實,這些時日下來,所得金錢物資……”郭嘉說到這裡故意停了一下。

“難道沒多少嗎?”黃逍正忙着,也沒細聽,擡頭看到他苦笑的臉,疑惑的道。不應該啊,這些士族會這麼窮?不是說他們與匈奴私結,謀暴利嗎?怎麼會這樣?

“主公,不是少,而是太多了!”

“太多了?”黃逍疑惑的看着郭嘉,“太多了,你苦着一張臉幹什麼?”

“正是太多了,才讓嘉看到了貧富的差距,世人皆言雁門之苦寒,然卻不知士族之奢華!嘉領主公命,曾抄一馬姓士族,主公你可知嘉見了什麼?馬家居然以蜀錦爲屏風,多達四里之遙!然如此者,比比皆是!而那百姓,卻多有餓死之人!嘉今方知,如此苦寒卻皆是這些士族所造成的!”郭嘉憤恨的說道。“對了,主公,你說的什麼規劃什麼藍圖的,是什麼?”

“哦,你說這個啊,”黃逍恍然一笑,忘了,漢末不曾有諸如規劃藍圖之類的詞,“呵呵,這只是一張郡城的規劃,哦,規劃你懂嗎?就是進行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未來整套行動方案。我這些天出去視察了一番,發現城內的建築多不符合要求,甚是紛亂,於治理不利,遂想整體做個整頓。”

“哦?主公這圖卻是如何看?”郭嘉被黃逍的一些術語所吸引,好奇的看了過來,暫時也不忘記了方纔的不快。

“奉孝你來看,喏,這是南北、東西兩條大路,我初步定爲十馬之闊,這樣能方便城門之間的調兵。我見城內路面甚狹,若是從南往北或是從東向西調兵,着實是耽誤軍機,若有敵人進犯,卻是着實不便。若建得如此之路,頃刻間便能抵達。而這裡,”黃逍一指圖紙的正中,兩條主道的交叉處,“我欲將郡守府建在此處。郡首府乃是一郡之樞紐,所有政事命令均由此出發出,有了這兩條寬敞之路,定能使命令及時到達所達之處。”

郭嘉聞言,眼前頓時一亮,“主公明見,如此之路,端千百倍勝於往昔,嘉建議主公治下所有皆按此建設,於國於民都大有利也!”

沒想到主公亦精於內政,軍政,如此之識,嘉莫說見,聽亦未曾聽得,佩服!

黃逍那裡知道郭嘉心裡所想,指着圖紙繼續道:“逍於近日觀得,商與民、與士、與官,皆混居也,來往多有不便之處,經我思考,欲將東南爲官之所在,東北爲士族之處,西南爲商業集中之地,而西北爲百姓所居,如此,也方便治理。”

“主公此規劃,妙是妙,不過,這花費……”郭嘉點了點頭,卻是爲難的說道。

“呵呵,奉孝方纔還勸說治下所有皆按此爲本而建,現卻……哈哈!奉孝莫急,有多大鍋咱下多少米,逍且問奉孝,只建次一城,軍庫足否?”

“主公且放心,若只這一城,卻是輕鬆。近日所繳,甚足!”

“如此就好,以此城爲藍本,若是得以繁華,餘者自效仿之,到時,輪不到奉孝費心了。”

“主公英明,嘉卻不曾想到。枉嘉素知人有跟風之習,今卻忽是不略,卻該。如此,呃,是規劃吧,如此規劃,嘉想即使那士族亦會同意,想其等,向來看不起百姓,恥與共居,若聞得能與衆百姓分離,亦會欣然。”

“哼!逍倒是未考慮他們意願,吾只願百姓人人有其房、有衣着,有地種、有糧食,此便足矣!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卻不是他士族的天下。奉孝,收得的士族土地可足?”

“主公,雁門之地土地幾集在士族手中,近日抄得與匈奴有私結之家,得地不少。”

“奉孝,你依我令,全力收購世家手中的土地,按人頭,分與百姓,此事由你全權負責!嗯,這樣吧,告之百姓,頭一年,免稅,其後,十稅二。另着鐵匠,全力打造農耕之物,以低價租於百姓。我近日所見,百姓甚有難處,多有無農具之戶。另着人收購耕牛,同時租與百姓,助其生產。”

“嘉代百姓謝過主公,主公真乃仁慈之君!”郭嘉見黃逍如此體恤百姓,感動的無以復加。“不過,主公免了百姓這一年的稅,諸般開銷卻是如之奈何?”

“呵呵,奉孝莫急,逍既敢免其稅,自有得錢之所在,”黃逍呵呵一笑,信心十足的說道:“另傳我命令,取消入城人頭稅……”

“啊?”這下就連郭嘉也差點被黃逍嚇了一跳,失聲說道:“主公,萬萬不可,這可是稅收中極其重要的!若是廢除了它,雁門日後何來錢糧擴充軍隊?何來錢糧整治雁門?就拿現在來說,光是那麼多農具的支出就要不少錢……”

“不要慌不要慌。”黃逍倒是一點也不急,反正在後世閒着無聊的時候。在網上看過不少關於稅收的知識,活用一下嘛。

“不行不行!”城門稅。郭嘉是一點也不鬆口。不過黃逍知道,他可不是爲了他自己,是爲他黃逍好。一些小政令改改倒還無妨。這個城門稅可是關係大。別看那幾文幾文的。光是一天進出陰館的人就多少了?那又多少稅收?見郭嘉的態度很堅決,弄地黃逍也有點懷疑。莫非是後世的學問用在這裡不合適?

於是黃逍只好將城門稅暫時不提,不過鑑於雁門境內不是那麼平靜。黃逍又頒佈了一條法令。過往商人,可請軍隊護送之,以保平安。各地守將亦可酌情派一些將士護送過往的人。當然。這要收費的!相當於後來的保鏢。只是這個錢,各地守將不需要上繳。用來改善手下將士的生活條件。這令一出。頓時不少將士對自己的主公充滿了好感。

對於這一政令,郭嘉卻是舉雙手贊成,此不失一收攏人心的好辦法,還能改善軍士的生活。

“奉孝,我雖知你非迂腐之人,然你多少還是有些墨守成規!時代是在進步的,人的目光也是要向遠看,該改的要改,該廢的要廢,若不然,終難有寸進。我欲去掉商業上的一些雜稅,只收交易稅,暫時就定爲十稅一吧!”

“主公教訓的是,不過,去掉這些雜稅,只收交易稅,卻不是使稅收大大的下降嗎?”郭嘉不解的問道。

“奉孝糊塗啊,君不知,商人多了,交易的量多了,自然彌補了缺失的那些稅。商人者,無利不起早也!要知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雁門也是一大郡,更是戰馬交易的集中地,爲何商業卻不是很發達?或許有士族的一些原因,但歸根結底,多是過重的雜稅所致。我家鄉有一句話,薄利多銷,吸引來了商人,交易量上去了,何愁無稅可收?”

郭嘉津津有味的聽着,自內心佩服,原來,還可以這樣收稅!枉嘉自認聰明,卻不及主公一言,一席話,勝嘉讀十年書!真是長了見識。自此,郭嘉對黃逍心悅誠服。

那些原本在陰館的人,一開始見陰館變了稅收,心中惶惶。但是一細想,頓時又眉開眼笑。原本的稅收,不管你有沒有在陰館交易,只要你帶着貨物進了陰館,就要交稅,而且是按你貨物的價格收稅。這也是當今天下城池中普遍的收稅方式。

但是如今。雖然進城門的那個人頭稅還在,但是進了陰館如果沒有交易那麼就不用再交稅了,只有交易成功的時候才收取一的稅收,這簡直就是商人的福音啊。短短半月間,那些商人們就通過自己的渠道告知了自己的親友。隨即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所有得到消息的商人紛紛趕往陰館,一時間陰館幾乎成了西北的商業中心。不管什麼貨物都可以在裡買到。

大量商人的來到。大大刺激了陰館的商業與消費。一些眼光卓越的商人來到郡守府,紛紛請求欲在陰館設店。

郭嘉這些日子可是樂壞了,真有那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稅收真如黃逍所言,非但沒降,反而比以往提高了五六倍!心中更是對黃逍佩服萬分,主公真神人也!

望着府門前熙攘的商人,黃逍想了想,自城內西南劃出的那商業區中劃出位置最好的一部分,按着後世的眼光將那地皮逐一定價賣給那些商人。而且定的是五年期限地皮。

郭嘉看着那天價的地皮被商人們爭着購買,下巴都要掉到了地上(如果可以的話,一定會的),這些人居然花如此高價買一塊地皮,而且還只是五年期限而已!枉他人稱“鬼才”,也想不出所以然,其實,他雖多智,卻是一商業白癡,如何有那些商人的眼光!

集中的商業區,大量的商人入駐陰館,物價,再也不是世家所能控制的了,所有的一切,皆往良性發展着,陰館,以肉眼能見的速度日漸繁榮。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92章 火焰滔天 公孫殞命第274章 爾等鼠輩 羞共神州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167章 黑山來人 張燕杜長第370章 張機搬家 再赴長社第373章 決定同往 神醫容貌第170章 張燕投逍 安排黑山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16章 官封都騎 引兵雁門第22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216章 賈詡掌權 馬成佔山第487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三)第35章 羌渠之意 盡釋俘虜第449章 疲兵之策 雒城城破第38章 指點羌渠 固北邊境第323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一)第265章 不戰之由 鑄造錢幣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251章 王越向宛 天都公學第439章 一頓漫罵 折服彌衡第160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四)第404章 黃逍轉變 倭人海盜第163章 戰後柔情 戲耍獻帝第213章 狀若乞兒 脫得一命第144章 瘋狂典韋 陷陣陷陣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黃逍遐想第152章 孫策周瑜 忽悠許劭第361章 比鬥黃逍 許楮歸心第63章 抱得美女 感恩錦侯第442章 張飛用智 酣鬥嚴顏第482章 袁紹稱帝 偉大發明第491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一)第61章 再戰呂布 誅殺董卓第502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五)第478章 司馬懿亡 劉備自焚第94章 和平時期 文治武功第82章 先登麴義 公孫氣極第176章 重陽開科 爲官十類第57章 喪盡敵膽 兵退汴水第139章 悍勇典韋 戰呂布(二)第221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一)第229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九)第58章 水淹徐榮 兵返洛陽第246章 夫妻煽情 殺戮之始第385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一)第145章 呂布敗逃 黃逍截殺第358章 派往各處 尋請方士第428章 兵至曲阿 以逸待勞第277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一)第157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一)第15章 精選降兵 定計中郎第274章 爾等鼠輩 羞共神州第27章 見龍在田 虎牢困將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第77章 大罵劉備 空城退敵第53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第53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三)第266章 編纂兵書 木簪書信第378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一)第385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一)第147章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第51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四)第346章 袁術之死 後輩培養第109章 誅殺三賊 收編白波第501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四)第374章 左慈音訓 孫策病重第233章 分派各路 戰事平息第262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二)第144章 瘋狂典韋 陷陣陷陣第115章 黃逍之怒 國舅照打第437章 無能劉璋 張鬆出使第103章 少年郝昭 天子書信第436章 任用華歆 情報組織第23章 面相之說 文武歸心第270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一)第498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一)第367章 趕赴長沙 黃逍行醫第470章 一世爲人 兄弟情深第80章 勇不可當 比賽殺人第24章 改革軍制 關羽省親第389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五)第263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三)第479章 宛城密議 再逼袁紹第204章 步戰張頜 援軍來到第190章 夜黑風高 張繡劫營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35章 羌渠之意 盡釋俘虜第470章 一世爲人 兄弟情深第388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四)第123章 運籌帷幄 分封諸侯第519章 死志死鬥 再逢絕路第391章 華佗出手 孫策危矣第562章 連環圍殺 三軍顯威第35章 羌渠之意 盡釋俘虜第58章 水淹徐榮 兵返洛陽第173章 孫策借兵 八字不和第205章 幻舞魂芒 馬玩身死第173章 孫策借兵 八字不和第84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一)第18章 典韋騎虎 戲忠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