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章 經驗教訓!

在華爾街的日益參透下,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一度迫使貝爾實驗室將整個研發戰略的重心轉移到科研成果轉化上來。

但這與貝爾實驗室的傳統是背道而馳的,在此之前的幾十年間,從事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的人員並不與業務部門發生直接聯繫。

在而後的時間裡,情況並沒有發生好轉,AT&T第二次再次分解,貝爾實驗室就這樣徹底從母體中剝離,分屬給了專門負責通信科技及其設備研究的朗訊科技公司。

失去了AT&T這座大靠山,貝爾實驗室的熠熠星輝逐漸黯淡了下來,朗訊公司的利潤不足以養活一個擁有上萬人的巨型實驗室。貝爾實驗室不得不開始限制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自由,他們被要求將科研轉移到能夠儘快創造利潤的研究上來,雖然依然有技術的突破,有創新,但這和貝爾實驗室曾經的發明性質的創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短缺的資金使得研究者們形成了濃厚的危機意識,緊張的時間表時刻在催促他們加快項目的進展,所有的創新動力都來自於對經濟利益的追逐,這一切無疑削弱了貝爾實驗室的發明創造能力。

在楊傑的前世記憶中,踏入新世紀門檻的朗訊在競爭壓力下,不斷在裁員並縮減經費,貝爾實驗室的境況更是堪憂。

貝爾實驗室的總裁爲了扭轉局勢,索性直接搞起了企業模式,科技泰斗們都被要求去做商業項目,去做市場分析。這對向來以研究著稱的貝爾實驗室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悲哀的事情。

後來朗訊與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合併,成爲貝爾實驗室新的母體,但困境並沒有得到逆轉,這時候遭到了華泰、中興的價格挑戰,阿朗的境遇也顯得有些蒼涼。

多重衝擊之下,貝爾實驗室的中長期研究難以爲繼,阿朗被迫不得不出售了位於新澤西霍姆德的貝爾實驗室大樓,曾經爲貝爾實驗室爭得7項諾獎的基礎物理學研究被徹底拋棄。

正是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研究機構,卻在08年放棄了其曾經引以爲傲的基礎物理學研究,而將更多的目光投向在網絡、高速電子、無線電、納米技術、軟件等可能更快爲其母公司帶來回報的領域。

隨着位於新澤西霍姆德的貝爾實驗室大樓被賣掉——時過境遷,人去樓空,至高無上的科研殿堂最終淪爲按平米估價的商業樓盤。

楊傑幾年之前也是突發奇想,用WLAN通信網絡技術替代了小靈通通信網絡技術,終於將WLAN通信網絡技術大規模商業使用,直接進入了4G時代,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掌握了關鍵的核心技術,現在從WLAN無線通信網絡技術延伸到了銅芯雙絞線電話線寬帶跟關心寬帶。

貝爾實驗室的技術路線跟高通等公司走得都是WCDMA技術路線,而楊傑走的是OFDMA技術路線,其實今年華興科技集團跟高通、愛立信、諾基亞在進行技術交叉授權的之前,楊傑早就瞄準了貝爾實驗室裡面工作的一些華夏國科學家。

一年多之前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美國的分公司早就暗中聯繫了貝爾實驗室的多名科學家,這些科學家每個人都覆蓋了一個領域,其中的邱文昌專注於WCDMA的研究,郭太仁專注於CDMA2000的研究,而張正陽專注於硬件,還有一位查爾斯·巴羅索則是專注於DSP軟件開發,這幾位科學家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擁有105項專利,同時有超過195篇論文在覈心刊物和會議上發表。

這些科學家都加入了在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美國的的實驗室,專注於研究、開發和銷售WCDMA手機的核心部件,包括ASIC芯片和配套系統。

楊傑想進入美國WCDMA通信網絡市場,可是並不想從海外採購芯片,有了這些科學家的加入,華興科技集團公司自己就可以生產這方面的芯片。

作爲重生者,楊傑深知現在全球範圍內,經濟效益在主導一切,科技發展也幾乎完全受制於經濟效益。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貝爾實驗室爲代表的發明型大型研究院相繼衰落甚至倒閉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不過美國華爾街的這幫功利的傢伙把精力集中在金融業而去產業化,正是他們自己作死,前世的時候華夏國藉助這個機會接受了美國的大量產業,依靠着自己本身龐大的市場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面迅速實現了工業化,等到美國回過神來發現華夏國的崛起勢頭已經沒辦法再遏制了。

其實楊傑對貝爾實驗室衰落的結局並不是很關心,他真正關心的是貝爾實驗室的衰落的真正原因。

搞研發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尤其是這種發明創造式的創新活動,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可避免。

這對早期的貝爾實驗室而言,這一點並不值得憂心。

貝爾實驗室在建立之際,其賴以生存的母公司已經在有線和無線電話領域佔據了美國90%的市場,從原本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型私企搖身一變成爲財大氣粗的壟斷企業,不可否認,電話專利及其之後的一系列創新性研發成果成就了母公司的輝煌業績。

而母公司這樣的壟斷企業亦成爲貝爾實驗室的基礎,尤其是母公司對於貝爾實驗室的重視尤甚,在資金問題上從不吝嗇。

據瞭解,在當時,個人資產能夠達到1萬美元以上即可入列富裕階層,而貝爾實驗室獲得的第一筆年度科研經費就已經高達1200萬美元。

1200萬在其時可謂天文數字,但正得益於此,貝爾實驗室有實力聘用3200名工作人員,裡面包含了大量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主攻技術研發的工程師。

後來貝爾實驗室的經費實行了與銷售收入掛鉤的機制,大概是以銷售收入的4%~5%作爲實驗室的年度研發經費。

這一機制更加保障了貝爾實驗室的科研經費來源,所以,長年在貝爾實驗室大樓中穿梭的研究人員,從未爲科研經費發過愁。

雄厚的經濟基礎使研究人員能夠用上最好的研究設備,而且實驗室有自己的儀器工廠有條件及時爲實驗室製備新的研究儀器,讓讓所有包括僅僅是剛剛萌發的科學構想能最快速地付諸於實驗,這也是貝爾實驗室爲什麼總是總是能快速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的原因。

現在的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實驗室的投入確實是非常大,這幾年在實驗室的建設上投入了三十多億美金,很大一部分都是集中在採購設備上,因爲國內儀器生產鏈在之前十多年時間裡面已經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不過現在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建立的儀器工廠已經開始爲實驗室在製備實驗儀器,楊傑相信再過五六年時間實驗室的需要的各種特殊設備應該可以製備出來了。

不過最讓楊傑看重的是貝爾實驗室的研發環境,僅僅依靠科研經費、設備配備等硬環境還遠遠不夠,如何打造一個絕佳的軟環境,也是一個重點。

軟環境產生吸引力,吸引更多傑出人才彙集於此,能夠營造氛圍,傑出人才的思想交流與智慧碰撞會產生更多的創意、成果會層出不窮。

對軟環境的打造,貝爾實驗室別有經驗。

貝爾實驗室的管理崗位沿襲企業的慣例,但不同之處是,每一層的領導都是由某個領域被認可的技術權威來擔任的。

以總裁一職來說,貝爾實驗室各個時期都會有一個主要的研發方向,那麼在此方向上成就大且富於組織管理能力的專家就是總裁的最佳候選人。

1033章 晶須材料!114章 光刻機項目!115章 鬥法!1500章 撿了大便宜!427章 旗艦機!1087章 信心所在!1597章 皆大歡喜!968章 遠客來訪!968章 遠客來訪!258章 報復!779章 採購意向!1184章 楊傑的意思!559章 安然脫險!1426章 核事故!707章 只管提要求!270章 駭人聽聞!856章 極紫外光光刻膠!860章 重視!633章 輕武器研發中心!956章 總體樣機!1461章 技術差距!831章 各自想法!165章 公子哥!629章 星鏈計劃!1071章 布雷頓循環發電機!677章 電推發動機!1461章 技術差距!272章 喜來酒店!253章 地頭蛇!092章 暴徒!546章 底氣和信心!951章 緊急會議!842章 心態複雜!134章 坐地起價!1392章 鉅額訂單!520章 建議!522章 高空試驗檯!433章 中間人!782章 入場券!452章 氣吐血!1571章 優異表現!972章 殺價!1120章 國防長訪華!492章 技術革命!1112章 羨慕!911章 示範工程!1004章 取消政策!1015章 上帝保佑!1065章 羨慕!780章 推銷!1238章 解釋!279章 燃料電池!530章 地面試車結束!437章 安然集團!890章 有機電激光顯示技術!928章 解除禁令?204章 得罪人!416章 奢華手機!334章 內部協商!824章 華科航空科技公司的野心!334章 內部協商!878章 全面封殺!1334章 接盤!1482章 恢復造血功能!1468章 超級機器!1192章 信天翁戰鬥機!103章 家事!524章 意見!989章 人才計劃!1511章 超算雲服務!892章 合作和收購!1529章 講理!1211章 放棄收購!1317章 實實在在的利益!874章 技術準備!1642章 全民還債?1038章 旁軸數碼相機禮物!914章 樹倒猢猻散!248章 可怕的事實!1294章 百年海軍!1381章 考察斯堪尼亞集團!115章 鬥法!862章 客戶來訪!1661章 技術創新!1355章 大規模軍事演習!1092章 榨取價值!529章 設計定型!1036章 顛覆性改變!314章 耍威風!462章 投資項目!161章 榮耀手機!153章 圍攻!084章 賴家!1262章 分一杯羹!1411章 一石多鳥!1504章 仿星器點火裝置!627章 摩托羅拉的來訪!451章 嘴臉!1147章 F200首飛!1458章 超級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