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



八月上旬的時候,浮山的天氣已經轉涼了。

大約是後世將近十月了,嶗山一帶到浮山各堡所在的海邊都是一片清涼,海風和山風交匯,令得人心懷十分舒暢。

只是浮山控制下的各營將士們,日子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辛苦。

新軍練的十分辛苦,到八月已經是練了四個月的兵,每一天感覺都是比第二天更苦。當年浮山老兵們吃過的那些苦,受過的那些罪,都是加倍還給了這些新軍。

四個月下來,每個新軍將士看到軍棍的時候,已經遠比火銃和大炮更加覺得可怕。

幾乎沒有人不被打過,幾乎人人都到醫官那裡治過傷……沒有幸免者。

“用今日訓練場上之汗水,換取明日戰場上敵人的鮮血。”

這一句話,被印成超級大字,懸掛在任何一處浮山系統之內的軍營之處,每天起牀睡覺到吃飯訓練,都是隨處可見。

最近這些時日,除了訓練辛苦外,幾乎所有人都在打聽一件事……徵虜是否決意要出征?

朝廷的詔旨,是在幾天前就送到了浮山,張守仁接旨之後,登萊青濟東昌諸府都是轟動,這幾個府是大半個山東,也是張守仁勢力以及的地方。

濟南和東昌的控制稍弱,但濟南的商團勢力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倪寵這個巡撫有什麼大事小事都是要仰賴商團來解決,而衆所周知,商團就是張守仁放在濟南的代表,觸角伸的越遠,則代表張守仁的勢力越來越穩固。

東昌府從第一莊到第三十七,幾十個莊子遍佈在要害地方,一個隊的騎兵加一個隊的步卒駐屯在東昌南端,與莊兵配合,防備曹州兵的進犯。

上一次的剿匪之役時,曹州兵曾經有渡河北上的跡象,好在李勇新反應迅速,打跨了李青山的騎兵,順利化解了一場危機。

現在這個時候,浮山在東昌的勢力更強了,戰略形勢也是越發的有利起來。

青州上一次曾經差點參與異動,登萊的消息傳來,青州原本就薄弱的士紳力量受到驚嚇立刻就轉爲合作,稍有抗拒者,特務處的行動組就是令得其餘人家聞風喪膽。

登萊兩府,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根基所在。

短短兩年多時間,從一個百戶經營出這麼大的地盤,這麼強的實力,年入五百萬以上的白銀收入在手,張守仁奉不奉詔,實在是一個叫諸府士紳百姓和官員們十分關切的問題。

雖說公然拒絕詔書等於造反,但此時武將們跋扈不法情事實在很多,朝廷虛弱越來越明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崇禎以術馭下,並不是以法度。

崇禎初年,袁崇煥斬東江鎮主帥毛文龍,他有尚方劍,是督師,但毛文龍是一品節將,亦有尚方劍。

不詔而斬,是謂非刑亂殺,不論毛文龍在皮島上是不是養歌妓和乾兒子幹孫子,不幹正事,或是東江鎮的戰功毫無用處,但最少從法理上來說,毛文龍這樣的一品帥臣是不能被擅殺的。此人一死,崇禎心中對袁十分忌憚,但爲了五

年平遼之事,卻是隻能替袁背書。

這一件事之後,皇帝大失武臣之心。

此後這十數年,崇禎自己帶頭蔑視法度之事是一件跟着一件,武將實力強,大錯也隱忍,武將無實力,小過也可能斬首。

韓非子所謂的法、術、勢,到目前爲止,已經被崇禎自己敗壞的差不多了。

現在皇帝仍然隨意詔殺文臣,但局勢已經明顯,武將跋扈已久,所謂皇帝之令只行於督撫,督撫之令卻不行於將帥,將帥之令,則亦不行於行伍。

張守仁若不願行,縱接詔,亦可陽奉陰違,藉口很多,無餉這一條,足矣。

……

……

“告訴林文遠,吳昌時小人耳,但越是這般小人,越不可得罪。此次將我薦於楊嗣昌,其心難測,最好打聽詳情,報於我知。”

“寫信給薛相,再勸他激流勇退。並再書雲,請他替我恩師謀鳳陽總督或是南京本兵,若不然,調任京師任一侍郎亦可。所需費用,皆由浮山會館開支,這一條不必寫在書信上,告訴林文遠就行了。”

“軍情處河南局需要派人向湖廣一帶滲透了,我要知道沿登萊一路抵達湖廣的沿途州縣的情形,包括存糧,壯丁,道路,橋樑河流等,如可能,派人至勳陽、房、竹一帶,查探張獻忠等諸賊動向並其戰法。”

張守仁說一條,底下的書記官們便是記錄一條,運筆如飛,寫的飛快。

他是剛從登州回來,連家也不及回,在半途便是接到調兵的詔令。

楊嗣昌這一次奉命督師,朝廷給的支持十分巨大,五十萬兩現銀,幾千面銀牌,加上絲綢布匹等軍需,還有無數甲仗,歷來大臣出外,從來沒有如楊嗣昌得到的這些支持要來的多。

除了這些,尚有督師輔臣的銀印一顆,以及崇禎皇帝御賜的御製詩一首。

上一次崇禎寫詩,還是在崇禎二年秦良玉這個四川土司女將入援京師之時,相隔已經整整十年了。

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是巨大的榮耀和風光,並且是常人難以抗拒的赫赫權威。

楊嗣昌要帶着南下的,還有一顆平賊將軍的銀印,這一顆印,是他用來拉攏和收買左良玉所用。

對張守仁,他也是極盡拉攏之事。

除了皇帝詔書,尚有私信一封,言詞十分客氣,對過往的誤會表示其過在已,請張守仁不要再芥懷於胸,張守仁和薛國觀的關係,楊嗣昌表示不會干涉其中,也不是叫張守仁委身投靠,此次行軍做戰,軍事上張守仁可以儘可能的保持自主,他只指示方略,具體營務絕不會伸手干涉。

這些已經十分優厚了,而楊嗣昌還表示,此次若立功,張守仁的勳階寄祿是無可再加,但可以由副總鎮變成總鎮,這一仗總得打一年到兩年,到時候張守仁資格是絕對夠了,尤世威調任,總鎮一職,妥定到手。

錢財方面,楊嗣昌表示供給他的糧餉十分優厚,張守仁的部下一定能得到十成糧餉,不會有折扣,若有斬首勝仗

,賞賜也不會剋扣他的。

如此種種,詔旨上不便寫的,楊嗣昌幾乎全是許了,現在楊府一個書房上的執事就在浮山等着,一有覆信,就會飛馳趕回京師。

“那麼,大人的意思是要允了他了?”在張守仁一邊的鐘顯無所謂的問。

節堂之內,並沒有濟濟一堂,這一件事,衆將都表示沒有意見,有一些是躍躍欲試,多半是無所謂的態度。

身爲武將,當然是要以斬首立軍功,從京師回來已經半年,也是該到了重新束伍上陣的時候了。

衆將的心思,張守仁十分了解,他問鍾顯:“怎麼樣,文吏這邊,對打一仗的看法如何?”

“無可不可。”

鍾顯答說道:“從四月起入不敷出,六月達到高峰,虧空幾近百萬。現在麼,上個月已經把虧空填上了,如果大人從現在起動員,九月或十月出發,到時候軍需就供給的上了,具體的數字,還需要我們營務處下各局並倉儲、總後、參謀各處一起聯合會議過後再說。”

“李、張二先生,覺得如何?”

李鑫欠一欠身,答道:“以公心來說,打這一仗最好,對大人聲名有極大幫助。以私利而言,擊流賊獲軍功,鍛鍊士卒,瞭解南方山川地利,打出浮山軍的威風,何樂而不爲?”

張德齊亦道:“大人聲望,至目前爲止,有好有壞。且稱頌大人者多半爲百姓,且以北方百姓爲多。士紳之中,特別是清流眼中,大人的形象不佳,而在士紳眼中,流賊比東虜要可惡的多……”

“我明白,我明白。”

張守仁舉起手來,臉上也露出苦笑的神情來。

他在濟南一役是有神蹟般的表現,但在南方士大夫和清流嘴裡形象卻一直不佳,幾次的爭執是一方面,他在登萊自行其事越來越象個藩鎮,卻是使得文士們越發的警惕。

文武之間的這種提防,最少在現階段是不可能完全消彌的。

而張德齊也說的十分坦率,南方的士紳沒見過東虜是什麼樣的,百姓也沒遭遇過奴騎殘害,所以張守仁聲名雖顯,形象卻是操縱在士紳的嘴裡,想扭轉,就得去打南方士紳百姓更痛恨和害怕的東西……陝寇。

兩個書生在此時眼界的寬廣和見識的廣博就發揮了作用,怪不得朱元璋嚴禁將領與讀書人交結,真正聰明的讀書人就是這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雖是在浮山有專領的職責,但遇事參贊,特別是不是純粹的軍事話題上,讀書人確實是有着比普通將領或文吏更傑出的表現。

其實兩個人還有最深的一層意思沒有明說,但張守仁心裡明白。

他還得繼續養望!

聲望這東西,摸不到看不着,似乎不是什麼要緊東西,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反應在人心之中。若聲望不夠,強行做一些事,會有劇烈的反彈,若聲望夠了,有一些事,則如一尺之水,擡腿可過。

張守仁面露苦笑:“難道真的要充當劊子手,向着起義的農民兄弟揮動屠刀麼?”

(本章完)

第七百二十四章 十萬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裂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欽差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