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高談道學能欺世

六十一、高談道學能欺世

孫元起知道清末民初政局不穩,內外形勢波譎雲詭,最是險惡,一步踏錯,便身敗名裂萬劫不復。故而專心治學,兩耳不聞窗外事,從不願涉及政治,着力爲國育才,只望二三十年後,自己的學生能以先進的科學知識與文化理念,內安百姓,外御強敵,如是足矣。

誰知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初聞有此事時,便不勝懊惱,痛恨這些無事生非的貴胄子弟。如果溥倫在面前,便想左左右右刷他二十個大耳光!

再聽聞老大人說此事涉及到朝廷新舊派之爭,將有一番大風波。更覺得愁悶欲死,就是把溥倫、載振叔侄二人剮了,都不解氣。

老大人只是捋着鬍子沉思,孫元起陪在一旁,不敢稍有動作,只怕打斷思路。

過了良久,外面天色昏暗下來,書房裡更是漆黑一片。咫尺之間,孫元起甚至看不到老大人的動作神態。直到僕人端來燭臺,屋裡才填滿昏黃的光線。

老大人掏出懷錶,仔細辨認了一下時刻,說道:“百熙,走,先陪老夫吃飯吧!”

這麻煩事還沒有個頭緒,哪有心情吃飯啊?孫元起卻不敢違抗,不情不願地跟在老大人背後,往飯堂挪去。

老大人似乎明白侄孫的愁思,開解道:“事情若能解決,何必發愁?若是不能解決,愁又有很用?此事現在已不在你掌控之中,不如安心吃飯!”

吃了一頓不知滋味的飯菜,重新回到書房。

甫坐定,老大人說道:“依照老夫所想,溥倫上的摺子,估計明兒早上纔會遞進宮裡請旨,午後各衙門才能得到消息。等他們醞釀生事,至少要兩天以後。最初,他們攻訐的藉口一定是你經世大學的各種漏洞,依次纔是其他學堂的弊端。好在你們學校地處荒郊野外,京城中的大小官員瞭解甚少,等寫奏本時纔想起四處蒐集消息。所以,最要緊的,就是不能讓他們得到什麼不利消息,尤其是有真憑實據的不利消息。”

“好!這一點叔祖您放心,學校的學生剛軍訓完畢,我一大早就趕回學校佈置,保證經世大學附近跟鐵桶似的,讓他們什麼消息也得不到!”孫元起咬着牙說。

老大人緩緩地搖了搖頭:“不可!不可!如果你使用此等手段,讓他們打探不到消息,他們的奏本上又會增加一條‘圖謀不軌’的罪狀。你回去之後,只要內緊外鬆即可,尤其注意陌生人等,只要不讓他們打探到什麼大不利消息便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兒,儘量讓他們多知道些。這樣不僅無傷大雅,如果滿紙都是這等瑣碎事兒,還能化解攻訐於無形。”

孫元起聽完,連連點頭,心裡佩服老大人的睿見。

“百熙,你在國外呆得久了,對於我大清的風土人情不免隔閡。”老大人一臉和藹地望着孫元起,“以前,老夫也沒有多問你。現在發生了這檔子事,你且把學校裡面的各種規章制度,詳細說與老夫聽聽,看看裡面有哪些是與大清律例違礙的。有些不合適的地方,你回去後能改則改,一時半會兒改不了的,那就儘量別讓外人知道。”

孫元起當下便從學校建校之初的大小事情說起,一直說到眼下剛建好的暖氣。老大人認真傾聽,不時還問幾個問題,遇到重要問題,還會指出其中的關節。比如說小學堂男女同在一個教室上課,便覺得大不妥:男女,人倫之大防,防微杜漸,要從娃娃抓起。指出最好就別招收女孩。孫元起卻極不贊成老大人的這個建議,且不講女性是半邊天,就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爲了以後國民素質的提高,也不能忽略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作爲培養中國最優秀人才、開全國風氣之先的經世大學,怎麼能忽視這一點呢。不過老大人既然這麼說,以後只好把女孩子單獨分開教學。

老大人所說,孫元起都認真記下。在孫府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城門剛開,就駕着馬車直奔學校,找張元濟商量處置事宜去了。

事實證明,老大人的擔心絕不是杞人憂天。第三天下午,就在孫元起、張元濟在學校拼命整改的時候,城內靠近都察院的一座茶館裡,來個幾個熟客。老闆一見,立馬把他們引進雅間,恭敬地問道:“幾位爺,還是雨前龍井?”

爲首的那人點點頭。老闆立馬招呼手腳利索的小夥計衝好茶水,遞進屋內。最後進屋的老年人接過夥計手中的茶壺,道:“我們商量些事情,不用你來伺候啦!”

夥計口中稱“是”,臨出門時,乖巧地帶上房門。

那老年人提着茶壺,先給坐在上席的老者斟茶,一邊還問道:“鶴翁,不知您老找我等前來,卻是因爲何事?”

左邊上首的老者也說:“是啊,徐前輩,不知有何吩咐?”

原來坐在上席的,乃是都察院御史徐堉。徐堉,字仁甫,號東鶴,山東諸城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在這五人中科第最早,故而當仁不讓坐在上席。左邊上首的老者喚做吳保齡,也是御史,只因是光緒六年(1880)進士,比徐堉低了一科,所以陪在左邊。

坐着的還有倆人,不過四十歲上下,一個叫周樹模,一個叫徐德沅,皆是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科的。老人恭敬地給他們斟茶,兩人不過說聲“有勞藥翁”,並不起身。原來這個藥翁名叫汪鳳池,字思贊,號藥階,乃江蘇元和人。雖然年齡比這二位大許多,卻因爲是拔貢,並未中舉,在京城最講究科甲的都察院裡,不免低人一等。

藥翁給二人斟完茶,又給自己倒了一碗,纔在最下首落座。

徐堉這才蓋上茶碗,低聲說道:“上頭消息說,前日,隱王府的溥貝子上了篇摺子,極言新式學堂之弊端,昨日奏進宮裡,被留中不發。”

“喲?這走馬遛狗、鬥雞飼鷹的貝子爺,居然還有辦這等正事!”吳保齡用碗蓋撥弄着碗麪上的茶葉,不屑地說道,“怕是有人指使吧?”

“不敢是不是有人指使,這是個機會!”周樹模到底年輕,不免還有些火性,“自從庚子年國變之後,各地督撫被洋人都打怕了,便勸諫太后推廣學堂,讓我中華子弟學那西洋的奇技淫巧。御西夷之原不恃乎船械!我中華當以忠信爲甲冑,以禮義爲幹櫓,使近者悅而遠者來。德加四海,恩溥五洲,以此而戰,則何戰而不勝?以此而徵,則何徵而不服?此等洋學堂,上不能彰帝德、固國本,下不能悅士子、富百姓。於國於民,無利可言。而惑亂人心,敗壞聖道。爲害之烈,莫甚於此!”

徐德沅點點頭:“年兄說得極是!治國之道,首在人心。人心安則家國治,家國治則天下平。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安能憑技藝之巧,奪人心之正?此等學堂,禁之可也。”

吳保齡喝了熱茶,也說道:“立國之道,尚禮義而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而不在技藝。今設學堂,求之一藝之末,而又奉夷人爲師。然而夷人詭譎,未必傳其精巧;即使教者誠教,所成就者亦不過術數之士。古往今來,未聞有恃術數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無才,如以天文、算學必須講習,博採旁求,必有精其術者。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何必設立洋學堂?”

汪鳳池小心翼翼地說道:“前陣子,不是有諭旨,命翰林院編修、中書舍人等以後都要到大學堂學習西學麼?傳言,袁項城、張南皮還打算奏請遞減科場錄取之額,酌量移作學堂取中之額呢。”

“此皆無恥之人!”周樹模一拍桌子:“自隋唐以來,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之人,爲什麼?就是因爲我等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明體達用,規模宏遠。令大家進入學堂,習爲機巧,專明製造輪船洋槍之理,於治國治民有何益處?真真是無理荒謬至極!”

徐德沅搖頭晃腦,用吟誦駢文的聲調念道:“詭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子弟拜異類爲師。”

這是前些年開設同文館時,譏嘲恭親王奕欣等軍機大臣的對聯。其餘四人聞聽,都頷首而笑。

徐堉道:“上頭的意思,也是藉着這個由頭,我們先向太后、皇上痛陳學堂的弊端。等時機成熟,再上疏請廢各地的大中小學堂。天下讀書人必然聞聲響應。”

四人聽了,皆點頭稱善。周樹模一口喝乾茶水:“這回我一定要拔頭籌,做好此等爲國爲民的善事,在青史上留下千秋大名!”

吳保齡笑道:“周兄巨筆如椽,名揚中外,素有‘勾魂筆’之美譽。這回發奮,我等必要避讓一頭地。且等數日後,拜讀雄文!”

二四〇不識廬山真面目二七三劍外忽傳收薊北上一〇一浪跡南雲真萬里二六二漁釣牛蓑且遁逃下二〇四勸君更盡一杯酒二七三劍外忽傳收薊北上二九三又於難裡縱天機下四三二任從騎取覓封侯一五三五日京兆竟何如三四二莫怪頻發此言辭二九九溫柔鄉是英雄冢三七一秘殿清齋刻漏長下四六二鈞天殘夢忽驚回四三九勝負干戈似局棋二五六重臣分陝去臺端三十七籀書頡跡出爭持七十四鉛刀何事卻屠龍一二四回首向來蕭瑟處二七五雄雞一唱天下白十四四六八百丈遊絲爭繞樹一九〇自古成功在嘗試223 杜鵑聲裡斜陽暮三九七亂鴉又向寒林集四九〇識勢還輕立戰功一二六易水蕭蕭人去也四十八一室歡聲入棹謳三五八有錢能使鬼推磨四五三狹巷短兵相接處六十九記取先生親手栽二四一身向榆關那畔行下四十四綠天便擬借名庵四一〇爲報春風且莫吹二四二紙船明燭照天燒一六十六也是人間生活計一八三富貴還鄉奈老何三九九繫馬高樓垂柳邊五一六七更復含情一待君三六六摸索低昂聚訟多一八五不釣鱸魚只釣名二六六並蒂芙蓉本自雙下四八三海邊何事有扶桑三六七試問天下誰敵手三三六一代是非誰共語上二偶然蹤跡似逃秦四一五經濟實藉英雄姿二三二此頭須向國門懸二七三劍外忽傳收薊北上一七七漢朝公卿忌賈生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七三八九文章不寫半句空二六八細雨騎驢入劍門第85章 繡出相思寄與君二九四長嗟白兔搗靈藥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四二三三斷頭臺上淒涼夜三四四不待天明盡北飛三一一黃鐘應律始歸家一九九借問瘟神欲何往二七五雄雞一唱天下白十六四三五腸斷入城芳草路一五六杯浮綠酒邀君醉三五八有錢能使鬼推磨一七六心如死灰不復溫216 知汝遠來應有意三〇八酒罷歌餘興未闌三三〇潤物無聲春有功三二八金陵王氣黯然收二四一身向榆關那畔行上二七六座中泣下誰最多三二九便應重拜富民侯四十九楚雲燕月兩迢迢四六三包羞忍恥是男兒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一三九九繫馬高樓垂柳邊六三一六無雙畢竟是家山一五二漁竿今作水邊人一七一鴛鴦繡了從教看四三八堂上平分落日低二七五雄雞一唱天下白二五十七滿林黃葉雁聲多一八九欲上青天攬明月三九一又向空庭夜聽泉四三三五嶺逶迤騰細浪二五〇七報仇千里如咫尺二六七並蒂已看靈鵲報下二六七並蒂已看靈鵲報上三四二莫怪頻發此言辭四八五同尋僻境思攜手二七六座中泣下誰最多一一七爲誰辛苦爲誰忙一百世事誰爲第一流三七三高車大馬滿長安一二七五雄雞一唱天下白二十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三四九七錯認容身是保身八十從此南飛有鷓鴣四十二婚嫁少完兒女事九十三春在溪頭薺菜花二七六座中泣下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