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〇不如桃李正無言

三四〇、不如桃李正無言

“先說說義務教育吧!”孫元起道:“所謂義務教育,就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青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三個特點。一般認爲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佈《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到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工業革命後,義務教育發揮着使人們掌握工業知識的巨大作用,義務教育時間也由最初的3至6個月,發展到6年,甚至9年。

“與我們有一海之隔的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開始普及義務教育。根據他們的學制規定,小學教育共8年,前四年爲義務教育。到1909年,義務教育延長到六年,國家要求所有的兒童都必須接受六年的小學教育。得益於此,學生入學率穩步上升。1872年底只有28%的適齡兒童入學,然而到了1910年止,98%的兒童進入學校,幾乎完全解決了文盲問題。這也爲日本現在的經濟繁榮、國家富強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小日本對教育確實非常重視!

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在簽署《馬關條約》之後,明治天皇曾要求首相伊藤博文把所有的兩億三千萬兩賠款全部用於教育。——當然,這只是中國人對於外國月亮更圓的一種美好想象,企圖以此彰顯教育在民族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並順便給中國政府樹立一個無比偉大的楷模、一個難以超越的偶像。實際上,日本政府只從中拿出了1000萬日元作爲教育經基金。約佔全部賠款的2.8%。儘管比例很小,但這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投入了。

二戰結束之後,日本本土被美國炸成了爛油條,民衆傷亡慘重,政治也被美軍把持,用“一窮二白”“舉步維艱”來形容絲毫不覺得過分。雖然如此,日本政府依然於1947年頒發了《教育基本法》,把義務教育由戰前的六年延長到九年。僅用一年時間,便在全國近乎100%地實現了普及義務教育。

呷了一口茶水。孫元起繼續說道:“我國人口約爲四億。適齡就學兒童至少在四五千萬以上。但宣統三年的統計表明,全國在校學生才160萬人,學生入學率還不到二十分之一!想以這樣的國民素質來建設富強、民主的國家,無異於癡人說夢;而要以清末的教育經費來實行義務教育,也無異於杯水車薪。

“義務教育其實包含兩部分責任,一方面是適齡兒童、青少年必須到學校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是國家、社會、家庭必須創造良好的就學條件。中國曆來有崇文敬學的傳統,兒童、青少年都是非常願意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關鍵是國家、社會、家庭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學校校舍簡陋、老師稀缺。再比如家庭困難,難以支付學生入學的書雜費等。

“現階段中國還沒有能力普及義務教育,如果通過立法方式強制執行,使得貧窮人家雪上加霜,反而不美。所以我想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通過教育補貼的方式,誘使廣大適齡兒童、青少年進入學校就讀。具體方法是初等小學實行義務教育,實行免費教育、免費教材、免費校服、免費午餐,每人每學期提供兩塊銀元的補助。期中、期末發放;高等小學之後實行精英教育,同意實施‘四免’,每人每學期提供四塊銀元的補助。只不過每年要淘汰20%,一直到初等中學畢業。”

宋教仁微微皺眉道:“那些被淘汰的學生怎麼辦?人有失手馬有失蹄,誰也不能確保自己每次考試都不失誤。況且有些人是大器晚成,有些人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如果從高等小學就開始實行殘酷的淘汰制,豈不是要遺漏無數英才?”

孫元起道:“被淘汰的學生要是還想讀書,可以去私立學校,也可以留級,只不過就無法享受當年的‘四免’優惠。至於你說的大器晚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畢竟還是少數,在對於大多數人公平公正的情況下,我們短時間內也顧不了那麼多。”

宋教仁思忖片刻又說道:“如孫先生所言,我國目前在校學生有160萬人,若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實行教育補貼,除去免費教育、免費教材、免費校服、免費午餐,僅每年的教育補貼就至少需要640萬元。如果十年之後全國有20%以上的學生能夠進入學校的話,這個數目將上漲到每年4000萬元以上!如此龐大的經費,孫先生打算如何籌措?難道從國庫劃撥?想來袁大總統是決計不肯的!”

孫元起笑道:“若是從國庫裡擠出錢來興辦義務教育,袁大總統自然不肯。好在經費另有着落,他應該會順水推舟同意的!”

宋教仁好奇道:“孫先生打算如何籌措?”

見宋教仁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架勢,孫元起只好如實相告:“經孫某與袁大總統協商,準備將川陝甘晉四省的賦稅多少不論,全部移作教育經費。”

宋教仁沉吟道:“若是一直保持目前在校學生規模,川陝甘晉四省的賦稅移作教育經費,倒還綽有餘裕。但在‘四免’政策和教育補貼的刺激下,相信在校學生數量會急遽上漲,甚至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就突破一千萬。到那時候,只怕川陝甘晉四省賦稅遠遠難以支撐吧?”

在校學生數量突破一千萬會是什麼時候?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三十年?那時候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四川、陝西等省的工農業都會得到快速發展,經濟總量翻上幾番都有可能,應付教育經費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即便有缺口,自己名下的企業貼補一部分也沒問題。更關鍵的問題是,天知道那時候誰是教育部長!總不可能孫元起當一輩子吧?

孫元起道:“這個問題,還是到時候問在位的教育總長吧!我想如果川陝甘晉四省賦稅真的難以支撐,中央政府也不會袖手旁觀吧?我們現在就不必杞人憂天了。”

宋教仁道:“孫先生能夠不計一己之私,不是將川陝甘晉四省賦稅用來擴軍備戰,而是移作全國教育經費,此舉着實令宋某感佩莫名!但宋某非常擔心的問題是,中央政府一直試圖削弱地方的自治勢力,如果川陝甘晉四省爲了實現義務教育而沒有保持足夠武力威懾的話,很有可能被中央政府逐步蠶食。最後不僅教育理想難以實現,甚至連新中國黨乃至孫先生都沒有存身之地!”

戲肉來了!

孫元起當然不會天真地認爲,宋教仁此次前來就是想和自己聊聊天,順便談談義務教育問題的。顯然,昨天袁世凱提出的釐清軍務讓同盟會上下緊張異常,在獨立難支的情況下,他們準備拉新中國黨出場助拳。孫元起不願廢話,直截了當說道:“宋總長說的是昨天袁大總統釐清軍務的提案吧?”

“正是!”宋教仁也沒有迂迴,“很顯然,袁項城此舉是別有用心。雖說現今全國兵員超過120萬人,確實靡費軍餉無數,但經由國庫支付的絕大多數是袁氏北洋嫡系部隊。而且這120萬人中,袁氏北洋嫡系部隊及依附於袁的其他軍隊要佔一半以上。如果他真的是想避免財政赤字、減輕國民負擔,爲什麼不以身作則,首先自己解散冗餘軍隊、停止購運槍械?

“袁項城現在只是提出釐清軍務,一旦國務院同意,他必然會建議以訓練是否有素、武器是否精良爲裁撤解散標準。衆所周知,袁氏北洋嫡系部隊成軍最久,頗經戰陣,裝備精良,再怎麼裁撤也不會裁撤到他們身上。如此一來,被裁撤解散的只能是我們南方的革命部隊,這也是他釐清軍務的真實目的!

“現在南方革命手中掌握數十萬軍隊,袁項城這才稍有忌憚之意。如果我們讓袁項城計謀得逞,他必然會在削弱南方兵力、加強中央軍事集權後,對江南各省動武,以期蕩平異己稱孤道寡。我們同盟會與新中國黨可謂脣齒相依,若是我們同盟會爲袁項城所剪除,相信新中國黨也難以獨存!所以眼下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在國務會議上阻止這個提案通過。”

孫元起道:“脣亡齒寒的道理孫某自然懂得,只是袁項城的提案也非無的放矢。如今軍費數額確實驚人,國家財政又入不敷出,據說國務院、大總統府隔個一兩個月就要向六國銀行團借款,否則就會無米下鍋。每次向六國銀行團借款都是拿國家利益做抵押,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想來想去,只有拿軍費開刀。袁項城的理由倒也堂堂正正合情合理。”。)

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七三四六愁人夜永不得眠三八八紅旗捲起農奴戟二四二紙船明燭照天燒四二九五驕矜勢力橫相干四〇二更彈漢曲入胡琴六十四我勸天公重抖擻一六五柳花陣陣飄春水三一五書生挾策成何濟三一六無雙畢竟是家山四七六天街小雨潤如酥六十三我以我血薦軒轅三九一又向空庭夜聽泉六城頭變幻大王旗六城頭變幻大王旗四〇七根居隙地怯成形二四八風起於青萍之末五〇四月明欲素愁不眠四一〇爲報春風且莫吹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四四五七太白秋高助發兵二五七陣圖開向隴山東一百世事誰爲第一流三十三江聲挾雨夜潮通四〇四誰家獨夜愁燈影下二三四天外黑風吹海立三七三高車大馬滿長安一楔子世事相違每如此四四六畫虎不成反類犬四十七人生婚嫁有時畢二五三輸他覆雨翻雲手四七六天街小雨潤如酥二九七殺人如草不聞聲上四七五命中無時莫強求下三二四二紙船明燭照天燒四四一四玉堂金馬隔青雲四三五腸斷入城芳草路四六四伯道無兒跡便空218 斷岸還看散冷螢四八八長安近甸巡遊遍五〇九何事張良獨報仇二四九高天滾滾寒流急207 風雲帳下奇兒在一九五浙東飛雨過江來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九一三四不問蒼生問鬼神二十五海外塵氛猶未息四四三道心淡泊對流水一九二春色慾闌休閉關二六〇燕窺巢穩坐雕樑一七六心如死灰不復溫一七四與君相逢不寂寞二四一身向榆關那畔行上四二一風駕潮頭入渚田四七五命中無時莫強求下三三九四夕望龍城陣雲起三四〇不如桃李正無言四四四欲別東風剩黯然一一二管樂有才真不忝212 野渡無人舟自橫三八六看你橫行到幾時一〇一浪跡南雲真萬里一二七易水霜流萬壑清三〇二可憐頭角盡卿材三十一戲看兒爲灞上軍三二一且將恩怨說從頭三五三妖爲鬼蜮必成災三四八誰知僞言巧似簧二四三將士鼓勇思奮擊二十八遺碑誰刊郭有道二〇〇相看日暮何徘徊一八五不釣鱸魚只釣名二七九豈因禍福避趨之四十五若個聰明似女兒四〇一又是一年芳草綠四七五命中無時莫強求下一七十靈隱塔高燈欲無二四九高天滾滾寒流急三七六回車謁帝卻爲歸三一六無雙畢竟是家山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十四七五命中無時莫強求中四〇七根居隙地怯成形四四三道心淡泊對流水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六三十七籀書頡跡出爭持三六八爲報傾城隨太守上九十七座上從容吟野菊一八一俠客有謀人不測二三二此頭須向國門懸五十息羽垂頭合讓君三十一戲看兒爲灞上軍四七〇昨夜前村行霹靂三二〇今日不論腰下組五〇〇漢主秋畋正掩圍上一二五千金散去還復來一七四與君相逢不寂寞一八七滿架堆牀是五車三七三高車大馬滿長安四四〇六世人皆比孟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