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漢國變法

白公勝拿下了慎邑後,立刻乘勝追擊,見慎邑附近的七座城邑都拿了下來,統治範圍已經有百餘里地。

而齊國方面,子貢也一如既往的沒有讓楊子璐失望。在齊國傳來了好消息,田常也希望可以和漢國建立不錯的關係,雙方一拍即合。同時在信報中子貢明確指出,田常有取代呂氏統治齊國的意向。

爲此漢國和田氏建立了一個秘密協議,田氏將齊國已知的,也是齊國目前所有的七座鐵礦交給楊子璐的商人開發。當然這些商人,在其他人看來,都是普通的商人。

挖好的鐵礦將在礦山中粗加工,將他們煉製成粗鐵,運到淮河出海口的鐵城。在當地進行加工,製成武器。而煤炭也可以從宋國的彭城(現徐州)進口,通過泗水運到鐵城,進行焦煤煉製。而且這煤炭運送到鐵城的距離一路都是順流而下,速度非常的快,這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成本。相比起從會稽城一帶海運到鐵城,姓價比要高上不少。

而楊子璐也並非沒有付出,他將會每年向田氏出售二千件武器,同時漢國將把草紙、黃糖的經銷權,當然在古時候沒有經銷權這個說法,但意思差不多。反正漢國以後在齊國販賣的草紙和黃糖都將先賣給田氏,而齊國的商人,要麼只能從田氏手上拿貨,要麼只能夠跑到其他諸侯國購買。而漢國也不會將這些草紙和黃糖出售給在齊國境內販賣的商人。

同時在田常的影響力下,子貢見到了齊悼公的兒子,現任齊國的國君齊簡公。子貢代表楊子璐和齊簡公歃血爲盟,齊國和漢國結爲同盟。

不過似乎齊簡公也隱隱約約明白田氏拉攏了漢國作爲外援,齊簡公也不願意成爲傀儡。而在這一方面,田常顯然沒有他父親田乞老道,田乞是逼得其他大夫推齊悼公上位的。但田常卻是聯繫其他國人推齊簡公上位的,所以他對齊簡公的控制力明顯不如他父親田乞對齊悼公的控制力。

在歃血爲盟後,齊簡公就聯合其他大夫,任命闞止爲齊國右相國。而闞止也就是闞平田的同父異母大哥,不過他能夠上位,並非是因爲闞平田的緣故。事實上,現在除了楊子璐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漢國的左相國居然是闞止的同父異母之弟。

經過齊簡公死後,齊國爆發內亂,田乞聯合鮑牧和其他大夫,一同驅趕了國、高兩氏的宗主後,齊國五大世家,國氏和高氏已經勢力遭到重創。而艾陵之戰也將五大世界中的國、高、晏三氏勢力,幾乎一掃而空。現在這三氏除了晏氏好一點,曾經是齊國最強大的兩大世家國、高兩氏已經只說下苟然殘喘的份了。

而鮑牧也因爲殺了齊悼公,而抱田常趁機殺了。雖然說他的兒子鮑息繼承了鮑氏的宗主之位。但鮑氏的私兵、領土都已經因爲田常的打擊嚴重縮水,這也導致齊簡公不得不提拔新興世家闞氏。而闞氏的上位,也激發了田常的不滿,雙方矛盾開始激發,不過這也符合楊子璐的利益,一個內鬥的齊國纔是一個安全的齊國。

歲月如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也到來了楊子璐開始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漢國進行變法。雖然有大夫上奏,勸說楊子璐不應該將步子邁得太大,這樣太過容易摔倒的。

但楊子璐並沒有採納,實際上,現在漢國需要變法,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了。漢國現在的國土由原來的山越人領土、三夷族領土、越國、吳國等組成。但實際上細分起來又不同,吳國在這幾十年來又滅了不少國家,對於原來的地方都是用半剝削的方式統治,很少投入,這也導致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這些地方上的國民都不是很歸心。

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楊子璐就不敢向楚國開戰。

在變法中,楊子璐將漢國劃分爲五郡,分別是廣陵郡,治所廣陵城。東海郡,治所鍾吾城,是漢國北方唯一的一個郡。長江以南被楊子璐劃分爲三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還有結合山越和三夷兩地組成的建安郡。同時聚鄉、邑爲縣,最後漢國一共劃分得三十四縣。這些都有利於楊子璐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同時楊子璐也順勢加大科舉制選取的人數。

之前之所以減少科舉制選取的人數,那是因爲忌憚各大夫的反對。但現在地方大了,官員的規模也大了,自然不會損害到大夫們的利益。

再就是楊子璐撥款,讓各縣都開辦最少兩所學舍,免費,乃至收取少量學費。招收適齡的兒童入學,教材都是楊子璐提供的,帶有沙文主義色彩,加強各地民衆對漢國的認同感。而教師更加好找,孔子三千學徒,帶上那些徒孫,都不知道多少萬人了。加上儒家口才最出色,晏子都說這些儒家的人,最是會蠱惑人心。

楊子璐現在有些明白,爲什麼歷朝歷代,除了秦朝外,其他朝代都那麼喜歡用儒家。就是因爲他們能夠蠱惑人心,能夠鞏固他們的政治地位。

接着楊子璐就讓子貢負責劃分田地,楊子璐有些慶幸這個時代的制度。一切土地都是國有的,就連春耕的種子也是由國家提供的。這讓楊子璐劃分田地的工作很順利,基本沒有阻力。楊子璐按照土地肥沃,對成年男女進行分配土地,這事情楊子璐交給子貢去做。

楊子璐再按照慣例,將傷殘的老兵,分派到各地擔任保長、守備使,加強楊子璐對各地村莊、小鎮的統治。

各地衡量標準也進行統一,其中最先改革的是田地長度,無論原來多麼大,都改爲二百四十步一畝。這工作主要是在原來的吳國國土那裡進行,其他地方早就已經統一了衡量標準。

在漢國火熱朝天的進行變法,楚國也不願意安安靜靜的過曰子。當然他們最不願意的是坐視白公勝這傢伙還活生生的過曰子。葉公在四月,就組織了五萬大軍,沿着淮河進攻慎邑。

楊子璐立刻派韓甲丁率領一千長弓兵,二千強弩兵進駐慎邑。白公勝也不和葉公死磕,死守城邑。白公勝自然不願意就這樣算了,率領五萬大軍圍攻慎邑。

但葉公雖然厲害,但他還是第一次碰到蹶張弩和長弓,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連續攻打了三天,折損了三千多兵馬,就連攻上慎邑城牆一次也沒有。

葉公也不氣餒,下令大軍改圍攻爲圍困,並在慎邑邊上修建土山。

但楊子璐卻是會沒有準備的呢?他立刻派出二百艘戰艦,順着淮水西進。和楚軍舟師在淮水上大戰,但無奈楚軍的舟師並不多,一來是當初白公勝逃跑的時候,燒了最少四分之一的楚國舟師,這導致楚國舟師迅速衰退。

而來是韓甲丁在慎邑城頭上架起投石機和牀弩,如此一來楚軍舟師就打不過漢軍舟師了,被迫退讓出慎邑一帶的水域。打通了水路後,白公勝就放心了,慎邑有一道水門,運糧船可以通過水路進入慎邑,更可以源源不絕的運送援兵到慎邑來。

如此一來葉公也傻了眼了,圍困一座城池,就需要讓他與外界隔絕,最好還需要讓他知道沒有援兵了。如此一來纔好攻下,但現在葉公兩樣也不佔。

葉公雖然不甘心,但他到底有幾分大將之才,非常果斷的下令退軍。漢國和楚國的第一次交鋒,就以漢國佔了一點小便宜得勝。但楚國到底家大業大,折損三千人,並非是什麼傷筋動骨的事情,嚴格的來說,這次只能夠算是平手。

不過這一年中原也發生了一件趣事,智瑤爲了顯示自己執政的能力,派兵討伐鄭國。因爲鄭國在趙鞅死了,趁着晉國動亂,削減貢品,原本以爲等每年逐漸將貢品數量恢復上去就可以了。完全想不到智瑤這麼有魄力,居然敢才當了兩年不到的執政,帶着一幫新鮮出爐的卿大夫就攻打鄭國。

鄭國怕了,當時楚國正在圍困白公勝,自然不可能去救援鄭國了。漢國?沒有交情,再說距離也遠了一點,鄭國思來想去,似乎只有齊國了。抱着微弱的希望,請求齊國求救。

不得不說,智瑤這傢伙的確有些不認識局勢。和趙無恤一同出兵,到了鄭國國都新鄭城。這鄭國雖然是小國,但國都卻比起一些大國的國都一點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要強上幾分。這也是爲什麼鄭國作爲牆頭草百多年了,依舊沒有被滅的緣故。

這新鄭城城牆一般爲五丈高,最高處達到八丈。而城牆的牆基更是厲害,最窄的地方也有二十丈(約四十米)寬,最寬的地方足足三十丈。

城牆如此高大,加上鄭國人一心死守。智瑤也有些怕了,思索了片刻,眼珠子一轉,立刻計上心頭了。回到中軍大帳,讓人叫了趙無恤過來,智瑤板着臉說道:“趙無恤,本帥命你立刻率領本部兵馬攻打新鄭城!”

趙無恤聞言,立刻明白智瑤這傢伙的用意了,他是想消耗趙氏的兵。趙無恤立刻不答應了,搖搖頭說道:“我的士兵剛剛趕到,又是紮營筋疲力盡,沒有力氣攻城!”

智瑤雖然憤怒,但沒有辦法,晉國的政治的政出私門,那些趙氏的士兵就聽趙無恤一個人的話。智瑤就半是刺激,本是憤怒的說道:“你這個人啊!真是招人討厭又沒有膽量!趙簡子(趙鞅的尊稱)怎麼會立你爲繼承人的!”

趙無恤理直氣壯說道:“因爲我能夠隱忍,這個對趙氏沒有壞處吧?”

智瑤聞言,更是火大,但無奈趙無恤這話滴水不漏,直叫智瑤心中有火也發不出。智瑤只能夠氣呼呼的擺擺手說道:“走!走!走!”

趙無恤也不客氣,立刻大踏步離開。

因爲將帥不和,新鄭城在四萬晉軍的包圍中,穩如泰山。

而田常得知了晉國出兵鄭國的事情,經過考慮,決定自己剛剛上位,沒有一點戰功,以後怎麼取代呂氏呢?於是田常就率領五萬齊軍,順着濟水前來救援鄭國。

智瑤見在鄭國身上已經佔不了便宜了,加上沿途過來,已經佔領了鄭國七座城邑,算是賺夠了。智瑤也不願意和齊軍死磕了,於是智瑤下令撤退。不過智瑤這個人還真別說,刻薄的要命,臨走了,都不願意就這樣走。

智瑤臨走前派了人去田常那裡,對田常如此說道:“我在出兵之前,特意佔卜了一下。卦上說我和鄭國開戰,一定勝利,可惜我沒有占卜和齊國的較量,所以我就撤退了。而且這次我攻打鄭國,其實並非是爲了晉國啊!而是爲了調查陳國滅亡的原因!”

田常聞言,氣得暴跳如雷。田常的祖上並非是齊國人,而是陳國人,而且還是國君的兒子,因爲發生內亂所以逃跑到齊國。而且這段時間也並不長,傳到田常這一代也不過是第四代。而就楚國發生白公之亂的那一年,陳國被楚國派人滅了。公室被屠殺一盡,也就是說,陳國的公族也就剩下田常這一支族人了。

智瑤這話還真是夠毒,字字不帶髒,還專挑人的傷疤來。

氣得田常暴跳如雷,對使者說:“我不殺你,你回去告訴智瑤那傢伙!陳氏滅亡了!你們智氏難道能夠長存下去嗎?就你這副德行還當晉國執政!智氏距離滅亡不遠了!”

(注:古代陳音同田,所以田常等人都有兩個氏,有的歷史記載爲陳常,陳恆子。這個陳恆子是田常死後的諡號尊稱。而到了田氏代齊那一代,田氏才確立了氏,是田,不再是陳。)且說智瑤,聽到了使者回來稟報的話,不以爲意的擺擺手說道:“田常這傢伙!也就是有嘴皮子上的功夫!如果我不是沒有占卜和齊軍的戰事,我早就被我打的屁滾尿流了!”

這話最好也經過智瑤有心傳播之下,傳到了田常耳中,被田常在齊國的一些政敵諷刺,氣得田常暴跳如雷,卻沒有辦法。

(未完待續)

第210章 坑了勾踐一把第116章 出征第142章 鬼面軍來投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128章 且鷗部VS僕句部第432章第117章 且鷗部的打算第377章 象棋第206章 多事之夏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170章 談判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176章 寧靜的六月第201章 立足第170章 談判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289章 波動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243章 正統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277章 子貢使夫差第191章 逼降有後部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320章 楚漢相爭(13)第92章 至句無第245章 黑孔子第118章 闞平田的計策第5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下)第160章 悲催的越國第247章 卜商第270章 陷姑蘇(2)第386章 論戰(1)第81章 戰(下)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442章 滅齊(下)第25章 馬步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246章 曾子第217章 坑你沒話說第427章 血染穎尾(下)第103章 殘竹V猿公第386章 論戰(1)第116章 出征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279章 弭兵之盟第86章 談判第389章 難題第114章 僕句部來襲第407章 濁酒算計,水摻和第11章 小狐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253章 齊國隱患起第242章 整頓內政第11章 小狐第163章 庭燎招賢(下)第394章 四卿算計,鄭國困守第452章 妙想巧除火船計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183章 無可匹敵第283章 夜談第350章 絕戶計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392章 晉國亂象起第11章 小狐第50章 脫困第178章 使者(下)第175章 躺着也中槍第171章 琛之盟第258章 伍子胥使齊第174章 急報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121章 戰前動員第270章 陷姑蘇(2)第4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上)第411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06章 蒸餾器第250章 子貢使三國第112章 吹箭第437章 滅楚(下)第126章 共涇入甕第25章 馬步第30章 仇恨第191章 逼降有後部第190章 勾踐的無奈第53章 遲來的洞房第232章 斷勾踐之左右臂第243章 正統第408章 陳音巧撞,破毒計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274章 楊子璐的智慧第69章 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