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烽煙起

晉國現任執政雖然還是趙鞅,但實際上現在掌權的人並非是趙鞅,而是下軍將軍智瑤。智瑤雖然在兩年前是晉國四卿中排名最後的下軍軍佐。

(晉國本來六卿,分上、中、下軍,分別爲三個將軍和軍佐,但後來其中兩卿發生叛亂,被平定了後改爲上下兩軍。)

但似乎是因爲看到晉國霸業失落在自己手中,趙鞅心情沮喪,回國後就病了。沒有多久下軍將軍魏侈也跟着病了,比起趙鞅,魏侈雖然被趙鞅先病,但病得非常重。從黃池之會後,第二個月就病逝,又他的兒子魏駒接替父親的位置。而他也是魏文侯的父親,魏文侯也是戰國時期諸侯國中第一個發起變法的國君,讓魏國成爲戰國初期第一強國。

按照慣例魏駒成爲下軍軍佐,而其他人也依次往上升一級。上軍軍佐韓不信將接替魏侈的職位,而只要則成爲上軍軍佐。但智瑤並不願意接受這樣一個結果,他在這個時候憑藉家族勢力的壓迫韓氏。韓不信雖然並不願意,但無奈智氏勢力內晉國第一大勢力。

加上韓不信爲人比較懦弱,還有自己已經老了,他並不想因爲那也不知道能夠待得了幾年的下軍將軍之位,得罪了基本可以肯定是未來晉國執政的智瑤,所以韓不信退讓了。在朝堂上他對晉定公說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夠接替下軍將軍之位,並推舉了智瑤。將當事人都如此,沒有多少權力的晉定公也認可了臣子的協議,韓不信依舊保持上軍軍佐的職位。而原來的下軍軍佐智瑤,則晉升爲下軍將軍。

趙鞅雖然不願意,但他的病也越發加重,這讓他無力阻止智瑤登上下軍將軍之位。而趙鞅的病,中途也時好時壞,這讓趙鞅無法長期掌握大權,不得不讓智瑤逐漸代替他,掌握原本屬於執政的大權。而到了六月份,趙鞅最後也撐不過去了。

他的死,讓晉國政局動盪,而他的繼承人,更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接替趙鞅之位,成爲趙氏宗主的人叫趙無恤。趙無恤此人,年前就不說了,既非嫡長子,又不是嫡子或者庶長子,他的母親更是一個可以作爲禮物送給其他人的侍妾。而趙無恤此人更是其貌不揚,雖然趙鞅之前說過會讓趙無恤繼承他的話,但沒有多少人相信。

只是想不到現在居然成了真,但無論怎麼樣,有趙鞅的臨終的託孤在,無論晉國的大夫,趙鞅的其他兒子如何看待趙無恤,趙無恤最後還是在家中老臣的扶持下,成爲了趙國的下軍軍佐,繼承了趙氏宗主之位。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趙無恤剛剛繼位趙氏宗主和下軍軍佐,此時卻傳來了更加讓人震撼的消息,上軍軍佐韓不信病危

在這個消息傳出沒有多長時間,韓不信還派人求見晉定公,向晉定公請辭,並推舉他的兒子韓駒繼承韓氏的宗主,希望可以接替下軍軍佐之位。雖然韓不信還沒有死,但從他這個傳達出來的意思,也明顯可以看得出韓不信的情況,韓不信的日子已經是沒有多長久的了。

執政逝世,四卿中三人都是新手,而智瑤這個信任執政從政時間也長不了多少,而且也是第一次成爲執政,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現在的晉國不是三個新手卿大夫,而是四個。現在唯一可以趁機滅了楚國的晉國,居然遇到這樣的事情。似乎老天爺也在幫楚國,現在的晉國無論多麼想在這一次當中佔便宜,但他們都不得不以穩定眼前一切局勢爲主。

而齊國也比晉國動作大不了那裡去,一來才被夫差滅了十萬人才過去三年時間,元氣並沒有恢復多少。二來齊國和楚國並不接壤,最近的地方中間都隔魯國、宋國、陳國、蔡國四個國家,齊國趁火打劫後,這些領土都是飛地,遲早會被楚國收復回。所以齊國對待這事情上也並沒有多少動作,僅僅是多派細作前往楚國,觀察局勢。

且說楊子璐,面對眼下天下大亂的情況。他用了短短三天的時間,楊子璐就在會稽城調集了六千騎和四千名士兵,從這裡可以看得出漢國備戰能力。

沒有過多的誓師,也沒有過多的準備,楊子璐準備做的就是打一場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吳軍。

爲此楊子璐率先率領六千騎兵出發,渡過浙江,朝姑蘇城進發。而漢國的舟師大將夏尤,將率領二百艘戰艦,自甌邑出發,將沿途的士兵載上,自海上登陸吳國。

……姑蘇臺……

“哈”夫差打了個哈欠,看了一眼,在下方跪着的王孫雒,懶洋洋的問道:“王孫大夫,怎麼這麼早來找寡人啊有什麼事情嗎?”

早?王孫雒感受着外面射進來的陽光,心中卻感覺不到一點的溫暖,反而充滿着一種莫名的悲哀,此刻王孫雒的心是寒冷的。都已經日上三竿了,還早?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啊

“王孫大夫?怎麼不說話了?你難道沒有事情消遣寡人嗎?”夫差有些不滿的問道,說到後面,隱隱透出幾分怒意。

“大王漢國……出,兵,了”王孫雒收拾一下心情,沉聲說道,說到後面,更是一字一頓,以表示這個情況的重要性。

“哦是打越國吧?這又怎麼樣了?”夫差彷彿什麼也不明白似的說道。

不明白嗎?不王孫雒知道夫差不是真的不明白,而是沉迷在自己幻想中。對楚國的一戰,不僅僅將吳國最後對外開戰的力量打掉了,同樣也將夫差的雄心壯志都打掉了。大概正是因爲如此,夫差是開始越來越喜歡留在姑蘇臺,越來越喜歡流連於女.色、美酒當中,大概只有這樣,夫差纔可以忘記一切不愉快的事情。

但這對於現在的吳國有用嗎?王孫雒擡起頭,看着夫差,嘴角露出一抹苦澀道:“漢國不是去攻打越國,臣接到消息的時候,漢軍已經開始橫渡浙江,楊子璐率領六千騎軍準備直逼姑蘇城而來。如無意外,估計最晚也就三天後,楊子璐將會率領狼虎之師兵臨姑蘇城下。”

“什麼”夫差雖然沉迷在溫柔鄉中,但並不代表他已經不想有所作爲,現在夫差最大的作爲就是將吳國延續下去,保住自己現在的生活。夫差憤怒的低吼道:“怎麼會這樣的楊子璐,難道姑蘇城以南的方圓二百里的土地,都不能夠讓你滿足嗎?該死的蠻子,還說什麼兄弟之盟”

“大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應該立刻召集大夫們商議”王孫雒心中越發悲哀,夫差說了那麼多的話,但卻沒有一句有用的。難道你指責楊子璐,就會讓他羞愧得退兵嗎?再說就算真的能夠,楊子璐也得聽到你的聲音纔可以。說到底,夫差還是不太願意接受現實。

王孫雒話音剛落,內侍就走進來稟報道:“大王,太宰伯嚭、太子鴻、將軍展如、大夫茹曹等十二位大夫在外面求見。”

“速速召他們覲見”夫差似乎也知道厲害了,慌忙說道。

等伯嚭他們一行人進入宮殿,不等伯嚭他們行禮,夫差已經開口說道:“不必多禮,現在國家正直多事之秋,漢蠻子此時又趁火打劫,你們說寡人現在應該怎麼做啊?”

這些大夫來找夫差,其實也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這纔來找夫差,希望可以找到主心骨。但現在看夫差都如此,變得手足無措,他們更加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一衆大夫們都齊齊有些傻了眼了,不過既然大王問道,不能夠什麼都不說。於是他們就七嘴八舌的提出一大堆建議來。

比如什麼應該下令調集各地士兵,齊聚姑蘇城。又或者什麼要檢查軍械庫,防止武器不齊全。又什麼分肉於士兵,鼓勵士氣等等。建議倒不少,而且乍一聽感覺還很有用,但仔細一琢磨,卻發現這些都是廢話。因爲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開戰準備,用得着你們提嗎?

夫差本來還滿心歡喜的點着頭,但越聽越多,夫差也琢磨出來了。臉色登時黑了起來,過了半響,這種情況依舊沒有改善,夫差實在忍無可忍了。夫差低吼道:“你們都提了些什麼建議來啊?如果都是這樣的話,國家養你們這些人來幹什麼啊?什麼叫食君之祿,分君之憂難道你們這就是爲寡人分憂嗎?”

本來一副七嘴八舌,準備來一個長篇大論們的諸大夫立刻齊齊啞火了。

夫差見狀,更是惱了,指着伯嚭問道:“太宰,你說應該如何應付漢蠻子?”

伯嚭立刻暗暗叫苦了,他私通漢國,所以這次所有大夫中,他可以說是最老神在在的。沒有動力,那裡想到什麼辦法呢?伯嚭彷彿口吃一般說道:“那個,臣,臣認爲,認爲,認爲……”

“認爲什麼啊?”夫差的語氣越發不善了。

第89章 出人意料的開戰第157章 伐越問策第437章 滅楚(下)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433章 從內部攻破第345章 一波三折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93章 句無城之行(上)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315章 楚漢相爭(8)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382章 魯班第32章 猿公第279章 弭兵之盟第186章 解鹽荒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171章 琛之盟第44章 第二次機會第70章 奴隸、緩和矛盾第175章 躺着也中槍第195章 韓甲丁第395章 杯具鄭聲公第7章 這個時代的只有四種金屬!?第292章 英雄末路第279章 弭兵之盟第367章 齊亂(上)第253章 齊國隱患起第316章 楚漢相爭(9)第229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7)第28章 西施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65章 進退維谷的聯軍第293章 滅吳第371章 讓人哭笑不得的孔夫子第442章 滅齊(下)第290章 烽煙起第57章 九夔部遇襲第101章 甘蔗第143章 瘟疫第155章 沒有藉口,製造藉口第433章 從內部攻破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188章 三夷族的聯軍第25章 馬步第57章 九夔部遇襲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102章 挑戰猿公第181章 三夷族第174章 急報第304章 夜下蔡國(上)第436章 滅楚(中)第103章 殘竹V猿公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454章 楚國來使第128章 且鷗部VS僕句部第75章 大鍊鐵時代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292章 英雄末路第99章 兵制變革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427章 血染穎尾(下)第233章 與文種的賭約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199章 內聖外王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231章 吳國插手第14章 篝火宴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400章 形勢急轉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245章 黑孔子第176章 寧靜的六月第52章 解開心結第14章 篝火宴第47章 缺銅第130章 漫長的一夜第107章 草紙第376章 兵聖第373章 姜雪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31章 神秘劍客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136章 共家的末日第48章 報應來了!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427章 血染穎尾(下)第39章 月色下的吻第234章 吳軍初戰失利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240章 伍子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