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艾陵之戰(中)

夫差語氣不善的說道:“來人,帶胥門巢上來”

中軍大帳內所有人一片肅然,只聽得到兩名宮廷宿衛的應聲:“諾”

並沒有讓夫差和諸將久等,一身血污的胥門巢就已經被宮廷宿衛帶到了中軍大帳。顯然兩名宿衛對待胥門巢態度並不客氣,就連讓胥門巢換上衣服,休整一下容貌的時間也沒有給。此刻的胥門巢頭上簡陋的插上了一支不知道在慌張中那裡拿來的木簪,而且頭髮也比較凌亂。上半身的沒有穿衣服,只是包裹着白麻布。

也不知道是一路走得太急,傷口迸裂,抑或慌慌張張中來不及處理好傷口,麻布沾滿了傷口中滲透而出的鮮血,顯得胥門巢格外的悲壯和狼狽。

但帳篷內所有人都沒有人對胥門巢投了一個通情,或者敬佩的神色。當然也沒有人對胥門巢投向鄙視或者得意的神色,人人都臉無表情,坐在軟墊上也是正襟危坐。

“跪下”夫差怒斥道。

夫差才話音剛落,胥門巢已經“撲通”一聲的跪下來,一臉誠懇的說道:“臣有罪臣罪該萬死”

胥門巢知道夫差的性格,夫差這人不怕你錯,就怕你不認錯,不認錯那就是罪加一等,所以胥門巢就連爲自己開脫的話,半個字也不敢吭出來

“好既然知道錯就行了來人,把胥門巢拖出去斬了”夫差臉色陰沉的說道。

胥門巢聞言大急,不過前頭將話說得太滿了,現在如果自己哀求夫差從輕發落,恐怕這砍頭就得變成車裂了。胥門巢立刻將目光投向伯嚭:太宰啊我可是給了你五十萬錢的啊你可別什麼動作也沒有啊

伯嚭這纔不緊不慢的說道:“等等”

伯嚭叫住了已經架起胥門巢的衛兵。

“太宰,你這是怎麼了?”夫差不滿的掃了伯嚭一眼,問道。

伯嚭從容不迫的應道:“大王,請稍安勿躁容臣說一番話。”

“怎麼了?太宰你也準備爲此敗軍之將求情?”夫差語氣勾踐不滿的說道。

伯嚭聞言,嘆了口氣,苦口婆心的勸說道:“大王,你要處罰胥門巢,臣是沒有意見的不過臣聽聞陣前斬大將,此爲不祥啊而且臣還聽聞,當初晉文公在城濮之戰擊敗了楚國,成爲中原霸主,但晉文公並不高興。直到聽聞楚王將楚軍主帥子玉逼死了,這才高興。臣望大王以此爲鑑啊”

夫差聞言不由露出沉吟之色。

帳篷內的幾名和胥門巢交好的將領,也不願意看到胥門巢如此死了。立刻爲胥門巢求情道:“大王胥門巢將軍十六歲從軍,至今已經十六年,哪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望大王三思啊”

“大王如果殺了胥門巢,倒是痛快,不過是劍一揮的事情但如果大王讓胥門巢將軍哪怕是以小兵的身份戴罪立功,怎麼樣也可以爲吳軍多殺幾名暴齊士兵啊?”

“是啊大王,胥門巢將軍固然是死不足惜但我軍剛剛戰敗,就又殺了胥門巢將軍,恐怕於我軍士氣大有影響望大王三思”

這些大夫或是說道理,又是拉感情,夫差聞言也禁不住動搖了心中的決心,思索了半響,揮揮手說道:“罷了既然這麼多人爲你求情胥門巢寡人也看在你往日功勞上,死罪就免了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來人將胥門巢拉出去重打三十軍棍革去上大夫之職,貶爲下大夫”

胥門巢聞言,立刻只感覺自己剛剛逃避過一頭猛虎的追殺,還來不及慶幸,前頭已經又躍出一頭惡狼。上大夫貶爲縣大夫也就罷了,但那三十軍棍可不是輕鬆的啊如果是平時胥門巢對上着三十軍棍,眼睛都不會眨下。問題他現在渾身是傷,這三十軍棍打下來,就算不死也肯定去了半條小命,不休息個一年半載別隻爲還能夠站起來。

胥門巢無奈再次向伯嚭投向求助的眼神,伯嚭隱蔽的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意思是三十萬錢啊。胥門巢雖然肉痛,但還是眨了眨眼,表示同意。

伯嚭這才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對夫差勸說道:“大王,胥門巢將軍現在渾身是傷,這三十軍棍下去,豈不是等同於斬立決?”

夫差聞言,眉頭緊鎖,不滿的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寡人是不是要免了他的罪責?”

伯嚭湊到夫差耳邊,壓低聲音說道:“大王,這自然不能夠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此事萬萬不能夠不罰,但臣認爲大王可以在戰後,胥門巢傷勢好得七七八八的時候,再懲罰也不晚啊?如此一來將既顯示出了大王的仁慈,又顯示出大王的鐵面無私,三軍聽聞此事後,如何不敢不用力呢?又如何不愛戴大王呢?”

夫差聞言,思索了一番,感覺伯嚭這話有道理。這才滿意的一點頭,開口說道:“好了,寡人念在你身上有傷,這三十軍棍就暫且記起來,等此戰過後,再來領這三十軍棍”

胥門巢還敢說什麼呢?立刻拜服道:“臣謝大王隆恩”

這也算得上皆大歡喜的結局了,夫差既得了仁慈的名望,又得了鐵面無私的名聲。伯嚭則在爲那八十萬錢高興得睡覺都禁不住笑了起來,八十萬錢啊在平常年間相當於兩萬六千多畝田一年所產。而胥門巢則是抱住了性命,雖然肉痛那錢財,不過和自己的小命比起來,顯然錢財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也因爲夫差處理胥門巢的事情上頗爲公道,吳軍士氣稍微上漲。加上齊軍現在的兵力不過是三萬,而吳軍此時則是有六萬餘人,加上孟武伯麾下的五千人,足足有近七萬兵力。

國書一時間也沒有辦法對抗夫差,唯有退卻到艾邑。夫差乘機收復了原本屬於上博縣,此時雙方的戰線已經推前到距離夾谷不遠的地方了,過了夾谷就是齊國的領土了。

地形也從平原地帶進入丘陵地帶,於是夫差將部分兵車安置在後方,集中兵力,其中魯國兵馬三萬,吳軍六萬餘,合計九萬,兵車卻不過千乘。而齊國則是合計兵力近十萬,兵車也和吳魯聯軍一樣,也不過千乘,顯然雙方也知道兵車在這個地帶的作用被削弱到最低。

夫差並沒有立刻開戰,吳軍到底是勞師動衆而來,而且一路上加快行軍速度,糧食供應上有點跟不上。於是夫差以守爲主,國書就不客氣了,頗有你退一步,我進三步的架勢。國書率領齊軍零散進攻,不過吳軍兵馬精銳,軍械精良,更別說現在以守爲主。

齊軍的進攻自然多半都是無用功不說,連日下來己方損失的兵馬比之吳魯聯軍還要多上不少。國書也不願意繼續發動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進攻了。國書便改變策略,轉而和吳軍對峙,偶然雙方巡邏隊碰到臉,還會發生小規模的戰鬥,不過戰鬥規模也侷限於此了。

時光慢慢流逝,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十月份上旬。經過十多天的休整,吳軍不僅僅是體力,就算是士氣也恢復了不少。而夫差也想出了對付齊軍的計策。

夫差召集衆將到中軍大帳商議,將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來,諸將聞言,都大讚夫差英明,這可真是沒有水分的,不過這英明過後,諸將卻集體啞火了。因爲這條計策中有一環非常重要,但困難程度也非常大。

而這個任務就是率領三千士兵去引齊軍出戰,而且這三千士兵還是魯國的士兵。魯國的士兵有多麼爛,經過這近一個月來的相處,所有人心中都有底了。這個任務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都不差。

夫差見沒有人說話,不由有些惱了,怒斥道:“難道全軍上下,沒有一勇士嗎?。”

諸將聞言,立刻人人羞愧的低下頭,不過羞愧又怎麼樣。春秋這個禮樂崩壞的時代,已經沒有多少人認爲榮譽比小命還重要了。

夫差臉上的神色越發陰沉,就在夫差忍不住大發雷霆的時候,在諸將末端走出一個人,拱手道:“大王,臣願往”

夫差仔細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不久前犯下大錯的胥門巢。夫差聞言,立刻轉怒爲喜,高興的說道:“好,胥門巢只要此戰過後,無論成功與否,你之前的罪過,寡人都將之一筆勾銷”

“謝大王”胥門巢有些平波無瀾的說道,此刻在他看來,接過了此任務,便已經一隻腳踏入了陰曹地府。別說一筆勾銷了,哪怕夫差說此戰後,讓了吳王之位給他,在他這個將死的人看來,這又如何呢?

第二天,胥門巢出戰,但因爲要逃跑的,胥門巢麾下三千人,卻配備上了二百乘兵車,平均一乘兵車十五名士兵。而且這十五名士兵中,還有三名還是車兵,步兵的僅僅只有十二人。這樣高兵車的配備率,在戰場上很少看到,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夫差親自給胥門巢斟了一碗酒,說道:“胥門巢,此酒乃寡人敬你的”

“謝大王”胥門巢聲音雄壯的應道,話畢便將酒如瀑布般傾瀉入自己口中。旋即,胥門巢將酒碗扔在地上,擲地有聲的說道:“不成功,便如此碗”

諸將見狀,也禁不住爲之動容,夫差仔細的看了胥門巢一番,沉聲說道:“吳國多幾個你這樣的大夫,別說霸業了就算寡人成爲天子又有何難呢?”

胥門巢並沒有多說,只是對送行的人都環圈一拱手,立刻率領三千魯軍士兵,二百乘兵車出發。

齊軍見吳軍派人挑戰,不由有些奇怪了,吳軍不做縮頭烏龜了?但他們還是將這個情報稟報了國書,國書便着急諸將議事。

一聽吳軍不過來三千人,諸將立刻沒有興趣了。倒是公孫揮聽說,吳軍主帥居然是胥門巢,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元帥,還真是老朋友啊莫不如讓末將去會會他”

國書聞言,也禁不住笑了,半個月前,讓吳軍折損近萬人,如今已經在齊國、魯國等地傳開了。甚至有人說國書比起孫武也差不了多少,讓國書得意得嘴脣上的鬍子都幾乎翹到眼睛那裡了。國書立刻爽快的說道:“好,不過對老朋友,別太熱情,要不然嚇跑他了哈哈哈”

中軍大帳內的諸將自然知道是什麼回事,聽到國書如此調侃,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所有人都沒有當吳軍是一回事,大概在他們這事兒和出去郊遊一番,並沒有什麼差別。

公孫揮也是不以爲意,哈哈一笑道:“這個自然,元帥等末將好消息吧”

說罷,公孫揮一揮戰袍,就大踏步的走出中軍大帳,點起了自己麾下的五千兵馬出營。見到胥門巢,公孫揮立刻哈哈大笑道:“胥門巢,可認得本將軍啊”

胥門巢見來人居然是公孫揮,當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胥門巢的門客立刻提醒道:“主公,別忘記大王的吩咐”

胥門巢這才立刻冷靜過來,心中雖然怒火中燒,但他知道現在就算進攻,也不可能擊敗公孫揮的。於是胥門巢立刻大喊道:“敵軍勢大,快快撤退啊”

軍中立刻響起鳴金之聲,三千魯軍士兵立刻哄的一聲,人人轉身逃跑。

公孫揮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怔了怔這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不由大罵道:“胥門巢,你這個懦夫”

副將對公孫揮提醒道:“將軍,現在罵也沒有用我們要不要追啊?”

“追爲什麼不追啊下令擂鼓,全軍追擊”公孫揮渾然不畏懼胥門巢這個手下敗將,毫不猶豫的說道。

“諾”副將雖然感覺有些不妥,但胥門巢乃是昔日手下敗將,他也不太感覺胥門巢將他們擊敗。

於是戰場上出現一道奇景了,來挑戰的卻是一矢都沒有射就逃跑。而迎戰的則是立刻變成追擊,其形勢之逆轉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不過齊軍的追擊並不輕鬆,皆因這裡雖然依舊屬於艾陵,但這裡的地形已經不是之前平坦的荒原了,而是已經是丘陵地帶,兵車的作用受到很大約束。

不過兵車到底是比步兵快的,所以公孫揮一點也不氣餒,一副鍥而不捨的追着。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追了約莫五里左右的距離。兵車已經越來越接近魯軍步兵了,兵車上的弓箭手的射程已經堪堪射到了魯軍步兵那裡,公孫揮的臉上禁不住掛起了一絲得意之色。

但就在這個時候,右側一座小山的立刻衝出一大批的步兵,另外還有兵車從小山拐角處突襲而來。公孫揮措手不及之下,被殺得幾乎全軍奔潰。不過即使如此,齊軍敗退也不過是時間的事情。

來人不是別人,乃是魯國司馬孟武伯,他按照夫差的吩咐,在這裡率領一萬魯軍士兵,一百乘兵車埋伏着。胥門巢早就被公孫揮追得異常憋屈,現在見有便宜可佔,那裡會不佔呢?胥門巢立刻率領魯軍轉身助攻,而胥門巢也知恥而後勇了,爲了激勵士氣,衝鋒在第一線。

但公孫揮也有幾分本領,居然讓他在胥門巢攻過來之前,穩住陣勢,而此地距離齊軍大營也不過五里地,公孫揮相信國書肯定很快就接到消息,甚至已經在箭樓上看到了眼下齊軍的形勢。

公孫揮想的沒有錯,國書還真在箭樓上觀察戰況,見公孫揮中了埋伏,不由有些震驚了。立刻命令另外一員大將,公孫夏率領四百乘兵車速速出營,支援公孫揮。

見齊軍又派人來,這個時候胥門巢似乎害怕了,將步兵留給孟武伯,自己率領着所有兵車,二百五十多乘,立刻又是轉身就逃跑了。而孟武伯則是率領步兵退到小山上防守,公孫夏惱胥門巢這個敗軍之將居然戲耍齊軍,加之此刻魯軍退到山上搏鬥,兵車完全失去了用處。

公孫夏給公孫揮留下一百乘兵車後,立刻率領餘下的三百乘兵車追殺胥門巢。又走到一處小山附近,小山拐角處立刻涌出一支軍隊,當頭一支旗幟便寫着‘吳右軍將軍展如’。公孫夏那裡願意到手的鴨子飛走了,顧不上展如兵馬比他還多。竟然帶着兵車殺上去,和展如殺作一團。

而胥門巢現在簡直就成了遊擊老手,見公孫夏被展如壓制着,立刻回身再戰。氣得公孫夏瓜瓜大叫,恨不得將胥門巢連皮帶骨給吃了。

這次不僅僅是國書了,就連齊國的上軍將軍高無丕、下軍將軍宗贏也看到了,見到齊軍被吳魯兩國如此戲耍,不由勃然大怒。高無丕對國書說道:“元帥,讓末將出戰吧我齊國怎麼能夠彷彿猴子一般,被這些小國戲耍呢?”

“元帥,讓我出戰吧我一定會拿下胥門巢的人頭回來的”宗贏也不甘落後。

此兩人中高無丕乃高氏家主,而宗贏也不差,乃公室勢力的代表人,他的家族世代擔任齊國太宗之職,而現任太宰也就是宗贏的父親,如果沒有意外,下一代太宗不是宗贏來擔任,就是他的兄弟來擔任。

而這個太宗並非是諡號,而是春秋時期諸侯國的一個官職。其職權相當於禮部尚書、宗人府一把手宗正,專門負責齊國宗廟祭祀和禮儀。別看權力雖然不大,但在公室中威望一般都是最高的,就算不是最高的,也是最高的那幾個人之一。

國書思索了片刻,決定兩方都不得罪,臉色一肅說道:“高無丕、宗贏聽令”

“末將在”兩人聞言,都立刻精神一振,興奮道。

國書肅然道:“你兩人各自率領兩萬人出戰,務必要擊敗這些跳樑小醜,最好就捉住胥門巢這個混蛋”

“諾”高無丕和宗贏高聲應道。

沒有多長時間,兩人就各自點齊兩萬士兵出營作戰。當剛剛來到胥門巢所在的戰場,卻見到一杆大旗迎風招展,上書:吳下軍將軍吳姑曹。一看這名字,高無丕和宗贏就反應過來了,這吳姑曹乃是夫差之子,又有人稱爲王子姑曹。

王子姑曹的兵力可不少,足足有三萬人。加上展如、孟武伯、胥門巢,現在吳軍在戰場上已經投入了六萬人。

僅僅在王子姑曹這裡,就已經有近五萬人,但高無丕和宗贏二人俱是初生之犢不怕虎,加是兩人自認爲自己武力過人,親自殺奔前線,殺了吳軍三名將領,吳軍將領不由有不少人害怕了。

王子姑曹不由有些不知所措了,此時一員大將挺身而出,道:“將軍,齊軍如此囂張,竟敢視我吳軍如無物末將茹曹願請戰望將軍答應”

王子姑曹禁不住猶豫道:“茹曹將軍當爲勇士,只是你一人上,恐怕有不妥”

“區區兩個跳樑小醜,何須如此重視呢末將茹曹如果不克敵,願意以死謝罪”茹曹兩眼一瞪,氣勢赳赳的說道。

王子姑曹見茹曹都已經將話說到這個地步了,他能夠不答應嗎?

王子茹曹便答應道:“那麻煩茹曹將軍了”

話雖然說,但王子姑曹卻不太放心,暗暗派人找了幾名勇士來,如果茹曹有不妥,立刻派這幾名勇士上去。不顧王子姑曹的擔心卻是有些多餘了,只見茹曹迎上高無丕和宗贏,就彷彿猛虎下山,駕駛着兵車,一人戰兩人,卻是和高無丕和宗贏二人殺得難分難解。

吳軍本來就佔據優勢的了,之前不過是爲高無丕和宗贏二人勇猛所震懾。此刻見自己軍中出現一名更加勇猛的戰將,吳軍上下人人都立刻士氣一振。齊軍和吳魯聯軍之間的形勢立刻逆轉,齊軍被吳魯聯軍殺得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戰場雖然如此,但國書還是很沉住氣,並沒有急着將兵馬投入戰場。依舊在冷眼旁觀,但戰況慢慢對齊軍越發不利了。國書不由眉頭緊鎖,決定一棰定聲,而且他也感覺到了這個時候,吳軍也不可能留下什麼士兵了,下令齊軍全軍出動。

PS:今天小爆發一下,六千字。現在木木負債爲一萬三千字,哈哈又少了一千字債務了

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438章 滅晉(上)第118章 闞平田的計策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268章 誘敵第121章 戰前動員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390章 二請熊宜僚(上)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197章 甌江第181章 鹽第385章 墨翟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265章 冤殺之伍子胥第241章 東楚擇君第47章 缺銅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390章 二請熊宜僚(上)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212章 謹慎不如楊子璐計第47章 缺銅第241章 東楚擇君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85章 禍水級使者第234章 吳軍初戰失利第459章 聲東擊西(3)第418章 是你!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346章 勾踐突襲第2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67章 出鞘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42章 目標!大象!第378章 心理戰第71章 奴隸中的人才第122章 始戰(上)第236章 以退爲進第236章 楚軍的放縱第156章 騎兵戰術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70章 奴隸、緩和矛盾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208章 公子奄第64章 攻城戰開幕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86章 談判第6章 邯鄲趙氏第378章 心理戰第419章 姜雪與破齊之計第286章 熊宜僚第392章 晉國亂象起第19章 諸暨城第182章 東安部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181章 三夷族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413章 ‘楊子璐’現身大明宮第367章 齊亂(上)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147章 趁你病,要你命(4)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273章 陷姑蘇(5)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56章 勸誘第196章 狠人第126章 共涇入甕第9章 搏熊第272章 陷姑蘇(4)第194章 破敵第10章 救人第389章 難題第411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章 落難者第88章 陰謀對陰謀第10章 救人第69章 明悟第300章 漢國變法第95章 句無城之姓(下)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140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下)第84章 夷光和阿旦第118章 闞平田的計策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107章 草紙第304章 夜下蔡國(上)第246章 曾子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