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

……越王宮……

“主上,範大夫、文大夫、苦(成)太宰、柘(稽)大夫已經來到了大殿。”內侍站在門外小心翼翼的說道。自從和姑蔑國議和以來,已經有三名內侍因爲犯了一點小錯被勾踐處死,他說話也不得不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他可不想成爲第四個被處死的內侍。

勾踐臉色陰沉的從柴草鋪墊的牀上站起來,但他知道現在再憤怒也解決不了眼前的難題。勾踐深呼吸一口氣,心中的怒火也壓下不少。勾踐伸出舌頭舔了下掛在屋樑上的苦膽,仔細感覺着舌尖傳達而來的苦澀感。

勾踐目光一下子變得異常凌厲,凝視着這枚自己已經用了一年多的苦膽,勾踐自言自語道:“勾踐!你要冷靜!你要忍耐!吳國的三年之恥你難道不想洗刷嗎?你難道不想讓當初看不起你的人後悔?讓當初羞辱你的人後悔嗎?冷靜,你纔可以報復所有羞辱你的人!”

勾踐在說完這話後,臉色正常了不少,起碼不像原本看上去那麼陰沉。來到大殿,文種等四人已經按照官職分坐在兩側,和往日沒有什麼不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范蠡,染上瘟疫的范蠡雖然經過小半年的細心照料,但蒼白的臉色依舊讓人看了就會懷疑推一下他,會不會就倒在地上去了見閻羅王。

“參見主上!”四人見勾踐來,立刻對勾踐行禮。

“諸位大夫免禮!”勾踐語氣中帶着幾分客氣,走到自己的主位上,一撩下襬,跪坐在草蓆上。沉默了半響,臉色凝重的開口說道:“寡人叫諸位大夫來,想必諸位大夫也大概知道什麼事情。現在我越國已經處於生死存亡之時。”

說到這裡,勾踐掃了衆人一樣,文種等人的臉色也不比勾踐差得那裡去,都是一臉凝重的。勾踐接着說道:“北有強吳,南有蠻漢,西有姑蔑,東爲無邊大海。現在的越國就彷彿被圍困在籠子裡面的餓虎,如果不破開籠子,除外獵殺,最後只會在籠子裡面慢慢消瘦下去,直至餓死。寡人召集諸位大夫來,就是希望諸位大夫能夠爲寡人,爲越國的國人,給出一個破開這個籠子的辦法!”

不得不說勾踐的成功並非是運氣使然,能屈能伸是勾踐最大的特點。作爲君主他卻能夠向臣下說話的語氣中帶有幾分哀求,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

過了半響,文種率先開口說道:“臣認爲目前障礙越國最大的攔路石並非是最強大的吳國,而是漢國。正因爲漢國一舉殲滅了我越國一千餘大軍,這才導致越國在和姑蔑國的對戰中不得不在春耕的時候大量徵召大量沒有上過戰場的國人,讓越國和姑蔑國的對戰中不敗而敗。姑蔑國恐怕也知道,沒有了漢國牽制,他們什麼都不是!如果主上能夠解決漢國,姑蔑國也不足爲患!甚至他們會自動將之前降下的貢品提高到原來的數量上!”

勾踐聞言,嘆了口氣說道:“但如何能夠搬開漢國這塊攔路石!現在漢國國力日盛,稷下學宮開辦後,就連聖賢老子的得意弟子段於也前往講學,儒家開山始祖孔子、名家大賢鄧析的次子素有賢名的學術大家鄧洗傳出要來一趟稷下學宮參加學術之辯。據說晏子也有心前往漢國參加一次學術之辯!楊子璐縱使不能夠籠絡到如孔子、晏子這樣的大賢,但尋常善於政事的學子還可以!現在的漢國已經比半年前的漢國更加難對付了!”

勾踐不傻,也知道一個國家的強大,並不僅僅需要有大賢的臣子,還需要有足夠擅長政事的胥吏。也許其他國家並不缺乏,但對於漢國而言,目前最需要的並非是大賢,反而是這些不過會處理尋常政事的士子。

范蠡想到越國眼下的境況,很大原因都是因爲自己的戰敗。范蠡當即臉色慼慼的朝勾踐伏地拜首道:“臣無能,連累主上!請主上責罰!”

勾踐慌忙站起來,離開草蓆,親自走到范蠡面前,扶起范蠡說道:“大夫這是什麼話!戰敗於漢蠻子並非是大夫的過錯,實在是時也!命也!”

范蠡嘆了口氣說道:“范蠡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不怕主上怪責,說句恐怕喪氣的話。如果要大敗漢國,恐怕需要精兵二萬方可!滅漢最少也要精兵五萬。如果兵力不足,莫不如不出兵。”

“如此困難?”勾踐雖然自然漢國難對付,但卻想不到如此的困難。對於范蠡說的話,勾踐聲音中難得的都出現不敢置信的語氣。

大夫柘稽嘆了口氣,說道:“當如是!不怕主上責罰,臣的想法其實和范蠡的想法差不多!臣雖然不過出使漢國,但也看得出漢國不易對付!”

越國太宰苦成也開口附和道:“臣認爲以范蠡和柘稽的見識,所說之話恐怕不會有太大的錯失!臣認爲對於漢國,還是徐徐圖之方爲上策!”

勾踐的心立刻彷彿墮入萬丈深淵一般,雖然明知道是什麼答案,依舊忍不住問道:“這豈不是說,漢國不能戰勝?”

柘稽嘆了口氣,婉轉道:“漢國有大山保護,恐怕越國短期內不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其身上!”其實柘稽這話已經很給勾踐面子的了,什麼短期內,不過是安慰勾踐罷了。

但在這個時候,隱隱提出漢國無敵論的范蠡卻說道:“其實臣認爲漢國還是有弱點!如果用好了,不僅僅是漢國,就連姑蔑國也會被越國所降服!”

勾踐和文種等三名大夫聞言都不由怔了怔,勾踐率先反應過來,搶先問道:“計將安出?”

PS:第四更到!套用韓信的話,少少無區,多多益善。

第418章 是你!第262章 艾陵之戰(中)第267章 陷武原第344章 選舉爲王第271章 陷姑蘇(3)第53章 遲來的洞房第153章 范蠡示愛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319章 楚漢相爭(12)第97章 竹甲、藤甲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315章 楚漢相爭(8)第111章 焦炭第105章 拐賣第162章 庭燎招賢(上)第163章 庭燎招賢(下)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19章 諸暨城第232章 斷勾踐之左右臂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307章 八國會盟第80章 戰(中)第240章 伍子胥的目的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234章 吳軍初戰失利第435章 滅楚(上)第170章 談判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320章 楚漢相爭(13)第74章 開發重工業第73章 鐵第1章 落難者第451章 鐵索火船攔長江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178章 使者(下)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322章 戰爭的延續——外交第72章 宮離子第315章 楚漢相爭(8)第120章 僕句孤的掙扎第95章 句無城之姓(下)第83章 糊塗事第213章 一箭雙鵰第31章 神秘劍客第51章 馴象第136章 共家的末日第434章 東楚侯,有名無實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58章 產裡族與海鹽部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105章 拐賣第142章 鬼面軍來投第47章 缺銅第201章 立足第230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8)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95章 句無城之姓(下)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305章 夜下蔡國(下)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322章 戰爭的延續——外交第172章 美人歸第182章 東安部第28章 西施第86章 談判第82章 蓮姬第344章 選舉爲王第287章 政變前第291章 騎兵對決騎兵第294章 葉公平亂(上)第188章 三夷族的聯軍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92章 至句無第162章 庭燎招賢(上)第204章 遷都第73章 鐵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2)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154章 山寨版長弓第408章 陳音巧撞,破毒計第55章 賣象牙第374章 田盤第459章 聲東擊西(3)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210章 坑了勾踐一把第274章 楊子璐的智慧第10章 救人第437章 滅楚(下)第96章 結盟第381章 白虎學宮第123章 始戰(下)第414章 孫武寸舌定乾坤第287章 政變前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236章 以退爲進第252章 多事之秋第128章 且鷗部VS僕句部第51章 馴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