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黃飛鴻、黑格爾與何部長

大年初三,小年朝

吃過了早飯,孫大海帶着孫圓圓和孫大河,在村子周圍溜達,二表哥李亮陪着他們。不一會,李飛也跑來了,懷裡還抱着兩隻小狗。

孫圓圓和孫大河開心地迎上前去。

昨天他們聊天時,李飛說自己家的大黃狗年前生了一窩小狗,到現在兩個月了。孫圓圓很喜歡小動物,就問能不能帶來,讓她摸一摸小狗,李飛很大氣,決定送一隻給她,後來看到孫大河也眼饞,於是就變成了兩隻。

其實,這個年代農村的狗也很可憐,人都吃不飽,更何況是狗。許多人家裡的狗下了小狗,送都送不出去,只好扔到外面,自生自滅。

孫大海仔細一看,原來是華夏最著名的神犬——華夏田園犬。

這兩隻狗的品相都不錯,一黃一黑,圓頭尖嘴,頸線爲白色,很寬,直接連到胸腹。臉頰和眼眶上也是白色,一臉的笑模樣,很招人喜歡。

兩隻小狗和兩小孩很有緣分,被李飛放到地上後,圍着兩小歡快地玩了起來。

孫圓圓問李飛,小狗的名字。李飛說狗小,還沒有名字,讓他們自己爲狗起名。兩小在一邊嘀嘀咕咕了好久,總覺得自己想的名字不好聽,於是便求助於哥哥。

孫大海當然不會起什麼大黃、小黑之類庸俗的名字。他大筆一揮,從此,“黃飛鴻”和“黑格爾”便成爲家裡的新成員。

他們正玩着,從村外開進來了兩輛吉普車。

孫大海愣了一下,但還是迎了上去。

車在他面前停了下來,司機葉師傅和坐在副手位置的曹大廚,向他點頭示意。

孫大海向後座一看,是兩位奶奶。黃老呢?難道他坐在後面的車上?

孫大海向後車看去。果然,車窗搖下,黃老探出頭來:“大海,我在這裡。”

孫大海趕緊跑了過去,

“爺爺。”隨着孫圓圓的叫聲,兩小也邁開小短腿,跑了過去,後面還跟着搖着尾巴的黃飛鴻和黑格爾。

“爺爺好,您來得好早呀!”

孫大海走過一看,在黃老的身邊,還坐着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

黃老笑了笑,說:“他是我的同事,你叫他何爺爺吧。”

孫大海後退一步,鞠躬,並說道:“何爺爺,過年好!”跑過來的孫圓圓和孫大河,也有禮貌地向他們問好。

前面的車發動起來,向姥爺家駛去。

孫大海連忙說:“爺爺,何爺爺,你們坐車先過去,我帶他倆走着過去。”又對司機說:“叔叔,您跟着前面的車,上坡就是,沒多遠了。”

孫大海帶着兩小孩和兩小狗,快步回到姥爺家。

大人們都在堂屋說話,姑姑和李建李紅,在陪葉師傅和另一個司機。

孫大海叫兩小先別進堂屋,影響大人談事,就在院子裡和小狗玩吧。自己去找葉師傅。

“葉師傅,您好!這位師傅是?”

“大海,你也好。他是小景,何部長的司機。”

孫大海和景師傅打過招呼後,問葉師傅:“葉師傅,爺爺今天怎麼換車了?”

“黃老怕村裡路不好,轎車不容易過,所以換成吉普。另外,他和何部長一起出來,兩輛紅旗,也太扎眼了。”

正說話間,剛纔坐在何部長車副座的青年男子,從堂屋裡走出來。

“兩位師傅,等會還要出車去現場看一下,回來您二位再休息,受累了。”

葉師傅給孫大海介紹:“大海,這位是文秘書,是何部長的秘書。文秘書,他是孫大海。”

“呵呵,大海同學,你好。來的路上,黃老沒少誇你,我姓文,你叫我文叔叔吧。”

寒暄之後,文秘書說:“大海,初一部裡組織團拜的時候,黃老對何部長說了你們的計劃。部長認爲這個計劃很有想法,所以今天以個人身份,過來聽一聽。”

孫大海明白了,何部長覺得計劃可行,又得到了黃老的背書,所以準備支持一下。

孫大海叫表哥李亮,趕緊去李忠家,請李忠直接去養豬場,開門等候。

孫大海和文秘書聊了一會,才知道部裡領導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定下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幾年來,農業部卻沒有做出什麼成績。

小崗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村民自發形成的。到目前爲止,部裡對此還是處於不表態,不阻撓,關注其發展的觀察階段。

部裡其它的項目,要麼是科研攻關項目,要麼是基於政治因素的農業援建計劃,都不具有代表性和重複操作性。

名利雙收的項目,又被中糧或特區拿走了,如可口可樂和正大集團。

曹勇的這個項目,不多不少,剛剛好。

孫大海見慣了前世幾十億,上百億的大項目,不覺得這個投資大,但對於1981年的內陸來說,即便是首都,三百萬美金的私人項目,又是在農業口上的實體投資,足以驚動一兩個部級領導出面。

如果是歐美資金,在這個年代,想直接進入民生領域,恐怕現在很難通過農業部和其它部門的審覈。有趣的是,現在投資的主體是香江資金,大家習慣性默認爲一家人。意識形態上的限制,對曹勇來說,是幾乎沒有的。

孫大海根據前世的經驗,跟曹勇嘀咕了好久,他倆特意提出許多條款,都是對政府更有利的。比如所有項目均爲合資項目,比如允許地方政府以土地、設備、技術或生產工藝折算成現金入股等等。

堂屋裡的人出來了。

黃老笑着對大家說:“現在過年放假,我們倆沒事,出來轉轉,順便看一下小勇的項目。你們不用陪我們了。小勇、衛國,還有大海,你們帶我們去現場看看吧。”

曹勇跟着何部長和文秘書上了車,路上和他們詳細介紹投資計劃,孫大海和爸爸,則上了黃老的車。

孫大海想了一下,對黃老說:“爺爺,我叫小舅一起去吧,他剛復員回來,以後準備盯這一攤。”

黃老點頭同意後,李小龍也上了車。

李忠已經到了,他還找出了養豬場的設計圖。面對兩位部長,他哆嗦着介紹完舊養豬場的情況。

因爲有黃老的關係在,何部長也就沒有云山霧罩地打官腔,他直截了當地開始了詢問。

“你們總共有四個項目,種豬場、育肥場、飼料廠以及有機飼料廠,你們考慮的很全面。請問,爲什麼要分設四廠,而不是合成一個大項目?”

“我首先說明一下,我們投資的目的。,是要形成產、銷、研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互相促進,改良肉豬的品種,提高產量和營養價值,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何部長您也知道,這錢雖說是香江資金,其實就是我們的一筆境外資金。對我們來說,賺錢不是第一位的,如果想賺錢,工業、商業,哪怕是做貿易,哪個都比投資農業強。”

黃爺爺、何部長以及文秘書都點了點頭。

第662章 拒絕採訪第604章 何霖的發展方向第451章 馬克?範尼凱特第852章 高盧銀行第349章 想拆就拆第457章 楊旭飛第777章 良丘古坊第116章 世界盃結束了第123章 工作彙報第543章 螳臂當車第520章 三里屯店第532章 自信的胖子第682章 不同的圈子第244章 條件談妥了第624章 職工餐廳第283章 烏雞是好東西,那就養一些。第611章 目標——百事可樂第750章 食爲天高層會議第22章 黃爺爺還真成了黃“爺爺”第568章 什麼態度第357章 蔣尚宇(祝賀“笑於心酸i”成爲本書第一位舵主,特此加更)第393章 入股恩特飛行服務公司第686章 愛發紅包的友聯第510章 滇池第168章 難產的財務報表第804章 保護費第832章 欲速而不達第705章 蹭飯第280章 過年就要放鞭炮第619章 孫家的富1.5代第567章 中二青年第799章 嘉華投資公司的新結構第943章 升級的獨立日派對第995章 參觀新家第864章 香江演員的片酬第825章 孫大海的牢騷第48章 元日第469章 劈柴院兒的江寧會館第701章 趨勢明顯第228章 一大筆額外收入第373章 陳曦和梅耶娜第187章 服務五人組第1032章 搭便車第884章 易衛然的野望第626章 大福證券第833章 堵門的潘長明第358章 安德魯的邀請第952章 緊鑼密鼓第213章 開業日的早晨第749章 前世被埋沒的人才——李二龍第784章 爬犁隊第1022章 下一階段的產業佈局第271章 利生體育用品商店第480章 神操作第887章 無法回頭第909章 發展中的遠望第876章 鞏莉第669章 《末代皇帝》劇組來了第212章 一卡車的開業花籃第175章 “避難”的孫大海第625章 漏銅第285章 聚寶源第334章 孫大海的廚藝第667章 資源第163章 五十元的“鉅額”設計費第314章 譚詠麟?第359章 抵達紐約第495章 學生入校了第339章 靠山屯——向如蓮如玉大大和《小地主》致敬第150章 孫衛紅有房子了第83章 提早誕生的文化衫第967章 黃老出馬第186章 鳳凰城菜刀隊第220章 蘭桂坊開業第338章 東北人都是活**第82章 挽救失足少年張國政第820章 首任店長林鴻飛第375章 阿茲臺克體育場第610章 禮尚往來第191章 大家一起喊“茄子”第16章 未來的族長大人第60章 豬騎士第296章 “雙贏”的結果第290章 獎學金和模擬勤工儉學第50章 《少林寺》別跑,就你了第810章 悄悄咪咪地潛入第841章 俄羅斯方塊第637章 危機臨近第973章 巴納特隊的選擇第902章 遺憾的向強第549章 架設未來投資公司第493章 被禁足了第392章 準備擴張第313章 “雙都”火腿腸第590章 硬湊上來的王三日第982章 暴發戶行爲第107章 又變成窮人的孫大海第488章 達成合作意向第297章 和平門的全聚德烤鴨店第687章 大製作的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