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談判就是磨來磨去

唐旭安沉默了一會兒,舉起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輕輕說出一個數字:“三萬盒專輯包銷,我們可以接受。”

音像公司的底線當然不可能是三萬盒,如果僅僅是這個數字,根本沒必要讓唐旭安這位副總親自過來談判。但是話說回來,對於音像公司來說,這樣的專輯包銷也是很有風險的,所以數量越低,他們承擔的風險也就越低。唐旭安就是秉承這樣的一個宗旨,試探性地給出了一個數字。

不過他也知道,在這個數字上是不可能達成協議的。

在這裡,先要稍微解釋一下“專輯包銷”這個概念。

歌手發行一張專輯,最擔心的是什麼?不用說肯定就是專輯銷量。這是切實關係到歌手和唱片公司切身利益的事情。當然,這份利益還與壓片工廠、承接經銷的音像公司以及零售唱片的音像店有密切關係。

專輯包銷與壓片工廠和音像店的關係都不太大,最主要的就是承接經銷的各地音像公司。

專輯發行之前,歌手或唱片公司與音像公司談判,音像公司經過市場考察和研究,答應承接多少數目的歌手專輯,比如三萬盒專輯。這時,唱片公司要給音像公司返利。比如一盒零售價格十塊八的專輯,按照正常的銷售程序,音像公司拿到手應該是七塊錢左右。承擔包銷之後,包銷數字裡面的專輯到手價格就肯定是低於七塊錢的,具體數字需要唱片公司跟音像公司協商來定。包銷專輯數量越多,這個價格也就越低,相對的,音像公司就會賺得更多。

這是必然的,否則誰會去做包銷這樣的事情?因爲一旦確定了包銷專輯,這筆包銷專輯的錢款是要事先付出去的,接下去專輯的銷售就全靠音像公司自己了,賣不出去也只能自己承擔損失,不能像正常的專輯銷售那樣。賣不出去可以退回唱片公司。

這就是包銷專輯要冒的風險。

這種“包銷專輯”的模式,是一件風險與收穫同時存在的商業行爲,在80、90年代曾經長時間存在於專輯銷售過程當中。

這種模式說不上好壞,但是對於出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的新歌手來說。讓掉一點自身利益,換來專輯銷售數字的上升,這無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賺錢的機會,成名之後有的是。

但是對於音像公司來說,他們就更願意做成名歌手的包銷。這些歌手有以前的專輯打底。各地音像公司對於這位歌手的成績會有很好的預估,只要判斷上沒有重大錯誤,銷售成績一般都能達到包銷數量,他們當然願意增加自己的銷售利潤。不過相反的是,已經成名的那些歌手,往往不再需要音像公司來包銷自己的專輯。

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情況。

像葉梓這樣的新歌手,雲省音像公司能夠給出一個三萬盒的包銷數字,其實不低。要知道這只是雲省一個地方,音像公司的能量最多輻射到藏區和川省這些周邊省份,再遠就沒有他們的事情了。葉梓的新專輯能在雲省一地就包銷掉三萬盒。已經是很不錯的成果。放到其他省份,沒有這檔子事情從上面壓下來,人家根本就不可能跟你談這種包銷的事情。

但是葉梓顯然是不會滿足的。

付出了“聯合署名”這樣的代價才換來的機會,不從雲省音像公司那裡狠狠地咬一塊兒肉下來,葉梓如何甘心啊。

“唐總,CD專輯呢?”葉梓的專輯將是CD和磁帶同時發售,CD主攻香江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磁帶則是瞄準了內地市場。

唐旭安搖了搖頭:“CD唱片在內地的銷售很不樂觀,在我們雲省基本上屬於無人問津的狀態。所以我們公司考慮下來……最多接受兩百張。如果你能放棄CD這一塊兒,在磁帶方面。我們可以再增加三千盒的包銷數量。”

“唐總,CD專輯我可以放棄,但是增加三千盒的數字有點過少,五千盒比較合適。”稍微思考了一下。葉梓立刻做出決定。

唐旭安說的沒錯,在當前的內地音像市場上,CD唱片的購買人數實在是太少,可以說寥寥無幾,主流市場仍然是磁帶專輯。這種情況還要延續好幾年,捨棄CD專輯的包銷沒有任何問題。

唐旭安笑道:“你只不過放棄了兩百張CD的包銷。就敢問我要增加五千盒?我給你加了三千盒已經夠可以了。”

“唐總,話可不是這樣說的。”葉梓同樣笑道:“我的專輯將由香江花星唱片公司負責出版發行,到時候是以香江專輯的身份引進到內地市場的。CD壓盤和磁帶灌錄都是由他們負責,質量比起普通專輯要好很多。”

“你是香江版專輯?”唐旭安驚奇了,一位內地歌手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居然是一張香江版的進口專輯,這可奇了。

“是的,唐總。”葉梓淡淡一笑,自信而又驕傲。他不擔心唐旭安不相信這一點,因爲這是騙不了人的。

“香江版專輯和普通內地專輯的區別,就不用我多說了吧?不說別的,您應該知道香江版的價格一直是磁帶專輯的最高價,利潤空間要比內地專輯大得多。”

“唐總,你們音像公司在銷售的時候也是區別對待的,這一點我也是知道的。”

“所以唐總,您認爲三萬五千盒的包銷數量……合適嗎?”

唐旭安心裡有點猶豫了。

在現在這個時代,一張不作任何宣傳的香江版專輯都能賣得非常不錯,更何況葉梓這樣已經有不錯的宣傳底子的歌手。這個情況真是出乎他的預計,看來想以最低數量包銷的想法是無法達成了。

“那……你心裡的數字是多少?小葉,你要給我一個實在一點的數字。”唐旭安心裡已經有了想法,不過他並不着急。談判嘛,一點一點談就是了,哪有一上來就露底的?能省一點是一點啊。

葉梓笑道:“唐總,我當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二十萬並不是什麼大數目,我相信咱們音像公司有這個實力。”

“小葉,你可不能這麼說啊。”唐旭安哭喪着臉,叫起了撞天屈:“我們雲省屬於經濟落後地區,哪像你們申城那樣富裕?一盒專輯至少要九塊八,盜版的幾塊錢就行,買正版磁帶的人本來就不多的。我們要是一下子包銷了二十萬盒專輯,這個壓力不要說我這個副總,就是我們總經理宗漢亮也承擔不起。”

“不過你這是香江版,這樣吧,我再給你加一點兒,我們包銷五……算了,我做主給你包銷六萬盒專輯好了。”

“怎麼樣小葉,我這會兒已經是心驚膽戰的了。六萬盒啊!回去以後,還不知道總經理會怎麼罵我呢。”

葉梓呵呵笑道:“唐總,您就別逗我了,您這麼大的經理,包銷六萬盒算得了什麼?怎麼可能壓得住您?”

“不過話說回來,唐總您這麼幫我,我也不能太堅持己見了。這樣,我這兒也減掉一點,十八萬盒專輯。十八,要發,聽上去都很吉利。”

“唐總,您看呢?”

唐旭安心裡真的要哭了。

雖然現在的數字距離宗漢亮給的底線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看葉梓的架勢,恐怕將底線直接拿出來都不一定喂得飽他。唐旭安以前見過那麼多的歌手,跟幾十家唱片公司談判過專輯包銷的事情,可是沒有一次像今天這麼難辦的。

放在平時,唐旭安完全可以起身就走,等着對方低頭。但是今天可不行,他是帶着任務來的。因爲香江版專輯的原因,唐旭安已經不得不提高了包銷數字,但是顯然,葉梓的胃口絕不止現在這些。

問題是,葉梓手裡還有沒有其它的底牌可以出?要是有的話,那自己又要不得不繼續退讓了。這還怎麼談呢?

理應作爲強勢一方的音像公司,居然被一個年輕歌手逼得步步退讓,這樣憋屈的事情唐旭安以前從來未曾經歷過。

對面坐着的這個歌手,真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孩兒嗎?

唐旭安一點都沒有這樣的感覺。

第198章 趁火打劫第779章 小間奏第733章 忐忑第679章 一頭霧水第641章 全天銷量第861章 大師、加演第202章 約戰903(上)第67章 改變命運的一次錄音(1)第670章 申城歌迷會第317章 劫美第725章 朋友!第169章 飲恨第279章 喜盈門第767章 轉戰中部第384章 排練(完)第671章 舒怡的意見第650章 《吻別》(上)第643章 首日銷量和詭異的反應第217章 驚聞第741章 即興變化演唱第970章 明天會更好第212章 差點“被緋聞”第325章 反擊第834章 勒索第449章 直播(10)第182章 搶點評第503章 《搖!搖!搖!》第55章 “李小鳥”誕生記第446章 直播(7)第423章 演唱之後的討論第146章 化妝室裡的臨戰氛圍第663章 三白金?第513章 最後衝刺第873章 辯論伊始第494章 反例第719章 拒絕第181章 葉梓的最終得分第288章 離題萬里第387章 演出很亂很無聊第227章 高規格的接機待遇第802章 還債第405章 討價還價第96章 走穴(2)第540章 達成協議第364章 他?能行嗎?第261章 再聚第906章 一拳第658章 分析(上)第99章 走穴(5)第56章 公司籌備、情事第297章 忙 忙 忙(7)第734章 神秘嘉賓第334章 接受第457章 東大學校例會第264章 設想(3)第924章 UKE李林第352章 你們有酒喝了第965章 陳義臣的1993第874章 李樑鳳秀的算計第759章 咚!咚!咚!……(下)第660章 分析(下)第374章 佔便宜佔來的奇蹟第518章 最不可思議的逆轉第319章 嘆咖啡第265章 別借錢了,那不行第897章 DD唱片公司第480章 預先設計?預先設計!第120章 葉梓的對手們第519章 釋疑第501章 小過門第523章 新任務和學校獎勵第761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437章 評論,又見評論!第71章 申城決賽(2)第513章 最後衝刺第969章 葉梓的“妖孽”專輯(完)第733章 忐忑第137章 宿命的對手第587章 再行香江第271章 夜談第647章 一次“測試”第600章 不務正業?第584章 bravo!第605章 把水攪渾第323章 再見梅姐第824章 溝通(下)第733章 忐忑第949章 自作自受第546章 三個失誤第261章 再聚第548章 司馬明輝與愛爾蘭咖啡第948章 演唱開始了第756章 餓狼再嚎第730章 父子倆第64章 協商第282章 驗貨第217章 驚聞第198章 趁火打劫第456章 十強爭霸即將來臨第122章 關鍵就是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