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劉琦的取勝之道

PS:??PS:假聲一般不算在音域跨度裡面。不過即使算上,《彎彎的月亮》這首歌也才正好達到兩個八度。如果不算假聲,《彎彎的月亮》和《梨花又開放》這兩首歌曲的音域跨度都只有9度。絕大多數流行歌曲的音域跨度都在兩個八度以內,公認難唱、高音唱死人的那首《死了都要愛》也不過是十五度,離兩個八度還差一點點。

第二首參賽歌曲的歌名叫作《梨花又開放》。在這首歌曲的演唱上面,劉琦延續了上一首歌曲的良好狀態,依然保持了那種非常細膩的處理方法,博得了觀衆和評委的一致好評。

不過稍有遺憾的是,劉琦在演唱《彎彎的月亮》時那種超水平的發揮,在這首歌曲上面就完全談不上了。

但是,對於一場比賽來說,這已經足夠。

在劉琦演唱第一首歌曲的時候,他那幾乎完美的演唱就已經給觀衆和評委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評委們的高分一個接着一個的給出,現場氣氛也是越來越熱烈。李懷同的10分報出之後,全場的氣氛已經隱隱欲爆。

9.82這個最終得分報出來以後,全場頓時就沸騰了。演播廳裡的氣氛,也在瞬間達到了開賽以來的最高chao。

舞臺上的劉琦跳了兩下,興奮地揮舞着自己的拳頭高聲尖叫起來。這樣的時候,他有權利肆意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沒有人會笑話他這小小的失態。

演播廳裡的熱鬧一直持續到李懷同拿着話筒‘咳嗽‘了好幾聲,這才漸漸停歇了下來。不過李懷同的第一句話,就讓大家的掌聲再次響了起來。

‘在點評之前,我很高興的向大家介紹一下,剛纔比賽的劉琦選手是我最小的一個學生。也是我最得意的一個弟子,我爲他今晚出色的表現而感到高興、感到驕傲也感到自豪。‘

‘對於這一點,我沒什麼可以迴避的,劉琦的表現有目共睹。在我心裡,他今晚的表現配得上我給出的這個10分!‘

李懷同的點評並沒有太多的新意,無非就是劉琦演唱優點的總結。說多了也就那麼回事。

不過劉琦今晚的取勝之道,倒是值得探究一番。

憑心而論,無論是《彎彎的月亮》還是《梨花又開放》,這兩首歌曲都不是那種需要高難度演唱技巧的大歌。

但是劉琦卻能夠以這樣兩首音域跨度都只有一個八度多一點、只有假聲一種難度技巧的‘小歌‘斬獲開賽以來的最高分數。

爲什麼?

在葉梓看來,除了劉琦的現場演唱超水平發揮以外,不得不說他獨具眼光的選歌幫了他的大忙。

《彎彎的月亮》大獲成功之後,這時第二首歌曲的選擇就很關鍵了。仍然還是那個原則,兩首歌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情感方面的協調性。

劉琦的選歌都做到了。

《梨花又開放》雖然是一首國語歌曲,但它是一首翻唱歌曲。它翻唱的是譚校長的一首經典作品《遲來的春天》。這樣一來,這首歌曲的觀衆接受度天然就會很高。

有意思的是,譚校長的這首《遲來的春天》同樣也是一首翻唱填詞的歌曲,歌曲的真正原版是島國作曲家因幡晃的作品。

劉琦用這首《梨花又開放》來跟《彎彎的月亮》進行連接,構思巧妙的很。

內容上面,這兩首歌曲一脈相承,歌詞描寫的都是有關鄉情的內容,放在一起絕無衝突。

從情感脈絡來看。

《彎彎的月亮》用比興的手法。通過對景色的描寫(月光、清風、桂花香等),抒發思鄉之情。而《梨花又開放》同樣借物抒情。通過對梨花、梨樹、紡車的思念,謳歌母愛與鄉戀。

兩首歌曲在歌詞內容和情感脈絡方面都可以完美連接。

即使從旋律特徵來看,這兩首歌曲也都有類似之處。它們的旋律走的都是舒緩婉轉的路子,而在副歌部分都用了高音區域的爆發來抒發強烈的感情。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地方。

也許是巧合,《彎彎的月亮》是從國語翻成粵語來演唱,而《梨花又開放》則是從粵語翻成國語來演唱。兩首歌都是翻唱。

凡此種種,都決定了將這兩首歌曲放在一起演唱,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了。

對於劉琦在總決賽上的選歌,就是葉梓也不得不說一聲佩服。這兩首參賽歌曲,都選的好極了。

再從演唱的角度來說。這兩首歌曲也是非常適合劉琦這種纖弱嗓音發揮的。

沒有那種動不動就飆到高音C左右讓歌手一見生畏的超級高音,有的也只是假聲的運用。對此,劉琦毫無壓力。

沒有太過強烈的情感爆發,這樣就不需要劉琦將嗓音運用到極限,去獲得那種聲音本身帶來的衝擊感。像劉琦這樣的歌手,他們是相當拒絕這種‘費嗓‘的演唱方式的。

旋律的起伏中也沒有驟升驟降的跌宕,這樣在氣息控制上的要求就不會太高,演唱的難度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在這兩首歌曲的演唱中,劉琦只需要控制好氣息的均勻和彈性,就已經足夠。

而在演唱難度不大的情況下,《彎彎的月亮》這首歌裡的那段假聲,又給劉琦在演唱技巧上面額外增添了一點分數。而且這也是劉琦最拿手的一種技巧,發揮自然出色。

有了上述種種的有利條件,劉琦今晚的超水平發揮就有了最好的基礎。

這,就是最恰當的選歌方式。

歌唱賽事越是到後期,選歌的重要性就越是突出。挑選適合自己的嗓音和演唱特點的歌曲來演唱,要遠遠好過更重視歌曲的技巧難度。

其實到了決賽階段,每位選手之間的實力差距已經急劇縮小。不再像初賽、複賽的時候那樣,選手之間的實力差距拉得很大,有實力的選手僅僅憑藉演唱的技巧難度就足以擊敗對手順利晉級。

到了決賽就完全不一樣了。

實力差距的縮小,就意味着單純的技巧難度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即使是高難度的演唱技巧也是同樣如此。

‘不足恃‘三個字就足以說明一切。

比方說,某位選手能夠熟練的完美的唱到高音C,這已經是很難很難的技巧了吧?那麼他去參加歌唱比賽就一定會獲勝嗎?

扯淡!

如果這位選手不具備將演唱技巧與演唱的歌曲融合在一起的實力的話,單純的高音C絕不可能讓他在比賽當中勝出。

這就好像我們喜歡的那些以高音著稱於世的歌手們,如果他們的演唱當中只剩下高音了,你還會那麼喜歡他們嗎?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演唱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種類。

任何一種演唱技巧無論難度大小,都是爲了歌曲演唱這個最終目的服務的。爲了技巧而技巧,在歌曲演唱當中沒有任何意義。

在比賽中,當然也是同樣如此。

到了決賽階段,選手之間比拼的就不再是單純的演唱技巧了,他們比拼的是各自的綜合實力。這個綜合實力包括但是不僅僅包括演唱技巧,它最直觀的反應就是歌曲的好聽度。

這個好聽度也是一個綜合集成的效果,它是包含了選手的嗓音天賦、演唱技巧、歌曲處理、情感交流、舞臺表演等等各個方面,集中在一起給予觀衆(聽衆)的一個最終印象。

它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它有一個最基本的基礎,那就是選手演唱的這首歌曲與選手的演唱之間的契合度。有了這個契合度的基礎之後,選手的各種演唱能力才能在歌曲當中得以施展。

這,就是選歌了。

選歌講究的就是一個合適。

你能想象一下讓憂鬱王子江玉衡去演唱陶哲的歌曲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嗎?又或者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用他舉世聞名的豆沙嗓去演唱邁克爾.傑克遜的歌曲?

完全不搭調。

每位歌手的嗓音都有自己的特點,演唱風格也各不相同。那就勢必有些歌曲適合演唱,有些就不太合適。

比賽就是要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才能將自己的演唱特點最好的發揮出來。

這也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但是很多選手在參加比賽的時候往往忘記。

劉琦的選歌恰到好處,這正是今晚他的取勝之道。

第582章 尷尬的掌聲第519章 釋疑第813章 《同桌的你》第195章 陳義臣伸手第894章 吉他彈唱與申城力量的崛起第69章 海選啓動第288章 離題萬里第144章 音響師埃迪第34章 鬥琴(7)第11章 系統(2)第439章 曹柯帆第870章 節目,開始了第562章 悶悶不樂的葉梓第545章 電視宣傳的重要性第520章 誰勝誰負?第357章 回到學校第769章 金陵、廬州兩日行第142章 三贊第591章 忙裡偷閒第156章 接下去,纔是真正的開始第685章 章傳捷第222章 氣功?第332章 夜談第580章 申城音樂廳第122章 關鍵就是高音第85章 逆轉(5)第870章 節目,開始了第166章 毫釐之差(上)第57章 聚餐第618章 親自嘗試第57章 聚餐第765章 行程開啓第126章 《餓狼傳說》——葉梓登場第189章 衝突第260章 離他遠點第748章 兩曲連唱第582章 尷尬的掌聲第232章 團拜演出第950章 實力差距第363章 會議第843章 憋個歪招出來(完)第26章 三項比試(2)第78章 例會(2)第937章 再談第175章 絕境?給我破!(下)第173章 絕境?給我破!(上)第877章 所謂……藝術價值(下)第345章 揭瓶蓋兒第833章 空降(完)第676章 資金壓力第964章 來自夕晚的邀請第951章 第八遍——D調第824章 溝通(下)第657章 提前拆封第864章 風暴來襲第813章 《同桌的你》第749章 好處給誰?第666章 安保有請第964章 來自夕晚的邀請第484章 真正的成熟(下)第854章 應戰第67章 改變命運的一次錄音(1)第255章 忙碌充實的春節第461章 前夜(上)第957章 看譜視唱(上)第636章 紛至沓來(上)第781章 《你的眼神》(上)第862章 焦點第900章 稍息第421章 授課第472章 開始!第787章 勢如破竹第505章 質疑第849章 孟萊的真正目的第263章 設想(2)第954章 長音第242章 除夕(4)第556章 場內第61章 統統放倒(1)第852章 暗槓第651章 《吻別》(中)第478章 嗆起來了第719章 拒絕第128章 演唱會一樣的現場效果第805章 《那麼愛你爲什麼》(上)第86章 逆轉(完)第524章 日報與晚報第659章 分析(中)第659章 分析(中)第179章 第二首歌(中)第73章 糾結的、高興的、嘆氣的第231章 良緣佳配第227章 高規格的接機待遇第692章 合唱與串燒第354章 完成工作第59章 填詞第350章 死不認賬第24章 草坪上的青春第156章 接下去,纔是真正的開始第299章 忙 忙 忙(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