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彼朔方

“臣惠願前往烏孫。”頓了一下,常惠續道:“微臣冒死進言,在壺衍鞮單于眼裡,霍光比皇帝陛下難對付多了,且一天未雪前恥,壺衍鞮一天沒法恢復以前的聲譽;今趟圍攻漢軍,若能凱旋而歸,等若證明了兩件事,一爲狼軍仍是天下雄師,二來挾此番戰勝漢軍之威,西域諸國誰敢不’俯首稱臣‘,營造出這個優勢,先孤立烏孫,就可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破之,那時大漠將再無可抗衡壺衍鞮的人,等他整合了大漠的力量,我們再想對付他,可就困難了。”

劉病已微微頜首道:“常愛卿所言甚是呵!”

”邊塞建成己有一百多年了,外城並非都是用土垣壘成的,而是依託山岩、石壁、樹林、溪谷、河口的地勢,稍作平整後,由士兵和囚徒經過長年累月修築而成的,所花費的資金和勞力無法計算。“

常惠見陛下同意自己的看法,繼續進言道:

”我想,那些議論要放棄邊關的人,一定沒有想到邊關的深遠意義;如果只是爲了節省徭役和戍邊費用,而放棄邊關,且不說’前功盡棄‘,假設一旦邊境發生變故,那時關塞屏障己經損壞,烽火堡壘己經滅絕,靠什麼來抵擋處置呢?要重新修築城堡,屯兵戍守,還不知道又要花費多大的力量,耗費多少財物和時日呢!

“常卿一片忠心,丞相與張將軍之言,皆是謀國之言,朕心甚慰!“劉病已說得性起,拍案道:”朕已決定了屯田方針不可變,此番朕擬派遣常羅侯去解交河城之圍。然後再出使烏孫,穩住那裡的局勢。“

劉病已笑道:“丞相、張將軍、丙大夫,對朕的這個安排可有疑問呵?”

張安世身爲武人,天生的就喜歡打仗,皇帝既然同意派常惠出馬,自己正中他的下杯,他滿心歡喜的道:“陛下英明!臣擁護陛下的決定。”

丙吉也出言附和,魏相本來還要再爭取一下,可是看形勢,也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也只好保持沉默了。

討論完解交河城之圍的事,劉病已似乎“意猶未盡”繼續看着沙盤。

“此處就是朔方郡了。”劉病已手臂一指,笑道:“張愛卿,你是老軍務了,來爲朕介紹一下。“

位於地理圖最上方的,是成幾字形的大河,由北而南,是兩大片沙漠,朔方位於最下方,大河包裹的遼闊區域,就是著名的黃河河套。

”大漢元朔二年,孝武皇帝派衛青領軍出擊匈奴,收復了河套以南的廣闊土地,並於陰山以南的河谷區,設置朔方郡。後又遣人於陰山南麓興建長城,築朔方郡治及轄下十縣。“

張安世慨然領命,接過劉病已手上的指揮棒,道:”說起朔方,還有個典故,此郡的名字來於詩經‘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自此朔方成爲長安正北的邊防重鎮,又於大河支流無定河流經長城的位置,建立雞鹿塞,成爲整個區域最重要的軍事據點,若被攻破,外敵可長驅直下,兵鋒指向長安,其情況等於幽州之於洛陽。故此朔方長期駐重兵,鎮之以猛將。“

劉病已露出思索的表情,頓了一下道:”如果朕沒有記錯,朔方之前似乎由趙將軍鎮守。“

張安世道:”陛下聖明,趙將軍現在已被調回長安,只留下了副將鎮守。“

劉病已道:”朕知道了,請張將軍繼續說下去。“

張彭祖咋舌道:“非常複雜的地形。這個沙盤很好,描繪得很清楚,是以奇鬥奇的最佳場所。”

張安世道:“要明白大河,須先明白大河流經的地理環境,大致上像三級的階梯。高原爲第一階梯,以高原的冰川流入姊妹湖爲源頭,自西向東逐漸下降,流至第二階梯的黃土高原前,折北,抵陰山後,改向東行,然後南下,形成黃河最大的灣流,至潼關再往東走,最終出海,是爲第三階梯。”

張安世停頓一會,續道:“狼軍渡陰山,過大河,還要再走數百里路,方能到達朔方的長城關隘,然因地形的複雜,要狙擊他們並不容易。”

張彭祖問道:“陰山以南,長城以北的大片土地,究竟是屬我們大漢的統冶範圍?”

“這件事說起來話就長了,請聽我慢慢解釋。在春秋戰國時代,因爲中土羣雄爭霸,誰也沒有精力來顧及這片黃河中游的遼闊地域,所以一直被匈奴人佔領。到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發現匈奴人佔領了北部邊郡的許多地方,並以河南地(今內蒙、河套地區)爲據點,直接威脅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陽。“

張安世苦笑道:”對匈奴用兵,消除匈奴人的軍事威脅,成爲了秦朝統一六國後的當務之急。於是他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河套重歸中地。”

接着,嘆一口氣道:“然而,好景不常,冒頓崛起大漠,國力大增,兵員之盛,比當年尤有過之,年年寇邊入侵,大肆擄人掠貨,手段殘暴至極。趨着秦朝滅亡,羣雄逐鹿中原之機,又攻下了河南地。我朝高祖皇帝鼎定中原後,仍然賊心不死,先後攻打馬邑、太原等地。高祖皇帝御駕親征,卻遭“白登山之圍”,還要靠收買賄賂手段才能突圍,實爲我們漢軍的奇恥大辱。“

聽到這裡,劉病已冷哼一聲,卻沒說話。

張安世感慨的道:“可恨者,乃冒頓趁火打劫,借漢朝提出和親之機強索谷種、繒帛、農器、鐵等大量物資,作爲漢家公主嫁入匈奴的嫁妝,高祖皇帝無奈下答應,冒頓討得大便宜後立即食言,高祖皇帝視此爲奇恥大辱。”

劉病已以前曾經聽人提到過,但因不像張安世說的這麼深刻,所以直到現在才明白,他方纔曉得當時高祖皇帝的犧牲有多大,等於將朔方長城區外大片河套之地,拱手讓予匈奴人。

劉病已“斬釘截鐵”的說道:“高祖皇帝承受的奇恥大辱,和大漢皇朝的驚人損失,就由朕來討還。”

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往無前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十)第五百三十九章 俱往矣第三百七十五章 至聖明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鄂邑公主第九十四章 用手刀斬他頸項(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三)第七十四章 視天下人如無物(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重重敵騎中的皇帝第十三章 大戰之後(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可怕的獨行復仇者第十一章 漢宮比武(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鄂邑公主第三百八十章 仁慈的霸權第三章 美食傳承第三百五十四章 羣星拱月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下最懂利用環境的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章 霍成君(五)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六)第五百四十章 漏網之魚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一)第七十六章 好男巧鬥惡女(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八)第四百四十一章 燎原之火第一百二十二章 擁在懷內的絕世嬌嬈(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燎原之勢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八)第二百零五章 動靜之要第五百零六章 欲蓋彌彰第三百五十七章 蕭規曹隨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神再生第五百二十七章 及時雨第十章 爾虞我詐(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雙國士第七章 商賈(二)第十一章 戰前動員(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無所畏懼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蹤的皇子(一)第五百章 欺山莫欺水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零五章 動靜之要第八十一章 你怎麼補償奴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姐姐來個鴛鴦戲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執劍闖宮(一)第四百九十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六十九章 效忠或反叛第二十八章 丙魏有聲(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永世不得翻身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路進軍的先鋒第三百零三章 京兆尹第一百八十七章 全情投入的佳節慶典第一百四十七章 表象和內涵相反的功法(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唯一曉得寶藏處的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無第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刀向天笑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大英雄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三)第二百零三章 悶聲發大財第五章 御賜寶馬(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五路夾攻第二十一章 善後事宜(一)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三)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四)第三百章 天縱奇才第四百零七章 君子津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光雙響炮第五十章 皇后許平君的魅力(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十七章 槐市風雲激盪(內有彩蛋)第二百二十四章 知無不言第二百四十三章 結親的忌諱第三百八十章 仁慈的霸權第四百零二章 縱橫無敵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敵?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庶民般的帝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下最懂利用環境的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三章 大戰之後(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種族的生死存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武聖第四百六十八章 死而復生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五)第四百章 生存訓練第五章 霍成君(三)第九十八章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佳藏身處第一百二十三章 潛藏在人心中的魔性(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三十四章 通天徹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無第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死一發第十一章 戰前動員(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愛不釋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姐姐來個鴛鴦戲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價之寶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雙國士第五百四十七章 奮武揚威第三百二十九章 身毒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