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古今之通禮

丙吉是這麼回答的:“回皇帝陛下話,皇后喪期,以日易月,守喪二十七天頂多了,如今兩百七十天有餘,於禮不合啊!”

遍觀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王朝,皇后喪期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婆馬氏,二十七天;漢朝時候比這還短呢。

爲了說清皇帝的守葬期這件事,作者在這裡花些筆墨說明一下。

最初的居喪是指從死亡到安葬的一段時間內,死者家人和親屬在飲食起居等方面表現出的異於平時的行爲,這種行爲是爲了表達生者心情之哀痛,又因人、因時、因地、因民族而各異,並無統一的標準。

孔子在《儀禮.喪服》中所提出的子爲父母、妻爲夫、臣爲君的三年喪期(實際爲27個月)。其後直至漢初彙集成的《禮記》一書,又對三年喪期內的守喪行爲在形體、聲音、言語、飲食、衣服、居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標準,如喪期內不得婚嫁,不得娛樂,不得洗澡,不得飲酒食肉,夫妻不能同房,必須居住在簡陋的草棚中,有官職者必須解官居喪,等等。

這些理論在未得到統治者首肯之前,還不能落實爲強制性的規範。因此整個春秋戰國至秦及漢初,除了孔子弟子曾爲孔子守喪三年外,並無一例守滿三年者。即便是孝子,例如:刺客聶政據傳是個孝子,他爲其母守喪,也都是安葬後即結束居喪,時間一般爲3個月或百日,稱爲“既葬除服”。

秦始皇曾以法令的形式首先在國喪中強制人民實行居喪制度。規定臣與百姓一律爲天子服喪三年。

漢高祖草創江山,因“漢承秦制”,所以下令“率天下爲天子修服三年”。但實行不久,漢文帝便意識到“其制不可久行”,在遺詔中改變了這一制度,要求“出臨三日,皆釋服”;既葬,“服大紅(功)十五日,小紅(功)十四日,纖七日,釋服”。在這裡,儒家的三年之喪制度被“以日易月”,變成36天,並垂爲定製。儒家原來服喪三年的主張,到此時被漢文帝的一紙遺詔修正了。

後來東漢安帝鄧太后臨朝執政時,頒下詔令:”長吏以下,不以親行服者,不得典城(指主掌訴訟案件。)選舉。”這一詔令,後又被列入《漢律》之中。

此後,行三年之喪成爲選舉仕進的一種資格。久而久之,儒家的三年之喪制度終於成爲“天下之通喪”。南宋的開創之主宋高宗,就曾在《起復詔》起始即稱的“三年之喪,古今之通禮也”。

另一位歷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他與大腳皇后馬秀英的夫妻感情相當深,在馬皇后生病期間,朱元璋以帝王之尊親自端水喂藥。

朱元璋在世時,對自己的喪事明確要求從簡,在交代自己的後事時說,“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朱元璋對結髮妻子的去世甚爲悲傷,在馬皇后死後,朱元璋在給她辦喪事時,採用的規格相當高,當然,這與馬皇后是“一國之母”的地位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對馬皇后,有些類似劉病已對許平君,都是“結髮夫妻“、平民出生的皇帝和皇后。

馬皇后喪事的儀式體例大體引用了上朝(此處指的是宋朝,而非蒙元)皇后死後辦喪事的一套:“凡內外百官,仍循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

前文已經提過,守孝三年實際上只有27個月,馬皇后的“以日易月”,將守喪期大大縮短爲27天,但也比朱元璋自己的守喪期“三天皆釋服”長出了24天。

朱元璋給馬皇后的喪儀都定了哪些規矩?大概有“十六條”。

1.聞喪次日,文武百官素服行奉慰禮。

2.在京文武百官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詣右順門外,具喪服入臨,臨畢,素服行奉慰禮,三日而止。

3.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婦,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至乾清宮,具喪服入臨行禮,不許用金、珠、銀、翠首飾及施脂粉。喪服用麻布蓋頭、麻布衫、麻布長裙、麻布鞋。

4.在京文武百官及聽除等官,人給布一匹,自制喪服。

5.文武官員皆服斬衰,自成服日爲始,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始服淺淡顏色衣服。

6.在外文武官喪服,與在京官同。聞訃日於公廳成服,三日而除。命婦喪服與在京命婦同,亦三日而除。

7.軍民男女皆素服三日。

8.自聞訃日爲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樂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軍民一月。

9.上冊諡祭告太廟。

10.發引,文武百官具喪服詣朝陽門外奉辭。神主還京,文武百官素服迎於朝陽門外。回宮百官行奉慰禮。

11.卒哭行拊廟禮。

12.百日輟朝,祭告几筵殿。百官素服黑角帶,詣中右門行奉慰禮,命婦詣几筵殿祭奠。

13.凡遇時節及忌日,東宮親王祭几筵殿,及詣陵拜祭。

14.小祥,上素服烏犀帶,輟朝三日。是日清晨,詣几筵殿行祭奠禮。東宮、親王,詣陵拜祭。京城禁音樂三日,禁屠宰三日。百官前期齋戒,至日素服黑角帶,詣後右門進香,畢,行奉慰禮。是日,外命婦詣几筵殿行進香禮。

15.東宮、親王熟布練冠九,去首,負版闢領衰,如朝見上及受百官啓見,青服、烏紗帽黑角帶。皇孫熟布冠七,去首,負版闢領衰。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及皇孫女,熟布蓋頭,去腰。宗室、駙馬,服齊衰三年,練冠,去首。

16.大祥,奉安神主於奉先殿,預期齋戒告廟,百官陪禮畢,行奉慰禮。各王國,禁屠宰三日,停音樂三日。

從中可以看出,馬皇后喪事的規矩特別多,而且很細,因爲本文主要講漢朝孝宣期故事,作者不一一解釋,只說幾點主要的:

1.王公大臣要爲馬皇后“披麻戴孝“,普通老百姓也要遵守,要求“自聞訃日爲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這條規定就是民間所說的,明代皇家發生喪事,老百姓不能殺豬的由來。

2.“停音樂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軍民一月”。不能辦喜事這一條規定:當官的要“以身作則“,一百天後纔可以辦喜事,對普通老百姓則放寬了政策,只要一個月就可以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我們繼續說丙吉爲霍成君作媒的事情。

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情挑淑女的魔力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二)(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玩物第一章 魚躍龍門第五百零八章 失之東隅第十章 爾虞我詐(一)第十九章 27天鬧劇(四)第三百零二章 水滴石穿第三十五章 霍光,你的反對無效第一百一十一章 雷霆萬鈞之勢(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章 霍成君(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行有常第四百四十章 惑敵的精彩手段第二百二十四章 知無不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雷動如何說從頭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府共議第二百六十六章中流砥柱第四百四十二章 重重敵騎中的皇帝第四百三十六章 沸騰的戰爭風暴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七)第六章 接風晚宴(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二章 給她一個親吻(求訂賞、推薦、收藏)第四百零四章 勸軍歌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已之力對抗狼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犁庭掃穴第二百一十一章 神馬破金狼第三百九十一章 驃騎將軍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二)(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有一老第一百零二章 出生入死,陰陽轉化(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七十二章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十九章 引蛇出洞(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走出畫中的神祗第三百九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八十一章 你怎麼補償奴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八十四章 視戰爭爲遊戲(上)(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四十五章 近乎傳奇的可怕人物(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九章 27天鬧劇(二)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庶民般的帝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時間拿捏得如此準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九)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掖庭采女第一百三十二章 兇名昭著的魔鬼城(求推薦、訂閱、收藏)第七十章 誰敢與我大戰三百合(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十四章 鳳凰集膠東第一百八十五章 終於盼到你第一百九十八章 夢寐以求的聖物第九十七章 煞星來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四章 視戰爭爲遊戲(上)(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七十一章 取勝之鑰(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敵?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九十二章 比摟她個結實還動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樓蘭族的美女特使(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神馬破金狼第四百八十章 隔界如隔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會飛的大魚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千載難逢的奇緣第一百六十五章 金狼裡的頭狼第四百零二章 縱橫無敵第十一章 戰前動員(一)第一百八十章 你對奴家做了什麼第四十八章 朕有一個夢想(求訂閱,推薦)第二百六十八章 梨花帶雨第三百四十六章 翹首以盼第五百二十九章 尋妖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擊六識的異術(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十七章 槐市風雲激盪(內有彩蛋)第三百八十四章 戰爭成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再創功業第一百八十六章 種族的生死存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精氣神的奇異結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零六章 爭分奪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兇名昭著的魔鬼城(求推薦、訂閱、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雷動如何說從頭第三百六十二章 母女反目第一百六十六章 挑戰自身的極限第四百零四章 勸軍歌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戰中的奇蹟第三百零三章 京兆尹第三百九十八章 帝王親軍第五百八十六章 光榮與驕傲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南園遺愛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助力第十九章 27天鬧劇(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玩物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已之力對抗狼軍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一)第一百零四章 冒頓單于的珍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五百八十五章 農牧分界線第四百二十章 挖陷坑埋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