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皇上父母的問題解決後,接下來該輪到了劉病已的爺爺劉據和奶奶史氏。
其實劉病已的父、母親的諡號霍光並不在意,劉據的諡號纔是霍光最爲關心的問題。
劉據的諡號不處理好的話,會成爲一顆“定時炸彈”,炸得朝堂上“雞飛狗跳”。
因爲劉據的民間威望實在太高了,當年因巫蠱案被江充等小人誣陷而死後,孝武皇帝劉徹追悔莫及,在兒子自殺身亡的那個湖的邊上造了一座“思子宮”,但卻遲遲沒有給予他諡號。
孝武皇帝劉徹這麼做的動機其實很簡單:自己無條件溺愛着、花了無數金錢和心血培養出來的太子殿下,在政治上不跟自己保持一致,最後在父子倆在長安城裡“兵戎相見”,鬧了個慘死,這就像一根針紮在心裡,扎進去痛,拔出來更痛,劉徹老了,再也受不了這麼大的痛苦了,所以兒子的諡號問題始終也沒有提及,這也爲後來人的處理留下了伏筆。
霍光也不願意碰這樣的議題,因爲,當年劉據跟霍光在政治觀點上很不一樣,算是一個潛在的政敵吧。給劉據封諡號,豈不是長了敵人隊伍裡的志氣,滅了自己隊伍的威風!
老油條政客霍光自然知道,對這樣的議題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打政冶太極,如果能夠不處理更好。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拖下去是不行了。必須得封劉據諡號,也算是對劉據的一生有一個評價和交代。
委員會討論了很久以後作出決定,給予劉據一個“孝”字開頭的雙字諡號,因爲漢朝重孝道,劉據生前在大節上做的也還算不錯,最重要的是大漢皇朝歷代先帝的諡號裡都有個“孝”字,劉據雖然還沒當上皇帝,但畢竟也是孝武皇帝親封的太子,比起一般的皇族親貴身份還是要尊貴很多,用個“孝”字作諡號,讓劉據死後陪伴在大漢皇朝列祖列宗身邊,大家每天“朝夕相對”起來,臉面上好看一些。
既然是委員會的一致意見,霍光就算心裡面不是滋味也沒辦法。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皇上劉病已竟然帶頭反對,他把祖父的“孝”字摘掉,大筆一揮,批了一個“戾”字——
這主意一提出來,所有委員會的成員們、朝堂上的大臣包括霍光全都驚呆了!
大家都問皇帝陛下,爲什麼用這個“戾”字呵,從字面上分析,這不是個好的諡號。
劉病已想了許久,留給大家的解釋是:“劉據在巫蠱之亂中被誣陷謀反面臨生存危機,搶先控制了京城兵權,在孝武皇帝劉徹出京泡溫泉療養的時候,未經過皇帝的許可,擅自作主殺了陷害自己的大臣,從而造成了長安城長達五日的動亂,死亡數萬人,經歷過這場慘劇的人形容道,當時的長安城屍體堆積如山,鮮血就像水一樣留入街邊的水溝。
無論他是否迫於無奈,擅自調動皇帝陛下的軍隊、誅殺皇帝派出的大臣這是事實,難道如此跟父親對着幹也能叫‘孝’麼?
劉據這一輩子,愛惜百姓,民間威望很高,就算在巫蠱之亂中,他是被冤枉的,他應該拿出更高的政治智慧來,而不是調動軍隊,誅殺大臣,他這樣做只是暫時保護了自己,但與此同時反過來又將自己置於‘山窮水盡’之地!
諡號不是要綜合考察生前事蹟,從而給予評定的麼?那‘戾’字再恰當不過了。“
魏相聽後一想,皇帝陛下用“戾太子”確實是比“孝”好,他不顧劉據是自己的親爺爺,追求的就是實事求是啊,對劉據一生的總結很是深刻,讓人佩服。
委員會裡面其他的人聽完後,也覺得皇帝陛下所說的也對,既然皇帝陛下、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都同意用“戾太子”,大臣們不管心裡面同意不同意,也都表示贊同。於是劉據的諡號稱爲“戾太子”,他的第一夫人史氏稱爲“戾夫人”。
本始元年六月,朝廷正式下達了詔書,詔書上是這麼說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皇太子劉據在湖邊自殺,從孝武皇帝至今沒有授諡號,經過評審委員會商議決定,當今皇帝陛下稱孝昭皇帝爲皇祖父,繼承大統,所以親生祖父、前太子劉據諡號“戾太子”,老婆史氏稱“戾夫人”,皇帝生父劉進諡號“悼”,下面沒有具體的稱呼,就叫做悼,生母稱“悼後”,全部重新按照相應禮儀隆重安葬。欽此。
詔書一下達,在長安城甚至全國各地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百姓們不能理解,皇帝劉病已竟然將他們的偶像劉據封爲“戾太子”,大家表示了不滿,在社會上示威遊行發泄一番之後,便也平息了,歸根到底,封什麼諡號,是皇帝和朝堂上的大臣們決定的,關於頒發諡號的聖旨一旦下達,根本不須經過中下階層的議論,大家遵旨辦事就對了。
劉病已對自己親生老爸那麼孝順,執意要追尊“皇考”,甚至不惜充當“孤家寡人”和朝臣們對着幹,但對於在民間頗有才能和良好名聲的爺爺劉據,卻給了一個“戾太子”就草草了事,這事簡直不可思議,引起了朝野的很多猜測。
霍光府邸內,霍光與範明友兩人在下着圍棋,霍光執黑,範明友執白,黑色棋子剛屠掉白棋的一片大龍,範明友見勢不妙也只好投子認負,兩人下完圍棋後,“意猶未盡”地談起了劉病已封“戾太子”諡號的事情。
範明友先表態,他笑道:“劉病已這麼做是對岳父大人的妥協和討好。原因很簡單,劉據聲望太高,是岳父大人執掌天下最大的潛在政敵,把他的諡號封得太好了,岳父肯定不會樂意。”
霍光聽完範明友的發言後,半天沒有做聲,只是靠在小榻上閉目養神,正當範明友收拾完棋子,準備出去的時侯。霍光睜開了眼睛,雙目“炯炯有神”地注視着他:“明友,你會因爲拍人家馬屁,就用自家祖宗的名聲去討好他麼。”
範明友“斬釘截鐵”地說道:“絕對不可能!”
漢朝人最重孝道,三國時,曹丕稱帝后,有一天,曾經和親近的待中開過一個玩笑,他出的題目就是那個現代社會爛大街的選擇題,只不把老婆和母親換成了我和你的父親,同時掉到水裡,你會救誰。
結果,被問到的待中用看白癡的眼光看着曹丕,說這還用問麼,肯定是先救父親了。
霍光笑道:“你都會這麼回答,何況是皇帝陛下!”
範明友“恍然大悟”道:“原來皇帝不是爲了討好岳父你呵,那他是爲了什麼呢?”
霍光道:“上次的回答不合格,重新再答一次。”
範明友想了一會道:“劉病已是打着公平公正的旗號來處理諡號問題。劉據生前揹着老子調兵作亂,確實是夠‘戾’的,所以劉病已給他的封號沒有什麼錯,反倒顯示了皇帝不因爲劉據是他親爺爺而特殊處理。”
霍光沒有說話,只是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看着範明友。
範明友也不笨,想了一會,他領悟過來道:“這說法也不對,既然劉病已打着公平公正的旗號,爲啥後來還越級提升親生老爸叫‘皇考’?此外,劉據的老婆纔是個‘戾夫人’,她的兒媳婦竟然叫‘悼後’,兩人都是善良的女人,都是無辜遇害。待遇卻不一樣,這就公正了?
沉思了良久,範明友才緩緩道:”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劉病已故意淡化祖父的政治影響,從而讓自己有一個全新的開端。”
霍光先稱讚了他一下:“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說不過去——劉據雖然作亂,不過後來孝武皇帝給他平反了,劉病已沒必要再害怕什麼影響不好;況且現在朝堂上中二千石的官員,有一半原來是劉據的門生故吏,劉病已能保命、讀書、結婚甚至能登基當皇帝,都是這些當年受過劉據恩惠的人,明裡暗裡保着他、支持他;這筆人情債怎樣都還不完,更別提什麼‘淡化’了。”
兩人又沉思了半響,範明友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劉病已是爲了宣揚是非對錯,給自己未來的統治鋪平道路。”
霍光聞言倒吸了一口冷氣,範明友的這個說法非常厚黑,意思是劉病已不是不知道自己祖父被冤枉,也不是不承認他功勞大、名聲好,但借這個“戾”字,等於昭告全天下,不管有多高的功勞、多大的名聲,也不管你是不是我的骨肉至親,只要敢揹着皇帝興兵造反,敢不經批准殺害皇帝派出的大臣,那就是謀反,不僅生前落不下善終,死後也別想得好名聲……
霍光仔細推敲了一番:如果以他的從政經驗和帝王學的厚黑角度來看,這招確實可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但劉病已辦這件事情的時候只是一個未滿十九歲的年輕人,政治上的經驗還是霍光教的,他居然能想到這麼深的層次、這麼高的角度,劉病已簡直就是像神一般的天才政治家了……
謝謝王者天下歸來的推薦票,本章的題目是大家知道在王昭君之前,漢朝還有個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出塞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