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哥的志向

大哥的志向

楊雁回惱道:“大哥,你偷聽人說話。”

楊鴻這才進來,手裡端着一盤鮮果,笑道:“想不到我家小妹,竟還有這等凌雲壯志。大哥不是瞧不起你的才氣,只是要寫話本小說,需耗費不少心血,且無論嚴寒酷暑,需得日日坐在桌前不停寫寫改改。卻不知你那雙手,能不能捱到磨出一層繭子來?”

楊雁回便瞧了瞧自己的一雙手,十指纖纖,如削蔥根一般,這白嫩嫩的手若是磨出繭子來,也是怪可惜的。

可是,若能用“把手磨出繭子來”,換得一份能賺些銀錢,且備受尊敬的職業,那也不虧呀。

楊鴻將果盤放到繡牀邊上,又好笑道:“吃不得這份苦吧?你是話本小說看得入了魔,鎮日裡胡思亂想。都是楊鶴招得你,回頭我就把他的書全收了。”

楊雁回其實並沒有打消寫話本小說的心思,但也還沒拿準是不是真的要這麼幹,是以,也不跟楊鴻去爭。免得大哥跟教訓二哥一樣,對着她喋喋不休、沒完沒了,要真那樣,她可受不了。

楊鴻以爲自己三兩句話已經打消了妹妹的荒唐念頭,便又去看她的刺繡:“娘剛纔拿你做的鞋墊給我們看,還使勁兒誇你呢。這手藝果然長進了,好歹能看出是要繡蝴蝶了。”

楊雁回不滿道:“再敢取笑我,就不給你做鞋墊了。”

楊鴻只是笑笑,從秋吟手裡拿過扇子,又道:“你去燉些冰糖雪梨銀耳湯來,不好總讓雁回喝薄荷水。”

秋吟便去燉銀耳湯去了。

楊鴻給妹妹輕輕打起扇子。看楊雁回重又興致缺缺的拿起了針線,一時有些不忍,輕聲問道:“雁回,你怪不怪大哥讓你學着做這些?”

楊雁回一邊低頭做繡活,一邊頭也不擡道:“大哥這是教我學好呢,女紅學好了,也能博世人兩聲好不是?”

她這話模棱兩可,也不知道是諷刺,還是真心,楊鴻反倒怔住,不知該如何回話了。

楊雁回半天聽不見聲響,也不見身旁的扇子動,便擡頭去看楊鴻。見他如此,不由笑道:“我知道大哥疼我,大哥讓我做的事,定是爲着我好的,我又怎會不知好歹,怨怪大哥呢?”

楊鴻這才笑了笑,又小心翼翼問道:“雁回,娘把昨兒個晚上的事,都告訴你了吧?”

楊雁回看大哥清亮的眸子裡,似是有愧疚之色,想了一想,便噗嗤笑了,又壓低聲音道:“大哥,我覺得你昨夜勸爹孃的話很好,我很歡喜你那樣說。我見多了自私自利,爲着自己的貪慾坑害別人的人。大哥能如此,我只有佩服的。更何況,我巴不得秀雲姐和離了纔好。那文正龍便是有回頭的一天,也不值得原宥。”

楊鴻這纔算將心裡的一塊石頭放下了。

楊雁迴心中不由一暖。她白白得來的這位大哥,真真是將小妹當至寶一樣呵護。

說起來,連她這個名字,還是他給取的呢。

閔氏曾對她說起她幼年的事。據說,楊鶴才生下來不久,就討了大哥的嫌。楊鴻跟小大人似的對父母告狀,直說弟弟太淘氣,已是頑劣到不可救藥的地步了。到了閔氏懷雁回時,楊鴻便說,弟弟太淘氣、太頑劣,還是妹妹好,讓娘再生個妹妹。

閔氏果真給他生了個妹妹,楊鴻十分寶貝。可是沒想到,這個妹妹比弟弟還要淘氣、頑劣。可是楊鴻一點也不嫌妹妹,還是十分寶貝她。

楊雁回剛出生那幾年,是沒有名字的。家裡人最初不過是“醜兒”啊“妮兒”啊的叫她。村裡很多小閨女,都是被人叫着這樣的小名長大的。

有一年,正逢着春暖花開的時節,楊鴻說,去歲臘月時,妹妹都過了四歲生辰了,也該有個像樣的名字纔好。

楊崎只當這是兒子無心的一句話,便隨口問道:“那你說咱家醜兒叫個什麼名兒好呢?”

楊鴻擡着小腦袋想了一想,只見藍汪汪的天空上,白雲悠然,大雁北歸。他便指着羣雁說:“就叫雁回吧。”

雁回?楊崎道:“這個名兒聽着倒是不難聽,也正和了鳥字輩,那就這麼叫吧。”

從此,楊家的小丑兒纔算是有大名了。

楊雁回如今想想,甚是感激大哥哥給自己起的這個名兒。沒讓自己被隨便塞個桃花、梨花、杏花、三丫之類的名兒,從小叫到大。

現如今,她還是很感激楊鴻。

這世道,女兒家命賤。便是養尊處優的高門小姐,往往也難逃被父兄當做棋子的命運。就是金尊玉貴的公主,還有被遠嫁和親的。政治聯姻更是尋常事。

楊鴻看似讓她吃虧了,實則他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他壓根沒動過藉着這個漂亮妹子攀高門的心思。若他有那麼一絲絲想法,也不會應莊大爺應得那麼痛快,還反過來說服心存顧慮的父母幼弟。

他雖擅自替她做了兩回主張,但還不是小心翼翼來哄她開心了?生怕她有一絲絲不高興了。

只聽楊鴻又笑道:“你纔多大,話說得好像歷盡滄桑。”

楊雁回便道:“不用歷盡滄桑。我只看看杜家,看看大伯家,再看看鎮日裡爲了誰養老孃爭來吵去的二狗家和三剩家,便知曉這些道理了。”

楊鴻打量妹妹一眼。明明她傷好後,平日裡也是活潑潑的討人喜歡,可如今安安靜靜坐在這裡刺繡,怎麼就不像以前的那個雁回了呢?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楊鴻腦海裡,忽然便跳出這麼一句話,雖然這話出自兵法。

楊雁回忽又朝他調皮的眨眨眼,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好好學刺繡,娘再去秦府時,我也會跟着過去,我會討秦家老太太歡心的。”

楊鴻給她一語道破心思,忽然間就跟個害了羞的大姑娘一般紅了臉。

是的,他不甘心終老鄉野,他要居廟堂之高,施展一番抱負!

可是除了一個天生就適合讀書的頭腦和勤奮好讀之外,他什麼助力都沒有。

若是能跟秦家的老太太說上話,日後雖然未必有用,但總好過連個話都說不上。是以,他纔想着法兒勸父親同意母親接了這差事。

只是要靠着母親辛勤刺繡換來這麼一點點微乎其微,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借得上的助力,他頗覺不好意思。

楊雁回看他如此,便笑道:“大哥不必覺得不好意思。《禮記·大學》裡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志向是好事。我做妹妹的,自當全力助你。”順便,也幫自己。

楊鴻又怔住了。這真的是他的妹妹嗎?這是楊雁回能說出來的話嗎?

楊雁回卻是心道,若是爹孃和二哥有什麼心願,她也會全力助他們的。

她白白得了人家這麼多疼愛,心中有愧,卻又不敢將實情相告,唯有以真心相待,方不負了這一世親緣。

作者有話要說:有妹子說女主思想好前衛。

這還是願意留評的妹子說的,不願意留評的妹子裡,說不定也有很多這麼想的。

那楊雁回到底算不算前衛呢?

先談一談楊雁回想有一份職業的想法。

古代也有工作養家的女性。比如卓文君當壚賣酒~~ 《水滸傳》中的王婆還開茶坊,做媒婆、接生婆呢。明清古典小說裡,女子謀生養家的挺多,賣豆腐花的,賣茶葉蛋的,賣花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那姐妹倆養家的“職業”更無語。竟然被後母逼着出去乞討,賺錢養家。多可憐哪。跟現在的丐幫裡的小孩子似的……

楊雁回只是想在工作的基礎上,找一個既賺錢又受世人尊敬的體面職業而已嘛~

再說楊雁回的平等思想。

衆生平等,本就是古時佛家就有的說法了。雖然跟現在的衆生平等不能算一個意思,但也是一種啓發。而且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印度是種姓制度(貌似現在依然存在),各個種姓之間地位相差懸殊。釋迦摩尼就是爲了打破這種不平等,才提出的衆生平等。

其實,人類從等級森嚴的古代就開始追求平等了,只不過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實現。

所以,楊雁回有這樣的想法,不能算多麼奇葩吧?

另外,女主好歹死過一次了,死了一次才曉得,她身份再高貴,也一樣的人死如燈滅。

在生死麪前,身份地位算根毛。你是小姐有本事你別跟下人一樣生老病死。

作者個人覺得,楊雁回這些想法,是從一個被洗腦十幾年的貴族大小姐,慢慢向平民的思想靠攏而已。

畢竟古代貴族看不起勞動人民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似乎還是“正常”現象。指路→_→《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看看出身仕宦小姐的妙玉是怎麼對劉姥姥的。

但是勞動人民之間,並不是互相看不起的,不然大家別過日子了,天天互相諷刺吧。當然勞動人民也有看不起的人,比如娼妓、戲子之類。

即使如此,也有例外。

《賣油郎獨佔花魁》裡的男主人公並沒有看不起妓、女莘瑤琴,反而將她視爲天仙,十分愛慕她尊敬她。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作者馮夢龍是真實存在的。寫出這樣的故事,就足以說明馮夢龍的思想了。

事實上,馮夢龍本身就有 “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僞藥”的文學主張。

馮夢龍受李卓吾影響很深。

李卓吾是個儒學“異端”,根本不講存天理滅人慾。李卓吾不僅承認個人私慾,他還說,“天盡世道以交”,他認爲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係、商業交易合乎天理。

並且,李卓吾十分推崇《西廂記》《水滸傳》,認爲是古今至文。

另外,李卓吾先生還是婦女之友,他提倡婚姻自由,反對歧視婦女。

深的就不談了,再談就要扯到明中晚期的思想解放和儒學流派了。

李卓吾、馮夢龍等人,在當世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李卓吾講學,聽衆動輒相聚數千人,而且請注意——其中不分男女老幼!

他們的思想未必被統治階級承認,但不管怎麼說,肯定也是相當有存在感的。

本文的故事背景,大致類似明清,更偏向明,類似明中晚期。但有很多糧食穀物和職業,是清朝纔出現或者普及的。

不過,裡面人物之間的稱呼,更像清朝的小說一些。注意,僅限於稱呼。作者實在不習慣明朝小說裡的稱謂。

當然這些都不能深究,深究本文肯定有很多錯誤,跟明清時期對不上。

所以,楊雁回的種種思想,應該是比較大膽的,但還稱不上多麼前衛。而且她的離奇身世決定了,她的思想確實會和整個故事所處的大背景格格不入。

作者認爲,楊雁回有這些想法,至少都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這都是作者自認爲的。根據“作者已死”理論,作者我自己也管不着讀者的想法TOT

插入書籤

第48章 危機解除第243章 遇難第292章 □□第291章 紛亂第193章 懶起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278章 往事(三)第287章 計謀第28章 志向第270章 鬧事第254章 仁義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23章 蕙質蘭心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58章 訴狀第286章 父子第217章 生日(下)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228章 昭雪第288章 懇求第291章 紛亂第214章 報復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16章 表姐的心思第229章 背後第62章 賞賜第243章 遇難第223章 反擊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275章 斷義第35章 負荊請罪第273章 未歸第224章 反目第296章 真相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4章 長兄長嫂第271章 拒絕第265章 對策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286章 父子第44章 談話第306章 終章第50章 沒關係第210章 非禮第184章 婚前第179章 夜會第159章 堵人第262章 大哥第237章 變故(三)第229章 背後第118章 聞真相雁迴心不寧第256章 前情第28章 志向第118章 聞真相雁迴心不寧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302章 不詳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71章 內情第212章 盯梢第242章 疑問第303章 報信第31章 趣聞第289章 勸諫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277章 往事(二)第36章 金屋藏驕第29章 大哥的志向第31章 趣聞第305章 結束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05章 楊家女思見蕭夫人第126章 多情女思慕多情郎第202章 露陷第174章 壽禮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59章 堵人第127章 忠烈侯痛打惡宮人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0章 憂煩第67章 好戲開鑼(上)第210章 非禮第281章 少年第293章 心思第185章 正常章第22章 暗算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6章 受傷第222章 鬧騰第271章 拒絕第105章 楊家女思見蕭夫人第168章 選擇第181章 說親第228章 昭雪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66章 痛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