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報喪

廠右說微佳氏手纏了幾日,但是曹項述是沒有帶綠菊出京心

春華那邊,並不反對丈夫帶妾室外放,甚至還主動勸丈夫順了婆婆的意思,畢竟他在外也得人侍候。

曹項思前想後,還是私下同綠菊說過後,帶春華出京。不爲旁的,就爲春華嫁進來三年無出,受嫡母臉色的緣故。

綠菊心,對正房嫡妻雖有防範之心,但是三年來相安無事小也唯有慶幸。雖說見曹項爲春華着想。也只能心裡泛酸,面上仍是賢良溫柔。

因這個緣故,曹項毒後出京。留下長、妾室,帶着春華上任去了。

兆佳氏氣個半死,心已經後悔不已。她以爲曹項不帶綠菊。是因天陽年紀小、的緣故。與其便宜了春華,還不若將身邊的紅梅給了曹項,自己也能放心些。

三個媳婦,除了靜惠連生了兩個女兒,其他兩個,都嫁進來三、四年,沒有懷孕。

兩個親媳婦,她心雖挑剔,也盼着早日抱上嫡孫;庶出的春華,卻不願她得了嫡。“這婆媳本是天敵,只是靜慧性刻板,沒什麼可挑的,又是孤女,偶爾也讓人生憐;素芯孃家叔伯兄弟多,本身又是個重規矩的,實挑不出什麼。

只有春華,雖是兆佳氏自己挑的,但是卻是越來越看不過眼。原因無他,實在是她太“乖巧懂事”太“溫順賢良”兆佳氏心裡就不痛快。

曹頤送走堂弟,府又迎進兩個人,是孩們蒙與滿師傅。

這是七阿哥提議的,雖說早前。烏恩出嫁前,也曾教過幾個孩蒙語,但不過是日常用的幾句口語。

不說旁人,就說天佑,身份在這裡,往後恩萌出仕的可能性極大。作爲曹頤的嫡,做點侍衛或者伴讀的可能性也不小。

即便蒙與滿不需要精通,也要知曉些,往後纔不抓瞎。

不知不覺,半月過去,新戶部尚書的人選出來,左都御史田從典爲戶部尚書。

這位漢尚書,山西人,進士出身,在地方任了三任知縣後爲御史,而後十幾年一直是京官,歷任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去年升至左都御史。年希堯案,就是他下江南審的。

曹頤同他雖不算相熟,但是同爲京官數年,也不算陌生。從資歷上說,左都御使與戶部尚書都是從一品,算是平調,並不扎眼。

只是誰都曉得戶部是個公事繁雜的衙門,漢尚書雖不是掌印尚書,卻是幹實事的那個。如今的戶部滿尚書是孫渣齊,原在八旗任都統,是武官轉官,不過是個擺設。田從典資歷夠了,但是年歲可不輕了。今年就已經是古稀之年。

不少人掐着指頭,挨個數在朝的大學士與尚書,這過了古稀之年的,一個巴掌不夠數。

真是不知道,這些氣喘吁吁的老頭,到底能幹什麼事兒。

般人,都尋思,是不是皇上老了,見不得青壯的臣在眼前晃;只有心思多的,琢磨着,康熙點田從典爲戶部尚書的用意。

有心思通達的,想到即將起復的曹枷身上,開始揣測起聖心來。

就是十阿哥,出宮溜達到曹府,見到曹融時,都道:“這個田從典早年是有點“鐵面御史,的意思,這幾年上了年歲,也開始打太極。要不然,去年年希堯的案,也不會審得稀裡糊塗。他到戶部能做什麼?戶部又不像禮部,是養老的衙門。看來,皇阿瑪是給乎若留地方。”說到最後,他已經帶了幾分興奮,道:“享若這幾年不是正關注國計民生麼?出仕戶部,也能大展宏圖。二品侍郎,聽起來也威風

曹頤在官場多年,對於那些頂着“網正不阿”牌的官員,不能說不屑一顧,也委實敬重不起來。

“過網易折”在官場上真正一身鐵骨的,做不長久;做長久了,還頂着這樣的旗號,多是沽名釣譽之輩。

這個田從典能從七品縣令。熬到一品大員,也是官場老油。

這些日,曹頤也在想自己起復後之事。

說起來,戶部是上上之選。因爲戶部現在是四阿哥坐鎮。曹顆再入戶部爲官,網好在四阿哥手下。

只是戶部好是好,是侍郎可不是好坐的,幹得活多,擔得責任重。

“十爺,我丁憂前,是正五品,這連升級,可有些過了。許是皇上有旁的安排,也保不齊,還是靜觀其變吧。”曹顆說道。

十阿哥聞言,白了他一眼。道:“你啊,謹慎的有些過了小”

兩人正說着話,就有管家曹元到門口稟告,李家表少爺來報喪了。

聽到“報喪”二字,曹頤坐直了身,有些疑惑,問道:“李誠前些日不是好得差不多了麼?”

就聽曹元道:“大爺,不是三表少爺,聽說是蘇州那邊的老太太。兩位表少爺都來了,除了報喪。還來同太太、大爺辭行,如今就在偏廳候着。”

這是太君沒了?

曹頤有些怔住,現下是康熙五十年十一月,若是李煦丁憂,就算不能躲開四阿哥的清算,也能暫避鋒芒,不會成爲四阿哥登基後“殺雞駭猴”的那隻“雞”

“李家的氏老太君?我額娘入宮前,在李家還受過她的照拂。”十阿哥見曹頤不吭聲,道:“若是沒記錯,老人家已經十多了,也算高壽。”

曹頤醒過神來,點了點頭。隨後對曹元擺擺手,道:“先使人帶他們去見太太吧。”

曹元應聲下去。十阿哥道:“乎若既然家裡有事,爺就先回去了,順道去瞧瞧十三哥。”

曹頤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十爺,皇上會允李織造丁憂

?”

十阿哥倒是沒有挑剔曹頤對堂舅生疏的稱呼,畢竟他對李家也向來不親。

“蘇州織造,雖不是什麼要緊的位置,但是李煦在蘇州任上將近二十年,向來爲皇父倚重。加上如今皇父手上得用的人又少,怕是會奪情。”十阿哥尋思一會兒。回道。

是啊,當年孫太君去世後,曹寅雖在孝,也沒有卸任織造的官職。

有前例可循,康熙不會李煦丁憂也不稀奇。

說到底,還是康熙年邁,疑心病越發重了,只信任自己提拔的臣。而那些青壯官員,早年被奪嫡風**及,康熙實是不放心用”

內宅,蘭院,上拜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語兄弟,李氏已是留下眼淚,起手扶起兩孵胚刑。哽咽着道!“都是自家骨肉辦緊起來太穴氣引你們也要節哀,這時候上路,還有得罪遭。”

李誠也紅了眼圈,道:“孫兒們無礙,只是不能在姑祖母跟前盡孝了。姑祖母好生保重,也省的老祖同祖父惦記。”“李氏除了爲太君的去世難過。最不放心的還是母親高太君。

早年有太君在時,高太君留在蘇州,如姓相依,也算不孤單;如今太君沒了,高太君也是年將古稀,性又不好,怨不得李氏不放

只是眼下,眼前這兩個侄孫都小,同他們也說不了旁的,李氏只是問問何時出京什麼的。

聽說他們兄弟明兒就上路,李氏看着單薄的李誠,到是有些不放心,對丫鬟吩咐道:“去大奶奶院取兩隻人蔘,就說我要送人使。”

丫鬟應聲下去,正同曹曬在門口碰個正着,忙側到一邊,挑了簾,屈膝請曹顆進去。

李氏正對李語叮囑道:“你是哥哥,路上多照看你兄弟些。雖說奔喪,是孫盡孝之道,但是也不好因趕路傷身,讓老人家去得不安生,那就是不孝了。”

“是,姑祖母,孫兒記下了,定好生照看三弟。”李語躬身應了,態度甚是懇切。

見兒進來,李氏用帕擦了淚,道:“頤兒,大老太太沒了,你兩個侄兒明兒就要返鄉奔喪。”

李語兄弟兩個給曹額請安。曹靦擺擺手,喚他們起了,道:“之前不是還好好的,怎麼說沒就沒了?”

這話李家兄弟方纔已經對李氏講了一遍,不過是老人家件感風邪什

的。

曹顆想了想,對李誠道:“回去見到舅老爺,代我問好。就同舅老爺說,若是舅老爺丁憂,扶靈北上,早點打發人送信到京城,也好使人早預備着。”

李誠聽了,心下一動。這句話聽着像是尋常應付,又像是另有所指。難道這位表叔得了什麼消息。想要提點李家一二?

他擡起頭來,網好同曹頤對了個正着。

曹顆說完這句,就已經後悔。

李家在蘇州,畢竟擱得遠,就算有親戚名分,四阿哥也不至於將怒火燒到曹家;若是真到了京,或許會避免抄家破族的危險,但是說不定也能將曹家帶到河溝去。

自己有些太理想主義,畢竟李家犯的事兒,虧空還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做過八阿哥與十四阿哥的錢袋,是政治立場問題,四阿哥的大忌,還是先保自家吧。

曹顆心裡想着,已經轉過視線。對李氏道:“母親也要節哀纔好。老人家年過十,生前也沒有遭罪,這是喜喪”

李家兄弟明日出京,今日還有不少事情需要料理,所以沒有多留,隨後就告辭離去。

見母親心事重重,還專門給李誠帶了兩株人蔘,曹頤還以爲她擔心李誠的身體,勸道:“母親不必太過憂心,李誠的病早已痊癒,只是看着還單薄罷了。”

李氏猶豫了一下,道:“顆兒,大老太太沒了,咱們家是不是也要使幾個人跟着誠哥兒他們去蘇州弔喪?”

曹顆點點頭,道:“這是自然的,就使吳盛與趙安兩個”跟着兩位表侄去蘇州弔喪也好給外祖母請安,若是能接外祖母到家裡,也省得母親掛懷

這後一句話,卻是曹顆看了李氏的臉色後說的。

不管外頭人如何猜測,在李氏心,高太君都是她生身之母。骨肉天倫,自是無法割捨。

果不其然,聽了兒的話,李氏眼睛一亮,忙道:“他們兩個瞧着也穩當,只走到時候要見內眷,還是要使兩個會說道的婆纔是。”

曹顆應下,這會心夫,初瑜也過來了。

李氏便同媳婦商量,選了兩個精幹婆出來”

蘇州,織造府,內宅。

因爲前院是官衙,不能擺設靈堂,隨意氏老太君的靈堂就設在老太君的院裡。

王氏、孫氏帶着李翼的幾個庶女,在靈堂後哭靈。靈堂前,是李家祖孫三代男丁。

隔壁,就是高太君的院。

高太君與太君是平輩,只需服小功的服,不必去靈前守着。

她懷裡摟着香玉,氣色卻不算好。

自從李鼎的雙生回到李府。香玉的處境就變得尷尬。

早先李煦念及次只有這一點血脈,即便是女孫,也算疼愛有加,王氏那邊也是如此。

雙生進府,香玉、的分量就輕了。

加上她同李煦的老生同母,早年看着還不明顯,這幾年這姑“侄”二人,容貌越來越像,惹的李煦都跟着皺眉,吩咐人不要將香玉、帶到人前。

王氏想到這孫女的身世,也跟吃了蒼蠅似的,不再待見。

香玉已經七歲,會看大人臉色的歲數,自然能察覺出祖父母厭惡自己,可憐丁點兒大的孩,幸好有高太君的庇護,要不然連丫鬟婆都要欺到頭上。

太君沒後,李煦也使人傳話,不許香玉到靈前去。

今日是燒“二七”的日。隔壁從早晨開始,就各種發事兒聲。香玉這個重孫女,卻連守靈的資格都沒有。

她是高太君一手帶大的,旁人不心疼,高太君自然會心疼。

她可憐香玉,心將李煦罵了千百遍,已經開始擔心自己百年之後,香玉無人可依的悽苦處境。

“造孽啊,造孽!”想到使的香玉落入這尷尬處境的,不是旁人,就是她的親祖母,高太君憤憤不已,自言自語道。

香玉到底年幼,已經是高太君懷沉沉睡去,露着一張稚真小、臉,小手緊緊地抓住高太君的前襟。

高太君見狀,心裡嘆了口氣。從旁邊拽過一個枕頭,輕輕地將香玉、放到炕上。

這時,就聽門外傳來急促地腳步聲,就將有人騙着簾道:“二老太太,孫媳有急事兒求見,”

是李翼之妻孫氏來了,高太君見她高聲,怕擾到香玉,有些不快,道:“什麼急事兒不去尋你太太。反到來我這孤老婆屋裡說嘴?”

孫氏聽她說話,挑了簾進來。滿臉急色,道:“二老太太。三爺天了,老爺看着不大好,太太使孫媳婦過來,請二老太太過去”

月票榜單要掉出刃了,淚奔,請將保底月票投給小曹吧小巴巴求月票。

第675章 茶引第999章 責問第579章 病症第246章 怒生第70章 觀局第56章 心結第58章 前奏第747章 駭猴第145章 嫁妹第1380章 龍葵籽第1128章 蓮花書院(中)第1022章 虎骨(中)第499章 拜年(上)第565章 渡佛第950章 麟兒第1200章 喜事連連(下)第843章 燒週年第516章 制衡第315章 口外第2章 親戚第1344章 相看(上)第734章 繁花第1073章 皆大歡喜第704章 問診第753章 高飛第1260章 波瀾起第971章 圍場(中)第891章 “回禮”第765章 濟民第356章 章程(下)第1026章 侍郎一千零九十九章 跪第920章 行進第482章 “年禮”第757章 反常(上)第1281章 洗牌第651章 白首第234章 守靈第111章 小定第939章 人才第308章 大典第950章 麟兒第1229章 年盡第1365章 新舊第799章 子欲養第726章 佃戶第1127章 蓮花書院(上)第105章 聖眷第847章 幾番思量第975章 狴犴第1145章 歸宗(下)第607章 龍擡頭(二)第1185章 花燈(二)第726章 佃戶第1143章 奶奶與姑娘第530章 人蔘(上)第85章 盤算第661章 九子糉(一)第927章 “爭見”(上)第434章 盛宴(下)第119章 佛誕第1038章 宮婢第90章 死士第1396章 藏金第1151章 喜慶第1156章 霜降第455章 福禍(四)第1141章 欽差第836章 “發作”(上)第647章 舒心第851章 龍虎鬥(中)第386章 相托第928章 爭見(下)第1020章 晉爵第1302章 得意第306章 赴任第1291章 慰母第531章 人蔘(下)第514章 忠言第596章 冬雷(上)第221章 七日(下)第769章 拆牆第1256章 官非(中)第667章 爭新(下)第1179章 盛大第1025章 恩與罰第485章 鋪子第285章 春暖第41章 送禮第1258章 成了被告第662章 九子糉(二)第281章 義氣(下)第655章 蹤影第1012章 罷孫(三)第930章 流光第633章 奇聞(下)第1188章 人情債,兒女債(一)第1052章 青海急報第444章 科舉(中)第629章 懸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