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姚氏也沒有查出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是知道,她那支鳳頭簪子,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變成了假的了。
如果沒有扔到火裡面燒,光用眼睛看,是幾乎分辨不出來真假的。可是偏偏,她爲了檢驗真假,扔到了火裡……
於是便什麼也沒有了。
想想自己原本是打算利用這支簪子好好治治十一孃的,然後好好地嚇唬嚇唬她,再讓她將事情拉扯到十四孃的身上去。這段時間十四娘手裡太寬綽了,姚氏心酸酸。
可是,她完全沒有預料到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她不但完全沒有成功不說,反而還賠掉了自己的一支最好的金簪!
於是姚氏病倒了,是氣的,也是心疼的。
因爲是過小年病倒的,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裡忙得跟什麼似的。顧望過來看望了她之後,溫言勸她好好養病,轉背過去,就讓董姨娘安排家務。
姚氏氣得都要瘋掉了,冷眼旁觀,想要看看,董姨娘這個只管過幾天家的人,倒是要如何安排過年的事。
如果她以爲,她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也能順順利利,那她可就是錯大了!
而顧望爲了擡舉董姨娘,上次還安排了十娘與十四娘輔助她,這次,直接就只讓她一個人處理。但是又擔心董姨娘經驗不足,又吩咐她,若有什麼不會的,拿不定主意的話,可以去魏紫院請教夫人。
董姨娘都應承下來,但是等顧望一走,她就馬上就尋了顧茗。
顧茗纔是她的助力呀!
董姨娘來到餘容院的時候,顧茗正在那裡玩一顆珠子,比黃豆還要大一圈,顏色柔和,形體非常的圓潤。
“這是……東珠?”董姨娘看着顧茗拿着這粒上好的珍珠在桌面上滾來滾去的,有些驚疑不定地問道。
這麼好的珍珠,就算是放在東珠裡面,那也得是上等着的東珠了吧?而且這麼大……得值多少錢啊?
“不是,這是海珠。”顧茗舉起這粒珠子,對着冬日裡溫和的陽光照了照,微笑着說道。
晶瑩的珠子映着冬日的陽光,散發出絢麗的光芒,這一瞬間,董姨娘的全部心神,都被它吸引住了。
“真漂亮啊!”董姨娘感嘆着說道。
突然,她記起這幾天府裡流傳的一個小道消息,說是夫人一個鳳頭銜珠的簪子被人換掉了。而那個珠子,聽說便是海珠。
而十四娘,便突然多了一顆海珠……
她都不用問,便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十四娘可真是厲害啊,董姨娘不得不感嘆。誰想要整她?先做好被狠狠咬上一口的準備吧!
不說那支純金的簪子,就這顆珠子,也得值不少的錢吧?當然了,這珠子還不算大。如果再大點……
那光一顆珠子,就不知道要值多少錢了。
“董姨娘,這顆珠子送給你,將來給十五娘當個陪嫁吧。”顧茗看出董姨娘很喜歡這顆珠子,笑着塞到了她的手裡。
董姨娘結巴起來:“這……這怎麼好意思,這麼貴重的東西……”
“再貴重,我拿着也沒有用處。等十五娘出嫁的時候,不管我在哪裡,都會給她打支金簪添嫁妝。”顧茗衝董姨娘眨了眨眼。
董姨娘自然明白她是什麼意思,也笑了起來。
十四娘這麼有誠意,那她再推辭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她大大方方地收下了珠子,與顧茗討論起過年的事宜來。
顧茗之前真的沒有想到,最後過年的事情,會落到董姨娘的身上。說起來,這也算是意外的好處吧?
原本她就沒有打算與顧家人一起過年的,準備想個什麼辦法避過這事。現在容易了,直接跟董姨娘說了聲,董姨娘便痛地答應了下來。
她便指點起董姨娘,一個這麼大的家庭,要過年,有哪些事情需要提前準備,有哪些東西,需要提前安排,有哪些地方,需要提前注意的……
董姨娘本來是抱着試試的心態來找她的,沒有想到,十四娘真的是什麼都懂,而且懂得還很多很深入,大喜過望,將她說的,全部都記到了心裡。
姚氏本來等着看董姨娘的好戲的,可是沒有想到,明明是第一次安排過年的董姨娘,卻仿若一個老手般,事事安排得滴水不漏。就連姚氏想要叫人在其中使壞,竟然都完全找不到可供利用之處。
到底是誰在幫她?姚氏都要氣瘋了。
總算她自己明白過來,再病下去,那這個家就真的要變個天了,強撐着身體,向顧望表示,身體已經大好了,不必再麻煩董姨娘幫她了。
顧望盯着她看了半天,最後總算是看在多年老夫妻的情分上,給了她面子,沒有拆穿她,讓董姨娘將事務交給了她。
結果沒有想到,姚氏才一接到手中,連接便有兩件事情給辦砸了。偏偏這事是她接手後才吩咐下去的,怪不到董姨娘的身上,可想而知,顧望有多麼生氣,多麼失望。
一個管家多年的正室,管家的水平,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剛開始管家的小妾!姚氏也就成了這一年的最後幾天裡,汝南城最大的笑話了。
姚氏急於洗刷她的這個恥辱名聲,不得不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籌備過年這件事上,再也沒有多餘的精力來對付家中的這些庶子庶女還有姨娘侍女的了,府裡好多人都暗暗鬆了口氣。
但是,那些管事的媳婦婆子們,卻是被姚氏治得每天都叫苦連天。
被治得厲害了,甚至還有人偷偷跑來找董姨娘,向她訴苦,說姚氏管家的水平低劣,卻只知道罵人。明明要人去置辦五十兩銀子的貨,可是她卻只給人四十兩銀子不說,事情置辦不下來,還要使勁斥責做事的人。
董姨娘能夠說什麼?只能溫言勸慰,將人送走。
大戶人家的採購,那就是一筆爛帳。但是最大的關鍵就是,家家都差不多,年年都是這樣下來的,所以管事們也就習以爲常了。
比如說這個管事婆子所說的那樁五十兩銀子的採購,這事董姨娘也知道,是採購過年要掛在廊下的燈籠的。但是事實上,按市價,四十兩銀子應該是夠用的。
也許沒有多少剩下的,但是卻也絕對不會少。
但是,對管事們而言,這就不夠了。因爲,沒有了她們貪墨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