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風雲再起

13風雲再起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爲對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閱部隊,在薩拉熱窩遇刺。

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俄國根據有關條約,爲支持塞爾維亞,於7月30日宣佈軍事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大戰由此全面展開。

在歐洲大陸首先點燃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其中歐洲戰場是主要戰場,由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巴爾幹戰場以及意大利戰場這天李睿焦急的等待着軍情局送來關於歐洲的情報。

軍情局的負責人林品振拿到關於歐洲的情報後,第一時間向李睿彙報。

林品振來到李睿的辦公室向李睿行禮後,說道:“秦王,軍情局剛剛收到一封急報,歐洲的兩大軍事集團同盟國和協約國今天正式宣戰了,這是情報的詳細內容。”

李睿接過電報,歐洲的大戰如期爆發,同盟國和協約國雙方正式的宣戰。仔細的閱讀了一遍,連連拍手道:“好。。。好。。。好的很呢!這下英國和法國再也無力管我們秦國的事情了。趁他們現在歐洲大亂,我們要全力發展我國的軍事力量和工業。”

李睿知道歐戰要打上好幾年呢,趁着列強現在無暇東顧,全力發展。等到歐戰結束後,歐洲也被他們打爛了,他們就更無法對秦國進行軍事幹涉了。歐洲各國大打出手,這是華夏民族和秦國僅有的一次崛起的機會,他要牢牢的抓住這次機會,以實現華夏民族的崛起。

這日,秦國的黨、政、軍三方的高官政要齊聚人民會堂。李睿在這次的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志友們,歐洲開戰的消息,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歐洲各國因爲利益分配不均,他們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來了。這兩個人打架還要分出個高低勝負來,更何況幾個國家之間的混戰,他們之間不分出個高低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我認爲短時間內歐洲的混戰是不會結束的。從歐洲開戰到戰爭結束的這段時間是我們秦國的黃金髮展期,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深化我們秦國的經濟和軍事改革,進一步增強我們秦國的工業、經濟、軍事力量。”

“幾年前的立國戰爭,大家也都經歷過。我們獨立軍對英軍幾乎沒有任何的優勢,我們是靠着戰士們的英勇頑強的鬥志,爲此我們獻出了很多鮮血和年輕的生命才贏得了今天的勝利。我們要記住今天的教訓,也不能讓戰士們的鮮血白流,我們要有信心也要有決心發展更加先進的武器,來武裝我們的戰士,減少我獨立軍士兵在未來戰爭中的傷亡。”

“研發和裝備先進的武器,需要很多的資金支持。而打仗,打的就是錢,打的就是經濟、打的就是後勤運輸和供給能力、打的也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在英國沒有承認我們秦國獨立之前,我們與英國之間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在這場豪賭中,我們秦國、人民黨人輸不起啊!”

“歐洲的大戰,使英國無暇東顧,這就給了我們秦國一次全力發展經濟和工業的機會。這是上天對我們秦國的厚待,我們不能辜負了他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我們要爭分奪秒發展自身的實力。‘二五規劃’已經基本討論出了結果,要儘快實施。趁着這幾年我國沒有外部戰爭的威脅。減少國防開支,精簡軍隊人員,精簡下來的軍隊人員投入到我國的鐵路建設當中。全力發展我國的工業、經濟建設當中去。。。”

首相林家民和參謀長蔣百里也上臺發言,做會上動員和安撫工作。

蔣百里說道:“我知道大家對精簡整編有牴觸心理,但是這只是暫時的,因爲我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讓你們放下手中的槍,是爲了支援國家建設。國家發展好了,軍隊纔會有更多更好的武器使用。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後做好士兵的安撫工作。”

秦國的獨立軍、武警部隊等一線、二線部隊加起來又一百多萬,龐大的軍事力量意味着國防開支的增加,這嚴重的影響到了秦國的經濟發展。

趁着歐洲的大戰,英國無暇顧及秦國,也爲了發展秦國的經濟,李睿做出了精簡軍隊的決定。保留40萬有戰鬥力一線的部隊和7萬二線的武警部隊。裁撤下來的組建成鐵道兵和工程兵,修建秦國的鐵路、橋樑、水庫等大型工程。

李睿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是因爲他認爲英國現在陷入當前的歐戰之中無法顧及到遠東地區,也是因爲英國在於秦國的歷次戰爭中沒有討得一點好處反而還損失慘重。英國已經無力獨自討伐秦國,英國拉攏暹羅和法國一同討伐秦國就是最好的證明。還有就是李睿認爲英國等西方列強,在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時,就會尋求通過談判的方式,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這一次李睿犯了經驗上的錯誤。有的時候知道的越多反而犯的錯誤越大。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經驗主義害死人呢’。

在英法兩國被捲入到歐洲的大戰之中後,就宣佈了英國再也無力對遠東經行軍事幹涉。

英國畢竟是老牌的列強國之一,也是這個地球上海軍軍事力量第一、殖民地最多號稱‘日不落帝國’的一極。英國的政客們的歪歪心思並不比華夏的老祖宗留傳下來的計謀少。

好好的一塊殖民地所沒就沒了,還嚴重的威脅到印度這個英國的‘皇冠上的寶石’的安全和穩定。英國的政客們在世界的地圖上掃來掃去,最後把目光停留在日本這個國家身上。

隨着歐洲戰爭的日益激烈,日本這個國家最近是越來越張狂。日本人主動提出了加入協約國的提議時,英國人還非常的高興。但隨後日本人開出了索要德國在遠東的山東半島殖民地和太平洋的德國殖民地馬紹爾羣島、馬里亞納羣島、加羅林羣島等。

日本人最近的張狂和這次的獅子大張口,引起了英國人的反感。這時關於秦國的事情怎麼解決,也是讓英國非常的頭疼。英國就想到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計策,鼓動日本,把日本這頭餓狼引入到東南半島,讓日本人和秦國鬥起來英國駐日本大使格蘭特·艾伯特開始和日本外務大臣三井次郎商討關於日本加入協約國的事情。

“三井先生,貴國提出的條件,我大英帝國基本同意,也會在戰爭結束後支持貴國接受德國在遠東的殖民地。不過我國也有條件。貴國加入協約國之後,必須派出五艘戰列艦、十萬陸軍前往歐洲參戰。還必須派出十萬陸軍配合我遠東士兵圍剿緬甸匪軍的軍事行動中來。”

“艾伯特先生,這件事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必須向天皇陛下彙報這件事,才能給你答覆。”

三井次郎緊急的向大正天皇彙報和英國談判的最新情況。當海軍部和陸軍部聽到可以出兵東南亞、山東半島後都是非常的高興。海軍部是因爲要出兵東南亞而高興,陸軍部卻是因爲要出兵山東半島而高興。

日本的海軍和陸軍歷來都不和睦,主要是因爲爭奪軍費的分配問題。日本是一個海島國家,四面環海,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軍事力量就是海軍一家獨大,畢竟只有海軍強大了才能保衛日本本土的安全。日本的軍事力量發展只能偏向海軍,現在陸軍想和海軍平起平坐甚至有要壓海軍一頭的想法。所以海軍部制定了一個‘南進計劃’,陸軍制定了一個‘大陸計劃’。這更加造成雙方的不合。

最後大正天皇做和事老,才把雙方暫時說服。由海軍部主導執行‘南進計劃’的實施,攻佔海南島,建立後勤基地,參與對緬甸的圍剿。由陸軍部主導執行‘大陸計劃’的實施,攻佔德國在遠東的殖民地山東半島。

一時間日本吏卒兵馬,再一次開始了野心勃勃的殖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