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三

5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三

秦國的道路正在緊張有序的建設當中,公路、鐵路齊頭並進是秦國的一大特色。秦國的公路是靠人力在經過兩年的時間才修通了京城市-果敢、京城-仰光、京城-北京、京城-臨海市、京城-馬城市這六個首府之間的道路,而京城-北京-藏南之間的公路因爲都是山區峽谷還在緊張的修建當中。但是鐵路的建設進展就比較緩慢,現在這六市之間的鐵路路基已經基本修建完工,但是鐵軌還沒有到位,這是因爲華鋼集團出產的鋼材量太少的原因,還有就是能夠鑄造鐵軌的鋼材量也很少,所以造成了鐵路建設的進展緩慢,不過在華鋼集團的一期工程完工並投產之後這個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鐵軌產量不高的問題解決了,鐵路的動力問題到現在遲遲沒有進展。

現在秦國有三種動力機械分別爲電動機、內燃機、蒸汽機。三種動力機械李睿最想用的是電動機,因爲電動機對環境的污染最小,但是現實的基礎讓李睿不得不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其次是內燃機,這是火車的第二代動力,內燃機分爲汽油式內燃機和柴油式內燃機兩種,汽油式內燃機適用於小型的車輛的動力;柴油式內燃機適用於大型和重型車輛的動力。現在秦國已經開始在設計和製造以內燃機爲動力的載重爲1.2噸的運輸車輛了。但是要想把內燃機安裝在重達上千噸的火車上並讓它正常的跑起來難度是相當的大。

在華鋼集團大踏步的向前前行時,在華機集團旗下的華機鼓風機制造廠製做工藝突破時。華機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工廠也在加快進度要跟上秦國現在的工業化進度。那就是動力機械製造廠,該廠主要生產三種動力機械分別爲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此時的動力機械廠正在加班加點的爲設計製造出適合火車的大動力內燃機或蒸汽機而努力。

鼓風機的問題得到解決之後,李睿就來到位於華東區南渡市的華機動力機械製造廠。現在秦國的交通運輸問題已經是一個大問題,必須有效的解決交通運輸工具問題。對於運輸工具的選擇上李睿更加重視鐵路運輸,現在秦國的汽車運輸還沒見蹤影,就是有了汽車運輸,但是汽車運輸的運力還是有限。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火車的運輸量都比汽車的運輸量要大得多。所以火車機車問題必須儘快的解決,早日讓秦國的火車跑在秦國的土地上。

華機動力機械廠的研究員和工人們此時已經分爲兩派,一派支持蒸汽機作爲火車的動力,他們認爲蒸汽機已經在火車上運行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技術已經很成熟,製造起來也有借鑑的實物。內燃機有多大的動力,能不能帶動火車這個上千噸的大傢伙還是個問題,就算是能,那也需要時間研究大動力的內燃機不是,可是現在秦國的鐵路急需用火車機車,等不起啊。另一派支持內燃機作爲火車的動力,他們認爲秦國的煤炭儲量少特別是燃燒值高的煤炭儲量幾乎沒有,發展蒸汽機車將會面臨煤炭短缺的危險,而秦國的石油比較豐富不存在這種問題。

兩種火車機車對現在的秦國來說都有優勢。一時間雙方爭吵的難解難分,不相上下。當他們聽說李睿來廠裡視察時,就把官司打到了李睿這裡。陪同李睿前來的謝方看到這場鬧劇時是苦笑不已。

李睿仔細認真的聽取了雙方的說辭,李睿一時也難以抉擇,其實他內心裡是傾向於以內燃機作爲火車動力的。後世火車的發展就是內燃機取代了蒸汽機,然後是電動機逐漸取代內燃機,但那時的內燃機機車所佔的比重還是很大。就秦國現在急需火車機車而言,蒸汽機車的製造速度最快,內燃機機車什麼時候造出來還不一定呢?李睿覺得親自到製造車間實地的查看一翻在做決定。他心中想實在不行就先用蒸汽機車,等以後內燃機機車造出來以後在更換。

李睿來到製造車間,謝方在一旁介紹道:“陛下,華機動力機械廠日產各種型號的電動機300臺;日產各種型號的內燃機500臺;日產各種型號的蒸汽機200臺,現在是工人的磨合期,等到工人熟練掌握了生產工藝和技術後,電動機、內燃機、蒸汽機的產量將會翻一翻還要多,日產可能爲1000臺、1400臺、800臺。”

李睿聽了之後說道:“我們秦國想要加快工業化建設,全靠這些動力當家做主,動力越強勁我們秦國的工業化速度就越快。所以動力的發展既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造出更強更大的動力機械來帶動秦國的工業化建設的步伐。

李睿觀看完製造車間之後又去了,動力研究實驗室,看到這裡的研究員們個個的都是兩眼通紅的在激烈的討論着如何加大內燃機或蒸汽機的動力,他們提出了加大缸的直徑來增加動力,但是實驗了幾次效果都不理想。李睿聽了他們的討論之後就覺得他們的思路有問題,李睿知道後世一提到汽車人們就會問‘你的車是幾個缸的,百公里耗油多少’。李睿就忍不住的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增加缸的數量,來增加機器的動力。”

其中的一個研究員回到道:“你的想法以前就實驗過,兩個缸時動力增加了10%,等到增加到第三個缸時,三個氣缸的同步問題無法解決,動力只增加了5%,所以在運動同步問題上沒有解決之前,氣缸的數量越多,氣缸運動的同步問題就越大。”

李睿感覺他們的思路有錯了,後世他聽慣了兩缸、四缸、六缸、八缸甚至是十缸十二缸的機器,有開口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兩個缸兩個缸的增加,把這幾個缸串聯起來做到運動同步。”

這是所有的研究員擡起頭看着李睿之後就是急忙的說道:“見過秦王陛下。。。”

李睿的一番話像是啓發了這些研究員的靈感一樣,十天之後,他們研發出了四缸的內燃機和蒸汽機,試驗機運行的非常的平穩。四缸的內燃機動力增加了60%達到了30馬力,蒸汽機的動力增加的更多達到了350馬力。不服輸的內燃機小組正在加緊設計六缸的內燃機。

大動力的蒸汽機制造出來了,李睿雖然希望現在就用上內燃機車但是新材料研究需要時間,李睿也沒有強求,畢竟在未來的三十年裡蒸汽機車還是主流,李睿相信有了這些勤奮的研究人員再加上李睿的點撥秦國的內燃機的發展會非常的迅速。李睿想到用內燃機作爲動力的坦克、裝甲車、運輸車心中就很激動。機械化部隊是李睿夢寐以求的。

秦國的煤炭儲量很少,李睿就提出要求希望蒸汽組的研究員們把燃煤室設計改造成燃油的蒸汽機。

火車的動力問題解決了,秦國的發展即將踏入快速的工業化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