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圖窮

李元豐甲冑在身,眉若雙刀。

他的身後,獸面銜水,傾斜噴雪,與樹木花草一映,幽雅寂靜。

石色鬆影交錯,上下翠綠,斑斑斕斕。

再遠處,繁花鬱郁,焦土處處,大片大片的昏黃之氣垂下來,有一種衰敗,頹廢,昏沉,大限已到,垂垂老矣。

本來大唐經過安史之亂,帝國崩塌,國運衰敗,早影響到冥土,讓大唐福地籠上陰影,但幸好唐肅宗即位,逐漸平定叛亂,暫時穩住根基,沒有繼續下沉。

可千想萬想都沒有想到,會有居心叵測的兩位道士出手,進而令其雪上加霜。

噼裡啪啦,

隨着時間推移,時不時有噼裡啪啦的聲音傳出,像是有人撥動燈花,沒有美感,卻給人一種深入骨髓的寒意。

李元豐沒有說話,目光晶澈,投向殿中。

在那裡,漢白玉欄杆七零八落,葉綴金玉的寶樹光禿禿的,蓮花燈燈盞剩下一半,等等等等,戰鬥的痕跡,觸目驚心。

不得不講,兩個道人敢行此古人未行之事,真是很有本事。

葛真君眼瞳沁藍,冰冷不見任何表情,陰神化爲三丈,一手持寶鍾,一手持神圖,寶鍾護佑己身,抵擋攻勢,神圖一抖,三千神雷,掃蕩世間。

而臨邛道人則手持法劍,森碧劍光,泓若秋水,一劍橫掃,斬落龍氣,不愧是身懷屠龍術之人,在冥土,每一劍揮下,都能聽到龍之哀鳴。

兩個人,一左一右,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穩穩佔據上風。

至於李家的皇帝們,縮在一起,或是祭出鐘鼓,或是垂下華蓋,或是手握劍印,絲絲縷縷的吉祥之氣連綿,困獸猶鬥。

“李隆基是罪魁禍首啊。”

李元豐盯着懸空大印,敕令如龍,呼嘯風雲,蘊含無上威壓,讓大唐歷代真龍不少力量被牽引,不由得搖了搖頭。

怪不得像是李淵和李世民這樣心機城府不可測的人都跳腳大罵,實際上,雙方的交鋒是功夫在棋外。

自從兩個道人順水推舟,讓大唐衰敗,國運崩塌,再利用楊玉環之事將李隆基戲弄於鼓掌間,得到名與器,可調用大唐部分國運龍氣後,大唐在冥土的龍庭福田就註定了滅頂之災。

正是廟算於戰前,堂堂正正,以勢壓人。

好一會,隨着最後一聲英雄落幕般的大吼,真龍之氣最足的唐太宗李世民被收入鼎中,溫溫潤潤的光瀰漫,如水紋一樣,滿而不溢。

叮咚,叮咚,叮咚,

最後一縷真龍之氣溢出,整個大鼎,發出沸水一樣的聲音,玄妙的仙樂浮現,左右交織,凝成華麗詩篇,裡面有百官上朝,有士子誦讀詩書,有農民田地中耕種,有漁夫拿出漁網,有女子踏着紡織機,等等等等,千姿百態。

“成了。”

臨邛道人晃着鼎中氤氳的青水,面帶笑容,他看也不看殿中剩下的小貓三兩隻,反正只是少許妃子,根本沒有真龍之氣,隨她們自生自滅,開口道,“師兄,大功告成。”

“是啊,”

葛真君也露出笑容,法衣搖擺,道,“接下來,我們可找地方尸解,然後準備攜帶真龍之氣,轉世重修,入世爭龍。”

“嗯。”

臨邛道人答應一聲,將鼎交到葛真君手中,道,“師兄,你先拿一拿。”

話音剛落,臨邛道人驀然轉身,掐了個法訣,頂門之上,法劍輕輕一折,一聲清亮的劍音響起,然後森森然劍光若霜雪,徑直而下。

陰神馭劍,快到不可思議。

只是一撥,刺到殿外李元豐的眉間。

殺機爆發,如雷霆一樣。

“好快。”

李元豐根本沒有其他念頭,想躲都躲不開,只得在匆忙間,擡手於眉前,捏拳成印,擋住斬來的飛劍。

拳印和飛劍碰撞,發出金石之音,圈圈暈暈的火芒連綿,向四下迸射。

“咦,”

臨邛道人手一招,法劍返回,在自己頭頂上盤旋,他目光之中,爆發出耀眼的毫光,投在李元豐銅色般的肌膚上,眨了眨眼,道,“真的是銅皮鐵骨?”

話語聲中,有着詫異。

在很多知情人眼裡,銅皮鐵骨只是在傳說中,根本不是人力能夠達到的。

“人老成精啊。”

李元豐披着甲冑,笑了笑,踏步入大殿,他現在看得清楚,這兩個道人早發現潛藏的自己,不過他們沒有搭理,而是集中力量,收集完真龍之氣。

他們這麼做,不只爲了剛纔一擊出其不意,雷霆萬鈞,更因爲很有自信,能夠應對接下來的變化。

“兩位真大手筆。”

李元豐踱步到殿中,看向兩位道士,笑道,“謀劃多年,將大唐真龍們一網打盡,直接影響大唐格局。”

李元豐拍着巴掌,啪啪啪的聲音在殿中響徹,滿是稱讚,道,“真是修行界楷模。”

“你是日月衛的人?”

葛真君踏前一步,鼎中氤氳,真龍之氣,愈發深厚,語氣中有深深懷疑,道,“我可不記得日月衛中有你這樣不凡的人物。”

“葛真君,”

李元豐看向這個道錄司的領袖,道,“你可以稱呼我”大唐李煜,也可以稱呼我爲李元豐,悉聽尊便。”

“李元豐,”

葛真君明白話語中的意思,長眉一挑,道,“想不到你一介武道之輩,居然能夠通過我的重重佈置,還來到這大唐龍庭福地,真是超乎想象。”

他頓了頓,頂門之上,落日餘波,浮煙重疊,語氣轉冷,道,“不知道你來此地,意欲何爲?”

“意欲何爲,”

李元豐唸叨一句,運轉銅皮鐵骨,天光照下,銅色化爲金色,金燦燦的,恍若天神下凡,他體內的血液激盪,有一種暴風雨前的壓抑,道,“不管我的目的是什麼,在這裡,我們遇到,碰面,交手,我不相信你們兩個能夠放我離開。”

語氣平平靜靜,可斬釘截鐵。

變數,沒有人喜歡。

何況,對面是兩個人,他們以爲佔據優勢。

隨手斬殺,免除後患。

何樂而不爲?

殿中安靜下來,可凜然殺機迸發,如蕭蕭冬日,周匝溫度憑空低了不少。

第1402章 寶鼎易主待天明第三八零章 琴絃未斷亦遭劫 異獸終難掩光彩第七四六章 不在天庭 卻有傳說第三零八章 隨風潛入引劫動 殺人於無形間(第四更求下訂閱)第五七三章 五行山下戰將起 佛門大運貫古今第四二零章 伴生靈寶 佛魔同修第一千二十三章 七殺爭位 各有心思第三二二章 天子信璽動龍氣 青紙一道落衆神第八五九章 大贏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再得功德反自身第四六二章 千難萬苦證宇空 傳說成真見不同第四四四章 扶搖直起登高位 上表天庭告御狀第三九七章 誦我經者 雞犬升天第八九六章 天生我才晉金仙第八零四章 九鳳歸來第二零零章 玉兔精和北斗星宮第二六六章 門下捲簾見大將 自觀人間法不同第七七四章 大聖已成取經人 接下因果面金仙第一千二十一章 入劫上古 洪荒紀元第五六一章 融合落寶金錢 第九首的契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人在家中好處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打破洪荒異獸的桎梏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本相再現世不同第三七七章 晉升,晉升,第八首出!第五八九章 普賢菩薩駕臨潮音洞 提前出場的緊箍咒第三一五章 雲棧洞來了個豬八戒 悲劇的佔山爲王的開始第一千零四章 齊天大聖歸來第1398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紀元之子的抗爭第七八六章 天外天 聖人道場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似是而非的結局第四七二章 聖人氣運 好事連連第三八三章 兄弟齊心 落寶金錢?第九八八章 天庭風雲起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再入凡間掀波瀾第三一四章 梅花嶺上降兩魔 福陵山八戒作妖第一六三章 修羅血海 鐵扇公主第二八四章 早有準備非閒事情 時來人間已不同第三五一章 畫地爲牢困兇物 斷鎖破籠顯原形第八二一章 因果之說第四零三章 心有奇志篡西遊 妖舒本性宇空近(求訂閱!)第八四一章 再回天庭第六三零章 靈山暗流涌動 大鵬鳥氣急敗壞第五七六章 唐僧山下見悟空 佛道妖三方聚首第一千七十九章 贏家通吃 好事不斷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魔身受苦 道果落劫第八十二章 注目第一七五章 奉命渡海去東勝 猴頭下山要遠遊第九七八章 混亂的紀元 八戒到天庭第六三二章 天時地利人和 第六重不死境第九九五章 大羅之路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收穫第三二四章 沉神土 滅神靈 法象境晉升在即第一零一章 百眼魔君第三六五章 血河成空全入腹 宜將剩勇斬不絕第一七六章 天蓬元帥 傲來國第四三零章 三英戰鬼車 只待靈寶來第三百章 大昏君大暴君即將上線第九十九章 變故第四二四章 伴生靈寶入世行第三零六章 七情六慾十三心劫身 秦雲衣魚水入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奉爲犧牲逆乾坤第八九五章 強勢登場第七七九章 觀世音折戟 紅孩兒脫難第八二五章 劫難躲第七章 時移世易第一二九章 石猴將出第三一九章 人心不古世風下 攀比奢侈亂念多第七四零章 早生魔種引未發 西遊再生大變化第一千二十八章 晉升第二百九十二章 駙馬爺不好當 送上門來的好機會第三四六章 註定風雨不平靜 芭蕉洞中聽閒談(四更求下訂閱)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大變局 大收穫第九六二章 先有準備早落子 河圖洛書正破局第八九六章 天生我才晉金仙第三八七章 緣定佛門正果路 未雨綢繆誰高明第一九三 路遇降龍羅漢 南天門初體驗第五二三章 玉皇殿中見古佛 鬼車直奔亂石山第六十七章 目標第八九六章 天生我才晉金仙第四七六章 龍王擒子上天庭 玉帝判刑斬仙台第六十二章 將有變第八三五章 宣旨上位第一千六十一章 新的西遊第九四零章 金仙未到意先行 氣運相連三宮驚第七九八章 捷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劫數橫來臨真身第八三一章 聚運第1396章 各有殺招待逆天第一三三章 碰面第三三九章 三人行去金沙國 魔影再現闖皇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很大收穫 第十鳥首第五五八章 口舌如劍 金錢易主第二五二章 人間紅塵雜念亂 八卦爐開驚世間第二七七章 帝君用刀欺到老 藉此脫身正當機第八十章 滅門第八五六章 功德如雨第一千六十九章 佈局紀元 大獲全勝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混沌鍾?大功告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龍鳳衝突不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