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來啦?";周老先生道,
";周爺爺好,我爺爺我讓給您帶了點自釀的糧食酒.";袁飛道,
";哦?哈哈,不錯,看來老袁頭還記得欠我的酒啊.行,你放着就行了.";周老先生說完又繼續剛纔的話題,對陶寶寶說:";聽你之前說,這幅畫是你在一本舊書中得到的,那本書你帶來了嗎?說不定能找從中找到原因";
雖然周老先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斷定這幅畫是真跡無疑,但它爲什麼會藏在舊書中?而大阪市立美術館中又爲什麼有一幅幾乎完全相同的畫?這兩個問題讓周老先生如鯁在喉.
經周老先生一提醒,陶寶寶纔想起來,自己根據上一世的記憶在書中發現《伏生授經圖》之後,還沒有仔細檢查過那本書呢.
不過,好在陶寶寶順帶着還是把那破書帶了過來.
周老先生接過書看了看,說道:";我想我應該知道爲什麼這幅畫藏在書中了";
";這本書是1964年出版的,兩年後就開始了十年,這一點小飛你應該知道不少吧?";周老先生道,
";聽爺爺說起過.";袁飛點了點頭,那十年他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不過一大批功勳將帥遭到了批鬥,其中就包括了他的爺爺,幸運的是他爺爺最終熬了過來.所以袁飛小的時候沒少聽爺爺講那時候的事.
";而這十年則是源於‘破四舊’.";周老先生繼續說:";所謂";破四舊";,指的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在那場浩劫中,很多文物遭到了毀滅性的的破壞.一些人爲了保護這些文物,便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恐怕這幅《伏生授經圖》就是那個時候被夾進了這本1964年的書裡的.";
";只是,想來是書的主人最終沒能夠逃脫,所以這本書也就流落了出來.";周老先生不免唏噓道,
";咦?找到了!";周老先生突然又從書頁中發現了一張寫滿小字的紙片.紙片不大,又很薄.貼在夾層之中,不仔細找,根本發現不了.
周老先生小心翼翼的將紙片拿出,上面寫的正是《伏生授經圖》的經歷.
";先父敬伏生之爲人,平生唯喜右丞所作之《伏生圖》,其臨默幾可亂真,及至倭人入侵,登門強索先父爲保家人周全,又不願獻圖以爲,遂自臨圖代之.恐後人不辨真僞,便故作紕漏兩處:一爲坐姿;二爲卷軸,以爲僞證.父卒傳餘,奈何伏生圖竟列‘四舊’,欲毀之,遂效伏生之故事,藏之夾頁,以留後人.";
短短百餘字,卻是近代中國顛沛流離的縮影,不免讓人唏噓.
這段話講的是民國時期的一個文人,很敬佩伏生的爲人,雖然《伏生授經圖》有不少,但是這個人最喜歡的是王維所畫的那幅,(右丞就是指王維,因爲他曾官拜右丞,後人遂有王佑丞的稱呼)
這個人不僅喜歡,而且時常臨摹,以致後來畫出來的畫可以以假亂真.
日本入侵後蒐羅中國國寶,便上門索要.這個人爲了保護家人的安全,不敢不給,但是又不願意當賣國賊,於是便自己臨摹了一幅,又請高人做舊了之後送給日本人.
但他也怕後人不能識辨真僞,於是故意留下了兩處漏洞,一個是伏生的坐姿,第二是伏生手裡拿的書了.
那個人死後,便將畫傳給了兒子,但是偏又趕上十年,兒子爲了保護這幅畫,便效仿伏生將畫藏在一本書中,以此留給後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