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看戲

這邊秧歌隊進村子裡去了,那邊戲臺上就有一班扮好的小戲出來,翻跟頭、打把勢,伴着鑼鼓點,格外熱鬧,不時贏得喝彩聲一片。這也是暖場的,而且這樣熱鬧暖場的劇目,最得下面的觀衆喜歡。

因爲秧歌走了,戲臺上的戲還得工夫纔會開唱,因此,連蔓兒等衆人就有很多陸續地回後院屋子裡去坐着了。

秧歌隊進了村子裡,很快就在老宅的大門口停了下來。一陣激烈的鑼鼓點子,秧歌隊裡的藝人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扭的格外精彩。

老宅的大門這個時候才緩緩地打開,裡面探出兩隻小腦袋,一個是六郎,一個是連芽兒,這兩個孩子,是被打發來開門的。

畢竟是小孩子,喜歡的就是這樣的熱鬧。六郎和連葉兒開了門,就忘了回去,就挨着門站着,呆呆地看着外面的秧歌。

老宅的院子裡,靜悄悄的。

連老爺子和周氏都沒出來,不僅他們沒出來,還將老宅的其他人也都禁在了屋子裡。不過這樣的熱鬧,不讓人看是不可能的。連守義、何氏、甚至蔣氏帶了大妞妞都趴在窗戶邊或者門邊往外看。

“去櫃裡拿些錢出來,”連老爺子坐在炕頭上,聽着外面喧鬧的聲音,一邊對周氏道。

“拿錢幹啥?”周氏不解。

“人家在門口那麼扭,咋地也得給倆賞錢。快點拿錢,讓繼祖送出去。”連老爺子就道。畢竟是在外面做過掌櫃的。連老爺子覺得這種場合,要打賞些銀錢纔夠體面。

“這還用咱給賞錢?”周氏盤腿坐着,顯然沒有下地開櫃子的打算。“老四家請來的。那錢不是老四家給出了嗎,還用咱掏啥賞錢?”

櫃子裡的銀錢,因爲給連守仁說親的事,花費了不少,最近又要給四郎說親,已經給媒婆送了一回錢,想必以後要花的錢還多。周氏捨不得拿錢出來。

而且,在周氏的心裡,這是連守信那一股孝敬他們的。沒有讓她再花錢的道理。

“那是兩碼事。老四家給的再多,也不能代替這個。不信你看一會人家還得到王舉人家門口扭去,到時候王家肯定得給賞錢。”連老爺子就道,“趕緊的。一會人走了。空着手,不好看。”

“咱咋跟人家王舉人家比,你還當你是大財主那!”周氏撇了撇嘴,“這人又不是咱請來的,誰請來的,誰花錢。吵吵八哄的,我還嫌它煩。”

周氏擺明了,不肯去拿錢。

“你……”連老爺子氣的皺起了眉頭。看着周氏。

“我咋地啦。”周氏還不等連老爺子說她,她就先搶過了話頭。“我哪句話說錯了?你要錢,找你那孝順兒子去。那金山銀山的,你給多少賞錢都由得你。”

說着話,周氏就扭過臉去,不再搭理連老爺子了。

“爺,外面扭秧歌的過去了。”連繼祖這個時候就道。

“哎……”連老爺子打了個哎聲,“四六不懂啊,這臉啊,都讓你給丟盡了。”

“嫌我丟臉,你休了我!”周氏猛地扭回頭,惡狠狠地衝着連老爺子道,“你還當你還有臉。有臉咋老四請你赴席去,你不去,請你看戲去,你也不去。我不去,是我不稀罕那玩意兒。你不挺稀罕的嗎,爲啥不去?還說我丟臉,咱倆到底誰丟臉!”

連老爺子被周氏說的,一口氣憋在嗓子眼,差點就氣了個倒仰。

“你個敗家……”等連老爺子略緩過來一些,立刻就指着周氏罵了起來。

眼看着老兩口子又要吵吵起來,連繼祖、蔣氏等都忙過來勸解,好不容易,纔將兩個人勸開了。

“老四他們,一會得給咱送飯菜來吧。”連守義坐在那,託着下巴,說道。

“就知道吃。人家就是送,那是給你們送的。那是給我們老兩口子送的。沒出息的玩意兒。”周氏氣勢很足的罵道。

連守義咧嘴笑了兩聲,一句話都沒有反駁。

每當連守信家要送飯菜過來的時候,就是周氏的權威在老宅最強大的時候。這種時候,周氏說什麼,罵什麼,都不會有人反駁,周氏要支使誰幹什麼,誰也不敢不去幹。

“你要幹啥去,”周氏的眼角瞥見何氏沿着牆根要往外溜,立刻就斥道,“你老實給我待家裡頭。不是早說了,今天哪也不許去,省得丟人現眼。”

“娘,俺沒想出去,俺是去後院,解個小手。”何氏也咧嘴笑,真的就不敢往外走了。

“懶人屎尿多。”周氏厭棄地瞪了何氏一眼。

秧歌隊在老宅門口扭了一陣,又繼續前行,在王舉人家的大門口又停下來,很是扭了一陣。果然就有王家的管事出來,放了賞錢。秧歌隊的藝人歡喜雀躍,又沿街扭了一回,還在打穀場上繞了一圈,才又往牌樓前回轉。

等秧歌隊回到牌樓前,觀衆已經人山人海,比剛纔還多出了不少,左近的道路上,還有扛着凳子,夾着小板凳往牌樓前趕的。棚子裡已經坐不下了,有許多人只能站在外面。也有些或年老,或頗有威望的被請到了前排,連蔓兒家安排的座椅上就坐。其中就有三十里營子村廟的住持和尚,還有小罈子在旁邊伺候着。

牌樓前除了十里八村來看戲的,還招來了不少小販。有賣炒花生、炒毛磕的,還有賣糖葫蘆,賣糖豆糖塊小點心的,還有賣小玩意兒的,不一而足,生意竟然還都不錯。

秧歌隊在牌樓前又扭了一番,贏得了喝彩聲之後,就陸續地進了戲臺後面專門搭給藝人們的棚子裡。

這個時候,就聽得一陣鞭炮聲響,這是連家院子裡開席了,同時也宣告着,戲臺上的戲要開唱了。

今天連蔓兒家來的客人極多,光是後院的女眷,就坐了有六桌。每一席上,都有一份如今在遼東府極有名的烤鴨,至於席面上的其他菜餚,大都是錦陽縣城連記酒樓的大廚掌廚,菜色只豐盛精美自不必說。

連蔓兒這屋裡坐了兩席,小姑娘們吃的頗爲斯文。

等宴席過後,有離的遠的賓客先告辭的,也有愛看戲的留下來看戲的,直到未正時分,院子裡客人才差不多都散了,前面戲臺上的戲也演完了,觀衆們也都散了。

連家的管事們又帶着人收拾,另外安排宴席,招待戲班子和雜耍班子的人等,忙個不停。

別的客人都走了,只有張家和吳家的人沒有走。

戲班子的人吃過飯,也沒有走。上午是給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唱的,這下晌,還得專門爲張氏孺人再唱幾齣。張家和吳家的人,都是張氏留下來,和她一起聽戲的。

“娘,一會收拾收拾,讓她們進院子來唱嗎。你和我姥姥,你們也不用出去,就坐屋裡面聽。”連蔓兒就對張氏道。

“不用,還是去外面。外面寬敞,我看了,有那棚子,再燒個火盆啥的,我們再多穿點,一點都不冷。今天的天頭好。”張氏就道,“在外頭,還能讓多點的人來看。這看戲聽戲的,就得人多才熱鬧。”

本來留下戲班子,是爲了滿足張氏和李氏聽戲的心願,自家暖暖和和在屋子裡面聽戲。可張氏卻並不想這樣,她留下張家和吳家的人和她一起看戲還不夠,張氏還想讓村裡的人也一起來看。因爲人多熱鬧。

李氏等人也沒意見,覺得就在外面看戲很好。

“那行,我讓人再把棚子收拾收拾,攏幾個火盆。”五郎說着,就出去安排人幹活去了。

很快,外面就收拾好了,戲班子也準備好了,連蔓兒一家,張家一家,吳家一家,還有趙氏和連葉兒就從院子裡出來,往看戲的棚子裡面來。

下晌還有戲看的消息,已經傳入了村裡。連家的張氏孺人,要請村裡的姑娘、媳婦們看戲。因此,棚子裡頭又來了不少人。大姑娘、小媳婦、老婆婆坐在一處,見連蔓兒她們來的,就都站起身。

很多相熟的面孔,張氏就笑着打招呼。

連蔓兒則是打發人送熱茶,還派發了些小點心。

棚子裡面收拾過,很乾淨,又攏起了火盆,確實並不覺得冷。大家坐下一會,戲就開唱了。

下晌這臺戲,大多是張氏點的戲目,李氏也點了一出。最先唱的一出就是鍘美案,就是小紅玉那個戲班子唱的。接着第二齣是卷席筒,這是外地來的戲班子,在錦陽縣唱處了名氣。這兩齣戲,在錦陽縣都極爲有名,很多人百看不厭。

就見戲臺上開唱沒多久,張氏就拿出帕子來擦眼淚,再看看戲的其他女人也都是如此。很快,就變成戲臺上在唱,戲臺下面在哭,還有小聲罵的,大家看的都相當的投入。

連蔓兒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這些女人,她們的愛好和張氏是一樣的。她們就喜歡看這樣的劇目,頌揚美好道德、鞭撻邪惡,善良的男人女人,經歷磨難,最終戰勝邪惡,獲得幸福。

鍘美案,連蔓兒是熟悉的,不過接下來的卷席筒,對連蔓兒來說卻是陌生的。(未完待續。)

第106章 勞力總動員第360章 威望第338章 父母心第275章 地瓜秧第771章 回門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492章 童生第838章 好面子第364章 威脅第169章 驚嚇第652章 舊衣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451章 錢賺來就是花用的第545章 亂麻第271章 相罵第1000章 定親第663章 身前身後事第75章 賺錢的點子第537章 連記百貨第357章 酸第332章 搶奪第37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84章 借勢第一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494章 心照不宣第64章 分派工作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804章 身孕第957章 駁斥第821章 反常第709章 進城、進城第221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108章 烘乾第7章 一塊肉引發的風波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326章 各懷心思第207章 救場第30章 奇怪的張氏第408章 親戚第69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42章 暖冬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147章 喜訊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462章 是真是假番外四第542章 暖冬第94章 閨女不能打第165章 夜戰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981章 聰明的決定第813章 不滿第285章 婚事第713章 乾股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748章 喜氣盈門第115章 鬧賊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447章 送禮第129章 添箱第406章 厚禮第963章 原來如此第251章 責任劃分第674章 抉擇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584章 宮燈第259章 再見沈六第779章 好心第474章 破殼第305章 定親第803章 赴宴第893章 刺玫花與落花生第182章 債務第936章 託關係第42章 祖孫第293章 關注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248章 官司第1008章 癡呆第946章 下奶第684章 惡人第768章 煩惱第393章 吃貨第683章 翻小腸第405章 喬遷之喜第139章 開工第292章 抱怨第92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50章 湊錢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653章 雜音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210章 考較第344章 要第821章 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