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赴宴

連蔓兒讓人給了來送請帖的沈家管事厚厚的賞封,並留那管事吃茶說話。因而知道,這次酒宴不像昨天的晚宴那麼聲勢浩大,不過也不是純粹的家宴。這次的酒席,除了沈家現在在府城的人,另外還請了府城的諸位大員和家眷。

沈家這次不僅安排了酒宴,還安排了戲曲和雜耍。

“……說是府城裡有名的幾個班子都請到了。”小慶向連蔓兒稟報道。

如今這個年代,娛樂實在缺乏,因而有戲聽有雜耍可看,對於莊戶人家來說,就相當於過年一樣。連蔓兒家如今雖富裕,但因爲總是事忙,也極少看戲和雜耍。

“你們好生伺候,還怕以後沒這些熱鬧看。”連蔓兒看出幾個丫頭雀躍的心思,就笑道。

一家人就忙收拾起來,連守信和張氏自然要穿補服過去,五郎、小七、連枝兒和連蔓兒也都仔細地打扮了一番。

連枝兒穿的是藕荷色的妝花褙子,同色皮裙,外面披一件胭脂紅色的大氅,連蔓兒就選了一件橘紅色的妝花褙子,也是同色皮裙,外面披了一件水紅色的大氅。姐妹倆首飾盡有,不過她們都不喜歡繁複的裝扮,因此都支略插戴了幾件,連蔓兒之戴了兩支珠花,插了沈謹送她的那根簪子。

其餘周身的裝飾,除了府城中極流行的金項圈、壓裙玉佩之外,連蔓兒還將平常戴的金鐲子摘下來,換了一對平時極少戴的碧玉鐲子。

碧玉鐲子極怕磕碰,這就更要求戴着它們的人舉止舒緩、溫柔。

平日風風火火的慣了,今天這個場合少不得要入地隨俗,戴着這鐲子,正好時刻提醒自己小心,連蔓兒心裡是這麼想的。

至於五郎和小七,穿的都是團花錦袍,一家人站到一起,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笑意。人靠衣裝。再加上都是好皮相。這麼出去別人看着賞心悅目,就是他們自己,也滿心的歡喜。

到了時辰,一家人分乘兩輛馬車,另有隨從步行,幾個媳婦丫頭另坐了一輛車,就往沈家來。

進了沈府。就有知客的管事和管家娘子迎接過來。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母女三個與連守信、五郎和小七分開,由管事娘子在前頭領路,進了沈家西花園的暖閣。女眷的席面,就擺在暖閣內。暖閣前面早已經搭好了戲臺,就準備宴席一開始,裝扮好的各色優伶就要粉墨登場。

進了暖閣。先是在一邊吃茶,等時辰到了,賓客來齊,這才入席。孃兒三個自然是坐在一起,同席的還有沈家的三奶奶帶着兩個女兒、遼東府兩位同知、通判的夫人帶着家裡幾位年紀不等的小姑娘。

張氏第一次參加這種場合,心裡少不得有些緊張。好在入席後,外面的戲臺也熱鬧了起來,又有連蔓兒在旁邊周旋。席面上氣氛極爲融洽。

沈家的三奶奶四十出頭。身材略有些發福,性情也極溫和。未語先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受了誰的囑託,在席間對連蔓兒孃兒三個極爲照應。

連枝兒依舊溫柔靦腆,雖然話不多,但她這個樣子,卻是最讓人挑不出錯處的。連蔓兒也不肯大說大笑,但是三言兩語之間,就和同席的兩個比較活潑的小姑娘相熟起來。

能夠被邀請來的太太奶奶們,自然都是消息靈通的。連蔓兒家雖然官階不高,但有御賜的牌樓,五郎和小七又都得沈六的看重,五郎更是進京受到了皇帝的召見,因此,相互說話都着實的客氣。

等到暖閣外的戲已經唱完了幾折,宴席上的菜品換了幾道之後,一桌子的人也慢慢熟識起來,就有人試探向張氏詢問起來。女人之間的話題,也不外是那些,一家人來之前都有了準備。

“這是大姑娘,着實溫柔可人,可有了人家?”

“我大姑娘十七了,已經許了人家,過些天就要出門子了。”張氏笑着答道。

衆人都道恭喜,就又問連蔓兒。

“這是我老閨女,今年才十三,並沒許人家。等她姐姐的事情辦完了,還得操辦她哥哥的,她年紀還小,等她哥哥、姐姐的事都辦利落了,才能輪到她。”張氏就道。

“這可可惜了,我看小姑娘這人品難得,正有一戶好人家要說給她,這麼一來,可不是還要等上兩年?”

“豈止是你,我們這也要說那。”別的席面上,就有人笑道。

連蔓兒只得垂頭,心裡暗暗好笑。這些人,也未必就真是要給她說媒,不過這樣說,大家高興罷了。

“人家孩子年紀小,別讓你們如狼似虎地給嚇着了。”三奶奶顯然和這些人都極熟,因此笑道,又對張氏道,“說到小姑娘的哥哥,令郎可說了親事?”

“也沒有。”張氏就道,“他今年才十五。年紀小也罷了,如今讀書,才考中一個秀才,要跟着他先生再苦讀兩年,等考過了秋試,看他先生的意思,纔敢說這事,這樣,也不至於辱沒了人家姑娘。”

“是這個道理。”三奶奶笑着點頭,席上的人也紛紛附和。

說完了自家,張氏就也笑着問旁邊的同知夫人,女兒多大了,可許過了人家沒有。這話題自然而然地就轉開了。

一席人說的熱鬧,孃兒三個偷空相互交換了一個眼色,都是嘴角含笑。

剛纔那些回答,都是來之前就準備好的,也是一家人共同商量的結果,並非是託詞,而是實實在在的話。趁着今天這個場合說出來,也可以省去不少事。

小七自不必說,年紀太小。而五郎和連蔓兒,也沒有這麼早就定親的打算。當然,還有關鍵的一件事,就是他們對府城畢竟還陌生,現在有人說親,貿貿然的拒絕自然不好,但是隻因爲門戶相當的就定下來,卻不知道對方的根底,這是他們誰都無法接受的。

連守信和張氏因爲連枝兒的事情,心裡還是想着,能有相熟的人家,知根知底,兩家相好,孩子們性情合得來,這樣再水到渠成的定親、成親。既能結兩姓之好,孩子們以後過日子也舒心。

連蔓兒也覺得這樣很不錯。

等到宴席散了,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從花園暖閣出來,就有一個管事的娘子和小七的小廝小核桃一起過來,說是請她們去鳳凰樓。

“老爺、大爺和二爺都在,楚先生也在,請太太和兩位姑娘過去有話說。”小核桃行禮說道。

“是該過去給楚先生行個禮。”張氏就道。

連蔓兒就也點了點頭,大家一起往鳳凰樓來。

鳳凰樓二樓,依舊是上次給魯先生送行的那個房間,一張茶桌旁邊,圍坐着楚先生、連守信、小七和沈謙。

小七見張氏她們進來了,就忙起身跑過來,沈謙也跟着過來,然後五郎從書架後面轉了過來。

大家一番寒暄,小七就領着張氏孃兒三個上前去先見了楚先生,孃兒三個齊齊給楚先生行了福禮,感激楚先生教導小七的恩情。

之後,連守信就和楚先生去了旁邊的房間說話,沈謙拉着小七湊到了連蔓兒跟前。

“蔓兒……”沈謙剛剛開口,就聽見書架後一聲咳嗽。

連蔓兒嚇了一跳,就朝五郎看了過去。

“九爺,大太太叫你過去。”就有丫頭從外頭掀門簾子走進來,向沈謙福了一福,說道。

“你去跟太太說,我一會過去。”沈謙朝那小丫頭擺了擺手,說道。

“九爺,大太太叫九爺立刻就去。”那小丫頭沒敢退下,而是又催了一句。

“小九,太太叫你,你還不快些去。”沈六的聲音從書案後面傳了過來。

原來那咳嗽的人果然是沈六,連蔓兒並不知道沈六也在,忙衝五郎眨了眨眼睛,手指偷偷地往書架後面指了指。

五郎點了點頭,確認沈六就在書架後頭坐着。

沈謙有些不情願,卻不敢不聽沈六的話,磨磨蹭蹭地,還是走了。

連蔓兒正想着,應該給沈六請個安,就聽見裡面沈六再次開口說話。

“蔓兒,你來。”

連蔓兒答應了一聲,卻並沒往裡走,而是給張氏和連枝兒使了個眼色。張氏和連枝兒就都朝書架內福了一福,口稱給六爺請安。

“免禮,”沈六的聲音道,“難得來一回,五郎,你領着你娘和你姐姐四處看看吧。”

鳳凰樓是府城最具盛名的地方,可惜能來此一遊的人並不多。張氏和連枝兒是第一次來,能四處看看自然是好。連蔓兒就衝五郎眨了眨眼,然後拉着小七轉過書架。

這屋內極暖,沈六坐在一張桌案後面,身上只穿了一件家常半新的寬袍,沒束腰帶,也沒有帶帽,一頭濃密烏黑的頭髮只用一根玉簪子挽在頭頂。

“六爺,一向安好。”連蔓兒走到桌案前,再次屈膝朝沈六福了一福。

“坐吧。”沈六看了一眼連蔓兒,又看了一眼跟進來的小七,嘴角幾不可見地翹了翹,就招手讓連蔓兒在桌案前坐下。

連蔓兒道了謝,拉着小七坐了下來。

“送你件東西。”沈六側轉身,從旁邊取出一隻雕漆的匣子。

送上三更,求粉紅。(未完待續。)

第678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567章 又一年第979章 打算第390章 買山地第182章 債務第729章 彩禮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792章 本性難移第490章 擔心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992章 收網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552章 相爭第744章 命第757章 悔第68章 連蔓兒設計第402章 大興土木第794章 發作第308章 小滿第88章 禮尚往來第906章 母子交鋒第108章 烘乾第423章 包子磕牙第441章 離開第1003章 興旺之兆第649章 挑眼第65章 拾穀穗第347章 打算第146章 打臉第391章 收玉米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631章 被困第691章 覺悟第483章 欣欣向榮第245章 買牛第866章 所求爲何番外六第661章 巧遇第356章 出伏第619章 心涼第556章 賊贓第9章 不眠之夜(二)第975章 矛盾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851章 擔心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187章 託付第362章 要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538章 富在鬧事第734章 相媳婦第592章 村議第53章 治病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514章 水漲船高第154章 晚歸第938章 暖棚第443章 驚聞第746章 冬寒第368章 蠢蠢欲動第800章 擡頭見喜第244章 工具第554章 變故第861章 別樣的心思第495章 求和第755章 告誡第424章 加急信第757章 悔第627章 厚贈第565章 衝突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531章 醬塊子第88章 禮尚往來第67章 四郎告密第864章 開明學堂第235章 田莊計劃第959章 指點第195章 孝心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36章 家法第345章 告狀第13章 雞屁股第166章 糾紛第523章 認清現實第987章 陰謀第177章 主動第679章 反擊第888章 老太太的委屈第122章 原來如此第988章 閨中第700章 涼第98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735章 勉強第705章 嫁妝風波第666章 氣急攻心第296章 矛盾第681章 壓力第353章 洋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