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春潤

加更,求粉紅……吳家爲了娶連枝兒要蓋新房,聽吳王氏的意思,還是打算讓連枝兒和吳家興成親後,就小兩口兩個住二層院子,張氏喜出望外,哪裡還會怕什麼麻煩。

“麻煩啥,”張氏立刻就笑道,“你們再蓋二層院子,不也有廂房嗎,這東西打好了,總有用的上的地方。”

所謂投桃報李,吳家要蓋新房子、新院子給連枝兒,那張氏也願意再多打出幾套傢俱來給連枝兒陪嫁。

“你們這誠心要蓋房子我也不攔着,你們家條件我知道,不差這個。這有錢了,可不就得給兒孫把房子該的寬綽的嗎。……要不這兩天就讓人把尺寸啥的都定下來,我這再多請倆木匠……”

吳王氏和張氏兩個越說越高興,一直嘮叨晌午時分,要吃飯了,張氏就留吳王氏吃飯,吳王氏沒留下。這要蓋房子,要準備的事情還很多,她這和張氏談妥了,馬上就要回去和吳玉貴、吳家興說,該準備的就要準備了。

張氏知道吳王氏事多,因此也就沒勉強。

連守信和五郎從外面回來,小七也從私塾下學回來,一家人圍坐一桌吃晌午飯。

在飯桌上,張氏就說起吳王氏今天來說要蓋房子的事。

連枝兒和連蔓兒已經事先從吳家玉那知道了這件事,並不意外,只有連枝兒知道要蓋新房是爲了娶她進門,就羞紅了臉,低着頭吃飯也不說話。其他的人。都和張氏一樣很高興。

“下晌我就帶木匠過去,把尺寸啥的都定好了。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這傢俱咱全包了唄。”連守信就道。

“那就全包了吧。那不懷大奶奶嫁進王家,她住的那幾間屋子,傢俱擺設啥的。都是陪送來的。”張氏就道。

“這還真得再多請倆木匠,”連守信扒了一口飯,想了想,又說道,“這就要蓋房子,那肯定是……”

話說了一半,連守信瞧見連枝兒的頭垂的更低了。就沒說下去。

立刻就要蓋房,這自然是急着要迎娶連枝兒進門的意思。

“她嬸子和我說了這件事。”張氏就接着道,“過兩天請人掐算日子,依我的意思,還是定在冬月。要不臘月也行。”

莊戶人家操辦像娶媳婦這樣的喜事,一般都愛扎堆在冬月、臘月這兩個月。一來,正是農閒的時候。二來,秋收過後,家家戶戶倉裡都有了糧食,手頭也寬鬆些。三來嗎,這辦喜事,少不得要置辦酒席,選在冬月、臘月。酒席上剩下的飯菜能放的住,不至於浪費。

甚至,冬三月出生的孩子也最多,還比夏天生的孩子好養活。因爲,就那幾個月,莊戶人家既有閒。而且還吃的飽。

吃過了晌午飯,幾個孩子從屋裡出來,連守信和張氏還坐在炕上。沒了孩子們在跟前,老兩口子又嘮起了連枝兒的婚事。

“枝兒今年就十七了,就是他們不提,這個親也該做了。”連守信就道。

“我算着也是今年。她嬸子上午啥都跟我說了,今年辦枝兒和家興的事,明年啊,就該辦家玉的事了。”張氏就道,“她身子還跟我說,前些天咱老爺子那一回,把他們兩口子給嚇了個夠嗆。這眼瞅着老爺子緩過來了,他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屋裡並沒別人,不過說到這,張氏還是下意識地壓低了聲音。

“是看咱老爺子沒啥事了,要不,這房子估計也都顧不上,就得給倆孩子把親事給辦了。”

連守信就點頭。

“咱枝兒這也算是命裡帶的福氣,苦盡甘來。”張氏又恢復了正常的說話音調道。

下午,連守信和五郎就帶了木匠去了鎮上,這一去,就直到傍晚,在吳家吃了晚飯纔回來。吳家興在吃飯前還來請張氏孃兒幾個都過去,張氏她們沒去,只讓吳家興去私塾接小七去吃飯。

連守信在吳家喝了酒,臉喝的紅噴噴地,顯得格外喜氣。

“親家說了,新屋子照咱們這後院的來,都用琉璃窗,不能委屈了咱們枝兒。”連守信喝多了酒,如果不是倒頭就睡,那就會變得有些黏糊。這一回來,喝了醒酒湯,他沒有立刻睡倒,也不顧幾個孩子還在跟前,就粘在張氏跟前,巴拉巴拉地說個不停。

“我和我爹也說了,房子是吳家蓋,裡面的一應傢伙事,啥也不用他們預備,都是咱們給陪送。”五郎在旁就笑道。他比連守信清醒多了,這倒不是因爲他酒量更好,而是張氏早就和吳家興打了招呼,讓他在的場合都要照應五郎幾分。五郎畢竟還是個少年。

連守信和五郎這次去,不僅量回了房屋的尺寸,還將大面上要陪送給連枝兒的東西都跟那邊透了底。

吳家要蓋房,動作比連守禮家還要快些。一邊是親兄弟,一邊是兒女親家,連守信不偏不倚,帶着五郎都去給幫了兩個工,又打發了長工過去幫忙。連守禮這邊畢竟人口單薄,銀錢也不大湊手,因此說起來,還是這邊幫的多一些……颳了一冬天的北風,終於轉了風向。從南面刮來的風,雖然還不能將寒意全部驅散,但是帶來的暖意和溼氣還是一點點地浸潤了大地。

冰雪消融,凍土融化,光禿禿的地面上開始有星星點點的綠冒出來,很快就連成了片。田地裡,雪被子也已經融化了,露出下面短短的麥苗。

連蔓兒家的冬小麥,順利的度過寒冬,迎來了春天。

眼看着春寒未退,但是那幾畝冬小麥卻和早春的野草、野菜一樣一天比一天更煥發出生機來,連蔓兒一家的喜悅都掛在了臉上。

春小麥的產量畢竟少一些,口味上也略遜於冬小麥,成功地種植、收割了冬小麥,才真正意味着她們自己終於種出了細糧。這不僅會改善她們一家的生活,也將會改善遼東府千萬戶莊戶人家的生活。

冬小麥成功過冬,立刻就成了連守信的心頭好,他每天至少要去地裡走一圈,看看冬小麥的長勢,有的時候,一天還會去上兩趟,甚至三趟。

“咱地裡種出白麪來了,真的白麪,不是黑麪。”晚間,躺在炕上,連守信還跟張氏嘮叨。

連守信所說的黑麪,是指用春小麥磨的小麥面,因爲面色發黑,莊戶人家又不習慣叫什麼春小麥面、冬小麥面,爲了和冬小麥磨出來的白麪相區別,連蔓兒家的人就將春小麥摸出的面,叫做黑麪。

雖然冬小麥成了連守信的心頭好,但是他也不會忽略別的作物的春耕準備。

一家人已經商量定了,今年要擴大魚塘和荷塘的面積,還要增加養豬、雞、鴨、鵝的數量。葡萄園暫時保持原來的規模。至於田地裡,今年還要再種植一些春小麥,另外除了遼東府普遍種植的高粱、糜子、花生、地瓜等之外,她們家的田地主要種植玉米,還有大豆。

玉米和大豆都不挑地,病蟲害少,容易侍弄。而玉米高產,大豆的用途廣泛。多種這兩種作物,收益大、風險小。

今年連蔓兒家不僅有三十里營子這幾百畝的地、葡萄園、魚塘、荷塘,還多了羅家村那個幾百畝的莊子。雖然有下面的長工頭、莊頭張羅,連守信還是喜歡儘可能的親力親爲。

五郎也暫時放下了書本,每天忙進忙出。

張氏和連枝兒也沒閒着。她們不需要操心地裡的事,可給連枝兒準備嫁妝就夠她們忙活的了。

連蔓兒和小七相比之下,似乎就有閒多了。

連蔓兒只要負責家裡的賬目,而小七,只要負責唸書和吃就可以了。

這天小七休沐,連蔓兒也沒事。連蔓兒就用食盒裝了些點心,帶着小七,姐弟倆身後還跟着大胖、二胖,一路歡歡喜喜地去看連葉兒。

一進酸菜作坊的大門,就聽見劈柴聲。順着聲音看過去,原來是小和尚元壇,正在窗下揮着斧子劈木柴。

連葉兒一家三口搬到酸菜作坊的院子裡來住,離廟裡近,元壇有時候過來。連葉兒家只有連守禮是壯勞力,還修養了一段時間,很多粗重活計,都是元壇幫着乾的。這樣,就成了習慣。

元壇見連蔓兒和小七來了,就忙直起身招呼。

幾年之間,元壇的身量也長了些,雖不高大,卻敦敦實實地,還是不像和尚,更像一個莊戶人家的少年。

“小罈子,歇一會,進屋來吃點心。”連蔓兒就招呼道。

趙氏和連葉兒都在家,聞聲也都接了出來。大傢伙進了屋,半晌,元壇也沒跟進來,還是小七出去,將他拉了進來。

連葉兒準備了茶水,連蔓兒就將幾塊素點心挑出來,另放了一個碟子裡給元壇……送上加更,粉紅榜落到第六了,和上個月相比,好大的差距。

求大家粉紅支持……弱顏完本種田文推薦:

書名:《重生之花好月圓》(正文加番外完本)(下面有直通車,點擊可以直達)

簡介:穿越爲被冤枉失貞的棄婦,懷揣小包子,攜手經濟適用男的甜蜜生活。RQ

第552章 相爭第392章 吃玉米第902章 闔家歡喜第691章 覺悟第455章 新年第264章 槐花和榆錢兒第542章 暖冬第275章 地瓜秧第588章 返家第826章 雪夜第405章 喬遷之喜第607章 抽絲剝繭第197章 規矩第586章 熟人第919章 西苑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73章 還禮第196章 自責第834章 妄想第757章 悔第406章 厚禮第565章 衝突第248章 官司第981章 聰明的決定第323章 遮醜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337章 父子第475章 鵝鵝鵝第881章 大風波第560章 不要錢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620章 歡喜第216章 大年初一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963章 原來如此第649章 挑眼第379章 想翻盤第913章 都盼着好日子第915章 順水推舟第992章 收網第708章 說理第691章 覺悟第280章 地誰種第190章 沈老夫人第679章 反擊第800章 擡頭見喜第752章 葫蘆第82章 千層底第436章 誰騙了誰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497章 糾纏第627章 厚贈第569章 拜年(二)第577章 斧頭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414章 新規矩第89章 韭菜花第284章 不省心第134章 開導第719章 瑣事第108章 烘乾第366章 古氏回來了第295章 緣由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217章 丁香風波第909章 安置番外二第438章 孝子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742章 明修棧道第588章 返家第696章 求助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630章 飛來橫禍第188章 討債大隊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387章 秋涼第881章 大風波第867章 泡影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318章 翻身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592章 村議第888章 老太太的委屈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15章 挖野菜第115章 鬧賊第820章 餃子餡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976章 起意第502章 雨過天晴第657章 新財路第330章 鬧分家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395章 分玉米第754章 商議第913章 都盼着好日子第608章 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