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生意經

………

“誰啊?”張氏應了一聲,怕驚醒連守信,也沒敢大聲。

“是春柱嬸子。”小七就爬到窗戶邊,往外看了看道。

“快讓你春柱嬸子進來。”張氏道。

連枝兒就忙從炕上下來,出去接了春柱媳婦進來。

“四哥睡着了?哎呦,要不,我明天再來吧。”春柱媳婦進來看見連守信在炕梢那邊睡着,很有眼色地壓低了聲音道。

“怕啥,他睡他的,咱說咱的。”張氏就笑道,“看他睡的那樣,打雷都打不醒他。”

春柱媳婦這才笑着在炕沿上坐了。

“我家春柱也是,到家後,臉也不洗,就把鞋子一脫,也不管衣裳上乾不乾淨,倒頭就睡了,讓他起來吃飯,他都不應。”春柱媳婦道。

昨天晚上,春柱就是跟着連守信一起的,今天早上吃過了飯,又跟着連守信出去找了一天。

“這次可是麻煩春柱了。”張氏就道。

“咱隔牆住着,麻煩啥。”春柱媳婦就道。

“等明天,都歇過乏來,上房他爺說,要好好請請春柱他們。”張氏道。這話連老爺子並沒有說,但是按照禮數,是應該這麼安排的。

“咱都是自己人,啥都好說,朵兒沒找着,你們上房那肯定心不閒,就算了吧。”春柱媳婦道。

“就算上房不預備,我這也得預備一桌,到時候你帶春燕和春妮過來。”張氏道,“正好幫着我做飯。春柱他們幾個,這次跟着孩子他爹,可累壞了。他爹回來就念叨了半天。說都對咱實心實意的,讓人覺得心裡熱乎。”

那幾個跟着連守信出去的,平時跟連守信關係都不錯。張氏早就打算了。如果上房不請,她們自家請。

連蔓兒在旁邊聽着張氏說話,心裡暗暗點頭。張氏在人情往來方面總是想的很周到。要用鄉村的土語來說,就是重人情。這樣的人。在鄉村是很吃的開的。連守信和張氏性子又好,在三十里營子很有人緣。

“那行。”春柱媳婦聽張氏這麼說,是把她當自己人,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二哥他們那……”春柱媳婦往東廂房看了一眼,自然是看不到什麼的,但是張氏馬上知道,春柱媳婦是有體己的話要和她說。

“剛吃過飯。都在上房,說是跟他大伯覈算請人的工錢。”張氏就道,“聽說請了三四十個人。”

春柱媳婦就往張氏身邊挪了挪身子。

“……三哥和四哥是實誠人,”春柱媳婦道,“那邊……二哥那邊,不是去西村找何老舅嗎,何老舅就找了幾個人,多說十個,都是跟他好的。”

說到這,春柱媳婦就停下不說了。

連守義說的三四十人是虛報數目?連蔓兒立刻意識道。

張氏卻想的是別的。

“都是何老舅交好的?那。能可靠嗎。”張氏就道。

何老舅的名聲並不是很好,簡單地說,就是好吃懶做,有些不務正業。

“誰說不是那。四嫂你還不知道那。就是那些人。說是去找連朵兒,人家就出了村子,在河窪子那邊轉了轉,就跑去鎮上喝酒了。”春柱媳婦道。

“那二哥也去了?”

“二哥倒是沒去,他一到何老舅家,就沒出門,一直睡到太陽落山,這不回來報信了?”

“有這事?”張氏吃了一驚,“春柱媳婦,你是聽誰說的?”

“我去廟頭的雜貨鋪買東西,碰見西村的張忠媳婦。我們認識,嘮了兩句,是她跟我說的。”春柱媳婦就道。

春柱媳婦和張氏嘆息了一回,又嘮了兩句閒篇,就走了。

…………

第二天早上,連蔓兒幾個早早地起來,吃過了早飯,就將用籃子將昨天收拾好的花生裝了,打算往青陽鎮上去。

“娘,我們趕集去了,你再想想,要買啥不?”連蔓兒就問張氏。

“娘沒啥可買的。”張氏道,“你們早去早回,小心點。那個……花生要是賣不了,就帶回來,咱自己家裡吃。家裡現在也沒啥花錢的地方了。”

這是張氏怕他們賣不掉花生,着急上火,提前打個預防針。

“放心吧,娘,那沒事我們走了。”

四個孩子提着花生籃子就往青陽鎮來。進了集市,已經有好些賣東西的將攤子擺好了。賣吃的攤子大都擺在集市的東邊,連蔓兒左右看了看,就在一家賣糖和點心的鋪子旁邊,將花生籃子放了下來。

集上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人從她們面前經過,卻沒人停下來。

“咱不能這麼傻站着,咱得吆喝。”連蔓兒道。

連枝兒和五郎對視了一眼,都有點不好意思,小七是不知道咋吆喝。

“賣香花生咧,頂頂好吃的香花生,乾乾爽爽,十文錢半斤,二十文錢一斤咧。”連蔓兒就先先吆喝了起來:

連枝兒覺得連蔓兒吆喝的有意思,又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就捂了臉。

小七年紀最小,卻學的最快,跟着連蔓兒開始吆喝。五郎咳嗽了兩聲,也扯開嗓子跟着吆喝。

“大姐,你咋不吆喝。”小七覺得這很新奇,就問連枝兒。

“我、我有點張不開嘴。”連枝兒就不好意思地道。

“姐,不用你吆喝。你一會把好稱就行。”連蔓兒就道。連枝兒已經十四歲了,姑娘家害羞張不開口,連蔓兒決定不爲難她。

“這花生多少錢一斤,炒的嗎?”一箇中年漢子走過來,問。

連蔓兒見這人穿着綢緞的褲褂,頭上還插着跟金簪子,像個有錢人的樣子。

“大叔,我們這是香花生,比炒花生好吃,也才二十文錢一斤,下酒最好。”連蔓兒忙道,“小七,你抓一把給這位大叔嚐嚐。”

“哎。”小七聽話地抓了一把花生遞給那中年漢子。

中年漢子接了,掰開一個花生,將花生粒扔進嘴裡。

連蔓兒觀察着他臉上的表情,不失時機地繼續推銷。

“……用了三十多種香料做出來的,大叔你看,水煮的花生吃起來弄的滿手的水,炒花生,吃的滿嘴滿手的黑,你看我們這花生吃起來多幹淨,味道也必比別的花生好。”

中年漢子連吃了幾個,就在連蔓兒以爲他只是“試吃”的時候,中年漢子終於點了點頭,將沒吃的花生扔回籃子裡。

“味還真不錯。”中年漢子道。

“大叔,稱點回家下酒吃,要不給大嬸和哥哥姐姐們帶點回去嚐嚐鮮也好。”連蔓兒立刻道。

“小丫頭挺會來事的。行,給我稱兩斤。”中年漢子道。

“好咧。”連蔓兒忙應了,她果然沒看錯,這是個有錢而且爽快的主。

連枝兒就稱了二斤花生,稱頭高高的。連蔓兒又抓了一把做添頭,二郎從一邊的籃子裡拿了張大葉子來,將花生裹好了遞過去。

那漢子數了四十文錢出來,五郎趕忙收了。

“大叔慢走,吃的好了下次再回來買。”連蔓兒又道。

中年漢子哈哈笑了兩聲,就走了。

“原來真能賣這麼多錢啊。”

看着錢袋裡的四十文錢,四個孩子臉上都露出驚喜的表情。第一筆順利開張了,這是好兆頭。

“蔓兒,是不是賣花生之前,都得讓人家先嚐嘗。”趁着沒有生意,五郎就問連蔓兒。

“嗯,這個就的看了。”連蔓兒煞有介事地道,“得看人。”

他們的花生賣二十文錢一斤,能夠換兩斤好大米了,一般的莊戶人家肯定捨不得買。

“……得看上去是有點錢的,看着就想買的,咱就給他一點讓他嘗一嘗。”就是首先要用眼睛,篩選潛在的客戶。

“那,肯定也有人嚐了不買的。”五郎就道。

“這種人當然有,所以我才讓小七抓花生給他們啊。”連蔓兒就笑道。

“啊?啊!”連枝兒和五郎一起望向小七,從小七的頭望到小七的手上,就都恍然大悟了。

“咱們幾個,就小七的手最小。”連蔓兒就笑。小七的手,抓幾顆花生就顯得是滿把了。

“小七,你要記住,一次不要抓太多,幾顆就夠了。”連蔓兒又囑咐小七。

“嗯。”小七點頭,表示記住了。

“花生要讓人嘗,我的稱又給的高高的了,蔓兒你咋還往上添那,那咱不虧嗎?”連枝兒就問。

買東西的都有這麼一種心理,得到額外的添頭就覺得實惠,佔了便宜。這一點點的添頭,會給客人留下一個相當好的印象,並因此換回許多的回頭客。

“就算每一個客人少賺一點,但是他多買幾次,更多的人來買,咱們能賺的就更多。”連蔓兒道。

幾個孩子都很聰慧,想了想,立刻就都明白了。

接連賣出去好幾斤花生,連蔓兒覺得連枝兒他們都熟練了,看看時辰,王幼恆應該已經吃過早飯了。

“我給幼恆哥送花生去。”連蔓兒就提着給王幼恆準備的一籃子花生,往集市外面走。

剛走到集市門口,就見連枝兒從後面急匆匆地追了上來。

四更先放出來,看弱顏辛苦碼字的份上,那個,粉紅看着給吧。

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51章 殺雞第868章 田田田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920章 微露意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422章 落空第46章 垂危第394章 搶食第465章 駁斥第282章 來意不明第39章 麻煩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338章 父母心第281章 艱難的決定第298章 爭吵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702章 農家無閒時第522章 原委第50章 黎明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560章 不要錢第301章 議親第675章 教訓第612章 順水推舟第658章 表禮第909章 安置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228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739章 亂中第286章 韭菜盒子第885章 絕情第893章 刺玫花與落花生第42章 祖孫第122章 原來如此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843章 鬧起來了第445章 霜花第300章 馬蘭花開第977章 隨禮第95章 閨女和兒子第197章 規矩第197章 規矩第319章 平地起波瀾第937章 兄弟第563章 年第707章 嫁妝風波(三)第274章 學業第414章 新規矩第96章 張氏的逆鱗第280章 地誰種第74章 禍不單行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816章 稀罕事第228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286章 韭菜盒子第36章 家法第730章 熱熱鬧鬧第567章 又一年第473章 夜讀第443章 驚聞第635章 禍源第758章 底氣第637章 原來如此第296章 矛盾第343章 財源滾滾第568章 拜年第527章 隱情第726章 意外的媒人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372章 再議分家第275章 地瓜秧第836章 鞋樣子第410章 上眼藥第675章 教訓第379章 想翻盤第93章 妙計第777章 貪嘴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68章 連蔓兒設計第473章 夜讀第601章 沉渣泛起第61章 打場第477章 又到清明第812章 糊塗賬第25章 酷刑第626章 一見如故第887章 深意第6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194章 菸袋的威力第109章 賣不賣第491章 初夏第296章 矛盾第52章 拉鋸第793章 親情第456章 攀親戚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499章 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