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破五

吳家今天請客,這個時辰,客人們陸續地到了。這往後院來的,都是與吳家和連家親近的女眷,連蔓兒也都認識。其中有大周氏、吳玉昌媳婦婆媳兩個帶着二丫,還有陸家的老太太,吳王氏和吳家玉也陪着過來,都到連枝兒的屋裡坐了。

張氏孃兒三個都換上了笑臉,也不再說張氏以前的事。

大家的話題,自然就落在連枝兒的身孕上頭。一會工夫,這屋裡的人就分成了兩撥,連蔓兒、吳家玉和二丫湊在一處,說些針線等女孩子們之間的話題。

“蔓兒,你的針線可長進了不少,今年送我的那個荷包繡的太好看了,我拿着都捨不得放手。”吳家玉就對連蔓兒道。

“是啊,”二丫也道,“蔓兒給我的那個,我娘看了,也可稀罕了,還說蔓兒是開竅了,說我沒開竅。”

連蔓兒自己做了些針線,過年的時候分送給人。自家的每個人從連守信、張氏,到五郎和小七都人人有份,另外的就是分送給小姐妹們。

她送給吳家玉和二丫的禮物裡面,都有親手繡的荷包。這兩個人也都用自己做的針線回了禮。

“你們別笑我了,我知道,我以前的針線太差了。”連蔓兒就笑道,“我娘還說我那,說我繡的東西,配色不如家玉姐鮮亮,還說二丫做的活計陣腳細密,我的沒法跟二丫的比。”

三個小姑娘都把對方誇了一番,又自我謙遜了一番。和樂融融。

“蔓兒,你那花樣子可真新鮮,我都沒見過。”二丫就對連蔓兒道。

“……上次去府城。從一個鋪子裡頭買了些花樣子,你們啥時候去我家給你們看,你們挑稀罕的,我那有紙有筆,我給你們描下來。”連蔓兒就道。

描花樣子所用的紙和筆與平常寫字的不是一回事,要另外備辦,因此在莊戶人家中頗爲稀罕。

吳家玉和二丫就都笑着答應。說好了有空要去連蔓兒那挑花樣子。

幾個小姑娘說說笑笑,張氏、吳王氏那邊,話題已經從連枝兒身上轉到了另外一件事上面。

“……是年前。臘月二十八,在香河屯的大集上看見的。”吳玉昌媳婦說道。

連蔓兒停下與吳家玉和二丫說話,扭臉看向了吳玉昌媳婦那邊。那邊的話題之所以引起她的關注,是因爲吳玉昌媳婦正在說的是連蔓兒以前從沒聽說過的。周氏的親戚。

原來周氏除了大周氏這個堂姐。另外還有一個堂妹。只是這個堂妹嫁的極遠,除了年輕的時候,和周氏、大周氏有一些來往之外,這些年都沒有絲毫的音訊,自然也沒有來往。

吳玉昌媳婦正在說她的孃家兄弟,年前在集上看見了小周氏的丈夫,然後這兩天來三十里營子串門,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吳玉昌媳婦。

小周氏嫁的這個男人。據說是個裁縫,姓商。原本就住在香河屯。後來才搬走了,說是搬去了很遠的地方,那之後,小周氏就跟大周氏和周氏姐妹們斷了來往。

小周氏比周氏小了有十歲左右,比大周氏小十五歲。

對於小周氏和小周氏的丈夫,按着輩分,連蔓兒和二丫她們應該稱呼三姨奶和三姨夫爺。

“……我咋從來沒聽說過呀?”連蔓兒戳戳二丫,低聲問道。

“我也是頭一次聽說。”二丫看了一眼大周氏,也低聲道,“沒聽我奶說過。那天我舅上我家來,說了這事,我才知道的。”

“我舅以前就見過他一回,那時候我爹和我娘還沒成親,正商量定親。我舅在集上,先沒認出他來,是他認出了我舅,上趕着跟我舅說話,我舅才恍惚認出他來。”

“你們小孩子都不知道,我也沒見過,就是聽說過。”吳玉昌媳婦說道。

“……我都沒聽說過……”張氏突然道。

“你是進門晚,那時候三姨他們早就搬走了,也沒個音訊,你當然不知道。”吳玉昌媳婦就道。

“也是。”張氏不知想到了什麼,就點了點頭。

張氏沒見過小周氏,這並不奇怪。看吳玉昌媳婦說話的語氣,大周氏應該是在家裡提起過小周氏的。可是這些年,周氏竟然從沒提起過這個堂妹,這就有些奇怪了。

“他們這是又搬回來了?”張氏問吳玉昌媳婦道。

“說是搬回來了,好像剛搬回來沒幾天,說是老宅子早就賣了,現在還沒賣上房子,租的房子先住着。”吳玉昌媳婦就道。

“這些年沒通音訊,他們當初是搬去哪住了?”張氏又問,顯然對這從沒聽說過的親戚頗有幾分好奇。

“我兄弟也打聽了,說是挺老遠的一個啥地方,還說這些年,也不是一直在一個地方。”吳玉昌媳婦就道,然後又問大周氏,“娘,你老還記得不,當年我三姨他們是搬哪去了?”

“這老些年,我也記不住了。說的時候就模模糊糊的,就知道特別遠。”大周氏就道。

“……這搬回來,家裡都有些啥人?”吳王氏問。

“說是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大閨女嫁人了,就留在那邊,小閨女帶回來了。……兒子還挺小的,今年大概十四歲……”吳玉昌媳婦就道。

連蔓兒偷偷瞥了吳玉昌媳婦一眼。吳玉昌個極到了去的人,這十里八村的人辦事情,多以能請到吳玉昌去做知客爲榮。吳玉昌媳婦和吳玉昌很般配,性格潑辣,能說會道、消息靈通。而且,看來吳玉昌媳婦的兄弟和她的性格差不多,要不然,也不能只有一面之緣,多年後在集上遇見,就將小周氏家的情況打聽的這麼詳細。

“……你家炳武的日子,是定在哪一天啊?”大周氏突然乾咳了一聲,扭頭向陸家老太太問道。

話題就從小周氏身上,又轉到了陸炳武和張採雲的婚事上頭。

到時近晌午,吳王氏就張羅着安放桌子,擺設酒席,張氏、連蔓兒,連同大周氏婆媳幾個就在連枝兒這屋坐了一席。

等到吃過了飯,客人們陸續散去。連守信和五郎還有別的席要赴,就先告辭走了。小七畢竟還小,就沒跟去,而是到後院來看連枝兒。

吳王氏忙活完了,也到後院來,陪着坐着說話。

到傍晚,張氏和連蔓兒帶着小七要告辭,吳王氏苦留幾個人不讓走。吳玉貴和吳家興也有別的席要赴,晚上並不回來吃飯。

“……你們回去了,也就你們孃兒三個吃。還不如就留在這,咱們一起吃了才熱鬧。……可別怕給我添麻煩,今天請客怕飯菜不夠吃,廚房裡多做了一桌,正好咱們幾口人吃。”吳王氏笑着道。

張氏和連蔓兒聽吳王氏這麼說,也就笑着留了下來。若是別人家,她們自然不會如此,可她們與吳家關係非同一般,又相處的極好,這樣做,顯得兩家更爲親密。

在吳家吃過了晚飯,又一起坐着嘮閒嗑直到掌燈時分,吳玉貴和吳家興赴席歸來,連守信和五郎也赴完了席,順路來接張氏母子,張氏、連蔓兒和小七才從吳家出來。

回到家裡,連蔓兒就讓人端了山楂茶來,一家人圍着,一邊喝茶,一邊說話。

張氏就對連守信說起了小周氏的事情。

“……還有這一門親戚,我從來沒聽你們誰說起過。”張氏對連守信道。

連守信對這個消息也很吃驚。

“我還記得,就是後來斷了來往。”連守信道。

“這些年,我爺和我奶好像從來都沒提過他們,是有啥緣故?”連蔓兒就問道。

“應該沒有。”連守信就道,不過看他的神態和語氣,就知道,他也不是很肯定。

張氏就又問起連守信和五郎後來去赴宴的事,等喝過了山楂茶,一家人就各自回房歇息了。過年比平常的日子更勞累,每天宴席不斷,還要從一家到另一家趕場,所以晚上要早些歇息。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五,俗稱爲破五。這一天,必須要吃餃子。

早上,一家人早早起來,一起吃了一頓牛肉餡的餃子,連守信和五郎就帶着小七又出去赴席去了。

張氏和連蔓兒留在家裡,年前就定了,明天她家請客,請客的帖子早就送了出去,宴席的準備一直在做,今天是最後再籌備籌備。

趙氏和連葉兒也過來,幫着張氏和連蔓兒準備。明天的宴席,請了連葉兒全家。

“葉兒,你這兩天去老宅了嗎?”連蔓兒就問連葉兒,她想知道,關於連守義和何氏在外面傳銀鎖壞話的事,老宅那邊連老爺子和周氏有沒有處置。

“昨天去來着。”連葉兒就告訴連蔓兒,“是老宅那邊的,打發了六郎來叫的我爹。是下晌來叫的,先來的你們家,你們不是都去赴席了嗎?還問我們,知道你們去哪家赴席不,我們都說不知道。要不,估計還得去找四叔。……咱爺和咱奶知道了那件事,說芽兒她爹孃了,差點沒打起來,讓我爹過去幫着說和、勸架。”

二更,求粉紅。(。)

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643章 靈機一動第573章 鳩佔鵲巢第465章 駁斥第1012章 年初一第560章 不要錢第131章 偷吃第106章 勞力總動員第651章 盛夏第318章 翻身第112章 阻礙第845章 堅持第524章 心思第398章 姐妹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532章 勞役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458章 冬末第433章 麥種第759章 添妝第874章 弔孝第1006章 意外的事第911章 蛇-大-仙第790章 妥協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337章 父子第853章 決斷第792章 本性難移第570章 抓子兒第160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663章 身前身後事第338章 父母心第621章 櫻桃紅了第48章 救命第53章 治病第609章 將軍第255章 催芽第83章 沈家惡少第836章 鞋樣子第575章 決心第771章 回門第945章 又傳喜訊第196章 自責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675章 教訓第583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37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996章 關懷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621章 櫻桃紅了第275章 地瓜秧第691章 覺悟第835章 好親事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759章 添妝第702章 農家無閒時第258章 果樹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328章 挑明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891章 圓墳第603章 真相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27章 因果第912章 感情第365章 巧遇第728章 浪子回頭?第487章 小荷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865章 意動番外五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922章 歸來第756章 要求第1004章 回鄉第411章 發火第888章 老太太的委屈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421章 來信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409章 說親第560章 不要錢第509章 夏末第607章 抽絲剝繭第744章 命第590章 打擊第25章 酷刑第714章 順德坊第726章 意外的媒人第167章 對策第16章 野雞蛋第9章 不眠之夜(二)第541章 回家第43章 吃小竈第194章 菸袋的威力第507章 麥收第814章 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