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水漲船高

第一更,求粉紅……家裡買人的事,連蔓兒也想過,一直沒有提出來的原因和沒有僱掌櫃、賬房的原因相同。

名不正則言不順,她們是從普通的莊戶人家發家,只佔了一個富,要呼奴使婢,也不是不可以,但卻難免招人口舌。而五郎如今考上了秀才,她們家再這樣鋪排,別人就只會覺得理所當然。買了人來,也更容易管理。

當然,連蔓兒也不是沒想過五郎考不中的情況,真的是那樣,到時候該辦的事情還得辦,不過就只能依靠御賜牌樓的威懾了。

而現在連蔓兒家有御賜牌樓和五郎這頂秀才的帽子,可謂相得益彰、錦上添花。

一家人商量了半晌,都一致通過了連蔓兒的提議。還沒等連守信往鎮上去,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倆就自己來了。原來他們猜到五郎中了秀才之後,連蔓兒家必定有許多新的安排,那天太忙,沒機會說,因此今天主動上門。

五郎和連守信就將僱人和買人的事跟這父子兩個說了,吳玉貴和吳家興自然沒有別的話,一口就應承了下來。

八月節前下了一場雨,這場雨讓本來應該展開的秋收不得不延遲。因爲地裡太過泥濘,進不去人,得等幾天地裡乾爽了,才能收秋。

不過這場雨對連蔓兒家要做的事影響並不大。五郎和連守信這一天在後半夜起身,裝了一車的魚、蝦、蟹、蓮藕、蓮子、雞頭米、菱角米等土產送去了府城。從三十里營子到府城一水的官道,即便下雨過後。通行也不成問題。

這爺兩個從府城回來的時候,還帶回來一家四口。

韓忠,韓忠媳婦,兒子韓小福。閨女韓小喜。

原來是五郎到了沈家,和沈九閒聊的時候,無意中說起了家裡要買人伺候的事。沈九十分熱心。就暗自吩咐了鍾管事,要尋幾個合適的人給連蔓兒家。最後鍾管事就尋來了這一家四口。

韓忠和韓忠媳婦都是三十幾歲的年紀,韓小福十五歲,韓小喜十三歲。這一家人是曾在府城某戶人家當差,那家主人最近得了官職要去上任,家中就有些僕傭閒置了下來,本來也要送人或者賣掉。這家人與沈家有些來往。是極講規矩的人家。鍾管事就去挑了這一家四口來。說是知根知底,本分而又能幹。

“那這四口人,是小胖送咱們的?”連蔓兒就問五郎。

“是我花了銀子買下的,身契在這裡。”五郎就從袖中取出幾張身契,遞給連蔓兒。

連蔓兒一一的將身契都看了一遍。和五郎說的相符,這一家四口總共的身價銀子是十五兩。韓忠以前是做管事的,韓忠媳婦能上竈,韓小福和韓小喜兩個也都能幹活。

極妥帖,而且身價銀子也便宜。

連蔓兒也曾向吳玉貴和吳家興打聽過,大概知道現在人市上的行情,像這樣有工作經驗,被教好了規矩,且都正當年的僕傭。這個價格是買不下來的。只怕也是那戶人家送人情,半賣半送吧。

“哥,小胖聽你說咱家要買人服侍,沒跟你說要從他家裡挑人送給咱?”連蔓兒突然問五郎。

“沒有。”五郎搖頭,“這種事小九心裡有數的。”

連蔓兒就暗暗點了點頭,不得不說。小胖這件事做得貼心。若是他一高興,覺得要給她家挑最好的人,那自然是從他家裡挑。而若是沈家送來的人,她們要使喚起來,可是頗多顧忌。

而現在,她們花了身價銀子,得了身契,這人也是別的一般官宦人家的,這使喚起來才放心,也能得心應手。

連蔓兒看過了身契,就讓這一家四口進來。

這四口人進來,就向上磕頭。連蔓兒問了幾句話,見這四口人周身都乾淨利落,面相端正,舉止言談一板一眼,確實是大戶人家極有規矩的僕傭模樣。

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就將幾個人的差事安排了下來。韓忠暫時充作管事,韓忠媳婦安排到廚房做活,韓小福在前院打雜,主要服侍五郎和小七,韓小喜在後院打雜,主要服侍連枝兒和連蔓兒。

這四個人按月發放月錢,另外還有四季的衣裳。

家裡面服侍的人有了,就剩下連記的掌櫃和賬房的人選。

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兩個很是上心,介紹了幾個掌櫃和賬房來供連蔓兒家挑選,都是有相關工作經驗,且口碑不錯的。最後五郎和連蔓兒挑中了一位家住鄰縣名叫陳平安的做掌櫃。這陳平安曾經在縣城一個酒樓裡做個掌櫃,爲人正直,極善言談,另外挑了一個姓馮的賬房。

連記的掌櫃每月有月銀若干,三節另有節禮,每年還有年假,年終根據連記鋪子的收益另有分紅。賬房也是如此,只是比掌櫃的份例有所消減。

等這一應的事務都安頓好了,就到了八月十五。

今年過節就是連蔓兒一家,在加上一個魯先生。

因爲最近喜事連連,這頓節宴準備的就格外豐盛。除了家裡年節必有的幾道特色菜餚,這一頓又加了龍井蝦仁,荷葉蒸雞,紅燒獅子頭,鹽水鴨等,林林總總擺滿了一桌。

張氏依舊親自下廚,不過卻比往常輕省了許多,因爲韓忠媳婦很能幹,頗有幾個拿手的菜色,尤其善於烹調鴨肉。這讓張氏非常滿意。連蔓兒家平常並不怎麼吃鴨肉,是因爲張氏並不善烹調鴨肉的緣故。

晌午吃了節宴,晚上連蔓兒家又在荷塘旁的亭子裡面預備了一桌,一家人陪着魯先生一起賞月。荷塘裡只剩下一塘的殘荷,連蔓兒就讓人將家裡養的菊花都搬了來,將亭子內外佈置了一番。

等入了夜,亭子內外都點上了燈籠,一家人陪着魯先生踏月而來,魯先生看了亭子內外的佈置,不由得喜出望外i,連讚了幾句。

亭子裡早就擺設了桌椅,大家入席坐了。晚上的這一桌極簡單,除了月餅、幾樣新鮮的果子、酥皮點心,就是清蒸螃蟹。

晚上這一頓,就是吃螃蟹賞月。

因爲席上有螃蟹,連守信還特意開了一罈紹興老酒。小喜就在亭子外燃起一個小炭爐,上面吊一個銅銚子。將黃酒篩了,倒入銚子裡溫熱了,再端上來。韓忠在亭子外伺候,隨時聽主人召喚,韓忠媳婦留守廚房,小福負責將陸續出鍋的螃蟹和點心送到亭子外,再由小喜端上桌。

連守信和五郎自然要陪魯先生喝酒,張氏也能喝上幾盅,她還做主,在連蔓兒、連枝兒和小七的面前也擺了酒盅,讓這三個孩子跟着也吃了兩盅。

“今個高興,再說,吃這螃蟹不喝點熱酒,小心回去肚子疼。”張氏如是說道。

螃蟹自然是連蔓兒家魚塘自產的,是連蔓兒挑了最大個團臍的留下來,就是爲了過節自家吃。多虧連蔓兒留心,事先給自家留了螃蟹,要不然,荷塘裡能吃的螃蟹就都賣光了。

就八月節前這幾天,連蔓兒家魚塘的魚、蝦、蟹就賣的非常火爆,其中又以螃蟹爲最。連蔓兒按照塘裡螃蟹長成的情況,將螃蟹分爲三等。第一等的,就是連蔓兒家現在自家吃的這種,每斤是五十文錢。第二等的每斤價銀是四十文錢,還有第三等每斤的價銀是三十五文錢。

節前是消費旺季,截止到今天,連蔓兒家已經賣掉了一千多斤的螃蟹,共得價銀四十五兩銀子。再加上這幾天賣的魚蝦,蓮藕等,只這幾天,連蔓兒家就賺了有一百二十兩銀子。而魚塘裡還有不少的蝦蟹,估計八月裡都能長成並賣完,到時候的收益估計又要翻番。

席間,一家人的話題不免就談到眼前的魚塘和荷塘。

“對,”連蔓兒點頭,“明年荷塘要再挖一個,魚塘另外再添四個。把這邊的地都給利用上。”

眼看着今年魚塘和荷塘的收益如此喜人,明年自然要再進一步,將她們買下的所有河岸地都開挖出來。這是一家人這幾天商量的結果。

過了八月十五,連蔓兒一家都忙收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秋收工作當中去了。

家裡的幾個長工,大力和小丁轉簽了死契。連守信這多半年見大力年紀略長,忠厚能幹,就提拔了他做下地做活計的頭。有的時候下地幹活,連守信有事不能去,就都是大力領着,極穩妥讓人放心。

今年收秋,連守信依舊親自下地帶人幹活,五郎因爲暫時不再又考試的壓力,也和小七一起穿了粗布衣裳、千層底的布鞋,帶了草帽,一副莊戶人家的打扮,每天跟着連守信下地幹活。

張氏孃兒三個就都不用下地幹活了,每天只在家裡,做些家務,爲連守信這些人準備飯菜。張氏是幹慣了活計的,她也操心地裡面,即便連守信、五郎都不讓她下地,有的時候她還是會下地去看看,或是送些茶水,或是送上兩個西瓜,要不就是送去一籃子香瓜等。

連守信帶着五郎和小七不僅和長工、短工們一起下地幹活,回來吃飯,也吃一樣的飯菜。張氏安排飯菜,又極厚道,所以不管是家裡面的長工,還是暫時僱來的短工,都對連家的人讚不絕口……送上更新,除夕夜,給大家拜年,祝大家蛇年身體健康、心想事成……求紅包、粉紅O(n_n)ORQ

第510章 初秋第838章 好面子第751章 赴宴第967章 勸誡第123章 三房也要分家番外七第584章 宮燈第768章 煩惱第765章 送親第795章 心願第146章 打臉第188章 討債大隊第881章 大風波第406章 厚禮第996章 關懷第569章 拜年(二)第543章 分歧第544章 忽悠第945章 又傳喜訊第890章 線索第852章 寶相花第464章 責問第705章 嫁妝風波第565章 衝突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274章 學業第250章 湊錢第77章 夜半尋人第966章 以退爲進第476章 首戰告捷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767章 計較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506章 傳聞第285章 婚事第482章 節節高第1008章 癡呆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689章 夾板氣第42章 祖孫第722章 偏心第744章 命第449章 回信第74章 禍不單行第759章 添妝第675章 教訓第394章 搶食第233章 糞肥第867章 泡影第266章 玉米第798章 年前第612章 順水推舟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158章 叫子第589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399章 割煙第620章 歡喜第866章 所求爲何第45章 搶收第17章 商機第447章 送禮第200章 殺年豬第695章 田莊第180章 北風吹、雪花飄第375章 揭露第530章 對策(二)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343章 財源滾滾第298章 爭吵第274章 學業第644章 田園風光第301章 議親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83章 沈家惡少第485章 四月天第317章 節禮風波第795章 心願第576章 雪夜第513章 水到渠成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767章 計較第68章 連蔓兒設計第639章 生變第712章 冷香第167章 對策第494章 心照不宣第662章 壽材第541章 回家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256章 家庭教師第510章 初秋第716章 深秋第92章 鬥法第511章 秀才第41章 連蔓兒算賬第73章 還禮第627章 厚贈第977章 隨禮第517章 麥種風波第942章 生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