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雨過天晴

看慣了的小河變模樣了,原本清澈、水流和緩的河水如今變得濁浪滔滔,河面上還飄着些樹枝等雜物,想來是從上游沖刷下來的。小河的體積也增大了,水面離着修築的河堤頂面只有大約半尺的距離,偶爾一個大點的浪頭撲過來,就有河水飛濺到了堤岸上。

“發這麼大的水。”連蔓兒感慨道。

“今年的水是發的最大的。”三個孩子中年紀最長的五郎說道。

小七站在河堤上,還在撒歡,兩隻小奶狗也衝着水面興奮地汪汪直叫。

俗話說是水火無情,水和火,都是可怕的,但是誰也無法否認,它們同時也是美麗的,具有着極大的魔魅,尤其是對人類來說。幾乎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有玩火、或者玩水的經歷,即便被大人們諄諄告誡,那是危險的,不能碰,但是小孩子就是難以抗拒那種吸引力。

美麗而危險的東西,往往都對人類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就如同眼前發水的河流,雖然河水渾濁,但是那浪濤滾滾的樣子,也別有一番魅力。

連蔓兒朝上游望去,先看到的是官道跨越河流的石橋。那座橋是一座漫水橋,河水早已經淹沒了橋面,只能通過觀察那一道略有差異的水波,才能判斷出橋的所在。

再往上游,因爲沒有修築河堤的緣故,河面被沖刷的極寬。河岸上三三兩兩的是村裡的小孩。大家都卷着褲腿,有的小孩頭頂上只戴了草帽,有的甚至光着頭,既沒有撐傘。身上也沒有披蓑衣,任由稀稀落落的雨點打在頭上、身上。甚至有膽子大的小孩還下了水,在試河水的深淺。

三十里營子方圓百里。都沒有大的河流,孩子們只能透過發了水的小河,來略微領略一下大河的風姿。

連蔓兒收回視線,低了頭,看着河面的某一處不動。只一會的工夫,連蔓兒就感覺到河水靜止了,而她卻動了起來。

連蔓兒暗笑了笑。就擡起頭。像剛纔那樣,要是再堅持一會,她非暈了不可。而這種小遊戲,也是莊戶人家的孩子們愛玩的。有的時候,他們還會聚集在一起。站在河裡,比賽誰堅持的時間最長。

這樣簡單的遊戲,他們能玩上大半天,一點也不會厭倦,反而十分自得其樂。

“往後站,……看着點狗,別讓它倆掉下去。”五郎囑咐着小七,又將連蔓兒拉的離河面遠了些。

“咱爹回來了。”這個時候,小七就衝着河對面喊了一聲爹。

連蔓兒順着小七的目光看過去。就看見連守信頭上戴着草帽,正在河對面,沿着河堤朝官道上的漫水橋走過去。

剛纔雨一開始變小,連守信就出來了,帶着幾個長工去查看魚塘和荷塘。魚塘和荷塘裡也漲了水,他們就趁着這會工夫。用水桶往外舀水,雖然因爲有河堤,不怕河水衝淹了魚塘和荷塘,也還怕荷塘和魚塘裡的水外溢,讓裡面的魚遊了出來。

連守信這是剛乾完活,正往家裡走。

河對岸,魚塘和荷塘裡的水幾乎漲滿了,水面也變得混濁了一些。魚塘裡的情形在這裡是看不清的,但是荷塘那邊的情形卻可以清楚地看見。

許多荷葉和荷花被淹了,還有的被風雨打斷,不過情況看來並不是很嚴重,那裡依舊有幾個長工在用水桶往外舀水。

這個時候,連守信通過漫水橋趟着水走回來了。

“爹,咋樣?”幾個孩子忙迎上去,問道。

“應該是沒事。”連守信就道。

連蔓兒打量了一眼連守信的表情,就相信了,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幾個人就往家裡走。

連守信就說他剛纔跟兩個管魚塘和荷塘的長工嘮過,還請教了村裡幾個老莊家把式。

“這雨也就這樣了,再下也大不到哪去。咱這河堤修的好,管保沒事。”

果然如連守信所說,這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半晌,天就漸漸地放晴了,傍晚的時候天邊還掛出了一道彩虹。

真的彩虹啊,連蔓兒看的眼睛都睜大了。在她的前世,除了小時候那幾年,後來似乎就再也沒有看見過這麼漂亮的彩虹。不,準確地說,連不那麼漂亮的彩虹都再也沒見到了。沒辦法,空氣污染太嚴重了。

小七擡起手,就要指着彩虹說話,被張氏在旁邊將他的手被拍下來了。

“不許拿手指着那個。”張氏就道。

小七吐了吐舌頭,乖乖地收起了手。

似乎就有這麼一條約定俗成的老令兒,說是雨後不可用手指指着彩虹,否則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條老令兒來源已經沒人能說的清了,大家都只記得有這個忌諱。

風雨過後,天空會更晴朗。這句話不僅在喻意上是真是的,自然中也真的是如此。

雨停了之後的第二天,是個豔陽高照的大晴天。

連蔓兒再次出門,來到河邊。只一夜的工夫,水面依舊很寬,水位也沒下降多少,但是卻失去了昨天那浪濤滾滾的威勢,水流變的平緩了下來。

官道上,已經有行人和車馬在走動了。漫水橋依舊沒有露出水面,趕車的車把式走到河邊,都會跳下車來,先是向旁邊的人詢問,這橋是不是能走,然後還要親自下水試一試,這纔敢趕着車過橋。

即便這樣,車把式卻是不敢在車轅上坐着了,而是小心地在前面拉着騾馬的繮繩引路,生怕一個不小心會踩偏了,落到河裡去。

連蔓兒本來還打算過橋去,到魚塘和荷塘邊看看,卻被連守信和張氏死死地攔住了。

“有你爹帶着人過去,你還是在家裡吧。咱這家裡家外的活計也不少。”

她們家院子裡、菜園子裡,還有整個莊園上也有被風雨砸倒、砸彎的花木果蔬,這些都要清理。

早上起來的時候,還覺得空氣中的溼氣十足,過了晌午,那溼氣就好像被陽關給吸乾了,只是地面上還是潮溼的。

張氏、連蔓兒、連枝兒、小七和五郎就都拿了馬蘭繩和準備好的木棍,將被砸趴下的毛嗑、瓜秧等扶正,綁到做支撐的木棍上。別看有的毛嗑、瓜秧現在樣子挺慘,過不了多久,它們就能重新站起來,什麼都不耽誤。

又過了兩天,河面的水面就撤下去了很多,河水也重新清澈了起來。漫水橋重新露出了水面,地面上的積水也都幹了。

再看看荷塘、魚塘,整個莊園的花草樹木,也都恢復如常,並且更加的生機勃發了。

魚塘裡的魚肥了,荷塘裡面長滿了蓮蓬。蓮蓬還嫌小,但是魚卻可以賣了。

連蔓兒先在自家的連記鋪子裡,增加了魚片粥。魚片粥每天限量,只有一鍋,賣完了就沒有了,想吃,就只能等到第二天。煮魚片粥剩下的魚頭和魚骨頭用來熬湯,味道極爲鮮美,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武掌櫃家依舊是第一個客戶,然後青陽鎮上的各個酒樓也紛紛來訂貨。接着是臨近鎮上的酒樓,三十里營子,還有臨近村鎮的地主、富戶要吃魚,也都到連蔓兒家的魚塘來購買,有買的多的,連蔓兒家還會負責免費送貨。

山上因爲晌午要供一頓飯食,有的時候也會下山來買一簍子的魚。連蔓兒家又和錦陽縣城的幾家酒樓定了合約,每隔一天都要送一車的鮮魚過去。

三十里地的距離,下半夜就網了魚裝進木桶裡,趕在天剛亮的時候就能送進縣城。

賣了幾天魚,連蔓兒就做主往魚塘裡補了些魚苗。因爲魚養的好,銷售的勢頭也看好,連蔓兒的膽子就更大了一些,她還另外還添了蝦苗和蟹苗。

“中秋的時候正好吃。”連蔓兒是這樣說的。

伏天,莊戶人家的菜園子裡出產豐富,但是他們的飯桌上,並不見得就會增添菜品。因爲天氣熱,而去年的柴禾到這個時候,也該省着燒了,所以,這個時候莊戶人家的飯桌上,是蘸醬菜唱主角。

連蔓兒家,因爲要給溫書準備考試的五郎補身子,每頓飯都會有熱菜。蘸醬菜當然也不會少。

天氣熱,剛出鍋的熱騰騰的高粱米飯不好下肚,莊戶人家的主婦一般會準備半盆涼水,將高粱米乾飯從鍋裡撈出來,直接放進涼水裡。過一遍涼水還不夠,一般要過兩遍、甚至三遍的涼水,這時候的高粱米飯吃起來最爲爽口。

飯食上,連守信是最“好打發”的(張氏語),從菜園子裡新鮮摘下的大蔥,去掉蔥頭的泥土和鬚子,用井水沖洗乾淨,然後破開蔥管,將裡面也許有的粘液去處,蘸上從醬缸裡撈出來的大醬,不需要別的,連守信就可以吃上整整四碗這樣的過水高粱米飯。

張氏也能吃上三碗。

雖然連守信好打發,但是張氏也不會僅僅給他吃大蔥蘸大醬。

稍微懶一些的主婦,每天只需要開一次火,煮上一大鍋夠一家人吃三頓的米飯,就能打發了一家人一天的飯食。

張氏是個勤勞且手巧、廚藝高超的主婦,所以,連守信和幾個孩子就都有口福了……

第602章 蹊蹺第106章 勞力總動員第341章 暴雨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562章 優柔寡斷第204章 冰車第971章 遠近第246章 牛車第911章 蛇-大-仙第918章 仲秋第101章 收菜第93章 妙計第853章 決斷第107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65章 拾穀穗第430章 客飯第455章 新年第136章 鬧彆扭第978章 訴苦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15章 挖野菜第918章 仲秋第309章 麻蚶子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38章 鍋碗瓢盆第90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300章 馬蘭花開第660章 定親酒第957章 駁斥第997章 情深意重第586章 熟人第657章 新財路第335章 心思第47章 婦科聖手第745章 換屋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201章 分肉第47章 婦科聖手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562章 優柔寡斷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962章 姻緣第282章 來意不明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11章 甜姑娘兒第870章 彌留第252章 連老爺子說分家第482章 節節高番外五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409章 說親第942章 生子方第362章 要第421章 來信第841章 告狀第679章 反擊第987章 陰謀第533章 醒悟第222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894章 大寶第243章 嫉妒第994章 水落石出第838章 好面子第777章 貪嘴第4章 錢要找誰借第690章 母與子第878章 抱子葬第93章 妙計第385章 書第887章 深意第598章 偶然得知的秘密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53章 治病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505章 午後第219章 休媳番外四第680章 灌藥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387章 秋涼第539章 轉變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521章 正氣第382章 傳話第462章 是真是假第258章 果樹第612章 順水推舟第357章 酸第564章 中傷第460章 爲什麼回來第662章 壽材第35章 打臉第92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15章 順水推舟第958章 敲打第400章 御賜第746章 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