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

連蔓兒點頭,連老爺子在這封信裡面,只是讓三十里營子的兩個兒子吸取太倉的教訓,而再沒有教導連守信和幾個孫兒要如何如何的話。整封信裡,表現出的精神面貌,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太倉的日子過的太不省心,使得連老爺子精神不濟。而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連老爺子的精神受到了打擊。

連老爺子其實律己很嚴,完美的道德形象一直是他統領這個大家庭的底氣。現在,因爲平嫂事件,使得他的道德受到了懷疑、出現了污點,讓他的腰板沒有過去那麼直了,讓他再教訓兒孫的時候底氣沒有過去那麼足了。

如果平嫂事件,是有人故意挖的坑,那麼這個挖坑的人必定十分了解連老爺子和周氏的性情,將兩個人的弱點利用的淋漓盡致。

連老爺子和周氏老兩口子關係破裂,連老爺子身上的污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而這些,無疑都會大大削弱連老爺子和周氏對太倉連家的掌控權。

這個坑挖的相當的陰損。

連蔓兒對太倉那邊的越加的不喜而且防備了。

“都是糟心的事。”連守信皺眉道,顯然心情也很不好,“人心隔肚皮,哎。”

“可不是,都啥人啊。”張氏也道。

連守信和張氏兩個,也對太倉那邊膈應、並且防備了。

“爹,娘,”連蔓兒就開口道,“我跟你們說件事。”

“啥事?”大家就都看着連蔓兒。

“我打算把河對岸的空地都買下來。”連蔓兒就道。

“就咱南面那塊地?”張氏就問。

連蔓兒家新宅子所在的一大片地,南面臨着河,河對岸是一大片無主的荒地。這片荒地西面臨着從青陽鎮出來的南北向的官道,南面直到東西向官道,而東面則與羅家村的田地接壤。

“對。”連蔓兒點頭。

“那地能幹啥,種莊稼、種菜都不出息。”連守信就道。

因爲河水沖刷、還有村人挖沙挖土。那片荒地坑坑窪窪地。還有好些個大大小小的水塘。想要在上面開荒種莊稼或者種菜,需要的工程量巨大,買下來並不划算。

“那塊地咱買下來,既不種菜,也不種莊稼。”連蔓兒就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咱可以挖水塘。養魚啊。”

“養魚啊……”

一家人都被這個想法吸引住了,自然就將書信的事拋到了腦後。

“能養起來嗎?”

“蔓兒,你咋想到養魚了那?”

“姐,養魚好。咱就養魚。”

“養魚這個事,我也是這幾天纔想出來的。”連蔓兒就道。

連蔓兒自己愛吃魚,小七也愛吃。可是青陽鎮這周圍,都沒有養魚的,所以想要吃魚,就很不方便。尤其是近來爲了五郎備考,家裡吃魚吃的多了。這個不方便就更加的明顯。

只有到了青陽鎮的大集上,纔會有人從外地販魚來賣。而且魚的數量還不多,去的晚了就買不到,魚的新鮮度也沒什麼保證。

那天連蔓兒沒什麼事,到河對岸走了走,看到冰面還沒有融化的一個個水坑、水塘,她就興起了將那片荒地買下來,挖魚塘養魚的念頭。

遼東府這裡,常見的淡水魚有草魚、鯉魚、鯽魚、白鰱魚、花鰱魚。還有價格略貴的桂魚。草魚、鯉魚和鯽魚的價格差不多,大概是十四文錢一斤,白鰱魚略便宜,每斤十一文,花鰱魚是十五文錢一斤,桂魚的數量偏少,肉質更加鮮美,每斤大致可以賣到二十五文錢一斤。

這是一般的均價,根據魚的新鮮度還有大小。定價也是不一樣的。

另外根據季節的不同。魚的價格上下略有浮動。

而魚苗的價格,連蔓兒也向吳家興詢問過。鯉魚、草魚、鯽魚、花鰱和白鰱的魚苗。大概是每尾三文錢,桂魚的魚苗每尾大致爲五文錢。若是買的多,比如說上千上千的買,那麼價格還可以商量。

至於魚的銷路,連蔓兒也想好了。首先,她家若養了魚,青陽鎮以及周邊村鎮的市場,肯定就是她家的了。

這還不夠,連蔓兒的打算是將魚賣到錦陽縣城去。

她有現成的銷售渠道,就是武仲廉武大老闆的連鎖酒樓、店鋪。有了這條渠道,咱輻射開去,她家的魚的銷售是不用愁的。

而且,現在她家有了連記早點鋪子,主打就是賣包子,那麼再另外開一家鋪子,主打就是賣魚肉烹調的佳餚,那又有什麼不可能那。水煮魚、酸菜魚、魚片粥,魚丸……,魚肉能做的美味佳餚可是多的數不勝數。

自家養的鮮魚,可以供應自家的魚肉美食鋪子。而自家鋪子裡的魚肉美食,又可以幫助擴大自家魚塘產出的銷路。

發展下去,她家的魚何止賣到錦陽縣城那,要揚名遼東府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聽着連蔓兒描述的前景,一家人的眼睛都不由得亮了。

“山上有一批貨物,是從南邊採買的,出了點問題,還沒運回來。老黃大叔不是說這兩天要去南邊催一催嗎,我想着跟老黃大叔說說,到時候順路再給咱帶回點藕回來,能做種種的那種藕。”連蔓兒就又道,“到時候,咱多挖一些水塘,再養上藕,種點雞頭米、菱角、蓮子啥的,這些東西,在咱這賣價可都不低,還不好買。咱自家種出來,拿出去賣,肯定好賣。我算了,這可比種莊稼更賺錢。”

“要是這麼地,可就把那片廢地變成寶了。”連守信就道。

大家都點頭。

“那是大家都贊成,誰還有啥意見沒有?”連蔓兒就問。

“養魚、種藕這個事,我贊成。”五郎就道。

三十里營子周圍都是旱地,沒有魚塘,也沒有水田。一般的莊戶人家甚至不知道藕是什麼,雞頭米、菱角、蓮子這些,也很少有人見過。但是五郎這幾個孩子不一樣,他們唸書、識字,在書裡面,他們獲得了關於這個世界更多的知識,更別說還有魯先生這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恩師的教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們還曾經去過錦陽縣城,更到過遠在百里之外的河間府,這些旅行,也幫助他們開闊了眼界。

“不過,咱沒養過魚,也沒種過藕,這個到時候,是不是得請人。”五郎接着道。

“我哥說的對,這肯定得請人。就是咱們會,咱們也忙不過來啊。”連蔓兒就道,“我打算,養魚、種藕這邊,咱最少也僱兩個熟手的長工帶着,其他的是僱長工、還是短工,這咱可以慢慢商量。”

“種地這邊,至少也得僱兩個長工。”連守信想了想,就道。

“我大概算了算,買地、買魚苗、買藕種啥的,再加上僱工,咱家現在的錢都足夠。”連蔓兒就道,在提出這個計劃之前,她已經做過預算了。“那現在大傢伙都同意不,還有誰有意見不?”

“同意。”

“沒意見。”

衆人一致通過了連蔓兒的提議。

當天,連蔓兒就請來了村裡的里正,還有牙儈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倆,說了要買下河對岸大片荒地的事。

那片地在那荒着,有人肯買,里正自然高興。

緊接着,就是丈量土地。河對岸的大片荒地,另外乾脆又加上了河這邊,連蔓兒家新宅子下游的一片荒地,丈量下來,一共是四十五畝地掛零。

“都買下來。”連蔓兒決定。那些連魚塘也不能挖的地方,還可以種樹,總之不會浪費,而且將地整片地買下,以後也方便管理。

有了這樣的決定,第二天,除了了里正和牙儈之外,又請了村裡的幾位村老並縣衙的官吏過來,就寫了文書。

連蔓兒只花了四十兩銀子,就將四十五畝掛零地都買了下來,其中還包括了置辦酒席、辦紅契、牙儈的中人錢以及必要的打點費用。

那被請來的縣衙官吏很是做人情,一筆下來,將這段河道都寫入了地契之內。

這樣,西起南北官道、冬至羅家村,沿河兩岸的大片土地,包括從官道到羅家村的這段河流,都成了連蔓兒家的財產。

拿到了紅契之後,連蔓兒就帶着紙筆,請了魯先生一道,將整片土地的平面圖描繪了下來。之後,就依照土地上原有的水塘,因地制宜,規劃出了四個魚塘。

四個魚塘,僅佔土地很少的一部分,這是第一期工程。畢竟是第一次挖魚塘養魚,盲目地擴大面積並不是明智之舉。

這四個魚塘,既是第一期工程,也是實驗工程。等這四個魚塘成功了,整條養殖和銷售鏈成熟了,再擴大面積,到時候纔是事半功倍。

除了這四個魚塘,連蔓兒又在圖上圈出了幾個地塊。

“光養魚種藕,也用不了這麼大的地方。今年還要多養雞鴨,到時候乾脆就放養到這。……以後再增加養豬,可以放養在這……”連蔓兒在圖上面指指點點地計劃着……()

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629章 小山居第832章 報復第250章 湊錢第722章 偏心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728章 浪子回頭?第21章 說服第933章 喜事臨門第599章 試探第691章 覺悟第925章 桃花劫第789章 爭吵第524章 心思第725章 搞破壞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530章 對策(二)第312章 糉子第634章 解圍第922章 歸來第98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248章 官司第104章 拐第316章 節禮第720章 說情第465章 駁斥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485章 四月天第693章 離別第169章 驚嚇第790章 妥協第578章 拉鋸第29章 閒言第390章 買山地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221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563章 年第509章 夏末第330章 鬧分家第734章 相媳婦第207章 救場第774章 串門第265章 禮物第815章 夜話第729章 彩禮第316章 節禮第396章 中秋第309章 麻蚶子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675章 教訓第227章 肉第763章 隱情第676章 交鋒第799章 初二第727章 不滿第358章 豐收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83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730章 熱熱鬧鬧第526章 責問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629章 小山居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349章 蘸醬菜第729章 彩禮第634章 解圍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第723章 扒皮第468章 拜牌樓第255章 催芽第932章 約定第604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733章 迫不及待第546章 做好人第902章 闔家歡喜第52章 拉鋸第792章 本性難移第421章 來信第344章 要第386章 送別第174章 萬事開頭難第77章 夜半尋人第328章 挑明第965章 變數第1010章 不一樣的年第934章 暖冬第457章 連蔓兒出主意第1001章 歡聚第989章 蠱惑第968章 成長第617章 誰比誰潑第346章 打烏米第202章 拆骨肉第973章 戲如人生第65章 拾穀穗第276章 春耕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967章 勸誡第270章 兩代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