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太倉縣衙

三天後的晌午時分,張氏、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一家四口終於站在了太倉縣的縣衙前。

太倉縣的縣衙坐落在太倉縣城中央大街的東段,在大街的北側。連蔓兒下了車,極目張望了一下,眼前一座粉白的照壁,之後是一座宣化坊,再往後纔是縣衙的大門。看這縣衙裡面屋宇森森,至少有幾百間的房舍。

連蔓兒這還是第一次看見這個年代的縣衙,上次去錦陽縣城,因爲心裡有事,急着趕路,也沒想過繞道縣衙看一眼。

陸家的老二將馬車停在一邊,就從車上將連蔓兒她們帶的兩個包袱背在了身上。

“姨,我送你們進去吧。”

從家裡出來的時候,武家兄弟打了包票,要保證張氏母子幾個的安全,說好了,要將人妥妥當當地送到地方。陸家老二也實誠,沒看見人來接,就打算把她們直接送進去,看見了太倉連家的人,他再走。

“哎。麻煩你了,小武。”張氏就笑道。

陸家的老二大名叫做陸炳武,年紀不大,只有十七歲,卻極老成。這一路上,多虧他鞍前馬後地,將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孃兒幾個照顧的十分妥帖。

大家就往大門口走,剛走過宣化坊,就見大門裡急匆匆地走出來兩個人。

“四嬸,你可到了。”

連繼祖和蔣氏從門裡迎了出來。趙文才一家比張氏孃兒幾個早出發一天,張氏讓他們到了之後,跟連老爺子說一聲,她們今天到。

大家相互見禮、招呼過後,蔣氏和連繼祖就將張氏孃兒幾個往裡面領。

“四嬸,咱快到家裡。……就等你們了,我我爺和我奶着急上火的,就怕你們趕不上。”蔣氏笑着道。時間太趕。明天,就是連秀兒發嫁的日子。

蔣氏和連繼祖都看見了陸炳武,卻沒打招呼,也沒想着去接陸炳武揹着的包袱。

不說連繼祖。蔣氏卻是個到了去的人。連蔓兒心裡想,看來這是大爺和大奶奶做慣了,將一身普通打扮的陸炳武看成是下人了。

連蔓兒就扯了扯張氏的衣角。

“繼祖,繼祖媳婦,”張氏會意,就對連繼祖和蔣氏引見陸炳武,“這是咱們鎮上陸家的炳武。我們這次來,一路上多虧了這孩子照應。”

張氏這樣說,那就是要連繼祖和蔣氏用待客的禮數對陸炳武。

“啊。”連繼祖這才和陸炳武打招呼,卻依舊沒想着去接陸炳武拿着的包袱。

蔣氏暗暗推了連繼祖一把,連繼祖才向陸炳武伸出手。

“沒事,這包袱不沉,我拿着吧。”陸炳武就道。“姨,我幫你們送進去。”

一衆人就接着往裡走。這太倉縣的縣衙。和一般的官邸一樣,都是前衙後邸的佈置。進了大門,一路向裡走。到了儀門跟前。

“裡面就是大堂。”蔣氏望儀門裡面指了指,輕聲地說道。

連蔓兒就往裡面看了看,只看見一座莊重的大堂,外面有三三兩兩衙役打扮的人或站或坐,正是晌午,想必知縣也要歇息,因此這些人才可以這樣散漫。

連守仁是縣丞,他的衙邸還不在這裡,而是從儀門向東,進了一個側門。再往裡面走了一段路,纔來到一座獨立的小院。

這纔是縣丞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小院共有兩進,第一進三間房舍,兩邊是縣丞辦公的地方,中間一間穿堂,如今穿堂的門大開。穿過穿堂。下了臺階,又是一道影壁。繞過影壁,是座小小的天井。

這就是縣丞的內宅,連老爺子一大家子人就是住在這的了。

連蔓兒遊目四顧,將這個小院落打量了一番。這院子裡,有上房三間,左右各有廂房三間,西廂房有一間屋子屋頂的煙囪正在冒煙,有飯菜的香氣飄了出來。

天井內是青磚鋪地,四周種有樹木,因已經是入冬時節,樹葉早就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和樹枝,看上去頗有幾分寥落。

整個小院子卻頗齊整乾淨。

走進天井,就已經能聽見上房裡傳出來有人說笑的聲音。

“三十里營子我四嬸來了。”蔣氏快步上前走了兩步,大聲地說道。

上房裡的說笑聲戛然而止。過了一會,就見古氏帶着連朵兒,何氏帶着六郎和連芽兒從上房裡迎了出來。

張氏就帶着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上前,大家相互見禮、寒暄。

陸炳武見了這個情形,知道肯定是送到了正確的地方,絕沒問題了,這纔將包袱交給五郎。

“姨,你到地方了,那我就先走了。……到那天,我來接你們來。我就住城西老王家大車店,這兩天要是有啥事,就打發人上那找我去。”

他們這一次的商隊,有的還要去鄰縣,有的終點就是這裡或是臨近的村鎮。而最後大家會齊返回的地點,就定在太倉縣西城的老王家大車店,陸家兄弟這兩天也歇在那裡,等回去的時候,再將張氏她們孃兒幾個捎上。

“好。”張氏點頭答應。

古氏不知從哪裡叫了個小廝打扮的,就將陸炳武送了出去。顯然剛纔蔣氏已經和她說了陸炳武的身份。

不得不說,這婆媳兩個人辦事,大面上都穩妥、漂亮。

“快進屋吧,”古氏就將張氏幾個往上房讓,“老爺子和老太太一大早的,就念叨了。”

“……孩子他大姑比你們先到的。”往上房走,古氏又補充了一句。

剛纔在進來的路上,蔣氏已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張氏。

上房三間,中間一間是堂屋,做待客之用。東邊一間,住的是連老爺子、周氏和連秀兒,西邊的一間,住的是連守仁、古氏和連朵兒。

古氏先將張氏孃兒幾個讓進了東屋。

進了屋,繞過左側一道屏風,靠窗是一面炕。炕上面幾乎坐滿了人。

連老爺子和周氏都在炕上坐着,周氏的左手邊是連秀兒,右手邊是連蘭兒,緊挨着連蘭兒的是銀鎖。

張氏忙帶着連蔓兒、五郎和小七給連老爺子、周氏見禮。

“快起來。快起來。”連老爺子忙欠起身,招呼道,“都趕緊上炕裡坐,這一路,冷壞了吧。……今年這天,冷的早啊。”

古氏和何氏也讓孃兒幾個上炕,小七先就脫了鞋。爬上炕,就窩連老爺子懷裡了。連老爺子摩挲着胖乎乎的小孫子,笑的鬍子直打顫。

“咋看着我家小七又長個了,也胖了。”連老爺子道。

“爺,可見着你了。我在家,天天想你……和我奶。我爹、我娘,還有我哥、我姐,我們都可想你了。”小七就道。

“就會溜鬚。”連秀兒瞪了一眼小七。說道。

連秀兒坐在那,穿了一身大紅的狀花衣裳,頭上插着翡翠簪子、珠花。擡手間,還露出胳膊上一隻黃澄澄的金鐲子。本來一張平凡的臉上,因爲染上了些紅暈,竟然也頗有了幾分光彩。

“我家小七的話,我信。”連老爺子就伸出手,做護着小七狀,笑着說道。

連蔓兒和五郎也跟着脫鞋上炕,連蔓兒還偷偷地向小七眨了眨眼睛。小七這小傢伙鬼精靈,簡直是萬金油型的潤滑油。

她們都無視了連秀兒的話。

張氏沒脫鞋,只在炕沿上坐了。

連蔓兒挨着小七坐下來。屁股底下暖暖和和地,看來這炕燒的不錯。她四下張望了一眼,就見地下堆滿了箱櫃,上面都繫了紅綢子,卻顯然不都是連秀兒的嫁妝。

“這一半是秀兒的嫁妝,一半啊。是鄭家給的聘禮。”蔣氏就低聲對連蔓兒道。

連蔓兒笑着點了點頭。

“你爹捎的信,你們沒收着?”周氏沉着臉,發問道,“咋就你們來了,老四那,老三那?”

連老爺子就咳嗽了一聲。

“晌午還沒吃飯吧,我上廚房去看看飯菜做得了沒有?”古氏就站起身,笑着說道。

因爲趕路,連蔓兒她們還真沒吃飯,經古氏這麼一說,連蔓兒就覺得有些餓了。在馬車裡,雖然也拿點心墊吧了墊吧,但這樣的天氣裡,還是熱湯熱飯,更受腸胃的歡迎。

“都過了飯時了,這都啥時候了,說開火就開火,哪來那麼多錢買柴禾?”周氏就訓斥古氏,“眼瞅着就吃晚飯了,晚飯一起吃。”

古氏就陪笑,站在那坐下也不是,出去也不是。

她們大老遠的來了,還是連秀兒的喜事,不管心裡怎樣,這面上總得有幾分情面。比如古氏,從連蔓兒她們一進門來,人家的表現就沒得挑。當然,縣丞的太太也該有這樣的手段的。

而周氏,依舊是三十里營子的那個周氏。即便做了縣丞的娘,被稱呼爲老太太,據說,還當着這一大家子的家。

連老爺子乾咳了一聲,就要開口。

“娘,看你,剛纔還說要廚房裡準備這個準備那個,就等着老四媳婦和孩子們來了,好吃個熱乎的。現在人來了,你又這麼說。不知道的,還以爲你當真的那。”連蘭兒卻搶在了連老爺子的前頭,笑着說道,“大嫂,你快去吧。早點把飯擺上來,別讓老四媳婦和孩子們餓着。”()

第948章 計議第679章 反擊第225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107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91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23章 包子磕牙第657章 新財路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152章 借光第151章 酒宴第221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305章 定親第13章 雞屁股第664章 不要臉第389章 捷足先登第756章 要求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403章 抽水馬桶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738章 時機第92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76章 首戰告捷第838章 好面子第63章 家和第85章 沈六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960章 有心VS無心第818章 敘舊第902章 闔家歡喜第187章 託付第109章 賣不賣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54章 分家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718章 婚期第24章 賠禮第52章 拉鋸第730章 熱熱鬧鬧第44章 矛盾第695章 田莊第361章 惠及第308章 小滿第一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246章 牛車番外七第569章 拜年(二)第49章 撞破第799章 初二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210章 考較第463章 壓服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799章 初二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86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799章 初二第8章 不眠之夜第271章 相罵第136章 鬧彆扭第166章 糾紛第187章 託付第533章 醒悟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956章 苦肉計第468章 拜牌樓第256章 家庭教師第822章 微妙了第315章 端午第997章 情深意重第607章 抽絲剝繭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733章 迫不及待第661章 巧遇第174章 萬事開頭難第207章 救場第15章 挖野菜第330章 鬧分家第495章 求和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372章 再議分家第204章 冰車第1004章 回鄉第229章 房產之爭第713章 乾股第25章 酷刑第863章 吃丸子第220章 新的一年第928章 巧遇第700章 涼第149章 賣酒第205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555章 嫌疑人第904章 人物兩非第953章 較量第992章 收網第555章 嫌疑人第487章 小荷第71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