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惠及

“除了這些銀子,今天咱家還得到了啥那?”小七歪着頭,忽閃着大眼睛,做出思考狀,“跟咱訂固地瓜秧子的,有給留下定錢的。”

連蔓兒笑了笑,她們原本打算是不肯收定錢的,只是有的人家一定要給,就是爲了心安。連蔓兒她們覈計了一下,覺得留下定錢也沒什麼,就留下了。這定錢能有多少,明年賣地瓜秧子的錢纔是大頭。

至於今天的事,掙的銀子,其實是小事。

“小七,你想想,剛纔那些人待咱們,待咱爹孃都咋樣。以前,他們是這麼待咱們的嗎?”連蔓兒就笑着問小七。

“哦,今天咱家來的人可真多,老些人我都不認識。他們待咱們……很好。那些有錢人家的管事,管咱爹孃叫四爺、四奶奶,他們還管我叫小七少爺來着。”說到這,小七呵呵地笑了,“還有那些不認識的人,都上趕着管咱爹孃叫叔、嬸子……,好多人誇咱家,誇咱爹。”

“沒錯。”連蔓兒笑了笑。

“經過這件事,大傢伙都知道咱家是仁義的人家,都開始敬重咱了。”五郎道。

“可不,我這心裡現在還熱乎乎地。”張氏就道。

“人活一張臉,銀錢啥的,掙起來沒個頭。咱說話、辦事讓人敬重咱,這人才活的有意思。”連守信說道。不過這一天的工夫,他這臉上和身上,某些細微的。類似於氣質、氣場的東西,就發生了極微妙、也極明顯變化。

“咱今天這事,給咱家掙來了臉,掙來了名聲。咱家以後,就算還是莊戶人家,也沒誰敢小瞧咱們、輕易招惹咱們。咱們家,現在是有威望的人家了。”連蔓兒就笑道。

沒錯。今天的事,他們或許在銀錢上掙的不是很多,但是他們掙來了威望。掙來了人們的感激和敬服。

這可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玉米已經、而且還會繼續爲他們帶來財富,而地瓜。則爲他們在這一大片土地上贏來了難得的聲譽和威望。

連蔓兒想的不錯,那之後,但凡村裡哪家有大事發生,或是找人做見證、或是要找人給說和、調理事情,就會有人來請連守信。在那種場合,連守信是和里正、幾位村老平起平坐,甚至他的話,比里正他們的還管用。

地瓜賣掉了將近一半,其餘的也要安排。

一家人挑出一百斤上好的地瓜,套了小牛車。送到濟生堂。

王幼恆不肯收這麼多,後來又說要給錢,都被連蔓兒一家給拒絕了。

“幼恆哥,這個不是給你的。這是我們送給王太醫的。”連蔓兒就道,“幼恆哥。這些地瓜,你們吃也行,留一些做種也行。要是不留着做種,那明年就跟我們打個招呼,我家生地瓜秧子的時候,給你帶出來。”

王幼恆家也有田地。這地瓜自然也是要種上一些的。

除了王幼恆家,她們還準備出來一份,送去了吳家興家。給吳家的不多,就兩籃子。連守信跟吳玉貴說好了,等明年,他們要多少地瓜秧子,儘管來家裡拿。

“他姥爺那,咱也不能忘了。”連守信就提醒張氏。

“嗯,我都想好了。這東西,咱也別捎來捎去的了,等啥時候他大舅他們趕集過來,再把地瓜給他們。明年的地瓜秧子,咱給他們多預備點出來。”張氏就道。

連蔓兒在旁邊點頭,張青山所在的靠山屯,挨着大山,山地多,種別的作物出產很少,但是種地瓜,卻正合適。

“還有送上房他爺、他奶的,咱給收拾出來,一會就送過去吧。”張氏又道。

大個的地瓜都要留明年開春生地瓜秧子,那些小個的地瓜,雖然個頭小,味道一點也不差,甚至比大個的更水靈好吃。

張氏就帶着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挑揀了半天。

“給上房送兩籃子吧,他爺、他奶,在加上上房一家子,大傢伙都嚐嚐。……再把這兩籃子也提回去,春柱媳婦那,還有跟咱家走的近的這幾家,每家也送點,不多,就是大傢伙都嚐嚐。”張氏一一分派着。

這天傍晚,連守信、張氏、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從鋪子裡出來,往老宅來。一路上,將該送的都送了,最後,就提着兩籃子地瓜進了老宅的大門。

一家人就都到上房來。

“爹、娘,這地瓜給咱大傢伙嚐嚐。”連守信將兩籃子地瓜放在地上,就對連老爺子和周氏說道。

“挺金貴的東西,不是還留着做種嗎,拿兩個來,嚐嚐味就行了,幹啥一下子拿來這老些?”連老爺子就道,一邊招呼連守信上炕坐。

周氏、連秀兒都在炕裡坐着,見他們進來了,臉上就有些不自然,卻也沒說什麼。古氏和蔣氏坐在炕沿上,連守仁、連守義都在地下的長凳上坐着。

連守信就走過去,在連老爺子身邊坐了,張氏不好就出門,也帶着幾個孩子在炕沿上坐了。

“都上炕裡坐着,蔓兒,小七,脫鞋,上炕裡坐着。”連老爺子略微往前傾着身子,招呼道。

連蔓兒笑了笑,只把屁股往炕裡挪了挪。

“老四,你這回這事辦的敞亮,爹都跟着你借光。這兩天,爹下地幹啥的,那不認識的人,大老遠的都跟爹打招呼。”連老爺子頗有些感慨地道。

“以前,爹還總提你擔着心,怕你一個分出去,這周到不周到的,讓大傢伙講究。現在爹放心了。老四,你能頂起這竈坑門,這門戶你這就算正經地撐起來了。爹替你高興。”

“爹,看你說的。我一個莊稼人,也沒啥心思,我這也就是憑良心辦事。”連守信道。

“老四,你那金玉米,還有這個地瓜,這錢讓你掙老了吧。”連守義坐在凳子上,開口問道,“老四啊,你看咱這一家這樣,你咋地你也得拉扯一把,哪怕你吃肉,我們跟着你喝湯那。”

“啥吃肉喝湯地,你跟你兄弟咋說話那,老實待着,別又犯渾。”連老爺子立刻斥道。

“爹,我們這是掙了點錢,差不多也填在那塊地上了。……這地瓜,我打算明年生地瓜秧子,給咱家的份,我到時候給帶出來。玉米要是能讓咱種,這種子,我也都給預備好了。”

連守信這是向連老爺子許諾了明年春耕的地瓜秧和玉米種子。

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別的人家未必能搶到地瓜秧和玉米種子。

“行,老四,這事爹就不跟你客氣。到時候該多少錢,爹都算給你。”連老爺子道。

“爹,這個我們不要錢。”連守信就道。

“你那個……明天打算啥時候出門?”周氏突然扭頭衝着古氏問道。

“啊……”古氏正在聽連守信他們說話,聽見周氏問,這纔回過神來,“娘,我打算卯時就走。”

“是花兒,這不她快到臨盆的日子了,我放心不下,跟咱娘說了,明天就打算進縣城去看看她去。花兒一個人在縣城,離孃家有遠,她纔多大。做孃的心啊!她四嬸,我心裡可羨慕你了,你看枝兒嫁的多近便,這以後有啥事,一擡腳就到了。”

“趕緊收拾、做飯去吧。”周氏擡了擡手,似乎有些不耐煩地道。

“哎。”古氏答應了一聲,就下了地,出門前,還朝着張氏親切地笑了笑。

“他大伯孃,花兒啥時候生了,給家裡捎個信,我們好給花兒下奶去。”張氏就道。

“哎,這個肯定,她四嬸你生的孩子多,到時候,還得請你去教導花兒幾句。”古氏笑着,就出了門。

周氏要做飯,連蔓兒一家就不好在上房再坐下去,也都起身,回了西廂房。

“你看你大伯孃,這是着急花兒的事,心慌了。平時多精明的一個人啊,知道他奶不愛聽咱枝兒的事,她還當着他奶的面說了。這可真是,做孃的心啊。”張氏一邊燒火做飯,一邊嘮叨道。

“娘,你也說她精明瞭。她要不是故意的,她能特意在這個時候讓我奶不高興?”連蔓兒嗤地笑了一聲道。

“啥,蔓兒,你說你大伯孃是故意當你奶提這事?爲啥,你奶不高興,不得找她麻煩?”張氏奇怪地問道。

“娘,你心眼還是太實。憑啥就非得順着我奶。我看我大伯孃就是故意讓我奶不痛快,她才痛快。”連蔓兒道。

與張氏的逆來順受不同,古氏極精明,不會正面和周氏衝突。但是在周氏手底下,古氏再精明,日子也不可能過的順心,時不時地面上一盆火,暗裡一把刺,給周氏心裡扎一根刺,膈應膈應周氏,古氏一定是樂在其中。

而現在最能刺痛周氏,又讓周氏無奈的,無非就是連秀兒的婚事。

“娘,你可別看她對咱態度好像挺好的,她可沒安啥好心眼,這是膈應了我奶,又提醒我奶膈應咱們那。”連蔓兒又點撥了一句。()

第836章 鞋樣子第985章 試探第396章 中秋第1004章 回鄉第358章 豐收第619章 心涼第372章 再議分家第571章 鬧第900章 雙喜臨門第572章 亂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278章 說理第862章 壓包袱第416章 收租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690章 母與子第476章 首戰告捷第271章 相罵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720章 說情第916章 弄巧成拙第988章 閨中第409章 說親第914章 點撥第552章 相爭第186章 吐血第794章 發作第244章 工具第943章 分歧第224章 梯子第324章 唬着了第367章 喜訊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721章 矛盾第912章 感情第458章 冬末第217章 丁香風波第677章 服軟第716章 深秋第719章 瑣事第134章 開導第357章 酸第554章 變故第739章 亂中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283章 幺蛾子第406章 厚禮第413章 吐苦水第542章 暖冬第634章 解圍第609章 將軍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872章 戴孝第709章 進城、進城第441章 離開第466章 鬆口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807章 怎麼管有講究第460章 爲什麼回來第7章 一塊肉引發的風波第898章 鴻雁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168章 自作自受第828章 特別的禮物第405章 喬遷之喜第548章 雪後第442章 終於回家了第399章 割煙第997章 情深意重第912章 感情第64章 分派工作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552章 相爭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638章 抉擇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219章 休媳第489章 芳菲第84章 借勢第876章 守靈第768章 煩惱第101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89章 韭菜花第328章 挑明第933章 喜事臨門第629章 小山居第118章 害人反害己第503章 富業第335章 心思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230章 入學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196章 自責第583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857章 癡情第947章 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