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興旺之兆

原本,連蔓兒的打算是讓連枝兒帶着大寶,都在她這裡住,是連枝兒堅持不肯的。連枝兒也有她自己的道理,吳玉貴、吳王氏還有吳家興都是客,而且還是第一次來府城,第一次住進松樹衚衕的宅子,連枝兒覺得,她不能自己來跟連蔓兒住,還是一家人一起住着更方便些。

這個更方便些,自然不是指她自己,而是指吳家的一家人。

當時連枝兒一說,連蔓兒就明白了。連枝兒是擔心吳玉貴、吳王氏和吳家興在這住的有什麼不痛快的地方,雖然連蔓兒和張氏早就說了,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也會挑選妥當的人過去伺候,但是連枝兒還是擔心。

連蔓兒就沒有勉強,反正一個宅子裡住着,要見面也沒什麼不方便的。

只不過,再把連枝兒安排過去之後,連蔓兒和張氏就都有些感慨。

“你姐啊,是老吳家的人了……”張氏咕噥着對連蔓兒道。

連蔓兒何嘗不是這麼想,她甚至還琢磨了一下,如今在連枝兒的心裡,她能排在第幾位。不過,這個念頭在她腦子也就是一閃而過,過後自己也覺得有些好笑。

人生中,許多變化是不能避免的。只能不斷的去適應,不斷的調整自己。

而連枝兒的這種做法,連蔓兒也能夠理解。連枝兒這麼做。其實對她自己,對她的家都是有益的。而且,也很符合連枝兒的個性。連枝兒心眼實。做事也不會耍手段。她這麼做,一方面是融入了吳家人的身份當中,看重她自己的家庭和家人,另一方面,對於孃家人她也並不見外,不會去考慮太多的事故。因爲她知道,不管怎樣。孃家人不會和她生分,在孃家人面前,她總是可以做單純的自己。

連枝兒做了媳婦的人。不那麼自由了,不住連蔓兒這,連葉兒一個小姑娘卻沒什麼牽掛,高高興興地住在了連蔓兒這。連葉兒完全不用擔心趙氏。趙氏跟着李氏住。

這天晚上。松樹衚衕內宅後院燈火通明,張氏的屋裡一直熱鬧到三更時分。大家都高興,雖然都勞累,但是誰也不困。

張氏更是精神抖擻,一邊跟李氏等人說話,一邊隔一段時間就打發丫頭去五郎的新房那頭打探消息,看五郎和秦若娟睡下了沒有。

“別太往跟前去,”張氏囑咐小丫頭。“就在遠處瞧瞧,熄燈睡下了沒有。”

丫頭去了三回。每次回來都稟報說五郎新房裡的燈還亮着,伺候的人也都在。

“這天頭可不早了,咋還不歇下那?”張氏就道。

“……婢子看那樣子,大爺應該還沒歇下,就走近看了看。……大爺和大奶奶說話那。”小丫頭就告訴張氏道,“大爺和大奶奶嘮家常,還談論學問,嘮的可好了。大爺還讓人給大奶奶送吃的……,婢子沒說是太太讓婢子去的,就說是婢子自己沒事,碰巧路過,想看看新娘子……”

這小丫頭顯然也是個聰明而且好事兒的。

一屋子的人就都笑,都誇說五郎知道心疼媳婦。

“你也不用跟着着急,有啥可着急的那。”吳王氏就笑着對張氏道,“人家小兩口有話說,那就是感情好。感情好了,別的事,那還用擔心。”

張氏想了想,覺得確實是這麼一回事。不過,等了一會,她還是忍不住又打發了小丫頭過去。等小丫頭回來告訴她,五郎和秦若娟還沒睡的時候,張氏又着急了。

“……去到廚房,端兩碗紅棗蓮子羹過去,就說我的話,今天都累了,讓他們早點歇着。”張氏就想了一會,向小丫頭吩咐道。

“兩個都年輕,我怕他倆不好意思,我催一催,沒別的。”打發了小丫頭,張氏還特意跟李氏等人解釋了一下。

大家又是一陣的笑。三更時分,張氏聽小丫頭說五郎那邊已經歇下了,她這才放心,又陪着李氏等人說了會話,大家才各自散了。

第二天,連蔓兒早起,洗漱後,也挑了套喜慶顏色的衣裳穿了,就往張氏的屋裡來。

連守信和張氏今天比平時起的還要早,也已經收拾利落了,夫妻倆滿臉的喜氣,隔着小炕桌在炕上對坐。很快,小七也來了。姐弟倆就在挨着炕沿的椅子上坐了。

隨即,外面小丫頭就進來稟報。

“大爺、大奶奶來了。”

五郎帶着秦若娟來見翁姑了,這個年代的成婚禮,除了成親當天的拜天地、入洞房,還有第二天拜翁姑敬茶這一環節,伺候,新媳婦纔算正式如門,成爲夫家的一員。

“快讓他們進來。”張氏忙就吩咐道。

小丫頭打起門簾,五郎和秦若娟兩人走了進來。地下,早就有小丫頭鋪上了厚厚的錦墊。五郎和秦若娟進來,就到錦墊上跪了,給連守信和張氏磕頭,口喊爹孃。

接着,就有小丫頭端了茶盤過來,茶盤上兩盞熱茶。

秦若娟站起身,先敬連守信,再敬張氏。連守信和張氏都含笑接了茶。就有秦若娟陪嫁的小丫頭託了兩雙鞋襪送上來,秦若娟接過,捧了獻給連守信和張氏。

張氏拿起來,仔細地看了,又誇讚了一番,將一對白玉鐲子給了秦若娟。之後,張氏又拉着秦若娟的手囑咐了兩句。讓她不要拘謹。

“……定親的時候,我就跟你娘說了,你進了我家的門。我把你當閨女待。”

囑咐完了秦若娟,張氏又囑咐五郎。

“……好好待你媳婦,不准你欺負她。你成天事忙,我這你不用多來,有空了,就多陪陪你媳婦……”

張氏這個婆婆,不僅不給媳婦立規矩。而且絲毫婆婆的架子都沒有。就是囑咐兒子和兒媳婦的話,也是偏向兒媳婦多一些。

張氏囑咐完了,又招呼連蔓兒和小七。

“蔓兒。小七,來,見見你嫂子。”

連蔓兒和小七就都笑着起身,上前來跟秦若娟見禮。大家以前都見過。這番身份不同了。秦若娟臉色微紅,顯是有些不好意思,不過舉止依舊大方得體。

她不肯受連蔓兒的禮,還要給連蔓兒行大禮,被連蔓兒忙扶住了。

“嫂子,若是在人前還罷了,現在在家裡,這禮就免了。”連蔓兒笑着對秦若娟道。

“你妹子說的對。咱們是一家子骨肉。在人前,那些禮數都得做全了。這在咱家自己屋裡。你妹子說免了,那就免了吧。”張氏也告訴秦若娟道。

秦若娟聽了張氏的話,還是偷眼看了五郎一眼,見五郎微微點頭,她才肯起來,又和連蔓兒、小七兩個平輩敘禮。

秦若娟又將兩色針線,一套筆墨紙硯送給連蔓兒,送給小七的也是一套筆墨紙硯,一件長袍。

包括給連守信和張氏的鞋襪,以及給連蔓兒和小七的針線,都是秦若娟親手做的。這是一般新媳婦進門的規矩,一來顯示親近,二來也要在婆家人面前露露本事,彰顯賢德。

連蔓兒回贈了秦若娟一個親手做的荷包,小七回贈秦若娟的則是兩盒雲子。秦若娟愛下棋,而且下的不錯。小七的這份回禮,奠定了他和大嫂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

小七這小傢伙往後的通達手腕,於此已經初露端倪。

自家人都見過了,張氏又讓大丫頭多福領着五郎和秦若娟到客院中去,見見別的長輩。首先是李氏那裡,必須要拜見,然後就是趙氏這個伯孃,還有連家的堂哥、堂嫂子、堂妹等。連枝兒作爲已經嫁出門的大姑子,本來這一天是不需要見的。但是連枝兒正一家在此做客,又是極受重視的姑奶奶,五郎也帶着秦若娟過去見了。

來之前,這些事五郎已經暗暗地說給秦若娟知道了,秦若娟自然將禮物備的極周翔,李氏、連枝兒等人也各有禮物回贈。

“這件大事,總算是辦妥當了。”張氏在上房,手裡撫摸着秦若娟給她坐的鞋子,眉花眼笑地感慨道。

“心裡頭一塊大石頭算是落了地,這往後啊,咱心裡更穩當了。”連守信雖沒像張氏那麼喜形於色的,可對於兒子娶媳婦這件事的重視和歡喜程度,一點不比張氏稍遜。

兒子娶媳婦,在一家來說,是件意義非常的大事。這預示着家族將更加人丁興旺,血脈將得到延續,家業將有人繼承併發揚。

已經是臘月裡,眼看着就到了年根,李氏等一衆親眷並沒有在府城多留,參加完了五郎的成婚禮就都回去了。

五郎自與秦若娟成親,夫妻兩個竟十分談得來。秦若娟舉止大方,謹遵禮法,並不因爲婆婆張氏慈軟而有絲毫的怠惰或者張揚。五郎因此與秦若娟更加恩愛。

連蔓兒將一切看在眼裡,也覺安心。

眼看就要到新年,連守信提出,要回鄉下老宅過年。

送上今天的更新,求粉紅、正版訂閱支持。

十二月第一天,首先感謝大家上個月的支持,小地主近期將會完本,希望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

第533章 醒悟第990章 入套第611章 肅清第474章 破殼第371章 聽誰的第309章 麻蚶子第261章 沾親帶故第796章 決斷第727章 不滿第52章 拉鋸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126章 連葉兒問計第88章 禮尚往來第556章 賊贓第21章 說服第586章 熟人第317章 節禮風波第350章 期望第138章 小作坊第199章 一戰成名第64章 分派工作第804章 身孕第346章 打烏米第356章 出伏第900章 雙喜臨門第272章 搬家第780章 考量第1003章 興旺之兆第905章 有所求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376章 替罪羊第141章 士農工商第83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002章 消息第466章 鬆口第709章 進城、進城第1005章 姑嫂第263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41章 連蔓兒算賬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451章 錢賺來就是花用的第765章 送親第709章 進城、進城第97章 相看第968章 成長第431章 歇宿第904章 人物兩非第295章 緣由第800章 擡頭見喜第398章 姐妹第28章 箭如虹第757章 悔第65章 拾穀穗第145章 考試第3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857章 癡情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674章 抉擇第964章 心疼第964章 心疼第62章 討好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82章 千層底第279章 防患於未然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907章 毒誓第416章 收租第350章 期望第328章 挑明第148章 買家第100章 房產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783章 學堂第1009章 不得已第892章 除服第10章 包子第373章 分家的代價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473章 夜讀第139章 開工第448章 鬧第974章 巧婦第700章 涼第330章 鬧分家第487章 小荷第582章 燈會第768章 煩惱第966章 以退爲進第75章 賺錢的點子第463章 壓服第520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720章 說情第412章 絮棉花第458章 冬末第98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435章 回門第708章 說理第357章 酸第771章 回門第450章 年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