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閉門協商

一場關乎北領地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在達爾文政府大樓會議室裡進行着。

整個會議並沒有向社會公開

採取的是全封閉式協商

之所以選擇封閉式協商,這主要是因爲澳大利亞政府不想將協商內容,過早的被媒體曝光。

一直到現在澳大利亞國內依舊還有不少人,他們對華人以及亞裔大規模移民澳大利亞持牴觸情緒,尤其是一部分白澳政策的擁護者,更是不遺餘力的在一些新聞媒體批評政府。

跟其他西方政府經常被底層民衆聲音左右不同,澳大利亞政府在很多時候並不理會底層的聲音,當選者上臺前可以糊吹承諾,可是屁股坐到位置上以後施政又是另一番場景。

對於北領地開發,澳大利亞這屆做了很多的努力,甚至不惜代價投入了大量的財政修建鐵路,改善北領地交通問題,以便讓楊氏財團向北領地投入更多的資金。

隨着北領地的開發不斷加深,一系列建設需要原材料,源源不斷從澳大利亞其他地方向北領地運送,北領地大開發,真真切切的帶動了澳大利亞整體經濟的發展,澳大利亞政府不希望自己這邊剛剛嚐到甜頭,就被一羣無知的人破壞。

澳大利亞作爲一個大洋孤島,它比鄰亞洲,卻又切切實實屬於西方陣營,島國早年想要脫亞入歐,雖然沒有成功,但是自二戰之後受到美國的扶持和控制,島國很清楚自己存在的意義和作用。

而澳大利亞作爲英帝早期的一塊飛地,說難聽點就是英國犯人流放之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澳大利亞都是乖乖的跟在自己主子屁股後面轉悠,自己拿主意的情況很少。

而隨着英國逐漸沒落,澳大利亞雖然拿主意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是卻失去了賴以生計的最大依靠。

澳大利亞資源豐富,人口少,好比一個地主家守倉庫的長工,突然有一天地主家落沒了,管不住手底下的長工。

最後長工們跟自己家的地主老爺開了一個和平會議,大家和和和氣氣的把家產稀裡糊塗瓜分一空。

要說澳大利亞這個長工也是可以的,坐擁整個大陸,妥妥的大糧庫,前期可以說是吃穿不愁。

俗話說的,‘坐吃山空’。

金山銀山也有花玩的時候,

自七十年代,澳大利亞這個不愁吃不愁穿的長工,發現自己家的糧倉裡面的糧食越來越少了,於是乎,便想着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可是環顧了一下自己四周,澳大利亞突然尷尬了起來。

因爲澳大利亞政府這個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面臨一道選擇題。

什麼選擇題?

那就是選擇姓西

還是姓東

選擇靠向東方,還是繼續緊跟着西方。

這有點像早期島國明治維新成爲列強以後,面臨的同一個問題。

不過,澳大利亞的情況與島國有些不太一樣,島國當時是自身強大了,就看不起自己周圍的窮鄰居,所以一心想要跟富人區的西方人混在一塊,想要跟富人們交朋友。

而澳大利亞則是妥妥的西方陣營,西方國家也從來都沒有否認過這一點。

但是吧,澳大利亞離西方大本營太遠了,身邊周圍的鄰居都是亞洲國家,一旦發生什麼事情,西方國家根本幫不上忙。

最要命的一點,它沒有島國強大,人口沒有島國多,背後的靠山更是日漸衰弱,連原材料都不向它這個小弟進口了。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澳大利亞很迷茫,歷史上,迷失的“西方橋頭堡”,就是形容澳大利亞的。

自七十年代,澳大利亞政府終於想清楚了,遠親不如近鄰,於是動手廢除白澳政策,開始顧及亞裔移民澳大利亞發展。

其總理惠特拉姆更是一度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到“我們要把澳大利亞建設成一個在亞太地區獨立的、重視寬容與合作、反歧視的國家。”

在特拉姆的理念指導下,遠離冷戰“壁壘”的澳大利亞開始了與亞洲的初次接觸。

先後與內陸、越南建立關係,並積極同敵對的鄰國印尼修復裂痕。

而繼惠特拉姆之後,現任澳大利亞總理鮑勃·霍克也同樣遵循前任澳大利亞總理的政策理念,不過不同於前任澳大利亞總理,鮑勃·霍克在這方面的動作更大,也更加的積極。

澳大利亞兩任總理都積極推進加強與亞洲國家關係,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澳大利亞經濟衰退。

自二戰結束以後,歐洲各國爲了恢復本國經濟,大搞關稅堡壘,阻止其他國家商品流入本國,這對澳大利亞經濟造成了較大的衝擊。

不過,相比較歐洲各國關稅堡壘,讓澳大利亞經濟遭受影響最大的,還是七十年代英聯邦貿易體系解除。

一九六一年及一九六七年英國兩次申請參加歐洲經濟共同體,最後都被拒絕了,而在談判中的最大障礙,便是聯邦特惠制。

英聯邦特惠制,是英聯邦體系內各個成員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協約,這條貿易協約讓英聯邦各個成員都可以彼此享受特惠國待遇。

在英聯邦貿易體系中,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自然是屬於特惠協議中得利的一方,在英聯邦特惠制沒有解除之前,澳大利亞的資源出口根本不用發愁。

英聯邦成員國那麼多,澳大利亞的資源不愁沒有銷路,可是隨着英聯邦特惠制解除,澳大利亞失去了特惠國待遇,出口立馬受到了衝擊。

歐美離得遠,沒有特惠國待遇,澳大利亞原材料出口價格優勢一下子就消失了。

經濟下滑,使得澳大利亞以西方爲中心的貿易開始出現動搖,迫使着澳大利亞急需找到新的市場。

恰恰六七十年代,亞洲經濟開始冒頭,尤其是七十年代,灣灣、香江、新加坡和韓國四個地區經濟飛速發展。

亞洲爆發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革命,原材料需求不斷增加,這讓一直以歐洲爲主的澳大利亞終於回過頭來看待自己身邊的窮鄰居們。

————

第423章恆指下跌第987章楊辰的保證第118章藍寶石戒指第730章拉攏第36章匈牙利鋼琴大師第310章十億第1025章峰迴路轉第59章及時行樂第558章喊我哥第313章品三國第177章動容第146章匯豐大廈第225章楊辰的算盤第557章百億富豪第362章主動入坑第958章陸海空第1087章帝王思想第816章離開曼谷第99章溢價百分之三十五第889章島國摩托車第185章我給你擔着第455 金融巨鱷對不起各位,章節定時搞錯了第355章濠江賽馬車會第424章百億現金第300章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第560章人不風流枉少年第436章扎堆玩遊戲第468章奢侈品泡麪第760章人造衛星第409章電影殺青第746章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第113章主廚第586章院線爲王的時代第659章任天堂抗議第892章獲悉身份第248章九巴股價瘋漲第904章三井美子第1003章超級稻第1022章香江大酒店大股東第59章及時行樂第492章校長畫大餅第1031章翻版華爲第78章李慧第650章大佬雲集第672章蘇德里七兄弟1第1050章土皇帝第295章做客包家第875章周女神意外到來第665章石油美元第531章金子也有埋進沙子的時候第1075章與王子一起喝洗澡水第140章到手第247章吃炸雞長痘痘第262章鋼琴架上的頭像第148章沈粥《求訂閱》第9章三生石第1078章幫我生個孩子吧第796章新舊兩大財團第1067章喝到吐第132章漫畫第421章 鄒老闆的算盤第472章蛇口第575章仙人腳丫子第858章山姆大叔第718章海底撈第606章有錢,有底氣第357章捐贈兩個億第740章製藥行業前景第782章拳王大賽第434章完成收購第696章工業園區設想第633章被逼的第892章獲悉身份第347章直板手機遊戲第400章減少山寨品第116章末代皇帝第248章九巴股價瘋漲第97章繼續吻我《求收藏,求破五千收》第158章對李儷珍的安排第420章嘉禾第779章謝氏家族第919章大紅包第260章周掌門人第673章沙特的擔憂第472章蛇口第659章任天堂抗議第380章技術宅下屬《月底求訂閱》第662章不大方的王子第149章拒絕《求訂閱》第764章強盜變生意人第67章餐館第664章20%年利率第573章當明星是要吃苦的第1111章‘王炸’的一年第140章到手第74章老戰友第24章抵達濠江第289章有個好岳父比什麼都重要第483章香江二代子弟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