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新城

從廣場協議簽訂,日元升值開始,之前一些報道楊辰投資失利的媒體,一下子全部失聲了。

島國幾大財團的小人伎倆並沒能如願,楊辰壓根就不了他們,幾大財團心裡雖然不爽,卻也不想跟楊辰的關係鬧得太僵。

楊辰現在背後有英國撐腰,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英美有時候還穿同一條褲子,島國政府不可能因爲正常的商業交易,故意去找楊辰的麻煩。

要知道,島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出口,要是不守規矩,首先得有不守規矩的實力。

後世老美想打誰打誰,想制裁誰,就制裁誰,靠的就是強大的實力,

而島國,充其量就只能欺負一下韓國。

兩個月時間,日元升值超過百分之二十。

單單以賬面價值計算,楊辰在這兩個月時間裡,就淨賺兩百多億美金。

事情反轉的速度,堪比過山車,讓之前那些落井下石的媒體,被狠狠的扇了一耳光。

兩個月時間

兩百多億美金,

換算成港幣那就是小兩千億!

這賺錢的速度,都能趕上印鈔機了。

作爲楊辰的大本營,香江媒體自然是一邊倒的讚揚,一些有楊辰電話的大佬,一個兩個祝賀不斷。

有不少當初沒有聽取楊辰意見的人,現在看到楊辰賺錢,心裡後悔的直想抽自己一耳光。

這裡面其中就有李超人,這兩年李超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和記黃埔上面,由於楊辰在和記黃埔以及長江實業都佔據着不小的股份,所以李超人近兩年來,一直在暗地裡不斷的吸收旗下兩家公司的股票。

沒辦法,楊辰對付怡和的手段,歷歷在目,李超人是真心被嚇到了,他生怕那一天,自己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好不容易得到的和記黃埔,突然之間變成他人的產業。

所以一向謹慎的李超人,把手上的錢,全部變成了自家旗下公司股票。

當初,對於楊辰投資島國的建議,李超人並沒有太重視,或者說沒有那麼多精力,去考慮其他事情。

李超人的性格一向是非常謹慎的,尤其是在商業投資上面,別人的建議,他聽歸聽,但是如果他要行動,就一定會事先仔細的去了解。

如果不瞭解,那麼即使再賺錢的行當,他也不會去碰。

不過,現在看到楊辰一下子賺那麼多少,李超人跟所有人一樣,眼紅的不行。

香江大部分的富豪,早年基本上都是靠着白手起家的,大半輩子辛苦創下的基業,最後連人家零頭都趕不上。

不得不說,有時候,人比人,真的能氣死人。

香江數一數二的東方日報,近段時間直接把香江前十大華人富豪(除楊辰以外)的身價統計排列了出來。

最後,大傢伙發現,所謂的十大富豪,所有人的身價全部加起來,竟然都抵不上楊辰這兩個月的收穫。

東方日報的報道一出來,徹底引爆了整個社會的輿論,沒辦法,數字這種東西,是最直觀的,即使是底層普通民衆看了也都能一目瞭然。

香江前十大富豪身價加起來,都贏不了楊辰一個人,還有比這更有說服力,更直觀的嗎?

被一羣人擾得不厭其煩,楊辰惹不起,只能選擇躲了,拖了兩三個月時間,也該啓程去澳大利亞。

這次出行,楊辰把薛雨菲三女一起帶上了。

十一月份的澳大利亞,正好是旅遊的季節。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季節時差與香江這邊完全不同,澳大利亞的春夏秋冬,九月至十一月份春季,十二月份至二月份夏季,三月份至五月份秋季,六月份之八月份是冬季。

很難想象,澳大利亞距離香江不過三四個小時左右的飛行路程,兩邊季節卻是截然不同。

楊辰一行人,分乘兩架專機抵達北領地新港。

距離新港不遠,是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新城規模很小,連後世內陸四五線城市標準都達不到。

不過,楊辰並不着急。

新城的基礎現在已經打好了,未來人口方面,楊辰計劃將華人移民最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都集中在這裡。

楊辰對新城的期待很高,力爭二十年之後,將其打造成一座國際大城市,讓其成爲第二個香江。

當然,除開金融方面。

香江之所以能夠成爲亞洲的金融中心,主要得益於它得天獨厚的環境有優勢,還有背靠大陸十幾億人口資源。

新城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北領地境內豐富的礦產資源。

二十年時間打造一座國際大都市,這個想法聽上去有些癡心妄想,但是俗話說的好,有夢想總是好的,萬一那天實現了…

國際化城市,又稱“洲際化城市”。

換而言之,國際化城市,屬於各大洲佼佼者,亞洲、美洲、歐洲,三大洲國際城市硬性指標太高,別說一線,就是二線,二十年後新城恐怕也比不上。

不過,換作澳大利亞就不一樣。

作爲一個獨佔了一洲的國家,只要幹掉澳大利亞排名第一的城市,就可以成爲國際化大都市。

澳大利亞經濟最強的城市,是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悉尼。

悉尼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後世國際對於國際化城市的標準,是人口達到五百萬,gdp達到三千億美金。

悉尼雖然被稱之爲國際化都市,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但也僅僅只過了及格線,屬於國際化城市中墊底的存在。

人口方面不好說,接下來澳大利亞會對華人移民會採取限制措施,未來新城能不能達到五百萬人口,他不好保證,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顧及第一批華人移民可勁的生孩子。

澳大利亞人口本來就少,計劃生育啥的,永遠不可能出現在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二十年時間按照華人多子多孫多福氣的思想,努力造個幾百萬出來,人口問題也就能夠解決了。

至於三千億美元gdp的標準

二十年不行,那就三十、四十年好了。

————

第755章簡單粗暴的飲食文化第864章合作共贏第56章畫畫第408章蔡灡的美食欄目第841章太古洋行第243章塞人2第395章城會玩第1083章打工仔沈粥第235章被人盯上第76章醫院第590章努力憋尿第674章沙特的利益第163章祖國復興第371章此林彼林第325章唐師傅第805章邪惡用心第924章找到原因第410章放李首富鴿子?第1061章大劉學韓信第534章回來了第1046章哈薩爾的目的第28章炸金花第220章製衣大佬們第321章夜遊巴黎第58章丟一口瓜第138章慈善拍賣會第992章會拍馬屁的‘哥哥’第914章好消息第439章灣灣出事第800章我信你個鬼第1082章東西德第674章沙特的利益第844章雅達利倒計時開始第823章李超人到訪第257章火爆開業第782章拳王大賽第1052章霍大亨提醒第204章新武俠第232章巧遇霍震廷第159章訂閱來一波第621章千億美元市場第277章古堡莊園第212章雷老闆第891章交待任務第735章小目標:總代理商第670章迪拜王子第861章山姆大叔的擔心第539章十五億收購第1073章多待兩天第128章丟一個瓜第642章中國‘硅谷’第1097章玩命的耕田第872章獨立於外第807章結束『兩章合一』第643章外匯劵第15章歪脖子樹第361章沒有小目標的演講第870章移民隊伍第785章不是慈善堂第333章下一步行動第141章丟一個瓜第536章沈粥的好消息第470章農夫山泉有點甜第328章霍大亨的猜測第838章表決通過第93章艾麗莎的警惕第297章贏了面子,輸了金錢第690章忽悠第975章勳貴第716章大佬們的擔憂第164章有一個霍大亨就夠了第367章前往灣灣第467章咱們也開掛第135章意外相遇第469章調料包的重要性第292章換上小龍女戲服第926章暴露第342章仁愛醫院第360章大禮堂第1015章條件 目的第152章淪陷《求訂閱》第840章丟一個瓜第503章中醫藥是個大金礦第1079章安吉拉上門第663章真沒開玩笑第611章壯膽神器第1048章失去擴張機會第617章美國優質公司第1027章表明態度第187章CAA第842章支持邵老闆第421章 鄒老闆的算盤第65章錄製專輯第260章周掌門人第217章訓練班《求訂閱》第549章大家吃瓜不?第249章控股九龍巴士第563章私募資金第733章完善的醫療體系第956章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