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撞到鐵板了

不相信歸不相信,但是特區的發展卻是有目共睹的,在場大佬這麼多,總有一部分心動的。

不過,除了一部分真心希望內陸經濟改革成功的人,其他人依舊冷眼旁觀,坐等特區經濟進一步發展。

後世香江資本大規模進入內陸,要等到十年後內陸那位老人家南巡結束,內陸經濟有了一定基礎,才正式開啓。

現在要大家貼錢去幫助國家建設經濟,承擔一定風險投資,除了像霍大亨那一類,其他大部分人最多象徵性的捐點款。

其他人如何,楊辰管不着,也不想去管。

反正他已經開始進入內陸,旗下家樂福已經在廣棟這邊圈了不少地皮,正準備學習後世的萬達,瘋狂的在各大城市蓋廣場。

這年頭,人工便宜,土地便宜,蓋廣場又不同於建摩天大樓,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堔圳作爲廣棟的試驗田,而廣棟則作爲全國的試驗田,但凡是地方政府向楊辰發出邀請的,他旗下的公司都會涌入過去。

拿下的地皮都是中心地段,而且還是白菜價,壓根就花不幾個錢。

當然了,便宜的前提,是建立在他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上面,像後世李超人一邊拖延建設,一邊圈地皮坐享其成的事情,卻是沒可能發生。

以家樂福爲例,家樂福在特區站穩腳跟之後,已經完全能夠自給自足,即便擴張需要花錢,也不需要楊辰投入,自有內陸銀行貸款。

這年頭,內陸各大銀行的貸款,利息什麼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尤其是像楊辰旗下這種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企業,你不去貸款,人家都會自己找上門來。

火車很快便穿過特區,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收了回來,一衆老傢伙對於沿途的風景啥的,並多少心思欣賞,三三兩兩坐到一塊閒聊。

“阿辰,薛氏制業在特區的工廠已經建好了,現在正在招收員工培訓,這次我們去首都,你看看要不要在北邊建幾個製衣廠?”

受到楊辰的影響,薛氏制業雖然慢了一步,但也正式跟着楊辰旗下公司進入特區,成爲第一家進入內陸的製衣企業。

內陸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廉,再加上這個時候各種優惠政策,一分錢稅收沒有不說,還有各種補貼。

見到楊辰旗下公司已經嚐到甜頭,薛父忍不住自然是按耐不住,想着一南一北,提前在內陸打響自家品牌服裝。

現在薛父也漸漸受到楊辰的影響,跟着薛雨菲幾人一樣,對楊辰產生了一種盲目的信任。

沒辦法,誰讓楊辰這麼妖孽,隨便弄出一家遊戲公司,就變身成了華人首富。

對於薛氏制業進入內陸,薛父思想方面不在保守,楊辰很是高興。

第一隻吃螃蟹的人,雖說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衣服這玩意,沒啥技術含量,與汽車等重工業有着很大的區別。

沒有多少技術,受到上面下面各方面影響就比較少,跟他旗下家樂福一樣,對於這類企業,只要經營的好,與之合資的地方政府便會主動幫忙解決很多問題。

不過,聯想到這個時期內陸人民對資本家三個字很敏感,楊辰不由提醒道:“可以是可以,不過薛氏制業最好儘量在沿海地區建廠,其他地區受到改革開放影響較淺,過去恐怕很難打開局面…”

薛父聞言,點了點頭道:“這個你放心,我就在北邊幾個主要城市打開薛氏制業的名聲,等到什麼時候政策進一步寬鬆了,薛氏制業也能佔據領先地位。”

其實不用楊辰提醒,薛父自己也很清楚,如今內陸纔剛剛改革開放,保守勢力佔據大部分,他不傻,自然不會去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見薛父明白這點,楊辰也就鬆了一口氣。

後世改革開放席捲全國是在九十年代,那位老人家南巡結束之後。

爲了推進改革開放,內陸無數人,花了足足十年時間,在改革開放初見成效之後,纔敢加速步伐前進。

這個時期,改革開放前景還不是很明朗,大家雖然都清楚不改革,不開放,人民就吃不飽肚子,十億人口的壓力,如一座大山壓在頭上,不改變遲早會出大問題。

但如何改變?改革開放的目標在哪裡?

這些大家都是一頭霧水,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內陸走的不是資本主義路線,而北極熊那一套明顯又不適合內陸發展,沒有前人經驗總結,大家只能一點點慢慢來,一邊試驗一邊改進。

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摸着石頭過河’。

長達十年的經驗積累,中間來來回回,反反覆覆,上調下改…

這些都不是一羣商人能夠左右的。

大家能做的,只有等待。

八十年代初期,內陸沿海大多都在修建基礎設施,很多海外商人到了沿海,更多的是捐款,修路建學校之類的。

一直到八十年中期,隨着開放力度加大,沿海城市對外開放越來越多,才逐漸吸引了海外華商和外資進入。

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來推進、驗證的,非個人一己之力能夠干涉。

在另一節車廂裡,幾名內陸接待人員正在討論着楊辰之前說的話。

?“十年,讓香江震驚,二十年,讓亞洲震驚,三十年讓世界震驚,四十年,讓世界擡頭看它。”

老實說,楊辰說出來的話,雖然讓大家很受用,但是與他人一樣,大家都很難相信堔圳有一天會超過香江。

畢竟,想要把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市,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老吳,我看咱們也別討論這些了,將這原話記錄下來,直接上報上去就行了。”

“摁,我知道,早前我就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我們好好注意一下這位楊小先生。

老實說,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真有點不敢相信,要說這資本社會還真是瘋狂,年輕人隨隨便便鼓搗點東西,就成首富了…”

“話不能這麼說,人家這是憑本事賺錢,而且還是賺外國人的錢,這是好事情,畢竟人家也沒少支持特區建設…”

————

第576章新界開發進程第837章三十億市值第478章拖拉機賽跑車第344章畫圈買土地第776章進行時第1057章婚事第603章藍美人,‘好想流淚,好想哭。’第193章被抓現行第481章建摩天大樓的好處第620章一百億美元融資第950章協商結束第523章恆生銀行1第681章吃癟第571章岳父愛喝酒,是好事第590章努力憋尿第241章忽悠雙徐第404章做空第298章眼饞的肥肉第376章債多不壓身第32章演奏前第877章精英階層第617章美國優質公司第691章話語權第149章拒絕《求訂閱》第623章成爲CAA大股東第873章豪門媳婦第439章灣灣出事第943章技校第1045章夏威夷第759章軍民兩用飛機第690章忽悠第892章獲悉身份第1086章德國財團第541章收人才第557章百億富豪第1046章哈薩爾的目的第542章辭職第939章新城第866章華納背後強大後臺第595章雅達利倒計時第877章精英階層第977章所謂的企業文化第1063章今天,楊公子買單…第208章爲蓮妹做飯第754章狡猾的狐狸第973章大胃口第392章膽子有多大,就往多大想第1078章幫我生個孩子吧第853章成功入股微軟第630章一塊磚第794章怡和大班第407章四大才子第1059章回禮第797章泰國王室第1011章跌了第304章利舞臺第1011章跌了第529章小鮮肉『林道長』第691章話語權第702章便宜要佔 名聲要賺第597章還很弱小的CAA第1023章全員出動第615章黑馬意大利第583章牛奶國際第368章接機第69章寶麗金總裁第514章一個億?『搖頭』第510章調料包研製成功第418章男人啊…第281章YAA開業第867章布什家族第829章新能源發電第730章拉攏第429章去找渣打借點錢第992章會拍馬屁的‘哥哥’第1046章哈薩爾的目的第1094章艾麗莎號=泰坦尼克號第556章新聞發佈會第719章還沒有經歷兩架客機的紐約第318章抵達巴黎第718章海底撈第781章三個優勢第33章雨的印記第817章國泰航空第198章樑舒怡第51章薛父第126章剪頭髮第899章瓜分第573章當明星是要吃苦的第529章小鮮肉『林道長』第446章輸人不輸陣第308章白沙灣私人遊艇會第14章管家婆第456章不上心的王子第359章麥大總督第137章商界大佬們第208章爲蓮妹做飯第520章體現自身重要性第842章支持邵老闆第982章大大方方的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