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汽車國產化

八月中旬

堔圳市政府大樓門口

一羣人站在門口,看樣子,似乎在等什麼人,這羣人中,領頭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堔圳市一把手。

人羣中除了政府官員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一身西裝革履,穿着打扮區別於其他人,顯得有些異類,

這個人與堔圳市一把手站在一塊,除了市領導班子,大多數人都不怎麼熟悉。

一衆被臨時叫出來的文員們,滿臉好奇的盯着路口,時不時看看自家領導。

要說有什麼大人物下來視察,少不了需要安排安保什麼的。

現在這場面,反倒像是像接什麼人,所以大家目光又時不時的看向與自家領導站一塊,那個唯一跟他們身份不同的港商。

以前有比較出名的港商過來,大家也會被召集起來接待歡迎。

這年頭,港澳同胞比較特殊,大家也不是經歷一次兩次了。

從前年堔圳被劃爲經濟特區之後,來內陸的港商,第一站基本都會到堔圳這邊摸底。

堔圳被劃爲特區已經快三年了,這三年時間裡,堔圳市領導班子一直在給特區打基礎,水力,電力,基建工作一直沒有停。

在上面大力支持下,堔圳特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展,不過這發展與大家想的差距有點大。

任何一個地區想要發展,都少不了招商引資,然而,因爲基礎建設原因,很多人來了去,去了來。

走馬觀花,投資有是有,但是大的投資卻少之又少,再加上這個時期,內陸一心想着創匯,在特區建廠,就是爲了把東西賣出去,而不是往內陸傾銷。

這年頭,內陸其他地區經濟都是由國企控制着,經濟沒有完全開放,再加上改革開放初期,底層牴觸比較嚴重,外面的人來特區投資,還得自己想辦法把東西賣出去。

中間賺的,也就是人工成本。

而且,工廠的股份,還得由內陸完全控股,以至於大多數人,再打聽清楚後,就沒有再來過。

正是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堔圳空有人工成本優勢,地理位置優勢,卻沒辦法完全承接香江乃至外面資本流入。

後世堔圳進入高速發展,還是在鄧老二次南巡之後,內陸進入全面改革開放,才真正發展起來。

當時,隨着香江經濟發展增速過快,人工成本普遍偏高,進而使得大量香江資本流入堔圳這個與之相臨的特區。

前店後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堔圳的經濟發展。

後世堔圳的經濟發展,可以說,完全複製了香江模式,兩者崛起,靠的都是背後內陸龐大的人口以及各種資源。

八十年代初,堔圳特區與五十年代的香江差不多,無論是地理,還是人口都沒有多大區別。

隨着香江實行遣返政策,內陸幾年前大規模人口流入香江的現象已經消失,大多數人都集中到了堔圳。

能夠在堔圳找到工作,一般人都不會再冒着風險偷渡到香江,隨着人口增長,堔圳發展也是越來越快。

這年頭,外資有疑惑,不代表國企會害怕,特區內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了很多國企進入,進而加快了特區基礎建設。

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現在堔圳領導班子就是這樣的心理,只要把基礎建設好,到時候自然而然會有人來投資。

沒有讓大家等多久,一行十幾輛車隊朝着市政府大樓行駛而來,全新款蘭博基尼出產的轎車,給了衆人很大的視覺衝擊。

“劉經理,劉經理”堔圳一把手,見身旁的劉驊一動沒動,有些疑惑的看向越來越近的車隊。

面對大佬的注視,劉驊伸了伸脖子,朝臨近的車隊車牌瞅了瞅,在確定是香江那邊的車牌後,才半猶豫道:“梁書記,這應該是我們老闆的車隊。”

梁書記:“……”

‘什麼叫應該?’

不等梁書記多問,劉驊已經朝着停下的車隊,一路小跑過去。

梁書記見此,也帶着一衆人走了過去。

“老闆,你總算來了。”

見到楊辰露面,劉驊終於鬆了一口氣,在特區待了幾個月時間,除了生活沒有香江那邊方便外,其他都還不錯。

不過,隨着在這邊待的時間久了,劉驊也能感覺到這邊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來自上面的行政力量。

在特區這邊,不管什麼事情,都離不開政府。上面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下面的發展,這讓劉驊一時有些適應不過來。

現如今內陸政策還沒有穩定,開放與不開放,他雖然來的時間短,但也有所耳聞。

每天跟官員打交道,劉驊不忐忑纔是怪事情。

劉驊介紹道:“老闆,這位是特區的梁書記。”

“楊先生,歡迎歡迎…”雖然早已經知曉了楊辰的年齡,但是親眼見到眼前這位年輕人,梁書記心裡還是有些忍不住震撼。

楊辰連忙伸出手,一臉抱歉道:“梁書記你好,讓你久等了,實在抱歉。”

雖然楊辰對眼前這位領導不是很熟悉,但是對方能夠坐到特區一把手的位置,能力方面肯定不用懷疑。

這年頭,特區一把手的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擔任的,除了能力之外,還有一點,少有官員不具備的,那就是不怕事。

聽着楊辰不算太正宗的普通話,梁書記官方式微笑,變得真誠了許多。

對於楊辰,作爲特區一把手,梁書記自然有了解,不僅是楊辰,但凡香江叫得出名字的富豪,梁書記都有認真的瞭解。

特區想要發展,必然離不開近在咫尺的香江富豪們的投資。

這個年代,內陸可以說,什麼都不缺,也什麼都很缺。

其中一項,外匯和技術,是最重要的。

國企進入特區,帶動特區經濟發展固然很好,但是國企在內陸使用的是人民幣,搞得再大,也沒有半毛錢外匯。

至於技術什麼的,就更別提了。

改革開放,內陸的戰略是什麼?

技術換市場,用十億人口的市場,來換取內陸想要的技術,增強國家整體實力。

————

第624章漂亮臉蛋第229章專訪第464章特區第519章匯豐想要合作第240章目標怡和第700章瘋狂兔 戰鬥鼠第324章玉石鋪第123章挖角第638章首都的‘家樂福廣場’第187章CAA第579章英國私有化進程『兩章合一』第769章威廉王子第772章最好的讚美第636章故宮第75章山鬼第503章中醫藥是個大金礦第422章夭壽(兩章)第697章原住民問題第221章製衣業暴利第423章恆指下跌第1060章大劉上門第544章查先生滿意第265章來自那邊的回覆第100章回返英國第836章邀請失敗第312章百家講曇錄製第893章打包帶走第937章NBC第741章有這回事?第945章生源第482章風頭無量的董公子第870章移民隊伍第403章人心難測第971章大佬雲集1第890章繁華的高第街第190章穩步上漲的恆指第66章追光者第345章不當首負(富)第901章東京文華東方酒店第801章東盟第409章電影殺青第1080章楊老闆的情誼第131章印刷廠第875章周女神意外到來第591章人送外號『辰機子』第227章記者蹲點第76章醫院第1002章袁老第455 金融巨鱷第236章雷老闆電話第488章氣走怡和大班第1075章與王子一起喝洗澡水第788章母公司製藥工廠第373章保修三年的電飯鍋第527章貴的離譜的跑車第462章開機第315章夫復何求第1089章超級豪華郵輪‘艾麗莎號’第734章仿製藥第661章抵達沙特第531章金子也有埋進沙子的時候第708章戰爭結束第86章接機第1009章大劉碰壁第53章賭王二太第445章龍哥第763章召開內閣會議第645章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第501章無敵太久了第69章寶麗金總裁第873章豪門媳婦第277章古堡莊園第422章夭壽(兩章)第794章怡和大班第268章送畫稿第450章做客奧爾索普莊園第624章漂亮臉蛋第261章坐在自行車後座的楊辰第478章拖拉機賽跑車第390章主動上門的人才第1106章拒絕當教父第829章新能源發電第187章CAA第787章紅牛第21章心亂第1105章楊老闆的另一面第698章礦業(兩章)第691章話語權第782章拳王大賽第685章大劫案第337章支付卡第336章會員卡制度第354章再臨濠江第501章無敵太久了第138章慈善拍賣會第28章炸金花第73章九龍城寨第1053章停止合作第87章丟一個瓜第52章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