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家人焦心如焚(二合一)

錦柔垂下眼,嘴巴微微扁起,腳尖輕輕蹭着地面,頗有點委屈的樣子。

錦曦輕嘆口氣,拍了下錦柔的肩,語氣柔和了一些,道:“我和娘會隨爹同去鎮上,啥時候家來還說不準。家裡由蔡伯和董媽把持,你要聽話,要有大人的樣子,等我們消息。”

錦柔點頭,依依不捨的看了眼錦曦,還有錦曦身後的東廂房,突然撒開腳跑回自己的屋子,取來她自己的那件加厚鴨絨的披風遞給錦曦,“姐,我這件鴨絨的比你那件兔子毛的暖和厚實,你戴着!”

錦曦再次一笑,接過披在身上,擡手繫好脖頸處的帶子。身後屋門嘎吱一聲拉開,露出孫氏一雙憔悴花白的臉。

蔡慶陽趕緊進屋去馱起樑愈忠,蔡金山和董媽從後面撐開一牀褥子給樑愈忠蓋着,簡氏扶着孫氏跌跌撞撞着跟在後面。錦曦回屋,取過裝銀子的荷包,裡面是五兩碎銀子。想了想,又開了抽屜,取了一張面值五十兩的匯豐錢莊的銀票放在身上,然後趕緊出了屋子,小跑着去追他們去了。

馬車不是那種大戶之家豪華版的寬敞馬車,只是外面市集上最普遍的那一款。樑愈忠身形高大,腿腳長,根本就無法平躺。

孫氏不得不坐下去,半抱住樑愈忠,裡面還有被褥和其他的衣物用品,塞得沒剩下多少空間。如此一來,便不再有錦曦的地方。

但是此時此刻,誰還顧及得了那麼多呢?只想着快些到鎮上就好了!

目送馬車上了官道,並漸漸遠去,蔡伯和董媽她們這才提心吊膽的回了院子。

“慶陽他爹,你去哪?”董媽瞧見蔡金山去了西廂房,問了句。

“大小姐臨走前有交待,讓我把他們去鎮上這事,跟西屋住着的文兄弟那說一聲去。”蔡金山遠遠回道。

……

往常每日都要往返的一條路。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略琢磨點事情,也就到頭了。

但是今日,同樣的一條路,怎麼走起來這般的漫長呢?

錦曦與蔡慶陽並排坐在前面,耳中出了木輪子嘎嘎的轉動聲響,便是貼着耳畔刮過的北風。傍晚的風格外的冷,就像一把把冰凍過的刀子。吹在臉上。割得人生痛。儘管錦曦縮在錦柔的那件加厚的鴨絨披風裡,雙手塞在手捂子裡面,但仍然直不起腰,後背沁涼沁涼的。

天色漸漸黯下來,路上行人鮮少,縱然有一兩人迎面匆匆而過,也都是全副武裝,包在厚厚的衣裳帽子裡面只露出眼睛來,辨不清是誰。

路邊枯草一叢叢。小水溝乾涸見底,黑色凍土的田地裡面,油菜剛剛冒出頭,是這蒼茫大地間唯一的綠意點綴。

“曦兒,你把這個披身上。”孫氏的聲音從後面車廂裡傳來,隨即簾子被挑起一角,她把自己的披風塞了出來。

“娘,我不冷,你好好坐着,抱緊爹。別讓他磕到了。”錦曦側身。將那件還帶着孫氏體溫的披風推了回去,叮囑道,將簾布重新拉下,以防風鑽了進去。

一路再無人說話,馬車擦着天邊最後一抹藍色,終於抵達長橋鎮王記醫館的門前……

“啥?王老大夫去縣城了?那今個可能趕得回來?”孫氏抱着樑愈忠還在馬車上沒有下來,錦曦先跳下馬車跑進醫館。卻在醫館裡的藥徒小順子那得知這個不好的消息。

“小少爺染了風寒,起不來牀,師父去了都快三日了,都沒口信捎回來。醫館裡的事情如今丟給坐診的鄭大夫打理。臘月二十四,鄭大夫也休假家去過年了。”小順子認得錦曦,跟錦曦道。

鄭大夫,錦曦也跟他打過兩回照面,白淨面皮。蓄着八字須的中年男子,樣子有些嚴肅。聽說以前也是從王老大夫手下的藥徒做起的。出師後去外面做過幾年的鈴醫,後來又回了長橋鎮,就在王記醫館駐紮沒再走了。

王老大夫的兒子去世的早,家裡就一個孫子在縣城學堂上學,王老大夫是決計要將唯一的孫子往讀書致仕上培養的。

至於行醫這類匠人的賤活,定然是不會再傳給孫子。鎮上人都私下猜測,說這鄭大夫,極有可能繼承王老大夫的衣鉢,成爲王記醫館的下一任主人。

門口車廂裡,孫氏抱着樑愈忠,等了一會見沒等到錦曦,便催蔡慶陽進來瞧瞧情況。

蔡慶陽聽到王老大夫不在,也吃了一驚,今早來鎮上抓藥,他只是照着李大夫的方子,匆匆抓了藥就掉頭回村了,哪裡還去關注王老大夫在不在!

“小姐,都怪我不好,早上沒問清楚,害得老爺跟着白這趟這一趟……”蔡慶陽對自己懊惱不已。

小順子瞧見蔡慶陽,驚訝了下,隨即明白他跟錦曦是一家的。

“樑姑娘,我記得早上是這位小哥過來我這裡照方子抓藥的,那藥你家誰吃的?怎麼,吃的不見效麼?”小順子道。

錦曦道:“我爹,不見效!”

“我家的藥都是從慶安府城的老字號藥行給進的藥,炮製藥材的高師傅,是行內前五的大藥材師。經他手炮製出來的藥材,藥效那是沒得懷疑。”小順子當即道。

王家醫館的進藥渠道,錦曦從王老大夫那裡曾聽過,對此,她是沒有懷疑的。藥是必定沒有問題的,那必定就是出在藥方子上,村裡李大夫的診斷,很有可能有誤,藥不對症,吃再多也是枉然。

“就是因爲藥吃的不見效,我家小姐才用馬車把老爺帶過來了,就是想請王老大夫給診斷。卻沒趕上,這可如何是好?”蔡慶陽焦急道。

“樑老爺也來了?”小順子驚訝問。

錦曦點頭,又問藥徒小順子:“你方纔說坐診的鄭大夫回家過年去了,那鄭大夫的家住在哪裡?”

“鄭大夫家倒是不遠,就在鎮北老陳米糧鋪子斜對面的巷子裡,院子外面掛着鄭字的那家就是。”

錦曦點頭,從袖口裡抓住一把銅錢塞給小順子,道:“外面天色已黑,勞煩小順哥騰出一間屋子來。讓我爹孃暫爲落腳?”

小順子看着手裡那一捧銅錢,哪裡還有不答應的理兒?連連點頭,一邊將銅錢往口袋裡揣,一邊拔腳就朝後院準備屋子去了。

錦曦和蔡慶陽一道出了門口,孫氏早已迫不及待從車廂裡探出頭來,瞧見錦曦朝這邊過來,她忙地急問:“曦兒,咋樣了?你爹剛纔又抽搐了。就跟給啥東西給咬了似的,痛得身上的青筋都爆出來,急死我了……”

錦曦對孫氏擠出一絲寬慰的笑,一邊讓開身幫着蔡慶陽將樑愈忠弄到他背上,蔡慶陽大步跑進了鋪子。後面,錦曦攙扶着孫氏往裡去,一邊道:“娘,王老大夫不在家……”

“啥?那咋辦呢?”孫氏愕然。

“娘,你莫急。我跟小順子要了一間屋子,等會你先陪着爹在屋裡歇息,我去找醫館裡的鄭大夫,他就不遠,就在鎮上,一會兒功夫我就來了,啊……”

“那鄭大夫,醫術咋樣啊?咱是衝着王老大夫來了,成不成啊?”孫氏心慌擔憂和無措下,將心裡的話都說了出來。幸好鄭大夫這會子不在跟前。不然,錦曦苦笑了下。

“娘,王老大夫既然能讓鄭大夫坐堂,那醫術自然是能獨當一面的,至少不比咱村裡的李大夫差。好了,你趕緊進屋去吧,我讓慶陽哥趕車送我過去一趟。很快就回來。”

……

當錦曦和蔡慶陽簇擁着一個白淨面皮,形容嚴肅,留着兩撇鬍須的中年男子進屋。孫氏連忙從牀邊站了起來,臉上露出拘謹和期待的神情。

“娘,這位就是鄭大夫。”錦曦在一旁爲孫氏引薦,孫氏忙地屈身跟鄭大夫施禮,眼眶又紅了。

鄭大夫虛扶了一把,面無表情道:“夫人不必多禮。”

說完。鄭大夫便繞到牀前,樑愈忠躺在被子底下。雙目緊閉,臉色鐵青,額頭上不時還會有汗滲出。

他先是撥開樑愈忠的眼皮,觀察了一會,繼而又把手指搭在樑愈忠的手腕上,開始給他聽脈。屋子裡的人都不敢大聲呼吸,錦曦和孫氏屏氣凝神的看着鄭大夫臉上的神情變動,連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鄭大夫看了一會兒,目光繼續落在樑愈忠的臉上,口裡詢問起病症和病發的時辰來。

孫氏眼淚又下來了,在那抹淚,這些話自然是錦曦來告訴鄭大夫,吐字清楚,條理清晰。以防遺漏了要點,說完後,錦曦還跟孫氏求證,孫氏連連點頭。

鄭大夫捻着自己的一邊小鬍鬚,在那思忖起來。錦曦扶着孫氏站在一旁,蔡慶陽把凳子搬到母女倆的身後,母女倆誰都沒坐,眼睛一瞬不瞬的在躺着的樑愈忠,及坐着的鄭大夫身上來回的轉。

瞧見鄭大夫久久都沒有出聲,且神色變幻莫測,孫氏的身子在微微顫抖。

“……先前在家中,還忽冷忽熱,似在發燒。這會子滲出了汗,是在退熱麼?”孫氏在一旁啞聲輕問。

“此汗非彼汗,這乃冷汗。”鄭大夫沉吟道。

孫氏腳下一軟,錦曦趕緊扶她在後面的凳子上坐下,問鄭大夫道:“鄭大夫,我爹這是啥病?”

“初步診斷,似是胃疾,可似乎又有些不太盡然。”鄭大夫斟酌了下,旋即又道:“你們村大夫開的藥方呢?”

“在這裡,請你過目。”錦曦從袖底取出李大夫開的藥方,雙手遞給鄭大夫。

鄭大夫接過細細一看,捻着鬍鬚道:“是對症下藥,不過,這胃疾實乃一個統稱,其中分門別類,又能劃出大同小異十幾類。你們村醫開出的這藥方,是針對通常胃恙之人的中庸之方,倒也不爲過。”

小順子在一旁連連點頭,孫氏和蔡慶陽聽得一頭霧水。錦曦也大概能聽懂鄭大夫的意思。

打個比方說,就好比在現代,胃痛胃酸胃脹不消化,以及潰瘍,痙攣等等等等,錦曦能報出名兒來的就有好幾種。但凡是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在現代。都是幾支藿香口服液就能了事了。

針對樑愈忠這情況,李大夫開出的,就是類似於藿香口服液這類型的中庸安全型用藥。

“顯然,我爹的情況,已經超出了中庸之道,還請鄭大夫重新對症開藥。”錦曦道,彎身對鄭大夫施了個大禮,孫氏連忙從凳子上起身。也如此。

鄭大夫站起身,道:“救死扶傷乃醫者職責所在,兩位不必如此大禮。”

“這樣吧,我先寫副方子,從前那方子的藥就先停了。照着我這方子的藥來喝倆頓,以觀後效,二位意下如何?”鄭大夫道。

錦曦和孫氏對視了一眼,也只能如此。於是,錦曦送鄭大夫去前面大堂寫藥。又讓蔡慶陽送他回了家。錦曦事先跟小順子那打聽了鄭大夫每回出診的診金數目,並照着他尋常的數目翻了一倍,放在蔡慶陽身上,讓他等會把人送到再給。

這邊,受了錦曦豐厚打賞的小順子,把後面的小竈房也讓了出來,方便錦曦給樑愈忠熬藥,燒水。還給樑愈忠和孫氏的屋裡,送去了一隻取暖的火盆子,這纔回屋去睡覺了。

滿打滿算。還有五日便是大年。王家醫館裡。王老大夫帶着家裡的兩個僕人風風火火去了縣城,幾個藥徒也都告假回家過年去了。這幾日,都是鄭大夫白日過來坐半日的堂,然後其他時間都是小順子看門,順便給人照方子抓藥。

小順子告訴錦曦,等過了二十七,他和鄭大夫也都要告年假。這麼說來,樑愈忠只能明日再跟這裡住一日,後日也必須要家去了?

錦曦蹲在竈房煎熬藥汁的小爐子邊,看着紅泥小瓦罐底下茲茲冒出的火苗,腦子裡飛快的轉動着。若是爹喝下了鄭大夫開的藥,病情得到明顯好轉,那倒是放心回村,若是不然。只有去縣城了!

錦曦將熬好的藥汁端回那邊的小屋,讓孫氏餵給樑愈忠喝。自己又轉身腳不沾地的去了竈房。

當她端着一盆熱水送去那邊的小屋,蔡慶陽已經回來了,正坐在牀邊,從後面託着樑愈忠,孫氏在前面,正一小勺一小勺的,將碗裡的藥汁一點點喂進樑愈忠的口中。

樑愈忠每喝進一勺,聽到一聲細微的吞嚥聲,孫氏的臉上就多出一絲欣色。錦曦端着熱水盆站在牀腳這邊,直到碗裡的藥汁見了底,這才徐徐吐出一口長氣。

可算是喂下去了!

蔡慶陽去外面給馬兒喂草料和水去了,屋子裡,錦曦將滿滿一大盆熱水,倒出一半的他們帶來的另一隻木盆裡。從包袱卷裡取出幾條幹淨的帕子。

孫氏端起其中一盆,去給樑愈忠擦臉擦手去了,不知道是不是鄭大夫開的藥對症的緣故呢,還是因爲其他,樑愈忠在喝過了藥後沒一會兒,似乎比先前那一路要平緩了些。

見到躺在那裡閉着眼睛昏睡,抽搐痙攣的次數明顯減少了許多,這邊的孫氏和錦曦稍稍鬆了一口氣。

錦曦洗過臉,過來將孫氏按坐在凳子上。“幹啥呀閨女?”孫氏訝異的看着在自己面前蹲下身子的閨女,問道。

“給娘燙腳唄!”錦曦大咧咧說着,擡起孫氏的腳,就要動手給她脫去鞋襪。

從昨夜爹犯病起,娘就一直未曾閤眼。這一整日的折騰,夜裡窩在這小屋裡面,雖然擺着一隻炭火盆子,但是,這天寒地凍的,門窗各處皆不能與家中相比。

爹倒是稍微好點,至少躺在牀上,身上蓋着被子。而娘,從早到晚,都是這一身衣裳,晌午飯也沒吃,熱茶也沒喝一口,又焦心如焚,擔驚受怕。

錦曦擔心她再跟這裡凍一夜,明日也得倒下。好好的燙腳,腳底穴位多,多少能夠驅除些寒氣,也能讓娘暖和一點。

孫氏驚了一把,縮回了腳,道:“娘不冷,倒是你,這一日來,進進出出就腳底下這雙鞋子,你該好好燙個腳,別凍了!”說完,就要起身相讓。

錦曦早就預料到了她會這麼做,按住她不準動,嘻嘻一笑,道:“娘先燙,完了我再去竈房重新舀水燙腳!”

“你燒了多少熱水?”孫氏詢問。

“多得很。大鍋裡還有小半鍋哪,娘你甭磨蹭了,回頭我還趕着去燙呢!”錦曦說道,已經麻利的褪下了孫氏的鞋襪。

孫氏信以爲真,彎身下去,怎麼都不肯讓錦曦去給她脫另一邊的鞋襪,只道:“娘又不是七老八十歲,哪裡還要你伺候?”

錦曦曉得她是捨不得要自己做這些。嘻嘻一笑,道:“等娘七老八十歲了,我還這麼伺候,眼下就讓我練練身手唄!”說着,將孫氏的一雙凍腳按進了熱水裡。

孫氏看着蹲在面前的閨女,正埋着頭,動作輕柔的給她洗腳。孫氏嘴角緊緊的抿着,眼眶再次紅了。

孫氏在盆裡還沒泡一會兒,就趕緊把腳給擦了起來。催促着錦曦趕緊去燙腳。

蔡慶陽回到屋子裡,就着樑愈忠洗臉剩下的那些水,草草洗了個腳。

錦曦嘴裡答應着孫氏,端起水盆出了屋子。竈房的鍋裡,空空如也。水缸裡還剩着一些水,那是要留着明早熬藥和給大家洗漱用的,不能揮霍。

錦曦坐到竈門口,就着孫氏用剩的,還殘存着幾絲暖氣的水,脫下鞋襪。把一雙已經凍得指頭都快要斷掉的腳。放到水裡。

好一會兒,腳才漸漸的恢復了知覺,指頭也能緩緩伸直,錦曦抱膝坐在竈門口,雙腳插在已經快要冷卻的水裡,舒服的嘆出一口氣……

折騰了好久,這個時辰。鎮上的居民全都躺倒在溫暖的被窩裡,跟周公會面呢。

四下一片安靜,偶有幾聲更夫手裡的梆子聲,遠遠近近的傳來。

竈房的門口,突然傳來一聲輕輕的叩門聲,在這寂靜的環境下,顯得格格不入的突兀。

先前過來的時候,孫氏已經被她強迫脫了鞋子。坐到一旁的那張空牀上去了。而蔡慶陽,也脫了鞋子。合衣靠坐在樑愈忠那牀的牀腳處。

小順子早就去前院睡覺去了,蔡慶陽若是受孫氏吩咐過來催自己去睡,必定是站在屋門外面叫喚,而不是這樣貼着門叩門,好像怕驚動了別人似的。

那麼過來的人是誰?

錦曦沒有做聲,腳已經從盆裡收了回來,順勢抄起一旁用來夾柴禾的鐵火鉗,手裡還抓了一把竈底的草木灰。

屋外再次傳來一聲輕微的叩門聲,錦曦的心瞬間被提了上來,握着鐵活鉗的手加重力度,腦子裡在飛速的想着對策。

突然,一聲壓得極低的聲音傳了進來。

“小姐,是你在裡面麼?我是阿財。”

阿財?果真是阿財的聲音!

錦曦輕籲出一口氣,道:“進來。”

屋門開合間,阿財熟悉的身影閃身進屋,他腋下還有一隻包袱卷。

錦曦一眼就掃到了阿財和他腋下的包袱卷,料想必定是他送樑禮輝返回後,從蔡金山那裡聽到消息,便受蔡金山和董媽囑咐連夜送東西過來吧?

當下也就沒多問,當務之急是趕緊把腳擦乾淨穿上鞋襪,再不穿,唯一的一絲暖氣又要溜了。

一進門,正好瞧見小姐坐在那裡大咧咧的擦腳。阿財臉一紅,閃電般的背過身去,並把眼睛也閉上了。

“這大晚上的,何必趕來?”錦曦頭也沒擡的問,等了一會兒,發現沒有迴應,擡頭一看,竈臺上點着的一盞燈火,將站在門邊的阿財的側影打在一旁的牆壁上。

小夥子身影僵硬,一雙手不自在的握拳垂在身側,是背對着這邊,一副避諱什麼的樣子。

“阿財,你咋了?過來說話!”她道。

“這裡就好,我是給小姐送東西來的。”他沉聲道,頭也不回的指了下腋下的那隻包袱卷。

錦曦愣了下,這人是怎麼了?隨即看到自己的一雙赤腳,恍然了。

她抿嘴一笑,虧着自己在這個世界也融合了兩三年,有些細節難免還是帶着上一世的習慣。

倒忘了這個時代,雖然民風開放,孤男寡女也是可以共處一室,一同騎馬出行遊玩。

第三百九十七章 阻礙第三百二十八章 沒良心的冤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市上的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憤怒第一百三十章出嫁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小子有了下落第三百零一章 孫玉寶河灘密會第十三章 老樑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送魚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人性的行徑第二百四十四章 是誰落下的疑物?第一百八十六章 如喪考妣的嫁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鬧分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年夜要解決的事情(三合一)第四百零三章 鬧翻第四十九章 栗子(一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挫你銳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豐胸秘籍第一百九十七章 樑愈駒‘衣錦還鄉’第一百二十章 誰嫌錢多?第二百三十章 探望樑錦蘭第三百四十四章 幾十年後的骨血相認第二百六十三章 送魚第三百二十九章 譚氏得了死症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八十七章 甜蜜的小兩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九十章 事成第三百六十章 割地賠款劃清界限第二百七十四章 撒網收魚第八十五章琴丫的好親事第五十一章長橋鎮(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五章 棉花地溝裡的男女第一百二十二章真正獨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意想不到的慶賀第八十一章來者不善第四百一十一章 姐妹反目第四十八章 文鼎(二更)第三十一章 全家總動員第七十六章正式開張第三百四十六章 樑錦蘭欲哭無淚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欠揍第三百六十七章 靠自己賺大家底第三百零二章 人窮志不短第一百五十章譚氏的大手筆(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離奇失蹤第三百七十章 海螺姑娘(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密謀第二十章 震驚第一百三十七章惹到煞星了第一百四十八章小懲大誡(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誤打誤撞中了懷(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故人相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姐妹反目第三百零五章 我是路過的,你信嗎?第三百七十二章 樑愈梅的下落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人性的行徑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小子有了下落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見樑錦蘭(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六章分家第四百一十章 失蹤第六十一章美好的未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鬧分家第三百一十章 命運的轉折點第一百四十七章保媒(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去雲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相第九章 回家第三百章 要你心服口服第二百四十九章 畜生啊畜生!第一百三十章出嫁第三百四十八章 耐拖的都是男人?第一百三十五章爭奇鬥豔第二百六十六章 傳家寶第三百五十三章 桃枝喜嫁第九十二章雞蛋不放同一只籃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第一百四十七章保媒(二合一)第四百零七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二十二章真正獨立了第三百二十章 剜肉取物第二百一十四章 牆壁隔斷的骨肉親情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靈夜發生的事(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婚禮上的廝打第三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六章 送草菇(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出人命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獨眼黑熊第三百八十二章 樑禮智的‘壯舉’第二百九十八章 刁難第三百零六章 我要活,你就必須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肥差我要搶!第七十章栽入誰的懷抱第二百九十七章 該來的重要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老樑頭酒醉心明第三百零八章 城隍廟后街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譚氏的破天荒第三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樑頭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