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西伯利亞派的崛起

1945年8月,蘇共最新一輪人事調動的結果終於出爐。

在8月初的中央委員會常會上,白俄羅斯黨委第一書記潘特雷蒙·波諾馬連科當選爲中央書記處書記,接替了安德烈耶夫在書記處的職權和位置,排名第四,僅次於斯大林、日丹諾夫和曼圖洛夫。

此外,拉夫連季·貝利亞也在這次選舉中當選爲政治局正式委員,成爲蘇共最高權力核心的其中一員。

即便如此,貝利亞的實際權力卻因爲這次的選舉而滑落了不少,他雖然能夠參與政治局會議,能參與最高層級的決策,但他對肅反部門和國家安全部門的控制力已經大不如前,甚至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國家安全部的控制力。

然而,內務部和國家安全部裡面依然還有不少貝利亞的人,給貝利亞提供情報,爲貝利亞做一些不見得光的事情。

過了不久,一系列針對加盟國的調動也相繼出爐,烏克蘭黨委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被調任爲摩爾達維亞共產黨黨委第一書記,哈薩克黨委第一書記康斯坦丁·契爾年科接任烏克蘭黨委書記。

這樣的安排,雖然並不是毫無爭議,但至少沒人能夠提出任何反對的理由。

烏克蘭是蘇聯最重要的“糧倉”,農業比工業還要發達得多,由契爾年科這樣一個在哈薩克農業發展工作上取得傲人成就的人來擔任烏克蘭黨委書記在任何人看來都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安排。

而且,契爾年科還是烏克蘭族人(雖然他在西伯利亞出生和長大),通曉烏克蘭語。在處理烏克蘭的民族問題上也有不小的優勢,而烏克蘭人民也對這樣一個烏克蘭族的新書記充滿了期待,也有不少的親切感。

唯一的爭議點就是契爾年科的資歷和出身。

他年紀偏小(34歲)不是問題,沒有像曼圖洛夫那樣多樣化的履歷也沒有問題,最主要的問題還是他在新西伯利亞的工作經歷。

就在1938年,曼圖洛夫當上新西伯利亞黨委第一書記的時候,他就“欽點”了當時還在克拉斯諾亞斯克邊疆區宣傳部裡工作的契爾年科來當州委第二書記。

如果沒有曼圖洛夫的提拔,契爾年科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今天,這也註定了他一生都要跟曼圖洛夫混,是曼圖洛夫的鐵桿盟友(小弟)。

這次契爾年科的調動,雖然在表面上看來是平調(從一個加盟共和國第一把手調到另一個加盟共和國當一把手不是平調是什麼?),但實際上,卻令契爾年科的黨內地位提升了不少。(烏克蘭的第一把手很容易升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或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契爾年科地位的提升,使曼圖洛夫的“西伯利亞派”掌握了烏克蘭這個重要加盟國的“控制權”,而成爲中央書記的波諾馬連科和剛當上白俄羅斯黨委第一書記的尼古拉·古薩羅夫也迅速向曼圖洛夫這個主管人事的中央書記靠攏。

起初,曼圖洛夫並沒有接受波諾馬連科和古薩羅夫的“投誠”,因爲他並不希望自己的政治盟友(小弟)裡,存在着投機分子和官僚主義分子。

但他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波諾馬連科和古薩羅夫都是比較可靠的人,也沒啥官僚化的作風傾向,都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後來,經過更深入的交流後,曼圖洛夫更發現波諾馬連科的理念跟自己頗爲接近,人格品德甚至比傳說中的還要好,於是欣然接受了他的投誠,給“西伯利亞派”增添了一箇中央書記。

波諾馬連科的“加盟”,使“西伯利亞派”完全掌握了黨內的紀律檢查機構,無論是國家監察委員會主席(安德烈耶夫)、副主席(曼圖洛夫),還是分管監察幹部的中央書記(波諾馬連科),都是“西伯利亞派”的人。

他們完全有權力對黨內的“違紀人員”採取行動,並且讓曼圖洛夫所掌握的中央組織部提拔“更合適的人選”來填補這些位置。

至於赫魯曉夫,他這次就慘了,雖然名義上是平調(從烏克蘭黨委第一書記調任摩爾達維亞黨委第一書記),但他的黨內地位卻降了不少。

他不但失去了自己在中央政治局的位置,而且還被調到摩爾達維亞這樣一個工農業都不怎麼發達的地區,這個地區要基礎沒基礎,要資源也沒啥資源。

沒有蘇聯其他加盟國的“接濟”,摩爾多瓦經濟根本無法得到發展。

在歷史上,蘇聯解體後,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經濟因爲沒了蘇聯的支持而崩潰,成爲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爲了生計,大量摩爾多瓦美女淪爲娼妓(有說40萬人,佔全國人口10%),不少人逃到歐洲其他國家當廉價勞工,被騙到外國(主要是巴爾幹)妓院的女人更是不計其數。

儘管摩爾多瓦的經濟也在共產黨當選後得到了發展,生活水平略有改善,但依然沒能擺脫其貧窮的面貌,經濟水平也因爲其基礎和條件所限,很難得到大幅度的發展。

當然,如果管治者是超有能力的話,還是有機會把摩爾達維亞給搞起來的,但赫魯曉夫明顯不是那種管治奇才,讓他去管條件好的地區還算可以,讓他去摩爾達維亞的話,恐怕很難幹出什麼政績來,提拔機會也比其他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大洲分(新西伯利亞州、斯大林格勒州)還要低,發展機會基本上已經受到了扼制,除非最高領導要提拔他。

至於新上任的哈薩克黨委第一書記佩戈夫,還有接替他當濱海邊疆區黨委書記的那個人,都是經過中央組織部多次考察所篩選出來的人物,無論是能力、人品,還是可靠程度,可信任程度,都是可以保證的。

他們也因爲這次得到了提拔而向主管人事的中央書記曼圖洛夫靠攏,最後也成功“加盟”了西伯利亞派,成爲曼圖洛夫的鐵桿戰友。

200 一意孤行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279 榮耀與忠誠331 緊急情況233 帝國的精英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尤科夫340 搶技術330 波羅的海攻勢第四十九章 瞧什麼?第三章 雅可夫276 半履帶車149 伏帥來訪第六十八章 軍銜最高的翻譯第八十章 空襲海拉爾第十二章 紅色貴族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275 德軍的意圖第三十一章 兩張火車票第八十八章 關東軍的重視278 冒進的進攻計劃195 往明斯克撤退第四十四章 古拉營診所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員第五十六章 俄羅斯浴329 大反攻304 原子彈的結構第六十八章 軍銜最高的翻譯274 西伯利亞工業體系164 斯塔羅斯京第四十二章 去託木斯克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擊183 突擊準備136 息事寧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尤科夫第三十九章 書記好年輕293 戰忽局的作品197 曼圖洛夫防線381 貝利亞的惡行155 副總理173 進攻計劃169 蒸汽渦輪機229 孤單的滋味201 僞裝要塞254 政治利益348 東西矛盾343 戰後的麻煩事264 豹子第七十二章 草原會議169 蒸汽渦輪機193 馬肯森將軍221 密林伏擊265 炸芬蘭370 鬥爭開始第五十四章 正式委員174 最後的努力186 85炮的威力190 鎖定位置326 大手筆276 半履帶車328 巴格拉季昂190 鎖定位置169 蒸汽渦輪機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下來談談336 低調334 地下工作206 裝甲升級309 斯大林的“陰謀”380 蘇共二十大270 找問題第五十一章 元帥的邀請184 不切實際的命令292 海上的敵人335 強勢推進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139 T-34140 三人炮塔207 蘇維埃宮第十一章 定點清洗第一百一十二章 雅沙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車283 西方國家的朋友264 豹子第四章 真實的夢第五十一章 元帥的邀請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預示第七十二章 草原會議第一百零三章 身世不重要314 龐大的作戰計劃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227 IS-2/100196 調查結果231 軍情直播間203 元首的憤怒第一百零五章 鋼鐵的簽名第七章 快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況預測161 拉沃契金第一百零七章 保管文件349 蘇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