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利哈喬夫

1942年2月的下午,一輛zis-101-sport(超級)跑車開入了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

這家汽車廠,就是生產這輛跑車的廠家,這輛全蘇聯最快跑車的擁有者,就是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曼圖洛夫。

曼圖洛夫把車開到工廠的主樓前,在列寧像旁邊停了下來。

身穿西裝,戴着黑框眼鏡的他,從車裡走了出來,還沒踏進行政大樓,就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曼圖洛夫看到的那個熟人,正是斯大林汽車廠的廠長,前中型機械工業人民委員——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利哈喬夫,他從行政大樓的門口走了出來,走到曼圖洛夫的車旁,說:“曼圖洛夫同志,歡迎來到斯大林汽車廠。”

“利哈喬夫同志,您怎麼知道我要來這裡?”曼圖洛夫這次來訪並沒有向廠方通報,按理說應該不會有人知道他過來纔對。

但利哈喬夫怎麼會在沒有接到任何通報的情況下,事先在曼圖洛夫剛來到的時候,就出現在工廠門口,專門迎接這個“貴客”呢?

“剛纔我在樓上看到你這輛zis-101-sport的時候,就知道你要來了,所以我專門下來迎接您。”

原來,曼圖洛夫這輛跑車實在是太顯眼了,這是斯大林汽車廠的作品,也是全蘇聯唯一一輛還在使用的跑車(其他的zis-101-sport都放在倉庫裡封塵了),而整個斯大林汽車廠的人都知道,這輛唯一跑車的擁有者就是曼圖洛夫。

“利哈喬夫同志,”曼圖洛夫鎖好車門,對利哈喬夫說道:“我這次來斯大林汽車廠,並不是來買車的,也不是來修車的,而是來了解一下卡車和半履帶車的生產、研發工作。”

“好的,這邊請。”

曼圖洛夫在利哈喬夫的帶領下,來到了廠長辦公室裡,他還沒坐下來,就迫不及待地問道:“1941年,斯大林汽車廠共生產了多少輛卡車?”

“卡車的話,大概生產了三萬輛左右,大部分都是zis-5卡車(載重量爲3噸),也有小部分zis-6卡車(載重量爲5噸)。”

“據我瞭解,斯大林汽車廠在1937年的汽車總產量就達到了6萬輛。如果你們暫時停產小轎車和客車,把所有的產能都用於生產卡車和半履帶車的話,能否把卡車和半履帶車的年產量提升到6萬輛?”

利哈喬夫回答道:“這個絕對沒問題,在完成工廠擴建工程之後,我們可以不停產小轎車和客車的情況下,將卡車產量提升到每年6萬輛,甚至7萬輛也可以。”

“這個我當然知道,”身爲建設人民委員的曼圖洛夫當然知道工廠擴建之後的規模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但擴建完成之前呢?“那麼,擴建完成之前,如果你們把所有生產資源都集中在卡車和半履帶車的生產上,能夠把卡車和半履帶車的產量提升到每年5萬輛的水平嗎?”

利哈喬夫想了一想,說:“這個有點難度,但我們會盡力做到這個目標。”

“你們絕對能夠做到的,”曼圖洛夫想起了一些數據,說:“據我所知在,在1934年擴建之後,斯大林汽車廠的最大生產容量已經能夠達到每年10萬輛的水平了,把卡車產量提升到6萬輛的水平應該可以做到吧。”

“這個……應該沒問題。”

“沒問題就好。”曼圖洛夫提醒道:“現在是關鍵時期,我們的蘇聯工農紅軍人數衆多,達到了一千萬人,但卻一直都沒有足夠的卡車和半履帶車可供應後勤所需,所以你們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儘量生產最多數量的軍用運輸載具,以滿足軍隊所需。”

“好的,我保證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生產最多的卡車。”

“這就好。”交代了卡車生產的任務之後,曼圖洛夫就要了解第二項關鍵工作了,那就是半履帶車的研發生產工作,“那麼,半履帶車的研發和生產工作進行得怎麼樣?”

“不久之前,我們對zis-22m半履帶車的改進工作已經完成,新的半履帶運輸車被命名爲zis-42,目前已經生產出一輛原型車,正在測試階段,大部分測試項目都沒有發現問題,應該很快就能投產。

而zis-22m的產量目前已經提升到了每天5輛的水平,目前已經向軍隊供應了600輛。預計我們可以在今年6月之前,提升到每天10輛的水平,爭取1942年生產8000輛。”

“很好,半履帶車的生產進度看來不錯,但還是有待提升。”曼圖洛夫問了下一道問題:“那麼,zis-41半履帶裝甲車的生產情況如何?”

“目前爲止,斯大林汽車廠總共生產了204輛zis-41半履帶裝甲車,其中180輛配備了122毫米口徑的m-30榴彈炮,其餘24輛配備了zis-2(57mm口徑)反坦克炮。”

“才204輛?這個數量還是少了一點,有待提高啊。”

“曼圖洛夫同志,”利哈喬夫解釋道:“其實,我們是能夠生產更多的,但現在m-30榴彈炮和zis-2反坦克炮的供應量實在是太少,我們工廠得到的火炮數量並不多,所以暫時還沒能進行更大規模的生產。”

曼圖洛夫終於明白了zis-41產量這麼低的原因,這款半履帶自行火炮所裝配的zis-2反坦克炮一直都存在成本高,產量低的問題,1941年總共才生產了371門,1941年12月還停產了,斯大林汽車廠能得到24門就已經很不錯了。

м-30榴彈炮的產量雖然比較可觀,1941年好歹也生產了2762門,但絕大部分的m-30榴彈炮都送去了前線,補充現有的炮兵部隊,斯大林汽車廠只得到了180門,全部都用來生產zis-41半履帶自走炮了。

“原來是這樣啊。”曼圖洛夫說道:“謝謝你們的努力,我會向國防委員會彙報火炮供應不足的問題,讓相關的工廠提高火炮的產量和供應量,並且會爲斯大林汽車廠爭取更多的資源和人才,幫助你們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

“好的,曼圖洛夫同志,感謝您對斯大林汽車廠的支持。”

344 蘇共19大第三十一章 兩張火車票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151 裂化技術197 曼圖洛夫防線324 龐然大物205 年輕的大將第五十二章 打獵131 滲沙子第四十五章 老寓長303 沃茲涅先斯基288 蘇聯炮王342 不列顛攪屎棍第八十章 空襲海拉爾第八十五章 自作自受235 未來的引擎第一百零二章 關心下屬379 中東局勢第二十八章 卡岡諾維奇第八十四章 不擇手段255 處置204 離開前線第一百二十章 喝杯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154 中立第四十六章 線人239 納爾瓦戰役第二十一章 狼人371 地方角力355 權力鬥爭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213 工業轉移367 輿論攻勢343 戰後的麻煩事第三十一章 兩張火車票第八十八章 關東軍的重視182 目標:粉碎敵人290 改組146 雅科夫列夫第八十七章 減少傷亡289 海上較量229 孤單的滋味151 裂化技術136 息事寧人204 離開前線第二十三章 翻舊案196 調查結果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況預測380 蘇共二十大335 強勢推進172 五一閱兵322 芬蘭的命運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車第六十二章 穿上軍服240 利加喬夫362 整人214 升遷背後的角力第一百零三章 身世不重要260 美國參戰第十四章 適應328 巴格拉季昂233 帝國的精英309 斯大林的“陰謀”146 雅科夫列夫第七十一章 紅皮白俄133 戰略基建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277 自行火炮285 新的提議220 格魯吉亞葡萄酒283 西方國家的朋友146 雅科夫列夫133 戰略基建336 低調382 逮捕第三十三章 我不喝酒第一百二十章 喝杯第十五章 這婚不得不結140 三人炮塔172 五一閱兵158 人民委員會改組205 年輕的大將236 愛沙尼亞人230 怎麼弄來的?第十章 發展大計第八十一章 捲土重來324 龐然大物133 戰略基建第二十章 爲戰爭做準備205 年輕的大將323 提前行動299 噴氣時代172 五一閱兵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231 軍情直播間361 赫魯曉夫219 找死?252 中央組織局第四十章 逮捕還是調查?